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价值定位

道德价值定位

发布时间: 2022-04-29 12:10:23

『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要求是什么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展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也反映出这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还要看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道德是有立场和方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只有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只有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四是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道德养成过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道德是有价值取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定位,也是人们在生活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规范社会日常道德和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价值框架。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才能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贰』 为什么说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基本定位: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

唐永泽 朱冬英

我国现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一般都将道德定位为一种“规范”,认为它是“行为规范的总和”。这样的道德界定被称之为“规范说”或“社会规范说”。其实,这种道德定位似是而非。马克思早就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如何将道德放到“人的实践中”去解读?如何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合理解决道德的基本定位问题?笔者认为,这就要把道德理解为人在实践(行为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品性(品质、素质、素养)。这就是说,道德的基本定位是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这样的定位,可称之为“品性说”或“主体品性说”。

首先,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符合人们对道德的通常理解。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四有公民”一词,其中“有道德的公民”之“道德”二字,即是指公民的一种品性(品质、素质),而不是指社会的一种规范。即使使用“社会道德”这个概念,也总是指特定社会的实践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群体)的品性、德性之总体状况,而不会是指这个社会标榜了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也总是指这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的集合,而不是脱离社会成员之道德的抽象物。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虽然没有对“道德”概念作严格的界定,但通读全文可以悟出,这个《纲要》是将公民道德视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品质、品性),进而从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等方面来具体论述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在《纲要》中,诸多道德规范是作为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的外在形式、作为公民道德素质要求的概念表述而提出来的。这说明,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更符合《纲要》的基本精神。这也说明,只有将公民道德理解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即通过公民的行为活动(实践)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纲要》。

从“道德”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看,道德也是指人的一种品性。“道”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本义与“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经》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四书集注·学而篇》)《辞海》说: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称为“德”。所以,“道德”就是将外在的客观规律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而成的一种品性、品德、德性。

其次,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是道德界定纠正偏颇、还归正本的内在要求。

道德本是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这是从内容、实指的意义上对道德作的定位。这种内容和实指在用语言来表达时就获得了一定的形式和名称(如克己让人、损人利己等)。由于正道德的称谓反映和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因而便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也就成了一定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直接的、直观的标准。所以,“克己让人”这一类正道德的概念称谓,它的本义和内涵是指人的一种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它作为一种衍生形式才是社会规范——一种社会道德要求和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人们往往容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道德概念如“克己让人”在本原意义上也理解为一种社会规范,而漠视了它本来是指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马克思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规范说”之道德释义所以发生基本定位上的偏颇,正是犯了旧唯物主义式的毛病,对道德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把它放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

如果承认和接受了“规范说”对道德的定位,那么,势必会导致“道德本体失缺症”,也即“道德评价对象失缺症”。因为,“在具体的道德评价中,行为善恶与否,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就是说,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是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呢?显然,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不能再作为评价对象。道德评价对象应该是道德——人的行为活动(实践)的一种品性。但是,在主张“规范说”的伦理学体系中,“道德是……规范”,也就是说,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规范”又成了道德评价对象了,又成了道德本身了——这是不合逻辑和自相矛盾的。由此可见,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而不是一种规范,是纠正道德界定中的误解和偏颇,还归道德之本真面目的需要。

第三,将道德定位为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符合马克思关于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说到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时,提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种,即科学精神的方式、艺术精神的方式、宗教精神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种方式的主要适用范围和特点是:科学精神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理论认识活动中,采用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来求得认识世界之真理;艺术精神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审美活动中,采用形象思维来求得欣赏之愉悦;宗教精神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活动之中,采用假想思维以求得超脱现实世界、步入虚幻世界之慰藉;实践精神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采用价值思维(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以求得改造世界之价值。

