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德观
❶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一本正经。
1、意思: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2、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意思是说道德经,黄帝内经,易经等是讲道,行道的海洋,老子,孔子,孟子的书是加深,巩固知识的河流。
3、近义词:道貌岸然
意思:神态庄重严肃,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
出处:王朔《许爷》:“所幸作者还没有让他的主人公说出那些道貌岸然的话,用道德的说教来使堕落者幡然悔悟。”
(1)郑道德观扩展阅读:
反义词:
1、油嘴滑舌:
意思: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
2、嬉皮笑脸:
意思:形容嬉笑不严肃或轻浮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❷ 郑人为盖的译文是什么
1、原文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桔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则具舟,热则具裘。天下名言也!”
2、译文
郑国的一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了但碰上大旱,没有用处,就放弃改学做井边助人提水的工具。学做了三年却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都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连续干旱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歉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
3、出处
出自刘基(刘伯温)《郁离子》
(2)郑道德观扩展阅读
1、作品简介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嘉靖丙辰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合刻於开封。
刘基认为万物有道,道不可逆;二、物有两极,对立统一;三、理一分殊,探其本质;四、智胜于力,知所未知;五、以物以理,取象思维。思维深得道家思维的精髓。
“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基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使得他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
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2、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❸ 论述儒家的主要思想观念
儒家思想之九大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3)郑道德观扩展阅读: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1、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7、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8、清末民初:儒家学派的法脉传人何子渊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师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与孙中山先生一起,致力驱逐鞑虏,振兴中华。
❹ 南朝宗王,北朝宗郑,都为古文学派,什么叫南朝宗王,北朝宗郑。
这问题该放高质量去。王指王肃,郑指郑玄。
两汉时期的学术思想分两个流派,一派是古文经学,一派是今文经学。
西汉时期以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为代表,推崇孔孟,尊孔子为经学之主。这一派于西汉末年开始衰落。
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兴起,至汉末以郑玄为代表号称“郑学”;晋初王朗的儿子,司马昭的岳父,王肃也研究古文经学,后被司马炎立为国学,即为“王学”。这一流派尊崇周公,注重名物训诂,讲究考证,引经据典是其特色,例如舌战群儒故事里那句“汝治何经典”。
至南北朝时期,因当初晋室东渡,南方东晋司马氏仍以王学治教,至宋齐粱陈仍然,所以叫南朝宗王。王肃的经学融入了许多道家无为理念,实际上是经学向玄学过渡的一种思想。
而北方五胡乱华,胡乱之后的少数民族政权需要维护统治,学习汉族的学术思想,以实用为目的,推广郑学,所以叫北朝宗郑。
不论是郑学还是王学,其根本还属于是古文经学。
❺ 郑卫之音的批判原因
“郑卫之音”自其产生之日起,受到的批判就从未中断,根据现有资料的研究,其遭受批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内容涉及男女之情和反抗之情。“郑卫之音”中绝大部分是描写与爱情有关的内容,大量作品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他们突破了礼教的束缚,与传统雅乐相对立,因此受到统治者的强烈反对。另外,“郑声”中有些关于反抗内容的作品,如《鸨羽》《黄鸟》《伐檀》等,它们有讽刺、控诉、哀叹、抗议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被压迫者的愤怒之情,统治者当然不能容忍这些“叛逆”之词,称其为“淫乐”“亡国之音”也就不足为奇了。2.表演上违背雅乐的道德准则。子夏说:“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猱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由此可见“郑卫之音”的音乐形态较之前而言多有繁声促节,多有哀思之音,音调高亢激越,表演男女错杂,因此“郑卫之音”违背了西周礼乐制度尊卑之别,违背了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和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美学思想,因此被孔子认为是过分放纵的音乐,是与和平中正之声相对立的不合乎礼的音乐,进而提出“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3.关乎国家存亡的教训。据文献记载,上古至先秦的音乐主流是雅正之乐,其乐乃是祀神敬天、昭功立德、化民勤民之乐。这种雅正之乐保证了天下的太平、民生的愉悦,一旦违背乐之道德立场,就会导致国亡民戮的结局。《吕氏春秋》所载,夏桀、殷纣之亡,宋、齐、楚之衰,皆是由于在“乐”上放纵失控,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刺激,“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宋之衰也,作为千锺;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
❻ 找一篇与“我的道德观”有关的文章,约900个字。
知耻方成人
荀子说:“人不知耻,乃不能成人。”
马克•吐温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和有必要知道羞耻的动物。”
我说:“人而无耻,何以为人?知耻方成人。”
“知耻方成人”,一直是仁人志士立身处世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楚大夫沉吟泽畔,他以“工巧”为耻,以“偭规矩而改错”为耻,,最终“伏清白以死直”,投身汩罗,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他,传唱千古。陶渊明悠然南山,他以“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为耻,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解甲归田,躬耕陇亩,“率直旷达,安贫乐道”的他,流芳百世。李太白诗酒天涯,他以“捶眉折腰事权贵”为耻,诗海傲王侯,书剑行天涯,落拓不羁、清高自持的他,万世传名。……这一些仁人志士,哪一个不是知善知恶,知荣知耻,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他们没有强烈的耻感意识,如果他们没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如果他们不具备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战的激昂斗志 ,我相信,不管他们的诗文多漂亮,他们也不能万古常青。
