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意义
① 心理学名词解释 道德感与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专体属验。
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
② 良好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
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意义:
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2)道德感意义扩展阅读: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③ 道德情感
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 3种作用:①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②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③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又是与人的非理性因素之——情感机制——结合最牢的一种道德意识。尽管人们实际上总是把这样那样的道德情感带进自己的生活和劳动中,但远不是所有人都自觉意识到道德情感的存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确理解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作用。对道德情感功用的低估、无视,甚至否定,是当今社会一部分人产生“情感冷漠”、“情感压抑”、“情感枯竭”、“情感危机”的主观认识根源之一。而对道德情感功用的高估或夸大,又导致一部分人产生“情感滥用”、“情感泛滥”、“情感至上”、“情感主义”行为。所以,全面、深入地考察并科学地阐明道德情感的功能和作用,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踉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①人的精神属性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大部分。理性指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人类理性的作用极其巨大:客观规律的发现,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社会进步的实现,都依靠理性的力量。非理性指不属于理性范围的直觉、灵感、无意识、情感、意志、欲望等认识形式和心理因素的总和。
什么是道德情感呢?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它们可能表现为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但无论哪一咱情绪反应都以当下或者未来出现满足、愉快、安心、尊严等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力精神报偿。
”道德情感是从社会形成的道德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知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的所有情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见论文P10
这样给道德情感下定义会把道德教育引向唯认知主义的道路.近来许多有关情感的研究对这仪定义提出了质疑.道德情感不是依附于道德认知的产物.它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运行机制.有着道德认知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发生的过程包括情绪激活,认知评估,情绪体验三个相互关联,过渡的环节.道德情感既是人对道德的认知,评价的结果,也是人对道德的感受,体验的结果.它可以不借助于理论,观念等手段,不通过逻辑思维而直接通过感觉,知觉,想象,依靠情绪记忆中的生活积累进行道德判断.道德情感的发生即包含了人的逻辑思维形式,又包含了人的感觉知觉形式.在道德情感中既有清楚的道德的”自我意识”,又有个体的强大的下意识的东西.在道德情感中,人的意志能力不是慑于外在的强制的约束,而是出于情感体验所转换成的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其情感是理性中的情感;其理性是有情感渗透的理性.在道德情感里理性,意志,情感水乳交融,对道德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道德情感在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人对道德情感教育重视不够,在进行道德教育是片面强调道德认知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情感教育.这样,德育的收效就不理想.
道德认知不一定能导致道德行为,其中介是以道德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一种道德行为的发生,除了取决于道德认知外,还取决于个体对道德认知在情感上的共鸣.一个人如果仅仅只有道德认知能力,而无情感上的需要,那么他和外部所建立的道德关系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个体很难产生强烈的道德动机,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主动地进行道德活动。
1)休谟认为"理性,由于冷漠而又超然,因而不是行为的动机,它仅仅通过给我们指明到达幸福或避免痛苦的手段而引起我们出自欲望或爱好的冲动。而情感,由于它产生快乐或痛苦并由此构成幸福和苦难,因而就能变成行动的动机,是欲望和意欲的第一源泉和动力。"(《道德原则研究》,论文P12)
2)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见论文P12)
3) 朱小蔓说“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视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正是其情感的质量及其表达。我们确信一个人的认同、遵循某种价值,乃至于形成人格,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变化、发展,包括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见论文P12)
道德情感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玲 发表于 2007-3-24 10:36:00
1. 它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人类先天具有趋向积极情感体验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情感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决定着人对某种情境是回避还是接近,是喜欢还是厌恶,从而决定人采取何种行为方式. 斯宾诺沙认为 "爱不是别的,乃是为一个外在的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恨不是别的,乃是为一个外在的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凡我们想象着能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我们将努力实现它;反之,凡我们想象着违反快乐或者足以引起痛苦的东西,我们将努力祛除它或消灭它."<伦理学>见论文P13
2. 它影响道德认知的选择
道德情感制约着个体对道德认知对象的选择,规定着道德认知的重点,影响道德认知的速度和走向,因为人的情感具有强化定势的机能.过去在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会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构成横常的心理背景.在我们遇到新的问题时,他它会对当前的信息加工进行协调。积极健康的情感能是道德认知充满活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回压抑人的道德认知能力,或将道德认知引想歧途.
