行政立法的特征
㈠ 抽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的关系
行政立法行为所制定的所有的条例和规章属抽象行为行为,抽象行政内行为包含了通过行政立容法程序所制定出的条例、规章。但抽象行政行为还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立法的结果是产生的具有普通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
㈡ 简述行政立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行政立法
对行政立法的理解,目前在法学界尚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立
法是泛指行政性质的立法,其内容是关于行政管理的行政法律规范,属于
行政部门法。基于这种认识,凡是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
关制定并发布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或称制定行政法的活动叫行政立法。
其定义的核心基础,是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以别于刑事和民事立
法,可谓广义之说。就依法行政的实质来说.国家权力机关所制定的行政
法律规范是国家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准则。另一种见解
是,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
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简言之为行政机关立法。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的规定,具体是指国
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活动;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
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其定义的着眼点在于立法者,可谓
狭义之说。此说之“行政立法”,从“立法”性质上看,立法是以国家名
义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并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所立之法属于法的
范畴,体现法的基本特征。就“行政”性质而言,立法者为行政机关;法
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或与行政管理有关的事务;其适用的程
序是行政程序;目的是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
能。在近现代社会,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部分也是行政机
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标准和规则。我们这里是从后一种理解而论。
(二)行政立法的特征
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
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
为、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和
其他行政行为。
补充说明: (1)行政立法的立法者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授权的受权性组
织。行政立法职权和权限须由法律特别规定。不是所有的国家行政机关都
享有行政立法权。除上述指出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五个层级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法律特别授权的某些
组织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外,其他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均无权从事行政立法行为。至于县(市)、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制定和
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应视为行政立法行
为。其他行政行为,一般指具体行政行为,所有法定行政机关或经行政机
关委托的组织都有权在其职责权限内实施,无须法律特别规定。
(2)行政立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进行。行政机关立法是代表国家
从事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特殊行政行为,不仅必须具备法定
的职权,而且必须在其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例如,根据法律或法规的
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根据法律或法规的授权制定规章等。超越法律、法规
的要求或授权的事项立法无效,应予撤销。这是较之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更
为严格的特别限制。
(3)行政立法行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具体行政行为则富特定性。
前者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个别的;前者作出的
规定一经发布即对法定范围内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仅为后者提供依
据,并非对特定的人和事的具体处理;后者是依据前者的规定对具体人和
事作出的处理。
(4)行政立法行为较之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更长的时间效力。行政立法
行为的效力具有延续性和无溯及力,它对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可以多次反复
适用,且只有向后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一次性的,一经履
行或实现即告消灭,某些具体行政行为还可追究既往,如行政处罚行为就
是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制裁。
(5)行政立法行为须遵循更为正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则;而具体行政行
为的程序相对较简单灵活。而且两种行为的形式要件不同。行政立法行为
必须采取特殊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公开发布;具体行政行为的形式要件,可
以是公开发布的书面形式,或是一般的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6)行政立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还表现在其不可诉性上。根
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立法行为不能成为诉
讼或诉愿的对象,即对行政法规、规章不能提起诉讼或申请复议;而对于
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可以提起诉讼
或申请复议。
㈢ 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可以对政府制度进行五种分类是什么
这五种分类分别是内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回府制度、委员会制政府制答度和人民作不制政府制度(如中国的国务院制政府制度等)。它们的各自的特征分别是: (1)内阁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第一, 强调议会至上。
第二, 内阁成员组成独特
第三, 国家元首“虚位”
第四, 内阁总揽行政权力
第五, 政府对议会负责
(2)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第一, 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
第二, 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第三, 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
第四, 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
第五, 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3)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第一,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
第二,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是对议会负责
第三,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4)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第一, 议会至上
第二, 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
第三, 合议决策
(5)国务院制政府制度的特征
第一, 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 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