“知耻方成人”,前提是要明于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大量涌进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至部分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缺乏分辨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背离人民、危害祖国的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民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荣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作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我们的思想道德培养和荣辱观的树立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特别是我们年轻的特质使我们更容易受社会风气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也更容易成为民族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缺失者。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的现象中也不乏当代高中生,无论是图书馆、阅览室中书籍频繁失窃引发的诚信危机,还是考试抄袭成风的不良习气,一切都指向了处在纯洁象牙塔中的我们,其中的很多人不仅没有成为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弘扬者,反而湮没于道德缺失者之中,所以我们必需宣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知耻明德才能修身立业,也才能回报国家和社会。
“八荣八耻”让我清晰地认识了应有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操守,我作为一名高中生,一个国家的未来,郑重承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努力向上,坚持信仰和追求。我也想向所有同龄人呼吁: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在自己的未来人生中,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更要对得起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❼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7)郑道德观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❽ 简要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的人物形象
提起郑庄公,人们自然会想到《郑伯克段于鄢》。而几乎所有评论者都一致认为,《郑伯克段于鄢》深刻揭露了郑庄公及其母、弟极端自私、残忍、为权力而骨肉相残的阶级本质,客观_创乏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及伦理道德的沦丧。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他阴险、虚伪、狡诈。
然而,看过《左传》全文,尤其是仔细分析了其中有关郑庄公的描写,又使人不得不认为,如此给郑庄公下断语,长见太片面,也太武断了些I郑庄公在位招年,《左传》从鲁隐公元年记起到鲁桓公n年庄公去世,22年中,他的事迹在《左传》中是有许多记载的。他是这段时间内《左传》记载的最活跃的一个人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析评价任何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要从文学创作的实际出发,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全面地具体地分析,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评价。《左传》严格地说算不_仁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具有较强文学意味的历史著作。而对于郑庄公这样的厉史人物,我们更要以历史的、科学的、公正的态度,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出发,去实事求是地分析,这样才能给其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本着这一原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在《左传》的全部描写巾郑庄公是怎样一个人,然后再分析《郑伯克段于鄢》,看人们对郑庄公的评价是否公允。
首先,在《左传》的有关描写中,郑庄公是尊王崇礼的。他的一些作为在当时王权日趋衰落的形势下是很受时人称许的。
比如,鲁隐公8年.郑庄公因周天子久已废弃了对泰山的祭祀,就想用泰山旁的初地交换鲁国的许田。鲁桓公元年为此事又增加玉璧给鲁国,才换得许田,以便祭祀周公。可见郑庄公是很重礼仪的。
鲁隐公5年,郑庄公到周都朝拜周天子,周桓王不加礼遇,7年秋,又通过齐人朝王,{(春秋》称其“礼也”。
鲁隐公10年,“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夏5月,郑、鲁、齐攻宋,郑连战连捷,但却将占领的宋足领土全部都给了鲁国。《左传》说:“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道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鲁桓公5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结果大败王师并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郑国大夫祝聊请求追击周王,郑庄公说:“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樱无损,多矣!”意思是说,君子都不愿出人之上。我又怎么敢侵陵天子呢!如果能自救使国家不受损失,就不错了。并且连夜派遣祭仲去慰问周天子及其左右。可见郑庄公是尊王重礼的。
其次,郑庄公具备了当时作为一个出色政治家所必须有的良好素质,但却一直也没有称霸诸侯的野心,更加说明了王权意识、道德观念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郑主公善于纳谏。鲁隐公9年对北戎之战和鲁桓公5年的对周之战,都是由于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而大获全胜的;郑庄公还善于用兵。《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如此等等,·《左传》中没有一字提到庄公用兵如何,但通过上述记载,郑兵几乎每战必胜,联系他当初对付共叔段时的沉着稳重,’以及所用的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之法,郑庄公会用兵这一点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郑国在经历了共叔段之乱后内部一直很安定。祭仲、子封等一批大臣围绕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太子和公子们也都相安无事,效力于国家,这不能说与郑庄公的领一导无关。说明郑庄公是颇懂治国安邦之术的。在他身上,具有一种较高的领袖的素质。当时,周王室权力日趋衰微,各国诸侯都在积极行动,谋为霸主。而郑庄公却一直也没有称霸诸侯的野心。作为周王室的执政官,他一心一意辅佐周天子,替他出兵攻打不朝不敬之人,连攻占的土地都不肯据为已有,但却两次被周王夺了权。鲁隐公3年,因为周平王不再信任郑庄公,因而周郑互换了人质。平主死后,周桓王即位却单方面撕毁合约,想移政于孩公。于是郑庄公一气之下派人割了温地之麦,收了成周之禾,一度与周王结怨。但不久又去朝拜周天子。在 “王不礼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齐人打通关节再来朝王。第二次被周王夺了权,生气不朝王,王却兴师来犯。在不得己御敌且又大败王师的情况下,又派使臣前去慰间周王及其左右。可见为了做到尊王守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道德要求,郑庄公是多么地忍辱负重!