3. 使个体情感内容泛化."爱屋及乌"
道德情感不但会指向道德情感客体本身,还会扩展到与该客体相关的一切方面,出现扩散、泛化现象。假如我们发现某人对我们所爱之物感觉快乐,则我们将对他有一种爱的感觉;反之,如果我们发现某人对我们所爱之物感觉痛苦,则我们将对他有一种恨的感觉。比如:母亲因为爱其子女,可能会爱喜欢他孩子的老师。爱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而且会因为这种情感而萌发爱一切为国作出贡献的人,憎恨一切背叛祖国的敌人。.斯宾诺沙认为“假如我们想象某物具有与平常引起心灵快乐或痛苦的对象相似的性质,虽然某物不是这些情感的致动因,我们仍然会仅仅因为这些相似之处,而对那事物发生爱或恨的情感。”《伦理学》见论文P13
道德情感的生成
玲 发表于 2007-3-25 10:26:00
道德情感:个体与外部进行具有道德的性质的活动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它要以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推理为基础,儿童没有道德情感。随着他的成长,个体与外界交往增多,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和冲突着增加,个体的体验和感受不断丰富,就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有社会含义的道德情感。有的人能养成社会所希望的道德情感而有的人却不能。原因很多:自身的认知,个性差异,环境,教育,安全感,归宿感,敬畏感,自尊感等一些扎根于人类本性的、自然的,对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具有驱动和保证作用的情感。
皮亚杰认为:“有三种情绪或情感能够影响儿童的道德生活:1)爱的需要,它以各种形式在人丛婴儿到青少年期的发展中起主要的作用;2)儿童对比他自己强大的人有一种畏惧感,这在他的服从和信奉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3)混合感情,同时由爱和恐惧构成,这是所有伦理家所着重强调的重要情感。”《皮亚杰教育论著选》见论文P14。
④ 简述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
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如下:
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2、良好个人平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3、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及时个人修养的目的,也是社会教育的任务。
4、为实现自身人生的理想打下基础。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联系与外部事物的沟通铺平道路。
5、就团体而言,良好的个人品德,起到带头的引领作用。有这样的个人筑成的团队,有着铁一样的意志。具备坚定的信心。
(4)道德感意义扩展阅读:
个人品德主要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及价值趋向,是个人道德自觉的结晶,也是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在个人身上的综合体现,它涵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各个方面。良好的个人品德形成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础,有利于奠定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
个人品德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学习。学习是个人品德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它包括道德知识、道德典范、道德经验的学习。人通过学习不断增强道德认识,提升道德境界。
二是自省。反省是外在道德规范内化的必经之路。一个具备了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会努力去促使自己按照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去行动,并能随时警醒自己的行为,及时调整以保证正确的方向,学会自省是道德主体成熟的表现。
三是践履。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具体实现的“闭门造车”的结果,只有在丰富社会实践中,才能锻造出高尚的人格。当一个人具有了道德认知,就会在实践中躬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
⑤ 道德情感是什么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品德的形成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激发、引导道德认识
首先,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激发作用。它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并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甚至是构成道德信念必不可少的因素。其次,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乐于接受某种道德概念或准则,而拒绝另一些道德概念或准则,或者乐于接受某人的教育,而不愿接受另一人的教育。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引导作用。
2.调节、控制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实现的。情感通过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一个人可以通过他人的情绪、情感表现,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行动。[1]
3.评价作用
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4。信号作用
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也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变那种与应有的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强健康的、正当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诉诸个人理智,诉诸个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个人在实践中经受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
道德情感 - 培养
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1.以理育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情感则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道德认识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只有对某一道德规范认识深刻,对某一类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这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许多论理性道德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以一定的道德理论为基础的。反之,如果缺乏对某些道德现象、道德原理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某一类道德概念的深刻领会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厚丰富的情感。比如一个对祖国的过去,现状了解甚微、缺乏常识的人,就不可能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水平是促使道行情感不断升华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以情育情
情感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他人,使其具有同样的情感,并与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学生取得进步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前苏联教育家马长连柯曾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神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3.以境育情
情感不仅具有感染性,而且具有情境性,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道德情感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是诱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
4.以行育情
道德行为及行为效果对道德情感具有检验,调节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活动。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培养和巩固道德情感。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行为上尊敬父母、师长,待人有礼貌,关心和帮助他人,从事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这些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有助地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
⑥ 道得感是怎样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体验。指个体对一定的社会存在和道德认识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道德准则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恶、信任、同情等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心体验。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密切相关。它是道德意识的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反映着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态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一致时,便出现积极稳定的心体验;两者矛盾时,会产生消极的、不稳定的心体验。道德情感要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基础上逐步形成。
⑦ 举例说明啥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和直觉的道德情感
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会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全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的制止不当的需求与行为.
