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权利的立法发展趋势
A. 宪法中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认识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那些表明公民在国家基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中所处法律地位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特点
(a)公民的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宪法地位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其主体意志的基础,是公民行为合宪性的依据;
(b)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个国家中权利体系基础。公民的权利包含着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权利,其中具有母体性的权利则构成基本权利。
(c)公民的权利客观上具有不可取代性,是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一个公民来说,基本权利既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同时也是从事社会活动最低限度的权利;
(d)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转让性。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做人的资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国家通过宪法确认公民基本权利时,这一权利本身成为公民专有权利,不得将其权利转让给别人,否则就会失去基本权利的性质。
(e)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国际性。在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共性,决定了基本权利是相通的。因而,尽管一国与另一国的国家制度不同,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形式上也会有许多相似之处。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国际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正因为基本权利的重要性,世界各国一般都以宪法规范的形式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确认和表述,并加以保障和实施。所以,人们往往把公民基本权利称之为宪法权利。
注释分类法,即依照宪法本身的权利体系对基本权利进行分类。
(a)十分法
吴家麟教授主编的《宪法学》采用此种分类方式: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妇女权利和自由
有关婚姻、家庭、老人和儿童的权利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
(b)四分法
魏定仁教授主编的《宪法学》为:
参政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经济和教育文化权
特定人的权利
王红教授主编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为:
平等权
人身人格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社会经济文化权
(c)五分法
许崇德教授主编的《中国宪法》: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与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特定人的权利
(d)六分法
许崇德教授主编的《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等权
政治权利
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
社会经济权利
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e)八分法
俞子清主编的《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修订版:
平等权
政治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特定人的权利
从建国以来宪法学界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分类,依照宪法本身的权利体系进行分类,各有不同。主要原因是尚未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建立分类标准和系统说明有关。
本文采用许崇德教授主编的《宪法》一书的六分法,即:
平等权
政治权利
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
社会经济权利
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我认为,其实上述六分划分模式。仍可进行优化:
平等权——是衡平性权利,具体包括:法律平等保护权、禁止差别待遇权(将一些特定人的权利包括进去)、公平救济权(包括物质帮助权、国家赔偿权、国家补偿权);
自由权——精神、意志及其表达权,个人主张性权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具体包括:
(a)政治参与权(依照政治参与的程度来划分),具体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
(b)精神与信仰自由权(依照追求精神满足的方式来划分),具体包括信仰自由权、意志表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受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权、科研活动自由权;
(c)人身及与人身相关权(人身保护),具体包括人身权、人格权。
社会权——生存状态权(人的生存状态保护),具体包括财产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劳动权、休息权等。
上述三分模式,从形式归类来看,权利属性清晰,能对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进行充分说明。从权利实现方式来看,平等权、自由权和社会权,既可救济,又具可诉性。从基本权利的发展角度看,符合公民基本权利的演进的路径。
基本人权与人权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其相同之处在于:基本权利和人权都是个人主张的权利,二者在内容上也有重叠的地方。
其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人权产生的时间早于基本权利。人权产生于17、18世纪;而基本权利则经过了权利宣言、政治宣言、政治纲领之后才最终获得了法律地位。从实征的角度看,它首先获得刑法的承认,然后,作为约束国家权力的实证法的原则——人权在美国和法国革命中得到承认。其后继《弗吉尼亚权利宣言》,人权才获得了基本权利的地位。
二是,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人权是应然层面的抽象的权利主张,而基本权利是获得国家实定法承认的权利。人权主要是基本权利的道德表现,它是基本权利获得法律地位的道德基础和思想根源;而基本权利则是人权实证化表现形式,也即基本权利是人权的法律表现。人权通常以宣言的方式出现,表明其为某一国家或者特定人群的政治主张和宣示,如《独立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世界人权宣言》;而基本权利是获得国家法律认可的权利,其表现方式通常是一国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制宪机关经过制宪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文件。
三是,二者的主体不同。人权是普遍的权利要求,其主体和适用的对象是所有人,而不论其居住在哪里,是什么年龄、性别,有无受过教育,财产状况怎样,持有何种宗教信仰,也就是说人权是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都有效的权利主张和要求,带有普遍性。基本权利则不然,通常情况下,其享有主体是特定国家的公民,是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四是,二者的内容不同。人权是人所主张的权利,其内容随时代变迁而加大,其在时间上的易变性和空间上的开放性都高于基本权利,人权的内容和范围大于基本权利。与人权相比,基本权利无论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的开放程度方面都低于人权,虽然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总体而言,其内容较之人权而言,则相对固定,且其范围也小于人权。
五是,二者的法律效力不同。由于人权仅仅为某一国家和群众的政治宣示,故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如《世界人权宣言》等,并不是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基本权利则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常,民主法治国家为了落实或者实现基本权利,都设立了相应的权力分层机制,实行政治与审判分离,由法院或者中立机构承担审查政府行为的合宪性,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而人权则不具备这样的法律属性。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的意义
1、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构成了整个宪法体系的一个重要核心。宪法同时创设有关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终极的价值取向也就是维护协调并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
2、宪法调整个人与国家或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或公共权力自身之间的关系,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也就是个人相对于国家或公共权力的权利。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体现权利的根本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在人的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关系,形成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利益分配和权利制约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基础。
基本权利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具体的基本权利直接约束国家机关,具有直接的效力;抽象的基本权,则需要通过具体的立法变为现实的具体的基本权利,具有间接的效力。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特定主体的某一部分基本权利作限制是必要的。如战争状态、紧急状态。
但限制人的基本权利须有以下条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该法律具有合宪性;有明确的公益目的;对特定的基本权不得限制;不能侵害自由和权利的本质。