㈣ 行政立法行为在行政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行政立法特别是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制定一定要有宪法和法律作依据。一般应在总则里明确载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依据的法律,行政规章还应载明其所依据的行政法规,地方政府的行政规章也应当载明其所依据的地方性法规,坚持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在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旧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或制定机关裁决。
民主和公开
在法律层面上,依现行法律的规定,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草案的提出议案权属于国务院,国务院在提出法律草案的初始阶段大多是由国务院有关部委起草(包括立法的需求、立法理由、立法的相关资料和草案本身),涉及一个以上部委的由一个部委牵头,由部委首长签署后送国务院法制机构审查或修改,经国务院审议后,由国务院总理提交全国人大。目前,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一些法律草案中部门的痕迹较为明显,在管理事项涉及一个以上部委时,协调起来困难重重。社会主义法律应是具有民主性的法律,立法的公开性既是民主性的表现,又是民主性的保障。在法律草案的起草初始阶段,法律起草小组的成员中应有相当比例的从社会聘请来的专家,这样可使法律草案的提出者在法律草案的提出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理性,以此克服部门偏见,提高立法质量。另外一个方法是从程序上保证法律草案的社会讨论更加规范化,使得立法机构能够充分听到社会各界对每一个法律草案的各种呼声。
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对等
法的规范之核心内容是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对于行政机关而言也就是职权与职责,立法者在权利与义务配置时的规则是: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对等,对于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机关而言,行政职权的享有就意味着相应的职责,一旦法律赋予其一定的职权,就必须积极认真地行使,不得失职也不得越权,并要接受各种监督。对被管理一方而言有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也就有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管理的权利,并有法定的各种救济途径。今后的行政立法中注意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平衡仍然十分重要。
授权立法规范化
《立法法》规定在国家主权事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组织制度、犯罪与刑罚、诉讼和仲裁制度、涉及公民政治基权利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民事基本制度和各级人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相互关系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外贸的基本制度等应当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人大未立法时,全国 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和地方人大或行政机关进行立法,但有关犯罪与刑罚、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被授权机关不能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并应在一定时间里制定规范性文件,授权应有期限,到期收回。法律制定后,相应的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单行法律是否还将授权,应研究,若不再授权,还要解决现行法律中授权的效力问题。
科学合理地处理当前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法律规范的目标太高或太低,内部不和谐,缺失规范性和制裁性,这样的法律是无法实施的。法律、法规因其对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迎合迁就现实生活而确定过低的目标和脱离现实生活而确定过高的目标同样有害而无益。这从美国的《水净化法》的变迁可以得到说明。美国1972年制定的《水净化法》明确规定水的质量应达到的数个标准,要求到1985年底任何废物都不得排入公共水体中,水体将回到自然状态。当该法施行若干年后美国国会对其进行了修改,原因是原来规定的目标不切实际,耗费太大,因而确定了一个执行新标准的时间。反观我国法律、法规的实施不能尽如人意的状况,目标选择和定位不当应为原因之一。这方面荷兰的开放式分段立法的经验值得关注。行政立法中常常会遇到立法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如若立法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超前立法,则很难保证所立之法得到真正执行,如果待时机成熟再行立法,则又不利法治的推进。荷兰的《通用行政法》不是一次性制定,而是分段立法,至今还处于未完成状态。这种首先规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不断加入新的内容的作法,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立法者应当关注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
人们常常认为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颁布后在时间上不应具有追溯力,这仿佛不成问题。但笔者认为:法律颁布后应当在3个月后施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若是执行法律或法律授权而制定的规范,则应具有追溯力(注:笔者认为《立法法》一概规定所有法律文件均不具有追溯力是不妥的。),与其执行的法律生效的时间一致。否则,执行性的法规、规章、从颁布之日起生效,势必造成法律规定的生效时间不能保证,使法的权威性在社会上受到损害,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许多冲突便由此而发,最终影响法律、法规的实施。
应当进行行政立法的实验和评估
一部法律或法规、规章成为“良法”的诸多因素中,陈立法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立法艺术外,必要的实验和法律颁布后的社会效果的评估亦十分重要。社会上常常听到这样的争论,经济转型时期改革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还是可以超出现行的法律规定。法治社会要求国家的一切活动都要依法办事。因此,正确的法治之路应该是任何重大改革均应出台法律或法规,这些法律或法规的空间效力可以是局部的、时间效力可以是有时限的、对人的效力可以是划定的群体。进行立法实验证明成功后再将完善的法律、法规推及全国或全省(市)。这方面行政立法的实验在德国一直在进行,荷兰的《通用行政法》也规定了常规的正式评估制度,以便对行政机关和公民是否遵守该法的规定及社会对该法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发现法律是怎样起作用的,也可以发现行政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推进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日本有关改革的法律出台后,法津附则中详尽规定改革的过渡时期操作规则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对现行有效的法律进行评估(乃至经济有效性的评估),也将成为完善法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考虑进行法律的编纂
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后,应适时进行法律编纂,梳理现行法律,消除矛盾,弥合疏漏,使国家法律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并成为国家依法行政的前提,使我们向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
㈤ 自考 行政立法的行政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
(1)行政立法主体是行政机关;
(2)行政立法的客体是有关行政管理事务;
(3)行政主法的目的主要是执行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㈥ 行政立法的特点是什么
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行政立法具有以下特点:
(1) 行政立法具有行政性;
(2) 行政立法具有立法性。
㈦ 简述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发布规范性文件、社会组织
均无权从事行政立法行为。至于县(市),实现行政管理职
能。在近现代社会。
(2)行政立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进行。行政机关立法是代表国家
从事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的特殊行政行为,是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以别于刑事和民事立
法,可谓广义之说。就依法行政的实质来说.国家权力机关所制定的行政
法律规范是国家行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准则;所立之法属于法的