道德活动属于哪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呢?我国伦理学著述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一般都将它归入实践精神的方式,这是对的。但是,这些著述大都只是在某个章节中顺便谈及,而在总体思路中并没有将道德视为属于实践精神的方式,视为人们(主体)改造对象世界的行为活动(实践)的一种精神品格。真正按照道德是“实践精神”的思路来研究道德,那么首先应把着眼点放到主体的行为活动(实践)上来,把伦理学作为行为科学的比邻学科,认真考察行为活动之前、之中、之后的种种情况,看这种种情况体现了主体的何种精神;并且,把行为活动(实践)作为贯通伦理学体系的主轴,由它来联结、负载道德的其他的方方面面——通过研究道德形成发展的过程、要素、结构、条件、功能、作用方式以及评价、导控等问题,来建构伦理学的体系。我国现行伦理学教科书并没有这样做,它们往往把“道德行为”作为庞大体系中的某一章节或其中的某一点来论述,形成这种体系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把道德定位为一种原则规范。所以,纠正“社会规范说”对道德定位的偏颇,确立起“主体品性说”之道德定位,有助于使我国的伦理学回归到马克思关于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的基本观点上来,有助于构建合乎道德本性要求的伦理学体系。

『叁』 个人见解什么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人生观。
你对你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道德观。
别人做的事能否触及你心目中道德衡量的标准
底线

价值观。
就是你自己对社会所产生的价值。你在你身边
爱人
朋友
情人之间的
感情价值

『肆』 简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要求的六个坚持

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道德是有立场和方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只有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只有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四是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道德养成过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道德是有价值取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定位,也是人们在生活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规范社会日常道德和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价值框架。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才能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

道德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我们应该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光大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

道德是善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又要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领道德风尚,更要提倡每个人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老爱亲、保护生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发挥司法裁判定分止争、惩恶扬善功能,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

道德建设需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只有既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又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才能达到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的社会效应。为此,首先要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譬如,加快个人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让诚信的人得到社会褒奖,让失信的人付出代价。其次要遵循道德建设的规律。譬如,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而不同职业的公民道德建设则要创建适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再次要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专题节目、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让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树立新时代鲜明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水平的高度。

『伍』 什么是道德价值观

“划一根数轴,男人就正一百,女人就是负一百,那女人都出轨了”是伪命题。

参考网上: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孕育形成了传统道德及其价值观。善、孝、礼、勤、新,业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文化道德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观。

“善”的追求与实践是人道之本

在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实践是一以贯之的主线。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为中国人启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条。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核心在养善。最后,善是宇宙之理。“黄天无亲,唯德是辅”。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规律而行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的天道观即是良心观,天人合一是在这一价值层面得到普遍的认同与实践的。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个体及群体的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在个体层面,善是爱人和利人的修为和行动。首先要学会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善与爱相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爱众”;再进一步便是“民胞物与”。善与爱的情怀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推进就是追求大同社会的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个体社会价值观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励无数志士仁人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群体层面,善的追求是将个体与他人、家庭、群体联系起来,并在其中有所奉献的价值实践过程,其导向归之于以群体(集体)为本。在群体中,善的实现是以仁爱为根本的。所以,仁爱主义是群体主义的基础。同时,善利群体的价值追求在于以邻为善,互利共生,这构成了群体与群体交往的和平主义的价值理念。群体主义、仁爱主义及和平主义的实现,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所谋求的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孝”的培育与推进是和谐之始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培育与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价值理念为孝。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维系家的核心在孝。“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首先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并能发展延续生命。其次,孝是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孝的基础在爱,即“父子有亲”;孝的实践在赡养父母;孝的升华在敬畏;孝的终极关怀在慎终追远;孝的最高价值追求在有所成就。中国孝道的特殊性在于:孝与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作为相联系,与忠君爱国相联系。这是孝的家庭价值观与忠的社会价值观内在合一性的体现,是个人、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维系。

