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A.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这句话对吗
法律和道德不是同一范畴。没有谁是最低限度。
大义灭亲在道德上可行,但犯法。
B.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吗
抄袭是必然的, 自己改改吧。
法律与道德都有自己特定的调整范围,但是如何将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范围区分开来并加以划定是一个难题。有一种颇具影响的理论认为,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可见之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而道德则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这一理论最初由托马休斯提出,而后又得到康德的详尽阐释[1]。在这里笔者无意于具体界定二者的范围,仅就一点观念性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法律应最大限度地缩小调整范围,应该要把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让渡给道德等一些新制度经济学所称的非正式制度来调整。法律要有边界,它不能无限扩张,否则常常事与愿违。下面笔者将从三个角度来论述这一论题。
一、法理学角度
道德就是指人类所特有的,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规范的总和[2]。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然而道德与法律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对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的遵守[3]。法律与道德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且,它们还都是社会的行为规范,都包括了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规定,都具有指导、规定人们行为的作用,因此,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法律与道德统一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4]但是,法律与道德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毕竟不同。任何法律都不能涵盖所有社会关系,规定人们的所有行为。与法律相比,道德所约束的领域更广泛一些。它不仅包括了法律所涉及的领域,而且还包括了法律没有涉及的领域,如人们之间的友谊、爱情等等。
就法律而言,法治社会的法律渗透并反映了近代以来社会生活中道德原则的最低要求,体现了“自然法的最低限度的内容”。社会不应该利用法律限制个人在道德问题上的自由和选择[5]。所以法律不能规定道德调整的领域,只需将最低限度的道德上升为法律,反之,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上说,成本与收益分析是解构多种制度的一个方法。虽然它不能用来分析一切问题,但是它的分析范式对于我们理解一些制度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法律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它就有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必要。一般来说,如果一项立法的成本大于它所产生的收益,那么这项立法就是没有效率的,应该废止。反之,则这项立法就是有效率的。概括来说,一切立法都是需要很大成本的,在法律出台前,首先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及广泛地征求意见。而如果把一部分不必要的立法资金用在其他方面则可能会促使资源更有效地配置。而道德这种非正式制度没有成本,即使有,那也很少。道德显然比有些法律更有效率。再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6]。道德的交易成本比法律的交易成本低,道德只需要人们内心确认,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它的作用,具有事前预测,事后救济的功效。而法律虽然也具有这样的功效,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诉讼,当事人和司法系统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尤其是有些案件一打就是好几年,这就导致效率低下。再次,管得太多不利于“经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妨碍自由,影响创造性。笔者认为法律就是再完善,它相对于时代,相对于高素质的人来说都是有漏洞的,这就使一部分人抓住法律的这一弱点而一夜暴富。着眼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不公平、不公正,而去否定它。这一是在于法律的客观存在的不足,二是在于人的趋利避害性,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所不同的只是一些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而一些人敢于突破法律的底线。这里笔者并不是在鼓励人们去钻法律的空子,而只是想说明法律不要管得太多,它本身有缺陷。法律管得太多会窒息社会的活力和人的创造力,适合时宜地用道德武装人很有必要。这就在于重新大力宣扬道德教化,诚实守信。当前所宣扬的以德治国理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着力于道德的教化,它看到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明的治理根基,所以也是有它的合理性的。当然,治理国家光靠虚无飘渺的道德是无以维系的,它还必须靠制度来保障。
三、社会学角度
社会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把什么都纳入法律关系的范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尽量发挥道德的作用。乡土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民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体,了解农民对法律的需求度更能让我国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更是普遍不知晓,但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纠纷总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不需要法律。不仅如此,农民对于法律的态度是“耻于讼”,这是与我国的儒家文化分不开的。我们一直重视道德教化,把人往道德人方向培养,促使农村社会整体和谐与稳定。从另一方面说,我国一直缺乏法治的土壤,这样使我国的法治国家目标步履维艰。我们看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只有严酷的刑法典,而没有专门的民法典,当然民刑在古代是不分的,但是刑事规范居多。刑法是用来打击危害统治秩序的行为,而民事纠纷要么由大家公认的道德原则来裁判,要么由官府依据儒家的经典理论来裁判。即使没有发达的民法,社会还是井然有序,原因在于道德伦理规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儒家所谓的“德”是指深藏于人们内心中的高贵品质,而明德或揭示和弘扬德性则是治学和为政的根本目的。[7]再者,我国传统上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它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8]。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法律的作用,要看到我国的传统。
其次,中国古代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平天下,而修身主要讲的就是要立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中国文化自古即主以仁道平天下,亦即所谓天下治,而西方则尚法治[9]。这充分说明了法律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迷信法律,中国社会尤其如此。
再者,现代西方社会的中介组织力量强大,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来说,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前社会生活中只有两个主体:政府和人民,二者的关系很难调和。自从中介组织出现以后,国家更加稳定,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出现了一个联络人和缓冲剂。而存在于中介组织内部的内部规则起到了规范成员的重要作用,成员也乐于遵守这种规定,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服从。这些规定多数都是一种道德的约束,我们应该从中受到某些启示。
四、相应的立法要求
1、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立法要体现道德的要求。
2、立法要考虑到长远利益,要有前瞻性,为将来法律最大限度地退出做好准备。
3、立法要规定法律应该规范的领域和社会关系,不该管的领域应该交由道德和各主体所确认的自治规则来调整。
4、立法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促使效益最大化。
5、立法要有灵活性,乡间应该允许自治规则的存在,行业协会和自治团体应该允许有自己的规定,只要它不违反公序良俗。