1、平等权
(1)平等权的概念及其意义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和原则。
平等权确立了国家机关活动的界限和基本出发点,也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其内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差别待遇等。
(2)平等权的产生及其内容
资产阶级的平等权是在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最有影响力的口号。
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宪法中都规定了平等权。
二战之后,人权保护被纳入国际或跨国组织的保护领域。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
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都对平等权做了规定。
外国宪法平等权的内容还有:(a)男女平等;(b)民族平等;(c)党派平等;(d)阶级平等;(e)法律的平等保护。
(3)我国宪法有关平等权的规定
(a)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第33条第3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第5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第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e)第48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48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f)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g)第36条第2款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的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和作用
选举权是公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的展开形态,形成罢免权,是指罢免已通过选举产生的特定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被选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
没有利益就没有选举,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选举权是具体的权利,能带来一定的利益,具体包括选择权、投票权、表决权、监督权、罢免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种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确保政府向人民负责的主要手段。(作用)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限制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限制:年满18周岁的公民;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剥夺:危害国家安全以及故意杀人、强奸、爆炸、贩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人。(刑法第56条,另根据刑法第5条第1款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57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不行使:精神病患者。(根据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第5条)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停止行使:被羁押期间的危害国家安全罪案件,以及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嫌疑人或被告人。(根据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第4条)
C、我国现行宪法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我国现行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A、言论自由
(a)言论自由的概念和作用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宪法中主要指政治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对民主宪政极其重要。因为,人民如不了解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就无法对政府进行监督。就有可能使“人民主权原则”落空,正是言论自由,社会公众知情,才能正确行使选举权和监督权。言论自由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具有政治监督作用。
(b)言论自由的限制
言论自由的限制方式:
事前限制——演说前受国家机关的干预和检查;(事前预防)
事后追惩——言论不经事先检查,而表达者一旦违法,则依法制裁。(事后追惩)
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
言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构成诽谤;
言论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构成侵权;
猥亵和淫秽言论,违反善良风俗;
言论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
(c)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出版自由
(a)出版自由的概念及作用
出版自由指公民可以文字表达为形式,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出版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政治监督和信息传播功能。
出版自由较言论自由影响大。
(b)出版自由的限制
出版自由的限制方式:
设立严格的许可制度;
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实行事前审查制度。
(1997年1月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
出版自由的限制范围:
a、反对宪法确立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d、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e、泄露国家机密的;
f、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传统的;
g、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
h、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出版管理条例》的第25条规定)
(c)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结社自由
(a)结社自由的概念及作用
结社自由是指特定的多数形成具有共同目的持续性的结合体的活动自由。
结社分为营利性结社和非营利性结社。宪法规范所指的结社为非营利性结社,特别是政治性结社。
结社自由的作用:
结社自由是民主宪政可缺少的条件。人民通过结社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这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方面。
(b)对结社自由的限制
社会团体的成立 → 实行审批登记制度;
社会团体的活动 → 实行社会团体登记机关和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监督管理制度。
(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c)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a)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概念及作用
集会——是指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在一定场所聚集形成临时性的集合体的活动。
游行——是指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为了广泛地向世人陈诉或宣明一定的政治上或经济上的要求或愿望而在道路或露天场所行进的活动。
示威——是指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在露天场所或道路上以游行、集会、静坐等方式,对特定对象诉求意愿,提出抗议或表示支持等活动。
集会、游行、示威的作用:人民通过各种各样的集会
、游行、示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这是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方面。
因为,民主宪政制度是基于“多数决定原则”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的,这就有可能漠视少数人的正当权利要求,或者产生“多数压制少数”的现象。如不给这一少数人或弱势群体表达愿望和要求的机会,则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或为巨大的破坏力量。公民集会、游行、示威是一个国家中必不可少的“减压阀”。
此三项自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与政府进行沟通和表达意愿的有效方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b)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集团性的行动自由,具有强烈的实践行动性质,往往引起国家或公共权力对其的警戒,也须面对一定的限制。
根据1989年《集会、游行、示威法》,我国目前对其实行许可制,对其时间、场所、方式、参加等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监察管理制度。
(c)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外国宪法和国际公约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
(a)知情权是公民有权了解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政府负有向公民社会公开自己活动的义务。知情权是公民正确判断是非、行使权利的基础。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复决权是指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案或其它议案,交付公民投票表决,以决定其应当成立。复决又分强制性复决和非强制性复决。
(d)创制权是公民达若干人数,得有权提出关于法律或宪法的建议案。建议案可直交公民复决,或是交议会讨论,如不通过则再交公民复决。设定创制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议会拒绝制定民意所要求的法律。
