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法治观
Ⅰ 请问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简单概括的
第一,与柏拉图一样,均从伦理学入手来探讨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由此开创了西方法哲学的理论传统,并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实现; 第二,将法与政治合而为一进行研究,使法律社会学或者政治法律学的学科构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第三,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分析问题的立足点是考察现实,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即通过分析、比较,然后得出结论。所以有人称,柏拉图给予后人以更多的激情与理想,而亚氏则留下较成熟的体系与逻辑;[1] 第四,推崇法治的精神,对于西方成熟的法治理论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Ⅱ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指出,服从良法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乐于服从最好而又最可能制定出来的法律,其二是宁愿服从绝对良好的法律。绝对良好的法律,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法律不可能完全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会情势的变更很多时候也绝非法律所能预测。因此,只能服从最好而又最可能被制定出来的法律。而这种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其实就是符合正宗政体的正义之法。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制定,因此,符合正宗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合乎正义;而符合于变态政体所制定的法律就一定不合乎正义。至于何谓正宗政体、变态政体,用亚氏的说法,“依绝对公正的原则来评断,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政体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变态(偏离)。这些变态政体都是专制的(他们以主人管理其奴仆那种方式施行统治),而城邦却正是自由人所组成的团体。”按照上述标准,政体大体可分为六种,其中有王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等正宗政体,与之相对应的变态政体分别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指依良法而治,自然不包括依恶法而治。他简单地将良法的判断标准与政体等同,认为凡是正宗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良法,凡是变态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恶法,不合乎正义。这种看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法律总是和相应国家的政体相适应,是根据政体制定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变态政体(如寡头政体)能制定出全面保护人民自由的法律。但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颇值得商榷。因为政体的良好并不必然决定其制定出来都是良善之法。换言之,法律是否良善,其决定因素或判断标准并不局限于政体一端,物质生活条件、人口环境以及特定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正义观等都会对法之良善产生影响。此外,亚里士多德对法治内涵的解释,还牵涉到另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即一个公民面对国家制定的“恶法”(何谓恶法,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其价值评判标准,一般认为违反基本人权的法律即属恶法)时,应该如何行动。对此,法学家、思想家们争论了上千年,它不仅牵涉到国家与公民的权力义务关系,而且不断拷问并冲撞着何谓法律、何谓正义、何谓自由等基本范畴的内涵。现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承认,应该尊重法律,合乎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应获得尊重,但是这种尊重并不是无条件的,如果法律规定违背了基本人权,公民就可以不遵守这类法律。进而,法是否因其恶法而不予尊重,也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众所周知,否定法律的正义价值,单纯强调法的形式,将会导致价值虚无主义,可能重蹈纳粹的覆辙;但一味强调法律的价值,按照单一标准评价法律的善恶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正义本身就是一个人人各有想法的东西。过分强调单一价值,将导致法律稳定性的丧失,法律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社会规范的作用。
Ⅲ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与柏拉图相比有何发展
亚里士多德在十七或十八岁时来到雅典,成为柏拉图学院的学生。柏拉图对他产内生了重大影容响,尽管他最终与柏拉图哲学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可以说在许多方面与柏拉图讲授的观点对立,不仅针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也针对他的政治学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式往上趋向理念,亚里士多德则注意众多的特定现象。柏拉图试图建立永久完美的理想国理论,而亚里士多德却从考察已有的国家形式入手,试图在这些国家中找到能够实现的最好形式。
柏拉图,从任何方面来说,是西方文学传统上最耀眼的作家之一,
Ⅳ 亚里士多德法制思想内容以及与中国先秦时期法治思想有什么区别
韩非子的立法和执法的主体是“君王”,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政的制度;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里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他认为多数人的智慧胜过一人或少数贤良的智慧。
虽然韩非子的立法和执法的主体是“君王”,但法家却也主张的是“君王犯法与庶民同罪”,
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只是法律的范围张弛上的区别。
韩非子注重树立法律的权威,同时提出“信赏必罚”和“厚赏重罚”,主张赏罚分明,依法而行,并且要让臣民以赏为利,以刑为害,主张“重刑”,来预防犯罪;
亚里士多德除了主张“群治”之外,还主张权力的制衡。
Ⅳ 试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柏拉图重视统治者对智慧的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浸透着对法律的推崇。但二者都是都是强调理性的作用,只是通过不同的治理手段而达到理性的目的而已。
1、柏拉图的人治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核心观点便是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王”统治。这种统治的基础是学者所设想的知识精英统治社会的理想。柏拉图的贤人政治,主要依靠哲学家的智慧治理国家。《理想国》反复强调这种贤人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忽略了法。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同志具有很大优越性,法律远不能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推崇人治,轻视法律是柏拉图早年的思想特征,但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法律的作用能够或根本不要法律,柏拉图在以人治思想为特色的《理想国》中也论述法的问题。
但在柏拉图的晚年时期,它的法律思想开始转变,由于统治国家具有最高才智的人难以找到以及实践中的挫折,他又提出了法治,并认为“法治国”是统治人类的第二等好的选择,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政治学是研究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而为了实现公共的善,单靠教育是不行的,因为人的本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有法律来制裁或者惩罚人们的不善行为。柏拉图后来论述的法治理论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柏拉图称,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统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制约,甚至可以以言代法,那么不管在这个国度里有多少法律,也谈不上什么“法治”。法治的基础基础基础基础是节制。以法治国不仅要有法可依,还要做到人人自觉守法。普遍的守法观念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前提条件。