孝的价值观的本质在和谐。首先,孝是德之本。孔子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道的实践与人性、人情、人道的培育其本质合一。其次,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现实地实现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教育贯穿着感恩、为他、奉献、责任、有所成就等基本理念。最后,孝是天之道。中国传统道德将孝同天理、天道相联系,使中国人孝道德观同天人合一宇宙观、价值观相合一。这既体现了中国人宗教性的终极追求,又将和谐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宇宙人生,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礼”的普及与践行是治理之道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外在维系核心在“礼”。对个体而言,“礼”是立身达人之本。对群体而言,“礼”是交往之道、秩序之源、道义之枢、天地之理。礼仪对个人的实践重在冠、昏、丧、祭、朝、聘等人生的重要环节和重大场合。应该说,中国古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礼仪、践行礼仪、维护礼仪。人的文明化、社会化的标志就是礼仪化。

在群体社会生活层面,礼在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贺庆之礼、饮食之礼、养老礼、丧礼、祭礼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使群体生活的每一位成员均了解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礼业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文化符号,成为乡规民俗的基本准则和理念。

中国传统礼仪同社会制度的结合,使“礼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追求。“禁于将然之前”的道德教化与“禁于已然之后”的法制规范在“礼制”的具体推进实践之中紧密结合起来。当然,其中的遵从、固化等级制的部分是我们今天要坚决剔除的。
“礼”上升到社会普遍价值观层面,则是别、让、敬、同、和。“礼”的核心是实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礼的实践中,中国人首先要培养敬畏的心理与意识,即敬畏天地、敬畏规律、规则。其次,礼培育了中国人的“诚”。“心诚则灵”是中国人的普遍行礼准则。最后,礼使中国人走向和平。“礼之用,和为贵”。礼使中国道德价值观的和平、友好进入到人际交往之中,进入到与群体、自然的友善相处之中,使中华民族走向“礼仪之邦”。

“勤”的固化与应用是存续之则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在中国人生产、生活和发展方面的核心理念是勤。

中华民族在道德价值上第一是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务是勤劳。《左传》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首先,在榜样的树立、舆论的导引上进行推动。其次,在天道的理念性上进行导引。《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应法天,要努力奋斗。于是,中国人的理念就是“天道酬勤。”最后,在价值观念的确立上坚持不懈。“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在教育中,生存观也是首要的。《中庸》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是中国“重生”文化的价值观基础。

中国人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所以,勤在家庭的实践一是开源,即劳作、奋斗;二是节流,即节俭戒奢。《尚书》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在创建事功上,中国文化既倡导“夙夜在公”的勤劳公忠价值观;又将“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周公式勤政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式为民作为楷模,全面培育“勤之勤之,至道非弥”的理念及实践观。可见,勤已成为指导中国人的存续法则和生生不息的价值圭臬。

“新”的缔造与日进是超越之源

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中,“新”与中国人的理想、梦想与超越境界的追求与实现相联系。

《周易》是对上古文化价值的总结和对后世中华文明价值奠基的巨著,“新”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首先,《周易》强调“日新”。其次,强调要“与时偕行”。最后,要谋求变化和发展。《周易》奠基的“新”的理念及儒家、道教、法家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共同弘扬及实践,使创新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新”的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层面的运用也处处体现。人的德和行的要求均在“日新”。在处事安身上,强调“敬其在己”;在立业上,追求“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这种求“新”的精神,在中国古代儒商的开拓实践中,在科技的进步上,在文学的创作上,甚至在中医理论及实践中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实现不断发展与突破。中国文化中的求新求变与不断创新使中华文明不断进步。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新”的本质在于追求超越。其核心理念认为:人是理想的存在者,人是在追求超越中才能真正实现对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肯定的。这种超越的特点在于:其一,在肯定主体的存在,在肯定现实、现世的存在中实现人的超越。其二,在每一件事情之中追求超越,“在事上磨炼”。其三,在群体之中追求超越。中国文化强调“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有所“立”是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人的终极追求上的价值导引,强调在群体中实现理想、梦想。这种倡导现实超越性及在群体中追求实现理想的价值理念使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具有了穿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陆』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版济关系的反映。道德权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柒』 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什么,怎么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为重要的是道德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高,而一个人没有高尚的道德观的也是不会得到社会欢迎的。价值观影响着人生观和道德观,属于更根本的东西。人生观(life,outlook of): 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什么是人生观? 答: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友谊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我们必须提倡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战胜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同周围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认识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们。开始时,接触到的只是个别事物和现象,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随着人们在实践中接触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扩大,就由认识个别事物和现象深入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质,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世界观形成以后,对人们的言行起着指导作用。不过,这些世界观一般是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