3、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
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即传统宪法学的精神的自由,是指那些与人的精神作用与精神活动相关联的所有的自由权利的总称。
(1)宗教信仰自由
(a)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内容上包括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教派或那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
对由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均以政教分离为前提。
两方面内容:国家不能建立国教;禁止国家机关开展或参与宗教活动。
信教行为与他人的权利或利益发生互相冲突或对社会构成具体危害时,受到国家权力的限制。
(c)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文化活动的自由
文化活动的自由是一种综合的权利体系,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在教育方面体现为受教育权,在文化方面体现为科学研究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
(a)受教育权: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训练的权利。是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按照能力受教育,享受教育机会平等。
(b)科学研究自由:公民有自由地对科学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权利,不允许非法干涉;公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家有义务提供必要条件;国家应奖励和鼓励科研人员,保护科研成果。
(c)文艺创作自由:公民有权自由地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成果。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国家权力不得非法干涉文艺创作,做出限制时应注意合理界限。
(d)其他文化活动自由:指观赏、欣赏、享用文化作品和从事各种娱乐活动。
(我国现行宪法第47条的规定)
(3)外国宪法和国际公约对自由权的规定
(a)身体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自由;迁徙自由;通信自由和秘密);
(b)思想自由(精神自由;信仰自由;表达自由;罢工自由)。
4、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
(1)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内容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c)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d)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它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
(我国现行宪法第37条——第40条的规定)
5、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是一种复合权利,现在出现了如消费者权利、环境权、社会保障权等新的权利类型。
我国宪法规定了以下内容:
(1)财产所有权: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范围包括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其他合法财产,投资权、经营权、继承权也在其列。(我国现行宪法第13条的规定)
(2)劳动权: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具有双重性,也是一种义务。包括劳动就业权、取得报酬权。(我国现行宪法第42条的规定)
(3)休息权: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劳动力延续的条件,也是劳动者享受文化生活、自我提高的权利。一周五日,工作8小时,享受公休假、法定休假、年休假、探亲假等。(我国现行宪法第43条的规定)
(4)物质帮助权:国外称之为生存权,是指公民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社会和国家获得物质帮助或者因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我国现行宪法第14条、第44条、第45条、第48条至第50条的规定)
这是宪政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包括生育保障权、疾病保障权、残疾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
6、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1)提起申诉、控告的权利
(a)提起申诉、控告权(有的称之为请愿权)的概念及作用
提起申诉、控告权:指公民就某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等。
提起申诉、控告权的作用:是指人们就损害的救济、公务员的罢免、法律的制定或改废以及其他各种有关公务的事项进行请愿的权利。
(b)对提起申诉、控告权的限制
公民行使提起申诉、控告权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c)我国现行宪法第41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国家赔偿或补偿的请求权
国家赔偿或补偿的请求权: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要求国家作一定行为的权利。是基本权利实现的手段性权利,是具有一般效力的具体的现实的权利。包括国家赔偿请求权、国家补偿请求权、裁判请求权等。(我国现行宪法第41条第3款和第10条、第13条的规定)
参考书目:
俞子清主编的《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修订版
韩大元主编的《比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宪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许崇德主编的《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摘自春草堂翁
B. 公民基本权利的效力
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具体而多样化的形式体现宪法效力的价值。从宪法规范日益生活化的发展趋势看,宪法价值主要通过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具体功能而得到实现。公民基本权利既对国家权力的整体活动发挥约束力,同时也对私人之间的关系发挥效力。宪法本身的效力直接决定了其组成部分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效力。公民基本权利效力是指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与具体内容能够得到实现的一种力量,具体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对社会生活领域产生的拘束力,其目的在于保障宪法规定的人权价值实现。公民基本权利效力源于宪法本身的效力,通过具体主体的权利活动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在宪法实践中,公民基本权利效力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广泛性,即公民基本权利拘束一切国家权力活动与社会生活领域;二是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具体性,即公民基本权利效力通常在具体的事件中得到实现,特定主体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权利的价值,并通过具体事件解决围绕效力而发生的宪法争议;三是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现实性。四是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可诉性,即在宪法实践中如发生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争议,应通过具体的诉讼或其他形式得到解决。公民基本权利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反映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与具体的运作过程,有利于我们具体分析公民基本权利效力的形式。 公民基本权利是具有直接效力的权利形态,直接拘束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活动领域。公民基本权利效力主要表现为公民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效力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对私人之间活动的效力。一公民基本权利的效力直接拘束国家权力活动是现代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一项原则,同时也是宪法的基本功能之一。
来源:http://www.souku.com.cn/viewtitle.jsp?url=63775254
C. 西方国家宪法的发展趋势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必然遵循宪法,宪法和线条在整个宪法的基本精神。宪法中的任何一个不能冒出来的,一个国家必须反映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社会和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宪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在这些领域的体现。认真,全面分析和总结了宪法,宪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规律性的发展,与体质类型之间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特别是历史关系将有很大的意义。学习宪法和宪政理论和实践的世界显示,人民主权的主要原则,人权原则的基本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依法治国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人民主权