2、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法治,一种治道,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对法治思想和理念的贡献在于: 首先,他是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法治理念的第一人。其次,他还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法治的两大要素法治的两大要素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治与法律至上。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他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服从服从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其实也是法治的两个基本属性:法治之法应是良法,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性。专制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柏拉图“恶法非法”的主张。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之中。国家的执政人员要严格实行法律,要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他在《政治学》中对比和权衡了法治和人治的利弊,认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A,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定的;B,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有公正性;C,法律具有稳定性;D,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E,人治容易误国家大事,F,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法与道德法与道德法与道德法与道德的关系。其观点是:法治之法应具有特定的道德价值。首先,法治之法应以理性为基础。其次,法治之法以善为其终极追求。再次,法治之法以民主意志为其基本品格。
3、总之:
柏拉图构思的是由哲学王实行人治的理想国家;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由中产阶级实行法治的国家。柏拉图追求理想化的精英统治,而亚里士多德虽未完全放弃贵族的统治方式,但他更加诉诸多数人的较温和的民主统治。柏拉图主张哲学王的人治方式,是因为他们为只有哲学王才能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的道理,所以柏拉图实际上强调的是理性(知识)是统治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要重视法律,也是因为法律是按照理性来规定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他们两人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理性。重视理性的作用,这是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的一贯主张。
Ⅵ 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两重含义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回法律获得普遍的服答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可以理解为:
(1)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观念意识,治国方略和社会现象。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人们赋予其不同的社会内涵和意义,但法治的概念无外乎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2)就现代法治而言,在形式方面,法治要求法制的统一性,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一般性,法律的有效性,司法的独立性。
(3)在内容方面,法治要求通过法律对权力加以控制,对权利加以保障:即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二,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是共和制。在其《政治学》第七卷中,他对公民的教育、国家的疆域、人口作了较多讨论,没有过多地涉及政体,但他似乎更倾向于多数人主政。他尤其重视法律,认为法治高于人治,因为人除了理性以外,还有欲望和感情,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之中,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比他的哲学观点更为伟大。他是古典逻辑学即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并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他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推理的主要规律和形式,着重阐明了演绎法及归纳法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修辞学》、《诗学》更是古典人文科学的经典。
Ⅷ 客观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
一、相同点
:
1
、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
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当成宇宙万物的本质,唯一的真实存
在,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且据此而设计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
、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①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团结统一的一项措施是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
育。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
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养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
想的国家。
他把教育称为
“唯一重大的问题”
,
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②亚里士多德将人性分为三种善德即天赋,习惯和理性,而理性是人们的追
求的目的。他指出教育培养人的理性,进而理性培养习惯,习惯改变天赋。
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相反,柏拉图基于“潜能不易挖掘”的忧患意识
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于充分发掘人的天赋品格和美德,最后走向已经分配
好的
“工作岗位”
。
由此可见师生二人对教育实施的方针目的和具体的措施方
面有一样的地方,但背后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亚里士多
德还提出“优生优育”和“因时而教”的具体教育方法。
3
、整体主义
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
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城邦)视为唯一的目的,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
工具。个人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
成部分,个人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
切的目标,把献给国家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具体地说,个人不再有自己的
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财产、妻子、利益、愿望、要求、情感、判断,每个人