『捌』 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从而到达道德境界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首先呢,就要三观很正,有一个为社会人,为人民贡献自己力量的心嗯,只有把全部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人民,这样的人生价值才能达到你的道德境界,才能很高

『玖』 道德的第二层含义

一、对现行道德的定义的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书对道德的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笔者认为,这两概念有三点不足:一是缺乏鲜明的价值判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道德应该以什么作为价值标准,没有提及。没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价值不明确的东西肯定没有必要作为人们的操守和追求。我们通常说“有道德”、“讲道德”、“以德治国”,实际赋予了道德极高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二是“人们”一词带有范围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当然就应该叫人类了。从我国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关于道德的特征的论述也可以看出,“人们”很显然不是指“人类”,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历史时期甚至于某特殊阶层的共同体。 “人们共同生活”的范围有地域性、民族性、阶层性甚至宗教区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样性、民族性、阶级性了。这么一来,道德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例如农村普遍重男轻女,世界各地的种族歧视,基督教歧视妇女的教约,一些国家的冷战、霸权主义思维,都可能代表“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看来统统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宗教、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何本质区别没有界定。“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特殊在哪里? “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的社会意识形态”,很显然是传统习俗、伦理、宗教、统治阶级的意识和思想家的一些学说,诸多因素错综交织引起的,这就意味着道德是复杂的多因素引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大染缸”。笔者认为,如果这样定义“道德”,道德并不具有先进性,这是因为,第一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可以用它来作为控制人们思想,愚弄民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统治阶级禁锢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没有正义性,因而阶级性的本质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类的(无神论的宗教只有我国的道教,它没有成为我国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是非科学的。一个反道德的,非科学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给它被上华丽的“道德”外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道德”必须进行重新科学定义。

二、科学道德定义的要素

如果我们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跨越时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例如,仁爱、诚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等,成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们的普遍的追求,与宗教和统治阶级愚弄民众的伎俩格格不入,经过历史长河的涤理砥砺,越发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笔者认为,这才是道德的范畴,也才符合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讲道德”的语义。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有科学的思想基础

现行定义的道德的思想基础五花八门,派系林立。让我们先看看欧洲曾经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础。举三例:1、神学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灵,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让神的旨意成为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通过神使社会的不平等,奴隶制度,民族的仇杀“合法化”。比如《圣经》中有战俘为奴隶的规定,甚至有要犹太人去灭绝其他民族的文字。

2、伦理教化思想。柏拉图的教化理论认为,灵魂分为欲望、激情和理智三个部分,相应的德性分别是节制、勇敢和智慧,这三个部分各自的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同时又能和谐,就是整体心灵的正义之德。城邦也相应由三个等级构成:即农工商阶层,他们负责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所以节制是他们的德性;护卫者阶层,主要职责是护卫城邦,所以勇敢是他们的主要德性;以及统治者,他们要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所以,他们的主要德性是智慧。这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分,又能达到社会的总体和谐,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他认为,除了生产阶层由于理智的羸弱无法获得理性对欲望的统治,而被从教化与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从护卫者阶层开始。很显然,柏拉图的教化理论具有鲜明的维护奴隶制度统治秩序的色彩。

3、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被认为是臭名昭著的纳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这些伪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绎着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欧洲的阶级统治、政治纷争和民族屠杀并蔓延到全球。然而,我们给它们穿上“道德”的华丽外衣,然后再去用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让它合理化,再然后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国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没有跳出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泥潭。

随着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道德建构在科学的思想基础上已经成为现实可能。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成为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科学思想武器。二是正在兴起的新的公共哲学思想正为公共管理、市场经济、道德和政治等领域开阔崭新的理论视野。公共哲学主张“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进“活私开公--公私共创--幸福共创”;倡导“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众”和摒弃“第三人称”(共同参与,不把某群体排除在外)理念等等。这些无疑比区域(民族、国家)分割、阶层(阶级)分割的对立对抗式的理念要进步,更易为全球各国各民族所接受而国际化、全球化。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划清界限