中国主权原则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意味着绝大多数国家与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法国启蒙思想卢梭,主权是公共意志的具体体现,对人民的最高权力表达公意;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根据租赁协议的一个自由人产品,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理所当然的人。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只有人民治理托付只有这样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主权学说的出现,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国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资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因此,在1776年自然权利美国“的独立宣言”被宣布为不可转让的,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称“所有的主权主要是寄托于国家”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公认的人民主权和其最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之一,并在宪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如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日本1946年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特此声明”;意大利现行宪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的形式和范围,实现宪法的”,等等。然而,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正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要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生产个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业主的权利,人民主权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废除为基础,并在建立生产上述人民主权的手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有可能实现。尽管宪法规范
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没有看到主权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明确规定,属于人民,但只看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但实际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创建自己的政权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了人民主权原则和发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实质上是人民主权。
二,人权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
人权作为一个人应该享受。虽然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人在社会中,这样,当人与个别相结合的人权,不能打上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目标标记,以使人权在阶级社会中有一个鲜明的阶级性,但最原始意义上的人权,它属于有权,在自然界中的道德权利。此外,虽然人权起源于何时人权学者的问题,呼吁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类产品的法律后产生的,或者说,人权是人类从生产,但所产生的不同结论从西方资产阶级的17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人权的口号,首次提出了这一点,它基本上是相同的理解。点击看详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仅在“神权”的基础上建立国家权力,而且还公然追求等级特权和不平等。随着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经济发展,不断完善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的结束,还有新兴的资产阶级摧毁了君权神授的学说,要求建立自由,平等的强劲需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发展核心。因此,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理论,强调人的生命,自由,平等,追求幸福和财产。在自然权利和人权口号的指导启蒙思想家的学说,资产阶级开始了争取人权。在期间,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和政治口号逐渐被公认为宣言和宪法的基本原则。经过
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同一部宪法也确认人权的基本原则。虽然社会主义宪法的措辞并不直接与术语“人权”的工作,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本质上是人的基本权利条款的确认。公民作为体现我国宪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自由和公民,公民社会,正确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此,信仰自由的权利和自由是基本人权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说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处理的质量特性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最直接的表达人民当家作主,所以如果你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宪法规定,人民当家作主它只能是一个抽象的原则。
必须明确的是,由于体现在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为核心的宪法人权的基本原则,但其宪法规范,因而往往在公民人权的普遍享受的形式表现,但它的特点是在人权掩盖人权的阶级性普遍性;社会主义宪法中的具体说明书披露的一些敌对分子,其特点是追求人权普遍性的阶级性人权人权限制的一部分。
第三,法律的法律,点击看详细规则的规则是男人就该目的的规则。它是指按照国家的法律事务,制度化的民主原则的统治阶级,并进行了严格依法单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7世纪和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民主原则。洛克认为,政府应建立执行法律正式宣布的规则,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农民的一致好评,不会因为特殊情况有所不同。佩恩还表示,王是中国法律的独裁政府。同样地,在自由国家的法律,他应该是国王。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法律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理国家,违反法律权限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
这种说法的特权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资产阶级民主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法律在宪法和政治实践的法治精神。在他们看来,宪法本身就是国旗落实法律和宪法规范的规则一般都宣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1971年法国宪法序言“世界人权宣言”宣称: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人民有权参与人或通过其代表制定的权利。法律对于所有的人,不管保护或惩罚。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这样他们就可以起到同样根据自己的官方身份都应该有不同之处在于美德和人才没有其他区别,依此类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建国基础是资本,法治的特权,因此无法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使法治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如果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体现在法律的特权的资本规则,那么法律的特权的目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是根据消除法治的。宪法不仅宣称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的所有公民,而且还提供了最高的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的权力。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据不仅是宪法和广泛深刻的民主基础的法律的所有机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法律,并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坚强后盾,使法治的社会主义法治有了真正的先决条件的原则。
四个电源的制约限制原则,点击看详细原则,是指互相监督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的权力,相互牵制,以保障公民的“的原则,权利。它包括对国家权力的公民权利限制,包括对国家权力的国家权力的制约。原因是宪法的权力制约的基本原理,逻辑起点取决于宪法和宪法的基本内容。虽然根本原因导致现代宪法产生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但政治局势而言,它是国家权力持有人的转换。这时候,由少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的国家政权,为大多数人所有,人民主权之后发生的,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业主和国家权力在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通过彼此分离。为了保护国家权力应有的地位和业主的作用,而且这种保护机制,有足够的权限来确定,以限制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力也涌现的权利。对宪法的基本内容,不仅要保护公民权利一直是主导位置的核心,也是国家政权的控制机制的不同部分之间也明确规定。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权力制约权力的原则灾难主表的分离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权力制约的原则,主要是监督的原则。