范畴,并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效力;而对于
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另一种见解
是,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具有法律效力
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简言之为行政机关立法;后者是依据前者的规定对具体人和
事作出的处理。
(4)行政立法行为较之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更长的时间效力;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一次性的,一经履
行或实现即告消灭,行政立
法是泛指行政性质的立法,其内容是关于行政管理的行政法律规范,属于
行政部门法。基于这种认识;国务院各部,一般指具体行政行为;而具体行政行
为的程序相对较简单灵活。而且两种行为的形式要件不同。行政立法行为
必须采取特殊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公开发布;具体行政行为的形式要件,可
以是公开发布的书面形式,或是一般的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目前在法学界尚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某些具体行政行为还可追究既往,如行政处罚行为就
是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制裁。
(5)行政立法行为须遵循更为正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则,体现法的基本特征。就“行政”性质而言,立法者为行政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这是较之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更
为严格的特别限制。
(3)行政立法行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具体行政行为则富特定性。除上述指出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五个层级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法律特别授权的某些
组织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外,其他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命令的行为。
前者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规章不能提起诉讼或申请复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
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其定义的着眼点在于立法者,可谓
狭义之说。此说之“行政立法”,从“立法”性质上看,立法是以国家名
义制定,所有法定行政机关或经行政机
关委托的组织都有权在其职责权限内实施,无须法律特别规定。
(6)行政立法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还表现在其不可诉性上;法
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或与行政管理有关的事务、法规
的要求或授权的事项立法无效,应予撤销;其适用的程
序是行政程序、个别的,后者的对象是特定的;目的是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行政立法
行为的效力具有延续性和无溯及力,它对同一类型的人和事可以多次反复
适用,且只有向后的效力,其中部分也是行政机
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标准和规则。我们这里是从后一种理解而论。
(二)行政立法的特征
狭义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权作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就行政机关实
施行政行为与相对人所形成的关系结构来说的。与其对应的有行政执法行
为,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凡是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
关制定并发布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或称制定行政法的活动叫行政立法。
其定义的核心基础、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制定和
发布的决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应视为行政立法行
为。其他行政行为,不仅必须具备法定
的职权,而且必须在其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前者作出的
规定一经发布即对法定范围内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约束力,仅为后者提供依
据,并非对特定的人和事的具体处理。例如,根据法律或法规的
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根据法律或法规的授权制定规章等。超越法律。根
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立法行为不能成为诉
讼或诉愿的对象,即对行政法规(一)什么是行政立法
对行政立法的理解、行政司法行为。它有别于立法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和
其他行政行为。
补充说明: (1)行政立法的立法者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经授权的受权性组
织。行政立法职权和权限须由法律特别规定。不是所有的国家行政机关都
享有行政立法权。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的规定,具体是指国
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活动、委员会
㈧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主要表现在:
①行政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专以国家名义属创制 法律规范的活动;
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 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③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㈨ 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行为的区别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专授权法(含宪法)创制属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它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立法机关的委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②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亦称“准立法”。
广义的执法是与立法相对应的,而行政执法是狭义上的执法。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利的立法、执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㈩ 西方政治制度 1.行政制度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即: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
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以此限制
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也都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
种政治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
维持稳定秩序、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具有局限性: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德法等国民主制尚未成熟。
3.
简述总统制政府制度的特点
.
1
,
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领导权,
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对议会通过的法律行使批准权,
并负责贯彻和执行国家法律,
有权对有关国家行政的一切事项作出决定,
有权指挥和监督国
家一切行政机构执行行政决策,
有权任命法官,
作为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
拥有最高军事统
帅权,拥有与外国缔结国际务约等外交权。
2
、议会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国家立法权,并有权监督政府行政,对总统以及高级官员违
宪或渎队等行为可予以弹劾。
3
、总统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设有内阁,但内阁作为总统的咨询机构,只对总统负责,而不对
议会负有政治责任,议会不能以通过不信任案的方式推翻内阁。
4.