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
伦理性的道德感: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情感体验.
⑧ 什么是理智感和道德感
情感一般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深刻地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关于情感的分类也是重要的考点,心理学中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常以单项选择题出现,题干通常列举例子,要求选择出所体现的情感类别。因此需要重点把握不同类别的关键特点。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产生的关键是运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它会受到社会规范、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例如:当小红上班高峰期为了避免迟到而闯红灯,被交警拦截“教育”时,她产生的羞耻体验。例如:当我们看到地铁中他人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对他人所产生的厌恶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产生的关键是与认知活动、智力活动相关。例如:小明终于论证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他当时产生的兴奋感、成就感即理智感。理智感往往是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产生。
⑨ 道德感的基本特质
道德感既是一种道德的主观意志,也是一种见诸行为的道德冲动。“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才是行为”。作为一种主观形态和冲动形态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质。 道德感与伦理感一体相关,道德感由伦理感转化而来,这种转化的过渡环节,就是伦理的“实体感”内化为个体的“得道感”。道德的真谛是“得道”“,得道”的内涵是对伦理的实体性的分享及其在个体意志行为中的外化,是个体内在的实体性。“得道”是由伦理感向道德感转化的中介。在这里,道德之“道”一方面由伦理之“理”转化而来,另一方面,它又扬弃了伦理实体抽象的普遍性而获得个体内在的实在性。
“得道”,一方面是对伦理之“理”的获得,对伦理实体的分享;另一方面更是伦理的实体性要求和伦理的客观意志向道德的主体性确证和主观意志的转换。“道”就是个体内在的伦理实体,或者说,是个体性、主观性的“实体感”;而“得”的方式不是占有,而是分享。伦理作为一种共体和公共本质,作为“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既包含、统摄单一物,又不让任何“单一物”或个体占为己有。个体对实体和道德对伦理的“获得”方式,只能是“得道”。“得道”的要义是获得伦理的要求,并转化为个体行为的法,从而使个体获得伦理的实体性。这些形而上的抽象逻辑,被黑格尔用法哲学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伦理性的东西,如果在本性所规定的个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德,就是在本性中所体现的个体的伦理性格。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伦理的要求,如果这种“符合”成为一种稳定的性格,那么就是“德”。所以,“德,毋宁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
“得道感”就是伦理上的造诣感,造诣感的核心,是“单一物”与“普遍物”、个体与实体统一的感觉。不过,作为一种主观意志,“得道感”与思维形态、纯粹理性形态的道德的区别在于,它是求道、持道、行道的那种冲动。“求道”是“得道”的基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道德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自由,而自由的本质,就是解放。解放的第一要义,就是将人们从自然冲动的束缚和压迫下解放出来,以获得人性的自由。
“求道”,就是过有道德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使自己从本能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那种冲动。人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因为人身上具有动物性;道德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的本根。正如西方伦理学家所说,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人性与神性的区别,在于人需要道德。道德的可能性与不道德的危险性在人性中共存,于是,“求道”之后,还有要“持道”的意志力。“持道”即对道德的固持,即孟子所说的“不动心”,亦即孔子所说的“造次必如是,颠沛必如是”。“持道”的确证在于“行道”。“行道”才能将伦理的要求外化为现实,也才能使道德的主体得到确证,也才是真正的“知道”和“有道”。“知行合一”就是道德的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和思维形态与冲动形态的统一。“求道—持道—行道”,就是“得道”感的内在结构。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直接受道德意志决定,是道德价值的本质。