道德应不应该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区分?是否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查阅相关资料,不同的语境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语境一:“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普世的道德观”。这句话的根源在于把道德定位为民族化、阶级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民族道德、阶级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杂合的“道德体系”。这种杂合的不与宗教、非科学的思想体系和习俗切割分离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讲,没有一种特殊性能够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普世的道德观。这一观点与现行道德定义的语义一致。

语境二:“宗教是一种缺乏实证支持的世界观,和道德没有必然联系,道德先于任何宗教,独立于任何宗教存在。宗教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间冲突但是道德观彼此近似的原因,因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类社会规范。道德是宗教的传销品,剥离了道德,宗教没有办法让人们支付赎罪卷和功德箱。”这段话中作者把宗教与道德进行了分离,对宗教道德的虚伪性进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级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习俗因素从“道德”杂合体中剥离,是不是应该剩下纯粹的道德呢?这种纯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谁也不会否认吧。这样的道德当然不会是一种现存地域性阶级性的道德范式,却是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笔者所主张的正是这种与其他因素分离的抽象的寓于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学定义的“道德”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现行的道德概念,在阶级社会,把道德的价值取向定位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宗教社会,把道德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宗教服务,是维护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阶级社会,其价值取向定位为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笔者认为,这样认识道德,一方面,与政治、宗教、习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没有作区分;另一方面,贬低了道德的价值。道德应该是与道德哲学相关联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不能与传统习俗、宗教的价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么样,至少现在我们应该给道德赋予这样的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定义的“道德”应该惠及全人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这往往需要人们在价值观念上面求同存异。在道德领域各说各话很多时候是站不住脚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比方说,种族歧视会受到道义上的普遍谴责,公共场所抽烟会普遍受到限制(并且作为文明的标志),中国人在国外上厕所后不冲水也并没有人看成是民族习俗或者道德的差异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环境,人权等问题上道义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分歧(如:都肯定要保护环境、尊重人权),分歧的恰巧是基于各自政治的考虑(如:环境责任分担,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道德的标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种民族的阶级的道德好像不见了踪影。有民族性阶级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习俗。我们通常说尊重民族宗教、习俗,但从来也没有谁说过尊重民族道德。人们在价值观念上面求同存异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习俗之异。道德只有惠及全人类,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才能成为人们崇高的价值追求。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决非想以道德普世性为借口淡化国家界限和国家合理、正义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与维护国家的尊严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利益一点也不矛盾,并且可以把捍卫国家合理正义利益作为道德的普世价值而使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得到强化。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纵深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商品以及其他各种资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围流动,经济层面的流动必然带来精神层面的流动,即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为常态。尤其是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频繁,我们还用落后的区域分割、阶层分割的道德观来否认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价值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义道德

笔者抛出这个议题的目的在于,我国的学术道德概念与日常用语道德含义存在巨大偏差,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界和广大爱好者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果不从理论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关于道德的认识就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至于应该怎么定义道德,希望能够得到广大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讨论。笔者初步抛出一个定义作为“砖”,希望能够引出无暇之“碧玉”。

笔者认为,道德可以定义为:道德是人们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关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识、行为操守和社会规范。

热点内容
包揽合同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2 22:29:39 浏览:548
日本民法典原则 发布:2025-01-12 22:04:20 浏览:273
签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怎么写 发布:2025-01-12 21:56:01 浏览:818
按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生效后 发布:2025-01-12 21:26:15 浏览:941
人类道德的最初表现形式 发布:2025-01-12 21:02:00 浏览:377
财政拨款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发布:2025-01-12 20:29:09 浏览:577
什么叫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发布:2025-01-12 20:26:00 浏览:336
招商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2 20:12:39 浏览:931
王哲律师 发布:2025-01-12 20:09:00 浏览:161
一村一法律顾问责任 发布:2025-01-12 19:59:30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