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吕祖道德经释

吕祖道德经释

发布时间: 2022-04-29 01:57:02

1. 吕祖吕纯阳著书除了道德经心传外还有哪些,请尽量全点

吕祖百字铭,很重要修证功夫,南怀瑾老师有过讲解。

2. 吕洞宾祖先说的“五千言之书,尽人而知,为道德之经,而五千言之旨举世而难传,道德之脉非修人不能传”何

可以来从史记、古文观止等源书入手。直接阅读原文。最好就是有些字句有注释的,这样一边看一边学古文阅读。
吕纯阳解道德经,那是吕纯阳的解法。王弼有王弼的解法,河上公有河上公的解法。唐人解读老子,则老子成为唐老子;宋人解读老子,则老子成为宋老子。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对道德经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吕洞宾的说法也就是吕洞宾的说法而已,而不一定完全是道德经的真义所在。
所以,只有老子才能发现老子。也就是你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会对老子产生兴趣。道德经本身就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下士闻道,大笑之。
只能说,道德经本来是属于”道家“的,到了东汉之后,就变成”道教“的了。修神仙是道教所涉及的领域,而非道家本义。

3. 道德经!不是吕洞宾写的么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版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权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4. “道”这个字的含义应该怎样理解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浑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

道是法则。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则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作出了榜样。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法则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见绌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一样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放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道的法则去作,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的特征

道的客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作为本原的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

对立统一。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无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道虚。道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是万物的宗主;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吕祖明道说》对“道”字的解释

《吕祖明道说》中吕洞宾认为“道”字从“首”从“辵”,“首”指“先天一炁”;“辵”义为乍行乍止。“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圆,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说。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为造化之迹,而为二气之良能者,亦此道也。”“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义也;辵者乍行乍止也。”

道,是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所以老子道家提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不违背道的规则而妄为,也就是不违背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而妄自非为,因为不违客背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那为什么说道是不能说出来的,一说出来就不是恒常的道呢?因为人总结出来的道不一定是准确的道,比如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就是道,曾是自然客观规律的一条不可违背的法则,但后来爱因斯坦不也证明这条法则在微观世界中行不通。这不就是非常道吗?但我们人要认识客观规律,就要给它下个定义,定个概念,这个概念就叫名,而这个名不是更篇离了客观规律的实质了吗?但终究要比不下定义的好,这是我对道德经的一个感悟。

5. 请专业人士推荐几部道家修行方法的书 简单点的 比较容易入门

二、文始派必修书目:

关尹子、文始真经、仙学真诠

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隐诀、通玄真经

文子缵义、文始经玄义

三、北派必修书目(兼参中派书目):

参同契阐幽、参同契发挥、参同契释疑

邱祖全书、邱祖全书节辑、丹道秘书老子道德经讲义、丹阳语录、太乙金华宗旨

太上清净心经、古书隐楼丛书、重阳祖心法

悟真篇阐幽(悟真为南宗书,阐幽则为北宗书)、悟真篇正义

悟真篇外书、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

灵源大道歌、孙不二女丹诗、列真语录辑要

樵阳经、修道秘要、道书十二种

白玉蟾全集(白为南宗,书则为北宗必读书)、龙门大成集

邱祖西游记

四、南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统南宗圣经共十一宗注)、金丹真传

悟真秘旨、大丹真传问答语录、陶素耜道言五种

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马祖心法秘传(丹阳为北真,本书兼阐南派秘旨,以其究属阴阳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还源篇、复命篇

翠虚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东派必修书目(兼参南宗书目):

方壶外史(包括丹经之测疏注释凡十三种,著作凡四种)、证道秘书十七种

证道一贯真机、金丹抉隐、吕祖心法五篇注

圣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潜虚翁口诀秘钞

六、西派必修书目(兼参三丰派书目)

太上十三经注释(包括太上丹经十三种)、道窍谈三车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经发明、无根树道情诗二注、文终经

后天串述、圆峤内篇、性命双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书目:

道统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经精义

乐育堂语录、性命圭旨、规中指南

毅一子、仙学正传

八、三丰派必修书目:

张三丰全集、张三丰大道指要、玄谭全集

性天正鹄、无根树词注释、太极炼丹秘诀三丰心脉、三丰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书目:

青城秘录(包括书凡十三种)、青城玉房诀、玄宗双修指要

大道玄指、崆峒微传、通玄子道书四种

十、伍柳派必修书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人大丹问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

金仙证论、慧命经(伍柳仙宗即系上五种书)

养生内功秘诀(包括金仙证论与慧命经)、天仙论语

内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三峰丹诀、玄微心印、延生炼己捷要

陶真人养生丹诀、玄机中萃、崆峒秘典

青城秘钞(非青城秘录)

房木奇书、三峰丹术大成集、印权金丹秘法

综上所述,只就各派约略择要,列举若干种以供参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笔或伪托之书,或类涉迷信诞怪之书,或涉肤浅而缺乏学术性之典籍,与乎宗教、方术、占卜、医药、神学、天文、舆地……等书目,概未选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选刊之书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书目亦为未出版,或特陆续刋行,或根本无意刊行者,列之只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经籍耳!

6.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是啥意思

意思是谷神在门户之间出此入彼,出彼入此,呼吸之细而深,由口鼻之呼吸至于胎息。

该句出自《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歌颂内丹修炼的法决,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于2009年10月07日由闵智亭注解。

《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虚谷中之灵气,即天谷元神。玄牝即一阴一阳。心中神为玄,肾中气为牝,神气合一产生之虚无一炁,便是谷神。若以呼吸论,也可以说呼是玄,吸是牝,呼吸所育之清,便是谷神。

(6)吕祖道德经释扩展阅读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道教典籍。吕祖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本经便是命功修行之法。

心印经,是阐敷至道之玄机,剖露性命之根蒂。实登真之路径,为度世之梯航。学者苟能造其理,达其辞,穷神以知化,参玄以入妙,知心为一身之宗,操养不失。

勿塞勿闭,四闼光明,天宇泰定,虚室生白,即心是印,即印是心,心印相融,上下洞彻,如月现于江,如星涵于海,真空寂照,一性超然,不知孰为心,孰为印,至于心印俱忘,神与道俱返其天真,则心印之妙,自我而得之矣。