当然,以上提到的只是我国立法所要遵循的一些大的原则,然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也许不是立法,而是法律信仰问题和执法问题。根据我们这几十年来的司法实践,总的感受是目前的关键在于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而不在于立多少法,把什么关系都纳入法治的轨道。中国目前不是立法不够多,而是有法不依。我国传统上是权大于法,政策大于法的社会,法治没有土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还在于培植人们内心对法律的信仰,这样法律的权威才可以凸显。亚里士多德说:“法治的条件一是制定的法是良法,二是良法能得到有效实施”。即使制定的法律再好再完善,如果得不到有效实施,也只是空的,是仅仅具有文学美感的东西。
C. 为什么说法律是最低水平的道德要求
通俗地复讲,道德要求自制律,一般情况下,违反道德只会被追究道德上的责任,但不一定会触犯法律责任;但如果当你违反道德直至触犯法律规定的强制禁止性规定的时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D.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这句话对吗
法律体现基本的道德,和道德一样对人产生约束力。法律约束人的行为,道德约束人的内心。道德约束的范围要比法律要广,即法律约束的一定是道德约束的,道德约束的未必全部是法律约束的。所以,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E.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这句话怎么理解
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而这样的法律也才是真正的法律。
法与道德当相辅相成,并非对立排斥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体现为有条件的联系和必然的区别之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关于法与道德是否有本质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和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两人各自提出核心命题:
哈特的命题是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分离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着眼于实定法;富勒的命题是法律本身必须包含内在道德,法律是规则治理的有目的的事业,着眼于应然法。
围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论战。分析法学派认为法的本质是“权威制定”即法的可预测性,自然法学派认为法的本质是“社会实效”即法的可接受性。
(5)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扩展阅读:
当法律凭借国家强制力取得社会的支配地位时,其自身的正当性常常被预设为不证自明的前提;尽管,法律已成为判断我们和他人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但是其规制的能力与社会的接受度却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高。
刑诉法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我认为这个法条就是为了兼顾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平衡。
法不外乎人情,法官严格执法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正是需要经过无数个这样棘手的案件来评价,最终修正和演进的更加完善,更加具有“人情味”;能够经得起时代的检验,经得起舆论的监督。司法不会无原则迁就舆论,但也不会忽视乃至辜负舆论。
司法与舆论本非对立,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让有罪者受到惩罚,让无辜者不致蒙冤,让强梁不敢横行,让弱者获得尊严。
F.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对吗,怎么理解
是啊,法律已经是最低的底线了。 法律很无情,是硬性的东西,只管人的行为和回结果,不管人们答的思想。 但人是有感情的啊,懂得判断是非,分辨善恶,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真到了触犯法律的那份上,通常就说“这人没得救了”,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都没用的话,也就是人性对他来说没用了,那就用法律来制裁吧,所以说“法律的武器”啊,人情冷暖肯定是先于武器的嘛。
G. 法律是不是道德的最低底线
法律是的道德的底线。(这是简言之):违反了道德不一定违反法律,但违反法律一定违背了道德。违反道德不一定有强制力约束你的行为,或为此行为作出赔偿,但违反了法律就一定有强制力约束你的行为,并要你为此作出赔偿。
法理书上专门的一章,讲述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道德与法律都是一种意识问题,是人们意识产物,可以说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东西却成为人本身的枷锁。为何需要道德存在,为何需要法律存在,而这些却是人的枷锁。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相应道德和法律也会随之产生,本质也是为解决一些问题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有共同目的就是规范人的某种行为,从根本解决一些冲突问题。道德是立法内容的重要渊源,但是道德却是高标准行为,而法律却是每个人遵守的底线。道德问题解决方法一般是提倡,或者谴责,法律却是强制的。
在立法的时候,人们总要考虑考虑道德因素和道德标准,但是不是所有的道德都要规定在法律中。法律是不应该管仅仅属于道德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道德范畴,也是法律范畴。故意伤害别人身体不仅是道德,并且也是违法的。我们通常说的道德只是单纯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上,有些东西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模式。相对道德来说,法律是具备一定权威性,是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如果制定过于严格的话,那么人们容易造成违法,并且也不现实。
H.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是谁说的
法律既是最大限度的道德,也是最高限度的道德。道德是变化无常的,法律是不变的,所以不能用道德治国。用道德治国,成了捉迷藏了,敌进我退,敌疲我追。。
I.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出自于哪本书,哪个作
应该出自耶林的《法律的目的》一书。
这句话主要阐述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专种模式,即耶律属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该学说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与一个社会低层次的道德——该社会中最起码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实现这种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强制性手段和衡量质疑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J.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自耶林《法的目的》。这句话主要阐述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种模式,即耶律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该学说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与一个社会低层次的道德——该社会中最起码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实现这种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强制性手段和衡量质疑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关于耶林
鲁道夫·冯·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1818-1892) 耶林生于德意志北部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位职业律师。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与萨维尼、祁克并列,成为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也是新功利主义(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法的目的》
《法的目的》对《罗马法的精神》所提出的论点作了进一步的展开,通过该书,耶林既为他关于法的定义即“法是国家权力通过外部强制手段来保证其实现的最广义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进一步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克服只重视逻辑、形式和概念的“概念法学”的缺陷,以及强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的新功利主义法学出台创造了条件。事实上,耶林法律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目的。他在另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他宣称,法律是根据人们欲实现某些可欲的结果的意志而有意识地制定的。他承认,法律制度中有一部分是根植于历史的,但是他否认历史法学派关于法律只是非意图的、无意识的、纯粹历史力量的产物的论点。根据他的观点,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为了有意识地达到某个特定目的而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