“行为全部道德价值的本质性东西取决于如下一点:道德法则直接地决定意志。”纯粹理性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道德法则,纯粹实践理性要将道德法则变成意志的直接决定者,就必须为人们找到道德行为的动力,即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内在冲动,这种动力或冲动,康德称其为“灵魂驱动力”。关于这种冲动的本质,康德与黑格尔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这种冲动的本质应当是一种特殊情感。“因为一切禀好和每一种感觉冲动都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所以(通过禀好所遭遇的瓦解)施于情感的否定作用本身是情感。”产生这种情感的理智根据就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在道德法则的动力之外寻求的动力,都可能使道德成为“无法持久的”和“危险的”伪善。“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一种情感,它产生于理智的根据,并且这种情感是我们完全先天地认识的唯一情感,而其必然性我们也能够洞见到。”于是,实践理性的根本动力,就是对道德准则的“敬重情感”。“这种情感现在也可能称为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而出于这两个理由,它也可以称为道德情感。”
敬重情感是人内在的对道德法则的肯定情感,是意志对道德法则景仰和礼赞的快乐情感。它是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化,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唯一合法的根据。“于是,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时无可置疑的道德动力,并且这种情感除了仅仅出于这个根据的客体之外就不指向任何客体。”µξ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何以可以产生道德冲动而成为实践理性的动力?“因为对于我们尊重的、却又(由于意识到我们的软弱)畏惧的东西,由于更加容易适应它,敬畏就变成偏好,敬重就变成爱;至少这会是献身于法则的意向的完善境界,倘使一个创造物某个时候能够达到这一点的话。”所以,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康德写下了那句给后人带来无限启迪和警示的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人们今天可能对康德将对道德准则的“敬重情感”作为道德的唯一动力的观点提出许多异议甚至批评,但它至今仍然具有真理性和启发意义的是:道德感本质上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而且,这种“敬重情感”推动人们由对道德的理论的态度或道德的思维形态,向实践的态度或实践形态转换。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情感”,既是冲动形态的道德,也是实践理性的根本动力。 康德如此凸显义务之于道德的意义,以至认为伦理学“一般地,它也叫做义务论”。道德感与道德冲动的义务感以“敬重之情”为基础和前提。“伦理义务只有当我们尊其为义务时才成其为义务。说我们有义务敬重,等于说我们有义务去有一项义务……因为人必须先有了对内心法则的敬重心,才可能懂得什么叫义务。”义务与道德、与德性是一体的,德性是人的行为准则在履行义务时体现的力量。德性指的是意志的道德力量,德性本身不是义务,拥有德性也不成其为义务,但它命令人有义务,伴随着其命令的一种(只可能由内在的自由的法则所施加的)道德强制。义务产生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德性是履行义务的力量,义务是一种道德的强制或绝对命令。于是,道德感就是履行义务、执行“绝对命令”的一种道德冲动。义务感与敬重情感一样,同样是一种道德情感。
义务不仅与德性一致,而且与冲动一致。黑格尔认为,德、义务、冲动,三者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采取义务的形式、然后采取德的形式的那种内容,与其有冲动的形式的那种内容是相同的。冲动也同样以这种内容为其基础。”黑格尔强调,义务的本质不是强制,而是自由,或道德解放。义务限制的仅仅是主观任性,而不是冲动。“具有拘束力的义务,只是对没有规定性的主观性或抽象的自由和对自然意志的冲动或道德意志(它任意规定没有规定性的善)的冲动,才是一种限制。但是在义务中个人毋宁说是获得了解放。”义务使人摆脱了对自然冲动的依附,将人从自然冲动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又使人摆脱了个体的偶然性与主观性,获得实体性与现象性。“在义务中,个人得到解放而达到了实体性的自由”“,所以,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道德感就是履行义务、执行道德法则的“绝对命令”的情感冲动,即道德感就是义务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义务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们因获得“伦理上的造诣”而得“道”;以对道德准则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优美灵魂”和源头性的“灵魂驱动力”;培育以自我解放为本质和追求的义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