与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见一致,这样,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
个国家”
,
不用复数表示的国家。
也就是完全消灭了个人主义,
形成了一个整
体。
亚里士多的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上也持整体主义立场。他把城邦理
解为有机整体,而个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在为
城邦服务于献身中才能完善自己的本性。城邦是公民生活的总体,其目的是
公民的优良生活,所以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城邦生活之中,谈不上
私人的领域和范围。他将公民的家庭、婚姻、子女教育、音乐、文学等,都
赋予政治意义,那人城邦事务范围。主张由城邦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不承
认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权利。他明确否定
“公民可以私有其本身”
,认为“任何
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
。
但是,
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框架里,
为个人留下
了一些余地。他主张,
在承认个人利益,
“划清了个人所有利益范围”的基础
上实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他强调必须尊重个人权利。
不难看出,在整体主义的基本观点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
想。但亚氏的整体主义显然是比较温和的,没有走极端,对个人以及个人利
益、权力和价值给予了一定限度的承认。
二、不同点:
1
、
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
(
国家
)
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
①柏拉图认为,起初人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就需要农民、牧人、
各类工匠等,而后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又出现了商人等,他们构成了生
产者等级。后来有了战争,需要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的集团,即“护国者“或
军人等级。最后就是统治者等级,主要是精心培养的哲学家来执掌国家的权
利,管理国家。至此国家正式形成。所以社会分工是国家的基础。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类自然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
。
起初,
由男女和主奴
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这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
的社会基本形式。然后,组成了村社,最自然的形式就是部落。最后若干村
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
至此,
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
、
对于国家阶级的构成。
柏拉图认为国家分为统治者
(哲学家)
、
辅助者
(军
人)
和生产者等级;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组成城邦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
公民才能组成这样的政治团体,
也就是说他认为一旦城邦建立,
人是同等
的。
但是除了奴隶、
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
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
的民主观念是比较狭隘的。
3
、
对于国家城邦政制的分类:柏拉图分为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僭主政体。而这几个政体一个比一个坏,所以在他看来“哲学家”执政,
也就是
“贤人政治”
是最理想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根据柏拉图的分类分成
了
6
种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
民政体,他主张混合政体。
①柏拉图认为划分的四种政体是一个比一个更差,也就是僭主政体最坏。而
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
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是为城邦的“拯救者”
。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
“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
所以那些混合
多种政体的思想应该是比较切合事理。
”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寡头制和平民政体
混合起来,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
4
、
柏拉图奉行公有制,
认为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
亚里士多
德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
。
①柏拉图坚持认为财产共有制,他认为,国家产生纷争的和灾难的根源就在
于私有制,私有制使人们有了私心,因为私利而斗。他甚至提出家庭也要废
除。
②相反,亚里士多德主张财产公有而私用,他觉得人间的一切罪恶的源于人
的罪恶的本性,共有制不能改变人的本性,应该在财产公有的基础上私用来
满足人的私利和私心。
5
、
柏拉图认为法律是蹩脚的工具,
他把法律放在了次要的位臵;
在亚里士多
德的城邦建设中,他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
①在柏拉图看来,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是让大
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
却没有这些缺陷。所以哲学家的统治完全是人治是最好的统治手段而不是法
治。
②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一般来说,
3
多数人的智慧比少数人或一个人的更高明。所以亚里士多德宣称:谁让法律
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
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三、总结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陷害死后,他的
政治抱负破灭。他痛切的意识到,法律和道德在堕落,要公正的治理国家和
重建一种新的道德是极其困难的。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而人类的出路在于
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政治家成为哲学家。这种信念构成柏拉图成熟的政
治哲学体系的核心。之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
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
387
年活动失败后逃回
雅典,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此后执教
40
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
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
384
—
332
年)
是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
他是马其顿
的国王御医的儿子,自己也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家庭教师。亚里士多德师从
柏拉图,不过亚历十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
常把柏拉图的思想作为批判的靶子,
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
可以说,
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创新。
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
两个交集,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既有同又有不同。
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人生经历,
却同样成就了两位伟大而经典的哲学家、
政治家,同样带给后世丰富的理论与无尽的思考!
