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微风不
❶ 道德经中描述我不争,无人可以与我争的句子
夫唯不争,故来天下莫能与之争!自
语出自《老子》。全句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后世流布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意识,与老子所谓“不争之德”都不无源流关系。
❷ 学道教的人具体应怎样修炼
佛修心,道修功;炼精化气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为百目关、小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内丹术认为,在炼丹药物精、气、神中,以精为基础。但元精须与元气合炼,化为轻清无质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随河车运转,炼成丹胎。
照道家养生的修炼方法,真正达到“炼精化气”的程度,那是什么景象呢?这便须要留意道家所流行的两句术语,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与“五气”,都是比喻的代名词。三花即是“精”“气”“神”。“五气”,便是心、肝、脾、肺、肾或另用五行的代号,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于印度的瑜伽术中,却以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等叫做五气。名词不同,实际上都是共通的。聚顶的顶,当然是指头顶的“宫会穴”,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泥洹宫”,密宗所谓的“顶轮”和“梵穴轮”的连带关系。不过朝元的“元”,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些根据医学经脉穴道的观念,便说这个“元”是指“关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下丹田”,有些人却认为这个“元”是指“会阴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术所谓的“海底”。谁是谁非,从来就无确证,除非真是修炼到家的神仙肯出来当场指证,或许可息此一争端。不过,从学理和中国文字学的诠解,以及经验的求证。我们认为这个“元”字与本源的源字通用。换言之,所谓“元”,便是指原来的本位现象而已,所谓“五气朝元”,也就是说人体内部的腑脏之气,各归原来的本位,充满、和谐、均衡而没有窒塞。我们简略地从学理上解释过这两句话的意义以后,再从实证的现象来作说明。 “三花聚顶”的景象: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犹如以往所说,已一步步获得了实证。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道家丹经所谓的“醍醐灌顶”,便是形容这种境界。不过,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学理不明,观念不清,内心如果存有丝毫的幻想,或潜意识中存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可能便会心神出窍;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觉;便有许多类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现了。对此种种境象,必须要一一扫除,不落筌蹄才为究竟。 “五气朝元”的景象:由于以上所讲“三花聚顶”景象的呈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或在稍息之后,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绵软,不藉后天的呼吸而温暖怡适,平时所谓的内呼吸(丹田的呼吸这时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偶然的需要极其轻微的呼吸一次。此时有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微风不动,水波不兴,身心内外,天地人物,无一而非安于“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无我身的存在,这些平时的感觉和思想,统统都自然地去得无影无踪了。 静坐或修道的实际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讲“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情况。那么,炼精化气的基础工作,可以说是告一段落。不过,这种基础,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须要“持盈保泰”,恒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数。倘使在静坐的过程中,偶然有过一次类似经验、瞎猫撞到死老鼠、一见永不再见,那就不足为是。但从此要进到“炼气化神”的境界,就必须和“道”的观念结合,并非只属于静坐工夫的范围了。 炼精化气: 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为百目关、小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内丹术认为,在炼丹药物精、气、神中,以精为基础。但元精须与元气合炼,化为轻清无质的精炁相合之物,始能随河车运转,炼成丹胎。《还真集》卷上:“初关炼精化气,抽坎中之阳也。”其具体功法,有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四诀要。
❸ 道德经的无为不争怎么理解
无为不正就是不要为了一定的权利利益去争,而要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顺其自然,好好生活。
❹ 在道德经中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什么意思呢
“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4)道德经微风不扩展阅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在老子的理念中,道的本体是“无”,其所表现的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不强妄为,信任自然。再说,“无”作为道体而似无实有,“无为”作为道的运作法则,其所表现的是似 “无”的行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强妄为,不非有为。
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之货 “、 “不见可欲”,这样百姓就不会争权夺利,不会为得到稀有宝物而去偷窃,也不会被显耀事物东西所迷惑而引起祸乱。
当然,老子的主张并非没有针对性,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纷纷招缆贤才用以治国安邦。
当是时,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都提出“尚贤”的主张,然而,在尚贤的旗帜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竟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动荡不安。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推崇的“尚贤”主张的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老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如何治理呢?老子强调“圣人之治”的原则。“虚其心,弱其志”是说治国治民要使百姓得到心灵的净化,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实其腹”“强其骨”,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没有争强好胜之志。
“无智”即没其有巧伪的心机和心态。“无欲”即没有贪欲的扩大,保持心灵的纯真、朴实,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一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私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这一章反映了老子对法时物欲泛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强调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物欲泛滥是因为人们失去了正常的精神世界,宁静的心灵被那些标榜贤才、贵重财物、贪图名利和可欲的行为弄糟了,破坏了,从而导致社会混乱,天下纷争的局面,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要求统治者按“无为”的原则去做、去办事,不要乱为、妄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做到无私无欲,心平气和,在观念上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原文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白话翻译为: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5)道德经微风不扩展阅读:
《道德经》的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❻ 道德经“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句话怎么解释
这是道德经第十五章的一段文字,要完整地看,才更好地理解本意,理解不求满盈。“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意思是得道守道之人凡事不求满盈,也正是因为不求满盈,遇事留有余地,所以能够除旧更新,不断取得成功。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❼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出处不是老子 的《道德经》么
孔子的《韩诗外传》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
❽ 动若清风 静如秋水 心客世事而不争 意纳万物且自明什么意思
意思是应该保持一种平淡健康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
动若清风,静如秋水。
心客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
译文:
动起来就好像一阵清风吹过,静下来就好像秋天池子里的水。心中不与其他人有所争执,对世间万物都清楚明白,了然于心。
(8)道德经微风不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❾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我来献丑了: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版久,而况于人乎?
随便很少的描权述一下自然的道理吧!因为大风不会强劲的刮一整天,急骤的瓢泼大雨也不会持续不断的下一整天.这是因为什么呢?谁做的呢?原来是天地啊!天地尚且不能疾风暴雨的持久,何况是人呢?
本意是人要知道功成身退,也不要一味逞强!现在俗话说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