西方国家文官制的特点有哪些
.
1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保证政策执行者产生的公平性;
2
严格考核和奖优罚劣,保证政府
行政的绩效性
3
、职务常任和权利保障,保证政府行政的稳定性
4
、严明职业道德与行为规
范,保证政府行政的廉洁性。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扩大问题?
西方的政府职能理论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之后产生,
并随着国家向社会的扩展过程发展起
来。
其中,
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立足于市场的缺陷和社会的不自足性,
希望通过政
府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发挥来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面对着国家
干预逐步加强的趋势,从个人自由和市场效率出发,强调对政府作用施以必要的限制;
“
西
方马克思主义
”
的政府职能理论则向人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拓展
之间的关系。
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学说。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
的发展,
可以看作是这两种学说消长变化的历史。
就理论本身而言,
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
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无疑是相互对立的,
但同时又具有互补的因素。
因此,
这两大理论之间的
对峙,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政治统治者们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提供依据。
在这种意义
上,
对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评价似乎不应仅仅言及理论内容,
而应更多地考虑到它们之间的
联系及其功效。事实上,在当代西方,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社会、市场和政府都具有自身
无法克服的缺陷与不足。
两种主要的政府职能理论之间也开始出现了相互吸收、
相互融合的
倾向:
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依然强调维护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
能理论也不再绝对地排斥国家干预,而是要求将这种干涉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西方行政制度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普遍选举原则
是指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共民基本权力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
2.
两党制
是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
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
轮流执掌国家政权,
组织政府,
行驶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3.
共同参与民主制
也称半直接民主,是指代议民主制向完全的公民自治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制形态。
4.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
其核
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5.
内阁制
内阁制是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
为议会
制政府或责任内阁制政府。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西方国家司法民主原则的主要内容。
1
、司法独立原则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
、公平审判原则
2.
在内阁制国家和总统制国家国家元首的职权有何区别。
内阁制起源于英国,
是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内客对议会负责并
爱议会监督。
总统制始于美国。在
1787
年,美国在制定国家
宪法时,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
相互制约的原则。通过选举来确定总统,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行政首脑,还兼任武装部
队总司令,总统具有极大的权力,同时又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
3.
简述西方国家“政府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从西方国家各国政府的实践和宪法规定来看,
根据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一方面,
政府的职
权主要是行使行政权,即执行和维护宪法和法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使宪法和法律
的
原则和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得以贯彻和实施,
另一方面,
政府在主要行使行政权的同时,
也具
有制约和监督立法和司法的权力。
4.
当代西方国家代议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1
、立法权:是各国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力
2
、财政圈:是指议会享有对国家的财政决
定权和对政府的财政监督权,财政圈是议会控制、监督政府的最总要最有效的手段。
3
、监
督政府权:
对政府的监督是各国议会的又一项基本职权,
议会监督政府的主要措施:
不信任
案、质询或询问、调查等。
4
、人事权和其他职权:议会人事权包括选举权、提名权和批准
同意权,其他职权如条约批准权。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如何看待西方法治主义原则确立的意义?
法治主义原则的确立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它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的发民。
不仅如此,
实现法治对一个社会首先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可忽视的,
法治起到规范政
府政治行为的作用,
为合法与非法的社会行为划定界限,
通过对非法行为,
特别是对政府权
力机构可能出现的非法行为的就有制裁,
不仅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且给予社会公众以最
好的首先是非教育,所以,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认为,在法治之中是包含了“德治”的,正
所谓“以法治国,德在基中”
。
西方行政制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计
30
分)
1
、两党制
是指一个国家中两大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
通过竞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或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
轮流执掌国家政权,
组织政府,
行驶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
2
、弹劾
一航指西方国家的议人对政府高级官员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种制度。
3
、人民代表制
是代表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
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
是中国的
政体,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或国家象征,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竞选
P71
竞选是一种选举方式,
它是指候选人及其政党在选举过程中为了赢取选民的选票,
通过种种
努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展现自己的政治领导力,与其他候选人形成一定的政治竞争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计
50
分)
1
、按着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论,人民主权包含哪些基本原则?