被称为公共权力,制衡的原则,分权原则。分权是指国家权力分别被分成几个部分,通过行使独立机构在几个国家;平衡是指这些国家的主管部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保持了检查和相互平衡的相互关系。在欧美列强的17和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分离的原则,现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三权分立。它是专为资产阶级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前途,以取代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解决方案。 1787年美国宪法按照权力制衡典型的分离,政权建立的国家制度。法国“世界人权宣言”宣称“里不安全和社会权利没有建立分散,,没有宪法。”受此影响,美国,法国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形式的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得到了证实。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下放资产阶级民主的建立和巩固的原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虽然垄断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结果,但不能说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增长的越来越窄,权力制衡的分离也日益下降。
D. 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1、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
2、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
3、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4、社、资宪法共存,既相互斗争,又相借鉴。
5、成文宪法取代不成文宪法是趋势。
(4)公民权利的立法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社会法治国家时期
鉴于前一时期国家任务范围狭隘,在私法自治及契约自由等前提之下,经济力强大的社团或财团造成市场垄断,对于人民权利侵害过巨,因此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完全重叠,也非完全分立的二元。
而是应有适度的混合,国家形成社会秩序同时,也要对人民权利予以最低的保障,强调人民基本权利可直接以宪法为保障根据,并且宪法应加入基本国策,以补充性原则保障人民福利。此一时期,不只国家,社会的一般人民也要遵守宪法对于基本权的保障规定,但随着时间转移,因而使国家修改宪法的可能性增加。
E. 行政法新论的问题:从行政法产生的角度,谈我国行政权利的现状和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我国行政法的建立和完善,应当说是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同步的,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分散在集中、从低层次到高层级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有两次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一是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它从司法监督的角度有力推进了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其中有宣言式的规定条款:具体行政行为违背的法定程序的,得以撤销;二是1996年《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行政程序法制建设的开始,《行政处罚法》的重要贡献在于:在行政诉讼法确立的程序违法无效的原则上,又进一步确立了保障公民权利与促进行政效率相结合的公正、公开原则,规定了告知、陈述、早辩和听证等程序制度。总体来看,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新宪法为行政程序法律化提供了宪法依据。西方国家的宪法中往往有关于行政程序基本原则的规定,这些规定构成这些国家行政程序的根本法律渊源。我国宪法并没有专门明确规定行政程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宪法中的有些规定却可以被认为是行政程序法律化的依据。例如,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上公开原则、参与原则的宪法依据。
2、制定了一大批行政程序方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大批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行政程序无法可依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有关国家机关先后制定了《行政法规制度程序暂行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行政复议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覆盖面大为扩大。
3、某些行政领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程序制度。虽然目前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但从局部看,有些领域的行政程序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如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等。以行政处罚以例,1996年颁布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决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以及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都作了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大量专门规定特定领域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这使我国行政处罚程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则体系。
4、体现现代法治精神的行政程序制度开始得以确立,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行政程序已不再被单纯地看作保障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它的控权功能和保护公民权益的功能逐步被立法者所认识,其结果,使得我国行政程序中以控制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益为主要目的、体现现代法治精神的规则和制度逐步被确立。例如,告知程序、听证程序、回避程序、复审程序等。这种变化表明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5、行政程序制度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随着国家法治的发展,行政程序开始获得独立的法律地位。例如,《行政诉讼法》明确地将程序合法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行政处罚法》则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些规定表明,我国行政程序不再是行政实体法的附庸,它已经获得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尽管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化的水平还比较低,行政程序法律化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完善我国行政法的必要性和趋势(途径)
就我国行政法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来看,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根据行政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我国行政程序制度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也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完善我国行政程序制度,是改变我国向来重实体、轻程序这一落后观念的必要途径
行政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机统一,行政程序制度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行政程序制度,就谈不上行政实体法律目标的实现,甚至还可能带来破坏和其它消极的作用。在行政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一般地说,行政程序法往往成煤其实体法的附属品,行政程序法远没有行政实体法发达。但是,随着行政法治与民主观念的提高,行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不仅实体上要求合法,而且带必须在程序上合法。行政程序法的兴起和发展,使其具有与行政实体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违反程序法则,与违反实体法规则一样,都将影响行政行为效力。
行政程序法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在美国,行政法就是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法就是行政程序法。美国学者认为,“程序法是执行,而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从实际的观点来看,程序法的重要性超过了实体法。一个健全的法律,如果使用武断的专横的程序去执行,不能发生良好的效果;一个不良的法律,如果用一个健全的程序去执行,可以限制或削弱法律的不良效果”。在我国,以往往重实体法,轻视程序法,认为行政行为只要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上有所不足,责令予以补政即可,一般不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程序法,认为违反程序也是违法。立法上在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作出了适当的程序性规定。其实,从某种意见上说,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如果存在着一些实体规则,但没有好的程序规则去执行,实体规则定是再漂亮,没有程序规则来保障,十有八九是执行不好的,相反,即使没有实体法制,但却有一个良好的程序法律,我们仍然可以实现理想的目标。为什么在执法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关键是我们的法律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设定,以致受该实体法律规范调整的人可以寻找很多对策来对付这个法律,致使法律得不到贯彻执行。有时实体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程序法可以公平合理地解决好。即使没有一个实体规范,只要有一个好的程序规定,事情仍然可以处理得很好,所以行政程序规范具有独立存原的价值。
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在很多情况下将会影响相对一方的实体效权益,但也有相当一些行政程序,并不涉及相对一方实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权利义务问题。首先,行政机关不履行程序义务,即程序违法,是行政机关违反法律的问题,就“违法”这一点而言,是实体违法还是程序违法,并无差别;行政机关违法而不纠正,其危害远较公民违法要严重很多。其次,实际上程序问题也涉及到实体问题。比如,在检查公民身份证时,公安人员必须首先出示自己的证件,这是表示身份程序。是否表明身份,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影响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立法者设置这一程序,首先是为了体现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也是为了防止假冒,避免社会秩序混乱,损害国家利益。可以说,在很多情况下,程序的背后都体现着国家的、社会的某种更高层次的利益。