第三,郑庄公虽然尊王崇礼,但并不因循守旧。他的某些行为体现了人们对于主道和礼仪制度的新认识。带有阴显的时代特色, 郑庄公所活跃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的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由宗法制社会向封建让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宗法制度崩溃、伦理道德沦丧,各种礼仪制度及社会风俗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就父杀兄、盗母偷婶、背信弃义,统治阶层中的一些腐朽荒淫者真是无所不为。生活主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中的郑庄公也难免受到影响。比如鲁桓公2年春,宋臣华父督因见孔父之妻美丽,于是就杀了孔父占有了他的妻子。宋君疡公不满此事,华父督就又杀了疡公。对于象华父督这种杀人夺妻又轼君犯上之人,当时的诸侯们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相反,齐、鲁、陈、郑、等国却都由于接受了贿赂而一起扶持建立了华氏的政权。鲁国还把接受的贿赂一从宋国取得的部国的大鼎公然摆放到太庙中,说明当时人们的道德意识已是衰落到了顶点。在这种现实环境中,郑庄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也难免受到冲击。比如鲁桓公6年,北戎伐齐,齐侯乞师于郑。郑派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当时其他诸侯国也都有兵来救齐,但只有郑师有功。齐侯送来慰劳品,让替周王室主持礼仪的鲁国人分发,而鲁国却按周天子封爵的次序把有功的郑国排在了后面。这种格守等级差别秩序的守旧做法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所以才引发了后面郑与鲁郎地之战。周王两次夺郑伯的权,郑伯也都作出了相应的反应,说明,郑庄公的思想认识上虽有较浓厚的尊王崇礼的传统观念,但却不墨守成规。他的思想行为同样也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王权意识的衰落。
以上我们对郑庄公形象作了全面分析。可以看出,郑庄公的思想行为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但他基本上还是一个具有较强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他是尊王重礼的。当然,尊王守礼是当时统治阶级用来评价人物的是非标准,它所依据的也是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这是我们阅读《左传》时所必须注意分析和批判的东西,不能作为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但是它却可作为我们认识人物性格的依据,对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分析了有关郑庄公的大量史实,对其个性特征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郑伯克段于邸》,看会不会得出和前面相同的结论。
发生在鲁隐公元年的《郑伯克段于邸》是为一般人所熟悉的。人们之所以批评郑庄公,理由有二:
一、郑庄公明知段图谋叛乱,却故意纵容他,让他的罪行发展下去。等他举兵谋叛时,再一瑟将他铲除。反映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
二、郑庄公对母亲姜氏假仁假义。他把姜氏赶出宫外,还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反映了他的冷酷无情,等到颖考叔来谏,他又假惺惺地“阔地及泉”迎回姜氏,说明了他的虚伪。
这些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全面了解了郑庄公的性格特点后,仔细分析全文,它们似乎又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文中开头即说:“压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巫请于武公,公弗许。”‘可见庄公和段虽是一母同胞,但出生后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庄公是在完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寤生”之责任不在庄公,而母亲的偏心却必然会给庄公造成很深的心理影响。等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就出面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的地方作封邑,庄公没有答应。“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而京作封邑超出了先王规定的法度,“非制也”.庄公是知道的。所以当有大臣来谏,庄公道:“姜氏欲之,焉辟害?”母亲要这样,我又能怎么办?所以就这点看,一做错事的首先是姜氏,而不是庄公。因为姜氏是庄公的生母,段是母亲最宠爱的儿子。母亲的请求可以一次不听,却不能次次回绝。等到段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庄公也只作不知,直到段图谋袭郑,姜氏欲为内应,才命师伐之。
这里,流行的观点的确有正确的地方。庄公对段的确是使用了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的手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明白表示了这一点。以此说庄公老谋深算确不为过。然而,设身处地为庄公着想,这么做又是势之必然:姜氏是庄公的生母,一姜氏要做的事,庄公怎么能回绝?段是姜氏的爱子,如果没犯什么大错就收拾他,姜氏焉能许之?所以,只有任其罪行发展到无可收拾,才能一举根除,免留后患。以此见之,庄公耍一点手腕,是势之所迫。如果不是这样,有姜氏作后盾,权欲熏心的段将作为郑国的隐患而使庄公永无宁日。