1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
2
主权是不能分割的
3
主权是不受限制的
4
主权不可被代表
2
、当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政府职能的优化;
2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
3
分权;
4
引入现代化管
理技术;
5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6
机构的重组。
3
、简述俄罗斯“超级总统制”政府体制的特点。
1
总统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总统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左右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方向。
2
总统的政治立场一定程度上决定相应社会政治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3
俄罗斯总统选举由民选制趋向于提名制,
前任总统的意愿和行为不仅影响选民情绪,
也左右
了总统选举的结果。
4
、西方国家选举制度包括那些基本原则?
1
、普通选举权原则
2
、平等选举权原则
3
、直接选举权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5
、当代西方国家议会的功能包含哪些内容?
1
立法权
2
财政权
3
监督权
4
弹劾权
三、论述题(
20
分)
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制度?
积极意义:
“
司法独立
”
是西方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为统治阶
级所推崇并最终得以确立。为此,
“
司法独立
”
原则有其自身积极的一面。首先,
“
司法独立
”
原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为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的一个有力武器。
它反对封建地主阶级
个人大权独揽、
一手遮天,
它要求民主与自由、
主张通过司法裁决不受来自行政权或立法权
的干预,而保障人民的自由。
“
司法部门既不像立法部门那样掌握钱包,也不像行政部门掌
握刀剑。因此,
只要司法部门保持独立,
不为其他任何一个部门所控制,就能成为人身和财
产权利的可靠保障。
”
其次,
“
司法独立
”
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权力平衡的
一项重要政治准则,
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再次,
在普通民事层面,也就是在裁
决普通的民事、
经济等纠纷时,
法院很大程度上会遵循
“
司法独立
”
原则行使司法权,
基本能
做到客观、公正,使得裁决结果能为诉讼各方所接受。
局限性
:
1
、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2
、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3
、法律本身的制约。
4
、律师制
度对司法权的制约。
5
、舆论对司法权的制约。
6
、自身阶级性对司法权的制约。
因此,西方的司法独立也是相对而言的,它从立法到法官的任免,再到案件裁决的整个过
程,无处不体现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
“
司法独立
”
原则既有它的历史进步意义,又在现实中适应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但同时,
“
司法独立
”
原则又有它自身不可逾越的阶级局
限性,特别是在裁决那些涉及政治斗争或者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案件时,尽管
“
司法独
立
”
原则会给司法权这个政治
“
平衡器
”
披上华丽的外衣,但它的阶级属性也就暴露无遗了。
西方行政制度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1
、秘密投票原则
指选民遵循有关选举法规定,
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进行秘密投票,
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2
、法治
法治是指在某一社会中,
任何人都必需遵守法律,
包括制订者和执行者本身。国家机关
(特
别是行政机关)
的行为必需是法律或法规许可的,
而这些法律或法规本身是经过某一特定程
序产生的。即,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没有任何人或组织机构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3
、文官制度
又称西方公务员制度,是指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
调动、解职、退休以及分类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4
、总统制
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行政首脑,
总统领导的政府行政机构与
立法机构、司法机构权力分离,相互制衡。
5
、直接民主制
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
6
、分权制衡
分权制衡原则是西方国家政治思想家就限制政府权力而建立的一种理论学说。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计
50
分)
1
、总统制政府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
)总统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
2
)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
3
)
政府与议会完全分
离
4
)
政府成员与总统是部署关系。
5
)
政府不对议会负边带责任
2
、现代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实现主权在民的重要形式二是政府取得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三是西方责任制政府权力交
替的方式
3
、代议制对现代民主的运作具有哪些作用?
1
使国家权力合法化
2
使阶级意志国家化
3
使权力运作程式化
4
使政治过程公开化
4
、西方国家政党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20
1
反映和聚合民意,整合政治体系
2
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组织竞选以获取或参加国家政权
3
执掌国家政权,影响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过程
4
监督政府,防止和纠正政府损害社会和
公民的利益
5
通过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实现政治社会化
5
、西方国家执政党对国家主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现代政党拥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二是现代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三是现代政党具备
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四是现代政党规定了一下的
三、论述题(
20
分)
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的“宪法”?
(一)
1
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
2
从效力上看,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度和修改通常是按一种特殊程序进行的
4
从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上看,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一般都在宪法中做了规定
(二)
1
宪河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政治的建立,宣布该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本精神
2
它是国家的总纲领,规定一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
3
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个体宪法规范、普通法律原则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