凡是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切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同样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程序制度,是发挥行政程序法功能的基本的主要途径
各国的行政程序法律由于其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在功能上表现出一定差异。从理论上讲,现代行政程序法功能有三种:
一是效率型。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讲究比较少的人力、财力来进行行政管理。
二是控制型。以控制行政权力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防止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滥用权力。
三是权利保障型。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保护相对各种合法权益,尤其是程序上的权利。
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功能类型应当是以效率为基础的权利保障型。学术界普遍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当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两方面。以提高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来看,应当保障公民的程序权利。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如果脱离社会利益而过分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就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要把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效率型和权利保障型都是非此即彼的思路,并不可取,“并重型”的具体设想是把效率和权利保障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这样的功能类型既不是完全的效率型,也不是完全的权利保障型,而是介于的选择。立法者应当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考虑每个公民的具体利益应当保障到什么程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权利保障的关系,因为效率更多地反映社会利益,而权利保障更多的反映个人利益。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是:以提高效率为范围,以权利保障为目标,在效率允许范围内,对权利的保障努力达到“最大化”。
要实现行政程序的上述功能,只有通过完善行政程序制度,即通过科学的立法,才能构建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只有有了完备的或尽可能完备的程序法,才可能发挥程序法的功能,以保障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实现公共管理职能,同时又最大限度的维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社会进步。
(三)行政程序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发挥行政程序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在行政行为中无处不在的,实体法不通过一定程序,就不可能被实施。为批准某一申请,可以通过几个部门,盖几个章就简明迅速地完成,也可以盖上几十甚至几百个章,使这一程序成为一个漫长的难以完成的过程。对当事人从事一种行为,可以放任,可以要求备案,也可以要求审批,程序不同,效率也不同;对于审批许可,是规定一个月,还是三个月,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程序法的作用,就在于将合理的、即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保护公民权益的程序法律化、制度化,免去不必要的程序或简化繁琐的程序,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2、制约作用。所谓制约作用是指行政程序法能够在程序上对行政机关起制约作用,防止其失职、越权和滥用职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行政程序法律使行政程序或为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行政程序法律使行政程序成为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行政程序合法,不等于运用实体法也正确;但是,如果行政程序严重违法,即使运用实体法正确,也将导致行政行为无效。例如,依照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局批准专利权必须经过三个月的公告期。这是批准专利权行为的行政程序。如果专利局不经过公告程序就给予申请人专利权,那将导致该行为无效,即使申请人的发明实际上已符合专利的条件,还是不能获得专利权。第地理与腐败行为等行政违法行为做斗争的重要手段。行政违法中的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为,大都与行政程序不健全、不规范有关。例如,在公民申请某贰权利的程序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时效限制,就可以为以权谋私开方便之间。处罚程序中缺少说明理由和听证程序,就便于滥用职权。行政程序强调公开原则、参与原则,都对防止腐败起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将从制度上制止腐败、违法现象,保证为政清廉。
3、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靠行政实体法予以规定,还要靠程序法予以保障。例如,在行政处罚中设置说明理由,听取意见以至听证、裁决的顺序性程序,就具有避免和减少滥用职权,保障个人和组织法权益的作用。
总之,适应依法治国、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我认为,我国尽快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并对有关单行法律、法规、规章等作进一步的清理,以备在制定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时参考。
参考书目:
1、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
2、林纪东《行政法》
3、赵震江《中国法制四十年》光明日报出版社
4、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王名杨《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王名杨《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王名杨《美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应松年《行政法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9、应松年、徐平《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
10、应松年、徐平《涉外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罗豪才《行政审判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应松年、胡建淼《中外行政诉讼案例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4、姜明安《行政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15、张宗厚《法学更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F. 对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的认识
这个要从宪法层面上回答。
首先,宪法2004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其次,确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再次,我国为建设成为现代法治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理念。
以下为相关内容。
一、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现状
(一)我国宪法在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1、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权内容的规定比较充实和广泛。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宪法权利的规定主要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和自由;有关婚姻、家庭、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这些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如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宪法关于公民权利是规定相比较,可以说,我国现行宪法至少也作出相同或相似的规定,“中国宪法所列举的其它权利与《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的大多数权利是相应的。”①
2、现行宪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权利本位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展现。现行宪法在内容安排上,第一章为《总纲》,第二章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为《国家机构》,改变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排在《国家机构》之后的做法。我们说,这种结构编排蕴含着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我国各级政府存在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公民权利的存在本身又是对政府权力范围的限制。
