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七章
❶ 《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的歌曲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白话文:
道是所有事物的运行规律,这个运行规律人类是可以探索并按照它去生活的;这个运行规律非常重要。事物的本质德性用名字表现出来,这个本质德性人类是可以根据他的不同性质分别认识的,名字表示的本质德性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大道的运行规律是:事物在没有产生以前称“空无 没有”阶段,这个“无”的本质其实是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内部已经开始运作了。也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孕育新生事物的过程。一旦条件成熟,孕育完成就产生延续性新生事物,就是我们认为的“有”,这个“有”的本质其实是:所有事物都是由他们的母体产生以后的结果。因为这个运行规律,我们就应该经常保持没有太多的欲望,把人体能量节省下来,让能量在体内部转化,这样我们可以观察、感觉人体能量在体内转化的奇妙反应;如果经常有“这样那样”的欲望,能量都转化成劳动、工作、学习以及娱乐了,我们观察到的就是平常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表象变化。(徼:jiao意:边沿,边界)“常无欲”和“常有欲”这两个意识行为同时出现在人的大脑意识之中,只是他们的本质德性完全相反(无欲是养生;有欲是消耗)。我们同时称他们为玄妙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玄妙是伴随人类整个过程的玄妙科学,也是最玄妙的科学,也是符合所有事物运行规律的科学。因此称玄之又玄。这个事物共同遵循的运行规律是所有玄妙的总门径,不管是物理、化学、“事”和“物”以及是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者是已知世界、未知世界,宏观的有形世界、微观的无形世界,都遵循这个“万能”的运行规律。因此,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玄妙问题都可以运用道的这个运行规律加以解释的,因此都在道的这个“众妙之门”中。
❷ 百思不解《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抄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❸ 解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第二抄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遐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驾车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丝毫的车轮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的破绽;善于记数的人,不要筹码也能计算;善于闭守的人,不需要机关,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善于打绳结的人,不需捆起,别人也无法解脱。 所以圣人总想拯救每一个人,所以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的人;圣人总想爱惜每一件物品,所以在他眼里绝不会有无用之物。这叫做内藏的绝顶的聪明。 所以,聪明的人是不聪明的人的老师,不聪明的人也可以成为聪明人的后事之师。如果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后事之师,即使绝顶聪明也会办下糊涂之事,这叫做为人处世的诀窍。 大意: 本章阐述了“无为”的妙处。“无为”之人,做事能恰到好处,待人接物也能使人尽其才,物尽所用。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以偏见对外界事物。
❹ 老子五章六十七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无”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现在的道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❺ 如何理解《老子》第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如弥少”
意思是人要体得真道,首先要修其身,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5)道德经七十七章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❻ 道德经七十一到七十七讲的是什么问题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几章主要讲的是治民要术,第七十一章是说统治者要实事求是对老百姓要诚相待,第七十二章是说要尊重民俗,所谓不干涉,干涉太甚则民反矣,第七十三章是讲治民行为以天道为标准。第七十四章世上常有不得已而为之事,即便如此仍应遵循道,第七十五章是奉劝统治者应爱民体恤民情。第七十六章是说治民手段应以柔为主以刚为辅刚柔并济,第七十七章是说爱国治民应以天道为最高准绳
❼ 解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谪②;善数,不用筹策③;善闭,无关楗④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⑤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⑥;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⑦。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⑧。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⑨。 〖注释〗: ①辙迹:车子在泥土的路上走过,车轮辗过留下的痕迹。②善言,无瑕谪:善言,顺物之性。瑕谪,缺点、毛病。③筹策:古代运算所用的竹制筹码。④关楗:古代门户的关楗是木制的,横的叫关,即栓,竖的叫楗。⑤约:捆的意思。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有救人,就有弃人。圣人善救人故无弃人。⑦袭明:承袭了聪明。⑧资:借鉴、帮助。⑨要妙:要,通“杳”。要妙,无影无声的妙。〖译文〗:善于行事,不留痕迹,无迹可寻;善于谈话,不留破绽,无瑕可指;善于运算,不用筹码,心中有数;善于闭门,不用门闩而不可开,以道自守,坚不可破;关于团结,不用绳索捆绑而不可解,同心相结,密不可分,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拯救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袭用了道的聪明。所以,善人是恶人的老师,恶人也是善人借鉴。不重视他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虽绝顶聪明也会做下糊涂之事。这就叫做无影无声的妙。 【读后题解】: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先提出五善。“善行”,就是指善于行“无为”之政,“善言”就是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善数”、“善闭”、“善结”各句,也都是以自然为道,无所着迹之意。其次指出,圣人常善于救人救物,了解人各有才,物各有用,所以废人废物都转为有用的人物器材,如巨匠之无弃材,视凡材无不可用。此种“袭明”,即因人之明,因袭乃道家之一术。最后指出,善人与不善人有互补的关系。本章不仅写出有道者乃任自然的待人接物,也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弃物的自然心怀。
❽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的感悟
下面的来自网络,你自己阅读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译文]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❾ 求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的全文翻译
第七十四复章
原文:民不畏制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为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意译:
当人民到了连死都不畏惧的时候,(统治者)用死来威吓他们又有何用?为使人民畏死,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指统治者)把他捉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
人的生死有天道(自然规律)司管。代天道行事,犹如代高明的木匠削砍木头,代木匠削砍木头很少有不自伤其手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
❿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的译文
天之来道,其犹张弓欤?高自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法则,不是像拉开弓弦一样吗?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抬高;过满了就减小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