7.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的目录

第一章总序言
第一节黄帝、老子丹道益人天
第二节西方科学权威赞丹道
第三节中华各界泰斗炼丹道
第四节吴老炼丹道百岁童颜
第二章老子史传与吕洞宾史侉
第一节《史记·老子列传》
第二节《老子新传》
第三节吕洞宾史传
第三章老子《道德经》吕洞宾秘注之一
第一节张三丰赞老子《道德经》吕洞宾秘注诗
第二节老子《道德经》吕洞宾秘注全文
一、重刊老子道德经吕祖秘注二种肖天石序
二、老子《道德经》释义河上公旧序
三、老子《道德经》吕祖秘注李明彻序
四、老子《道德经》吕祖秘注释义凡例
五、道德经释义卷之上
六、道德经释义卷之下
第四章老子《道德经》吕洞宾秘注之二
第一节《道德经解》纯阳山人序
第二节重刊《道德经解》刘沅序
第三节《道德经解》吕洞宾注
第五章《老子内丹经》
第一节《老子内丹经》原文
第二节老子五十六字内丹道功真诀
第六章尹喜传承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
第一节尹喜尹真人传
第二节尹真人《文始真经》
文始真经直解跋引
关尹子
第一卷一宇篇
第二卷二柱篇
第三卷三极篇
第四卷四符篇
第五卷五鉴篇
第六卷六匕篇
第七卷七釜篇
第八卷八筹篇
第九卷九药篇
《文始真经》后序
第三节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序
一、添油接命章
二、凝神入窍章
三、神息相依章
四、聚火开关章
五、采药归壶章
六、卯酉周天章
七、长养圣胎章
八、乳哺婴儿章
九、移神内院章
十、炼虚合道章
第四节尹真人廖阳殿问答
第一升座篇
第二吸提篇
第三始基篇
第四神室篇
第五河车篇
第六秘授篇
第七章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系列经典选集
第一节《老子说常清净经》
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二、太上老君清静经叙
三、无极品第一
四、皇极品第二
五、太极品第三
六、三才品第四
七、道心品第五
八、人心品第六
九、六贼品第七
十、三尸品第八
十一、气质品第九
十二、虚无品第十
十三、虚空品第十一
十四、真常品第十二
十五、真道品第十三
十六、妙有品第十四
十七、圣道品第十五
十八、消长品第十六
十九、道德品第十七
二十、妄心品第十八
二十一、人神品第十九
二十二、万物品第二十
二十三、贪求品第二十一
二十四、烦恼品第二十二
二十五、生死品第二十三
二十六、超脱品第二十四
二十七、后记
第二节《道德经》(昆仑山秘本)
第三节《太上老君内观经》
第四节《老子说五厨经》
第五节《太上老君日用妙经》
第六节《太上老君枕中经》
第八章易道名家唐明邦论老子《道德经》与道家养生要诀
第一节老子《道德经》与道家养生要诀
一、养性贵守和
二、炼身贵守恒
三、饮食贵守淡
四、起居贵守时
第二节老子《道德经》和谐观
一、谨守心性和谐
二、促进社会和谐
三、维护自然和谐
四、世界企盼和谐
第三节唐明邦:《太极拳赞》
第四节老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一、老子思想涵化诸子百家
二、老子思想激发古代科学
三、老子的养生思想
四、老子是直觉思维的首创者
第五节老子“爱民治国”的政治理想
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
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九章修真图浅释
第一节“修真图”浅释
第二节“还精补脑”内丹成,生命再造的工程
第十章关于“中国老子《道德经》诞生地里河南三门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本文缘起
二、中国和世界“申遗”形势竞争激烈
三、三门峡市“申遗”优势与不足
四、“申遗”工作方略之建议
五、“申遗”工作具体方案
六、附言
第十一章与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的有关重要文章
一、老子度孔子
二、《鬼谷子全书》中的尹真人内传
三、罗浮奇人苏华仁话养生
四、老子《道德经》与养生大智慧
《中国道家养生与现代生命科学丛书》编辑缘起、致责任编辑赵志春的信
……

8. 看吕祖和我对老子道德经的解释谁对谁非

时寂象灭,理存,是非未分,忠于智者迷于智。

9. 吕祖注道德经与河上公注道德经是一回事吗

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 但各写了一篇散文 都叫《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而吕祖跟河上公都读了《道德经》 但各写了一份注解 都叫《道德经解》

10. 道教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都有谁道家祖师是谁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道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人文初祖黄帝,以下十位可以说是标志性人物:


1、黄帝:人文始祖

黄帝是人文始祖,炎黄子孙无人不知,可是如果说黄帝和道教的关系,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说到另一个概念“黄老之术”,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里的黄就是黄帝,老指老子。“黄老”并称,一部分原因在於二者的知识背景的相同,我们现谈论“黄老”思想,是把数术方技之“黄”中的内容,与《老子》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

热点内容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发布:2024-11-07 00:56:39 浏览:485
幼儿园对幼儿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4-11-06 23:59:57 浏览:542
禁狗肉条例 发布:2024-11-06 23:28:05 浏览:320
条例审核 发布:2024-11-06 22:48:36 浏览:388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条例 发布:2024-11-06 22:42:06 浏览:393
化妆品卫生条例 发布:2024-11-06 21:30:00 浏览:873
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 发布:2024-11-06 21:25:17 浏览:488
越南劳动法加班 发布:2024-11-06 21:09:34 浏览:891
合同法特斯拉拼多多 发布:2024-11-06 20:59:44 浏览:847
大二合同法重点 发布:2024-11-06 20:41:37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