(二)我国宪法在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关于人权内容方面的问题。第一,从世界范围内看,公民权利的立法出现了细密的趋势,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权利内容的规定却过于原则,这就使得公民权利实现比较困难。第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权利体系的一些内容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如在宪法中没有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斗争成果如生存权、发展权等权利内容在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一章中载明。第三,我国现行宪法的权利内容缺乏明确性。如我国宪法关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人们对其理解不一,原因是宪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第四,我国现行宪法的权利内容缺乏完整性。如人身权利中缺少隐私权的内容、经济权利中缺少个人生活最低保障的内容。第五,我国现行宪法缺乏现实适应性。如缺乏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第六,现行宪法对现实所需要的新的权利需求没有规定。如安宁权、环境权、罢工权、知情权、迁徙自由等等。
2、关于其它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缺乏必要的宪法保障措施,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使得现实的政治运作获得了超越宪法的权威。同时,由于我们过去十分强调宪法的政治属性,从而使宪法失去了作为法律规范的法律属性。这样,就使宪法无法进人司法领域,被束之高阁而远离人们的生活。第二,我们对宪法的理解还停留在“宪法是一个总章程”的宪法观上,宪法作为人民与政府之间契约的性质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由此使得宪法无法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尊重。第三,宪法对一人权的保障是要以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来实现的。因此,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主要是消极的,即以“不得”、“不能”等为措辞。而我国宪法中有关权力的规范正好相反,权力的行使不仅以积极的方式出现,而且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权力的规范。
二、我国宪法保障人权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更新宪法观念
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宪法观念是宪法保障人权功能实现的思想动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法律定位还不是宪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加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从而使宪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旧的宪法观念与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极不适应,因此,要更新宪法观念,进而推动宪法保障人权功能的实现。第一,用宪法的法律性观念代替宪法的政治性观念。毫无疑问,宪法与政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宪法是政治发展的产物,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其政治性,必然会忽视其法律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其法律性:宪法与其它法律一样,可由专门机关适用;在法律违宪的情况下,专门机关有义务宣布违宪法律无效;当普通法律与宪法发生冲突时,适用宪法,凡与宪法抵触的部分一概无效。第二,用宪法的应用性观念代替宪法的宣告和记载功能。我国之所以特别注重宪法的宣告和记载功能,一方面是由于宪法不为司法机关所适用,另一方面是由于从观念上对宪法与政治的关系区分不明。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宪法的应用性,在法律实践中,使宪法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成为宪法问题而通过法律手段来加以解决。
(二)建构宪政立法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和国家权力的委托书。因此,实行民主法治或宪政,必须首先要制定保障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和有效监督控制政府权力的法律。这些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政立法是高于国家权力的,“任何国家权力(立法、行政和司法权)都不能违反有关这些基本权利的规定而作为或不作为”。①它们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灵魂,因此,必须要建构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宪政立法体系是指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的立法所构成的和谐统一、相互协调的整体。其大致结构如下:宪法典,这是整个宪政立法体系的总纲。所有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公民基本权利立法,主要是以公民政治权利的立法为基础。包括:新闻法、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另外,还应考虑将罢工自由、迁徙自由写进宪法并分别立法;政党立法,应制定政党法,规范参政党和执政党的权力及其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监督各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合法的活动;国家机关组织立法,是指对国家机关授权和限权的国家机构的组织法,如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大代表法等。监督立法,包括全国人大监督法、情报公开法、政务公开法、公民举报法、请愿法(制定请愿法便于将长期以来上访无序的混乱现象纳人法治轨道,使宪法赋予公民的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地方自治立法,如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有关宪政程序立法,如立法法、弹幼法、授权法等等;有关宪政特别举措的立法,如戒严法、战争与和平法等,以上立法,有些已制定,有些有待修改和补充,有些要抓紧制定。
(三)建立宪法保障制度
第一,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世界各国违宪审查制度对保障民主、法治与人权,对维护国家政治与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体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是,我国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必须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宪法监督委员会由二十一至二十五人组成,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两人。宪法监督委员会直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可以赋予宪法监督委员会以下职权:W提出关于宪法解释的建议和意见;(2)对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以及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提出审查意见;(3)对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地方性法规、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提出审查意见;(4)对中央一级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和政策是否违宪,对中央一级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等提出审查和处理意见;(5)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一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罢免案,提出审查意见;(6)应该由宪法监督委员会行使的其它职权。
第二,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由于我国目前法治不健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还有一部分只在宪法中规定,而无其它部门法的规定,因此,当公民的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公民就不能通过一般的诉讼途径要求得以维护。如宪法明文规定,妇女在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事实上却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视妇女的现象,特别是在招工、招生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又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但有的单位不准符合报考条件的职工报考研究生,甚至考上了也不给办理有关手续,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再如,宪法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在人事任免方面不按宪法规定的程序任免地方政府组成人员从而侵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情况随处可见,现行部门法鉴于被诉主体的特殊性而对此束手无策。这就在公民权利法律保护方面留下空白,而要填补这个空白,必须要建立宪法诉讼制度,这是我们完善我国人权宪法保障制度的重点。如果宪法诉讼制度不能真正建立起来,那么宪法的保障人权功能也不可能得到很好地发挥。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批复中指出:“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荃依据宪法规定而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促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案涉及宪法诉讼,无独有偶,山东青岛市三名考生认为高考录取中的不平等待遇而状告教育部侵犯平等受教育权一案,此案也涉及宪法诉讼。这两起案件不管其审理结果如何,也不管法院批复中有何瑕疵,但其宪法意义不言而喻。这两起案件告诉我们,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是今日中国宪政建设的必由之路。宪法将从神圣的殿堂走进法院,走向民间。人类已迈人21世纪,中国正向着法治与宪政的目标前进,中国社会主义宪政目标的实现,看来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而宪法诉讼制度本身是法治国家和宪政社会的重要标志。
G. 公民权利趋势