一、柏拉图的思想概述
“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这句话正
是出自于柏拉图。
《法律篇》中的关于法治的思想。在《法律篇》中,他提出:神是法律的制
定者,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法律,
这也许是基于这个民族的传统,
也有可能基于地
理环境;
法律可以用于战争的目的,
但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战争,
而是为了通过
法律达到和平,
正如同在一个家庭里,
一个好的家长不是要处罚捣乱的兄弟,
而
是要达到家庭的和睦一样,法律的目的是和平,立法者的任务是获得最大的善。
柏拉图指出,
法律的权威是至上的,
实行依法治国即意味着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
有阶级都要尊崇法律的权威,
自觉接受法律的统治,
这是新的法治国最为重要的
特征。
柏拉图的法治主义思想对西方近代法治主义的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并成为
罗马法的重要思想基础;
其法律思想概括了古希腊政治哲学的精髓:
最好的政治
是难以实现的,
而防止最坏的政治是可能的,
这就是,
必须运用至高无上的法律
进行统治。柏拉图关于“混合政体”的研究以及“分权原则”的论述,被学者誉
为三权分立的原型。
集体主义方法论也开创了后世以集体为单位研究国家、
法律
学说的先河,
二、对柏拉图思想的评价
柏拉图法律思想中的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柏拉图认为,
智慧是至高,
凭着智慧一个
国王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国王有了智慧,
那么他有没有其他治国良法则无关
大局。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理想国》里,法律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受到柏拉
图讥笑。这种法律是得不到遵守的,也是不会持久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
建了一个乌托邦国家
,
他强调哲学王统治
,
轻视法律
,
反映了他反民主的人治思想
;
后期他培养哲学王失败
,
才转而在《法律篇》中表达了对法治的诉求。因此,从
《理想国》到《法律篇》
,柏拉图的思想经历了由“哲学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转
变。
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描述的就是一个理念的世界,
由于现实的挫败,
到
《法
律篇》
时,
柏拉图开始关注与理念世界相对的现实世界,
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思
考。
但根据理念说,
现实事物本质上是不完善的,
只是对它的理念的不完美的模
仿,
它的完善也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
它只能无限地追求和趋近于
理念世界。因此,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强调用树立法律权威,用法律的统治来
弥补现实世界的不完满,同时也不能忽视“善”的重要性,以尽可能的使现实世
界趋近于理念世界。由此可见,从天上之城到地上城邦的构建,从《理想国》中
的关注理念世界到
《法律篇》
中的走向现实世界,
也是柏拉图理念思想的发展过
程。
不管我们怎么解释柏拉图的法律思想如何地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无可臵疑
,
柏拉图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
其法律思想不仅在历史上
对西方法治的发展方向起到导航的作用
,
而且对于今天的整个人类法治事业都有
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
.
。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亚里士多德坚持法律的正义性。
他从正义论出发,
认为法律就是正义的体现,
法律的好坏完全以其是否符合正义为标准。
在他看来,
社会关系中,
人们服从法
律就是在服从正义,
而立法的根本目的也恰恰是要促进正义的实现。
法律是建立
在正义基础之上的,
由正义延伸出法律。
正义的原则寓于实体法之中。
自由正义
导致了自然法的形成,
而这成为国家制定实在法的依据。
根据自己的思想,
亚里
士多德为法治下了定义,
认为其应包含两重含义,
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
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的良好法律。
他用简洁的语句将良法与普
遍服从相联系,却为我们指出了法治的基本标识。到现在,良法和法律的权威,
仍然是法治的重要标识。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在立法方面,亚里士
多德强调立法要反映中产阶级的利益,
还要符合国家的现状。
三是考虑对公民的
加强教育,
也要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守法是法治的关键。
国家必须加强对公
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一样,
也是从伦理学入手来探讨
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
由此开创了西方法哲学的理论传统,
将法与政治合而为一
进行研究,
使法律社会学或者政治法律学的学科构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他的思
想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分析问题的立足点是重在考察现实。
推崇法治的
精神,
对于西方成熟的法治理论的建立,
有着重要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观
5
念尽管是在古希腊时代提出的,
在经历了千年的磨砺后,
仍对我国的法制文明建
设有重要意义。
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完善,
我们应该从他的法律体系中吸取其精华,
服务于我国现代化法律建设。
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两条标准可以说是经典理论。
虽然很粗糙(与现在的法治理论相比),但是这两条标准却是至关重要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状态和标准。按照“法的统治(rule of law)”的意义来理解,如果
法律得不到其效力范围内的所有人的遵守,就不是法的统治。更为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指出了统治者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构成了近现代法治思想的重心,如果统治者不受法律控制,法律就只能沦为一种工具。所以有很多中国学者提出,法治的重点在于“治官”而非“治民”。良法这一条标准的意义在于赋予法治以道德性。在现代学者看来(至少是自然法学看来),恶法的统治绝对不是法治。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认为,
良法是法治的最低要求。
当然也有法学
家认为“恶法亦法”,典型的如分析法学派的奠基人奥斯丁。亚里士多德法治观
的又一巨大贡献在于通过对人治的批判而弘扬法治。
上述五个论点在现在看来也
非常正确。
当今无论东西方的学者在比较法治与人治的优劣之时,
几乎都不能不
用亚里士多德当年的那些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