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对我的启示

道德经对我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2-05-02 09:06:59

⑴ 老子的《道德经》对我们现在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1.首先体现在认知观方面。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道德经》提供了大量的朴素的辩证认知方式与内容,例如《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义称“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东西不能阻碍认知的宽阔性。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道德经》可以以究其意义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些思考。至于《道德经》中以辩证方式说明处世认知也很多,例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道德经》所提供的认知方式不仅在形式上有益,而且内容都关联于人生社会,的确应值得大学生们思考与借鉴。
2.其次体现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今天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强调与关注,固有其合理之处,但自私心会不会因此而助长,实在难以预料。大学生应该根据其意义调节自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也寓意了人至高的善就是利大众而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就是告诫世人要保持本色;不谋私利,就可以万事无忧“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适可而止,就能避免灾难。道德经在涉及人生价值提出了无私、简朴、知足等等多种观念应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3.再次体现在人际观方面。
人际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又称为为人处世。而这个能力的获得恰恰不取决于你不喜欢的、不舒服的,喜欢和舒服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全面地考验你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个能力才是人际关系能力的根本。若不重视这些事情,不爱惜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你知道得再多,知识再渊博,从“道”的角度上看,也是极大的迷惑。所以重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道德经》上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要做一个成功人,首要的要学会爱别人,学会关注别人身上的优点,而少看别人的缺点。你学会了爱人,你也就能得到了更多的人的爱,这样你的人生之路就会变得无限宽阔。“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所谓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以身体上好的德行来教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意思是,自认为不错,这是不明智的。自以为是的实际是糊涂,过分关注自我的人是愚蠢的。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让自己的注意力离开别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就是《道德经》教导我们的处世关键之所在.

⑵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怎么写

写作思路:感悟分享写作围绕原文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体验。根据对《道德经》的的内容理解和感受,写出自己从中所得到的启示。

范文:

读《道德经》后,让我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仅要了解别人能战胜别人,更就应了解自己有勇气战胜自己。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

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所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时,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无所不为,所以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⑶ 《老子》中的思想为你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1、无为的思想。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势下,不要盲动和冒进,因为这是在做无用功。它反映了老子重视客观条件,重视自然规律的唯物辩证观点,其中蕴含了我们现在常常提起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观。

2、少说多做。

要少讲空话、大话,坐而论道,一事无成;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身行。不管是什么事情,夸夸其谈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凡事必须落实到行动上,除此别无他途。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那些动不动就大谈特谈的人,往往是“腹中空”之人。

3、生活的真谛在于体会。

人们忙忙碌碌,追求的大都是物质占有,而忽略了精神的提高,套用冠冕堂皇的话说,就是“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老子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重在精神,而非物质。

(3)道德经对我的启示扩展阅读: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就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感到失落。这句话老子说得非常深刻,也暗合了中国推崇多年的“中庸之道”。所谓中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凡事要有“度”,这个度就是从好向坏进行转化的界限,不管是什么事,一旦超出了一定的“度”就不好了。

一个人,如果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积累太多的财产,必然有大损失。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如果适可而止,就可以保持长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那么适时调整好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⑷ 《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

1、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2、人的成功之道与水一样,至柔至刚皆在一念之间,或许有的人此刻正面临困境,但是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3、万事万物皆相对,自古便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达摩祖师也说过,行善不能总挂在心里,你做了多少善事,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其实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随缘。

(4)道德经对我的启示扩展阅读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⑸ 道德经读后感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⑹ 老子道德经的启示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众所周知,“道”是老子,极致的人生观宇宙观。意思是:“人世间能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对一事一物一时的看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事物的内在运行规律。譬如生活中,一个家庭的道是什么?就是家和万事兴。夫妻间不要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情,争来争去,没有意义,也不会有结果。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就伤害了感情,产生了危机。其实,不管再有多大的道理,夫妻间举案齐眉,互敬互爱,过好一个家,才是大道,才是真理。工作中也值得我们反思,有了点成绩,四处炫耀,唯恐天下人不知;遇到点困难,八方倾诉,吐尽愤懑不满,才肯罢休。其实,做好人民的公仆,为人民大众办事,才是公职人员最大的道理,除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办好了,人民拥戴你,办不好,人民远离你,甚至反对你。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到水,水的特质,才最接近道的本质,利万物而不争。正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对老子“道”的含义,我的人生感悟是:不执念于一时一域,方可收获洒脱人生。

第二句,“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意思是:能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就是说:做一个明智的人,既要察人,更要察己。比如,看一个人,首先以貌取人,先入为主,漂亮的,好看的,符合你的审美,就是好的;长的一般或不好看的,就是坏的。这不可取。工作中也一样,恭维你的,就认为志同道合,值得交往,批评你的,就认为志趣不投,不可共事。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说到批评,我认为,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让他们不断自知,不断升华的过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毛主席还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说明,自知比知人更为重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么!所以,对老子的“明智”观,我的感悟是:知人更要知己,方可收获智慧人生。

⑺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流的品德就是虚怀若谷,纯白的、纯洁的东西是容易被玷污的。普罗大众的品质德性如果不提高,建设社会公德就如同偷东西一样很不自然,追求质朴的“真理”,是需要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广袤广大的区域是没有边际和角落的,就是浩瀚而无边;大型的青铜器制作的过程,时间是比较缓慢成器较晚;超大音量是会稀释其他声音的;大自然的景象、气象,是没有具体形态而千变万化的。“真理”蕴藏在宇宙、天地、万物之中的,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呜呼!真理是需要持之以恒、挖掘积累才能成就的呀!

⑻ 道德经给我的人生启示

有很多人生启示。举个例子吧: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即:守住六根:眼不乱看,耳不乱听,鼻不乱闻,口不乱吃乱说,身不乱走去不良场所,心不乱波动。磨去锐气使其圆融,化解内在的烦恼,收敛光芒,在尘不染尘。

⑼ 假如将《道德经》反着读,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直认为是倩女幽魂里抓鬼捉妖的经典台词。很久以后才知道是先秦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的开篇。


至于说对我们的启示,我觉得大概就是三点,第一点就是,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把别人捧起来,你把自己放的越低,别人把你看得越高,你越弱,别人越尊敬你,有些没必要的东西就要舍去,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多。


第二点是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但是能够认识自我的才是高明,善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但是能够战胜自己的才是强者,知道满足别人的人就是富有,但是能够坚持实践的人才是有志气。


最后一点是常言道,知足者常乐,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不知足,很多情况中,快乐是相对而生的,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有十万元,居住在一个人均两万元的小区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不会相同的,太多攀比的欲望,足以让人走向快乐的反面。因为有欲望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感慨时运不济,感慨命运多变,殊不知自己已经是千千万万人眼中的幸运儿,只有知道满足,才能抓住幸福。

热点内容
公司工作股东承担公司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2 07:52:31 浏览:1000
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发布:2025-01-12 07:50:53 浏览:265
律师参与虚假诉讼 发布:2025-01-12 06:49:12 浏览:203
陈井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12 06:36:29 浏览:416
婚姻法二婚夫妻 发布:2025-01-12 06:26:49 浏览:235
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小抄 发布:2025-01-12 05:54:29 浏览:915
廉洁法规案例 发布:2025-01-12 04:24:50 浏览:976
杨谦教授的三商法 发布:2025-01-12 03:51:48 浏览:500
港区国安法执法与司法 发布:2025-01-12 03:27:58 浏览:688
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罚款 发布:2025-01-12 03:03:39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