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就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体现权利的根本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在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关系,形成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利益分配和权利制约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基础。基本权利的主体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法人。基本权利直接适用于社会生活是当今宪法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具体的基本权利直接约束国家机关,具有直接的效力,抽象的基本权需要通过具体的立法变为现实的具体的基本权利,具有间接的效力。
从基本权利的内容看,我国采取列举式的方式设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具体范围包括:1、平等权。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示威自由。4、人身自由。5、宗教信仰自由。6、文化教育权利。7社会经济权利。8、监督权与请求权。9、特定主体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范围基本上反映了世界权利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体现了公民在宪政体制中获得最根本的权利地位。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特定主体的某一部分基本权利作限制是必要的。但限制基本权利须有以下条件:1、有明确的法律依据。2、该法律具有合宪性。3、有明确的公益目的。4、对特定的权利不得限制。5、不能侵害自由和权利的本质。
二、公民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和原则。确立了国家机关活动的界限和基本出发点,也是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或手段。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内容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差别待遇。
(二)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一方面表现为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组织与管理即政治权利,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范围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是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被选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没有利益就没有选举,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选举权是具体的权利,能带来一定的利益,具体包括选择权、投票权、表决权、监督权、罢免权。
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1)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宣传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宪法中主要指政治言论自由,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形式。包括思想表达与传达自由、言论机关的自由以及了解权和反论权。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具有政治监督作用。
2)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见解和看法。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政治监督和信息传播功能。
3)结社自由:指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律规定的程序组织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治性的和非政治性的。
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进行,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公民表现意愿的强烈形式和手段。此三项自由相互联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与政府进行沟通和表达意愿的有效方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防止缺少此种渠道后逼上梁山实施暴力。
(三)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内容上包括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教派或那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以人身保障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内容包括: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公民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
4、通信自由: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它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具体指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属私生活秘密与表现行为的自由。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容他人不得私阅或窃听。
(五)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是一种复合权利,出现了如消费者权利、环境权、社会保障权等新的权利类型。我国宪法规定了以下内容:1、公民财产权: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范围包括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其他合法财产,投资权、经营权、继承权也在其列。
2、劳动: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具有双重性,也是一种义务。包括劳动就业权、取得报酬权。
3、休息权: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劳动力延续的条件,也是劳动者享受文化生活、自我提高的权利。一周五日工作8小时,享受公休假、法定休假、年休假、探亲假等。
4、社会保障权:指因社会危险处于保护状态的个人,为了维持人的有尊严的生活而向国家要求给付的请求权。是宪政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包括生育保障权、疾病保障权、残疾保障权、死亡保障权与退休保障权等具体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
是一种综合的权利体系,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方面体现为受教育权,文化方面体现为科学研究自由、文艺创作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
1、受教育权: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训练的权利。是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按照能力受教育,享受教育机会平等。
2、科学研究自由:公民有自由地对科学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权利,不允许非法干涉;公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国家有义务提供必要条件;国家应奖励和鼓励科研人员,保护科研成果。
3、文艺创作自由:公民有权自由地从事文艺创作并发表成果。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国家权力不得非法干涉文艺创作,做出限制时应注意合理界限。
4、其他文化活动自由:指观赏、欣赏、享用文化作品和从事各种娱乐活动。
(七)监督权与请求权
1、监督权: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具体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等。
2、请求权:公民依照宪法规定,要求国家作一定行为的权利。是基本权利实现的手段性权利,是具有一般效力的具体的现实的权利。包括国家赔偿请求权、国家补偿请求权、裁判请求权,广义上还包括监督权。
(八)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1、妇女权利的保护: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培养妇女干部。92年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其家庭生活平等权、同工同酬权、受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劳动保护权、生育权作特殊保护。
2、儿童权利的保护:通过《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对儿童的抚养、受教育、社会安全、人格、收养、残疾儿童成长作特定保护。
3、老年人权利的保护:通过《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老年人的退休、赡养、生活保障作特定保护。
4、残疾人权利保护:通过《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对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权、劳动就业权、受教育权、政治权利、人格权利做出特定保护。
5、华侨、归侨和侨眷权利保护:对华侨的保护适用国内法和外交保护两种方式,对归侨、侨眷的保护通过《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人依据法律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要求。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我国宪法第52条至第56条规定了我估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H. 如何理解注重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未来立法的趋势
立法不只为国,也是为民,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鼓励推进更为广泛的公民参与,认真倾听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加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以及在公民中的影响力和认知程度,促进法律法规得到更好执行,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