庄公平叛之后,将姜氏赶出宫外.“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亲生母亲帮着亲弟弟朔谋用武力夺取自己的政权,不惜弓!起内乱,虽在意料之中,也实在令人痛心。但“既而悔之”。庄公是重礼的。姜氏再怎么不好,也是自己的母亲,母子之情又岂能一旦割舍I所以,当颖考叔“食舍肉”时,引起了庄公的悲哀:“尔有母遗,繁我独无!”一种被遗弃的悲凉溢于言表。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颖考叔的建议,“阔地及泉”迎回了姜氏。这里,庄公的冷酷是一时之气,庄公的孝道也不能算虚伪。对待姜氏这样的母亲,能做到“遂为母子如初”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真正的不孝不涕,在《左传》中描写了很多。为争权夺利,轼父杀兄者比比皆是。郑庄公驱逐共叔段,以及一气之下把姜氏赶出宫外,和他对待周天子的表现一样,它是在礼仪制度崩溃、道德观念沦丧的社会中的思想矛盾的体现,在当时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且,郑庄公也没有要把段置之死地之意。在《左传》中,为争夺权利而引起的兄弟之间的互相杀伐是极其普遍的。并且这种权力之争都是你死我活的。鲁隐公谦逊仁爱,代鲁桓公摄政十一年.甚至不敢以国君自居,而鲁桓公长大后却派人杀了他;晋国遭 遇骊姬之乱,太子中生被迫自杀,公子夷吾、重耳逃亡在外。而夷吾回国为君后却拒不接纳诸公子,怀公继位后甚至连跟随重耳逃亡在外的人的亲属都要杀。在这些人眼中, 权势就是一切。对于给自己地位造成威胁的人,总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否则将寝食难安。而郑庄公对共叔段做乱后逃奔到共地,却不再过问,仔其自生自灭。甚至,对段之 出奔在外,还时常感到内疚不安。比如鲁隐公n年夏天,齐、鲁、郑联合伐许。鲁隐公 将占领的许国领土都让给了郑庄公。郑庄公让许国的大夫百里辅佐许君住在许都的东部, 并说:“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 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
对段之出奔念念不忘,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只留下公孙获帮助白里辅佐许叔,自己则撤兵回国了。说明郑庄公驱逐共叔段实在是情非得己,他并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
基于以上事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克段于鄂”事件上,人们对庄公的评价是失之偏颇的。诚然,庄公对段的确是费了些心思,要了点手腕,但如上分析那是势之所迫。
对待段这样一位权欲熏心且有姜氏这样的坚实后盾的人,无沦是从国家和庄公个人哪个角度着.序葵的伪渗都果必要的。它厅睡了序公朴束的机智果断、谋略过人。而对待姜氏,就和对待周天子一样,庄公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但最终能做到“母子如初”是由于他头脑中的传统道德观念的作用,.而不是由于虚伪。因为在当时社会为夺权父子兄弟互相残杀都不算什么,对待姜氏这样的母亲,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的亲情,赶出宫外也是名正言顺,他没有必要委曲自己,装出一付假仁假义的面孔。
以此可见,同一部作品中的同一个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郑庄公是一个实际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所以如何评价郑庄公也就涉及到一个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问题。列宁曾经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巨是证据确凿的东西”〔“二。恩格斯也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睁钻研的科学工作,……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这些论断不仅说明了研究课题要以历史的科学的观点,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出发,而且同样也适用于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从全部史实出发,把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再从辩证法角度进行分析评判,这样才会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决不能只从个别事例上作武断地分析研究。具体到郑庄公,在《左传》的全部记载中,他是一个具有较强传统道德观念的人。他的思想行为尊王重礼,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的。把握了他的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后,回过头再看《郑伯克段于鄢》就会发现,认为他阴险、虚伪、狡诈的观点,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符。再以辫证观点来分析,就会得出结论:克段于鄂,实出迫不得己;耍点手腕。正见出他的能干;而尊王重礼的守旧思想注定了他一生在政治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所以我们认为,郑主公其实是一个颇具才干但思想守旧的政治家,他既不虚伪,也不狡诈。鲁迅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入,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
近乎说梦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一定要顾及全篇和招体,从历史的全部史实出发,决不能以偏盖全,断章取义。
❾ 道德的重要性
1、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利用前人传授的知识造福人类;道德低下的人可能凭借人类已有的知识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学知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无知、既损人又害己。
❿ 什么是道德
道德(社会学概念),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10)郑道德观扩展阅读
道德的功能:
一、认识功能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二、调节功能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三、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四、评价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