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的程序
1. 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1、提出立法议案。
2、审议立法议案。
3、表决和通过立法议案。
4、公布法律。
(1)立法的程序扩展阅读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是: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有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和代表(3人以上附议),由主席团提请大会讨论,并经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通过的地方性法规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立法原则的指导和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立法工作,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工程。
如何保证不同种类、不同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调整范围方面互相配合协调,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系统,充分发挥其系统的整体功能。
如何避免各级各部门的立法机构或参与立法的机构为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利益而争夺权利,逃避义务,如何保证立法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性,具有预测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有一些指导思想和普遍遵循的原则是必要的。
一些学者曾从理论上对此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例如有人认为中国的立法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各立法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立法的原则应包括民主、公开、公正、权力义务相一致等。
也有的学者认为,立法原则还应包括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配合协调、新法优于旧法、上级法优于下级法、立法监督等。
但是目前这些讨论还限于研究阶段,到作为普遍遵循的原则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要作大量的工作。
2. 我国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的前提,是为实现教育的法律调整提供根据的。对教育关系的法律调整取决于教育立法的质量和水平,法律调整的效果信息的反馈又影响新的教育法的创制。因此,教育立法应保持灵敏的常态,积极地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立、改、废,真正让依法治教“有法可依”。同时,教育寺法活动本身也必须依法讲行、有法可依。
教育立法的程序是指享有教育法律创制权的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律的法定工作秩序、步骤和方法。立法程序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活动或过程的事实,而是对立法活动或过程进行约束、规范的活动或过程,强调活动的规范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严格立法程序对坚持法律创制的严肃性、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保证立法质量、实现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教育立法程序如下:
(1)提出教育法律议案。在我国,只有依法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才能向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提出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律的议案。行使教育立法提案权的活动是启动教育立法程序的活动,是教育立法机关进行教育立法的前提。提出法律议案,可以提出立法主旨和理由,而另由有关机关起草该项草案,也可以在提案的同时附有立法草案。
享有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人员所提出的教育法律议案并非都能进入下一道程序,只有经过一定的审查被列入议程的法律议案,才能成为被审议的对象,才有获得通过的机会。
(2)审议教育法律草案。这是立法机关对列入议程的教育法律议案进行正式审查和讨论的程序。立法机关的审议权是国家立法权力的重要标志,对法律草案的审议是立法的重要阶段。审议权不同于提案权可以由几个机关或组织共同享有,而只能由议会或代表机关享有,即具有排他性、唯一性。
一项教育法律草案能否最终成为正式法律,主要是根据审议的结果。审议教育法律草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协调利益、平衡关系、统一意志、修正不足的过程。在审议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规则:会议公开规则、讨论和辩论规则、提出修正案的规则、一事不再议规则、听证会规则等。
(3)通过教育法律案。这是教育立法程序的关键性阶段,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法律草案经过审议后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正式法律。正是在这个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上,决定了该项教育法案的命运。通过法律的方式或途径主要有三种:经过立法机关对立法案表决通过;经过享有立法权的特定机关批准通过;经过全民公决获得通过。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案一般采用表决的方式。表决结果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即一项法律草案只有获得法定多数的表决者的赞成才能通过。
实践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通过制度,即原则通过。某项法律案经立法机关基本同意或原则同意,再授权有关机关根据审议意见作修改后,公布实施。
(4)公布教育法律。公布法律是指享有法律公布权的机关或人员,在一定时间按照一定的方式将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予以颁布的活动。公布法律是法律制定的必须程序,是法律公开性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公布令中应载明该项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时间。
3. 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
①提出议案
在众议院,一名或多名众议员只要把议案文本送交书记官或投入议案箱,议案就提出了。
在参议院,一名或多名参议员只须得到会议主持人的认可,就可宣布议案。
同一议案可在两院分别提出。提案权独属国会议员,总统在国会只能提出立法建议,无权直接提出议案。
②委员会审议
议案提出后,众议院议员或参议院主持人按议事规程将议案提交给主管常设委员会审议。委员会主席通常会将议案交给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审议,也可由全体委员会直接审议。
小组委员会审议时,就议案进行公开的或秘密的听证会。邀请政府官员,利益集团代表,其他议员或公民到会作证:提供情况,陈述意见,回答各种问题。听证后,进行议案审议。完成审议后,向全体委员会报告。全体委员会有时又举行听证会,再审改议案,才进行表决。如果表决拒绝该议案,则议案很可能就此夭折。事实上绝大多数议案在此关口夭折。
③全院辩论和表决
委员会表决通过的议案,附加一份报告回到议院,列入日程表。议员们对该项议案进行辩论,提出修正案,最后进行表决。
议案在一院通过后,即送另一院审议,再经过一套以上程序,最后再次表决。
④两院协商
如果第二院对议案又加修改,从而两院通过的文本发生分歧,则需要专门成立临时两院联合委员会协商解决。这个联合委员会协商一致后,文本送回两院表决。这一次两院不再修改议案。如都通过了,就送总统签署。如果为某一院拒绝,再送回联合委员会协商,或任命新的联合委员会协商,直到两院通过为止。
⑤总统签署
总统接到两院通过的议案后签署,即成为法律。也可否决或搁置。否决后议会两院各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则无须总统签署即成为法律。如搁置10天,议会并未休会,议案自动生效。如果10天内议会休会,则议案作废。搁置否决不需要理由,也不能被推翻。
现代美国,总统在立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总统否决议案后,两院要以三分之二的多数才能否决无效,而三分之二多数是很难争取到的。
其次,总统可以通过咨文行使立法倡议权,事实上国会每年的立法工作主要就是围绕总统的建议进行的。
而由行政部门起草的作为行政建议的议案,通常由拥有管辖权的国会常设委员会主席或小组委员会主席在一个议院提出。行政部门的议案总可以在议会中找到至少一个代言人为他们提出议案。
但是,总的来说,与英国不同,美国总统完全控制国会的时候很罕见。自30年代以来,只有罗斯福新政的“头100天”,约翰逊在1963年─1965年,里根在执政的第一年,可以说是总统暂时主宰了国会,其他时间,行政和立法是相对独立的,总统总要受到议会这样那样的反对。总统不可能命令国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他只能说服国会,或直接向选民呼吁形成舆论压力,或通过讨价还价、政治交易等手段,使国会通过他的立法计划。
4.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有什么区别
立法过来程:1)立法准备源 2)由法案到法: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法案~公布法律 3)立法完善:立法解释;法的修改、补充、废止;法律清理、汇编和编纂。
立法程序:是立法主体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1、提出法案A概念2、 有权提案的主体3、 表决和通过法案
5. 简述教育立法程序的四个主要步骤。
试述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 教育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 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和手续。根据我国以往的立法实践和《立 法法》的规定,教育立法一般分为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 法律、公布法律四个步骤。
(1)提出法律案 提出法律案是我国立法的第一个阶段,是法律审议、通过、公布 的前提。它是指被授予专门权限的机构和人员向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草 案,使审议法律草案列入议事日程,成为立法机关讨论的对象。提出 来出法律案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和人员的专有职权。
(2)审议法律草案 法律草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于己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 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在我国对法律草案的审议一般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专门委员会的审议,二是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3)通过法律 法律的通过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表示正式同意,使之成为法 律。我国法律和其他议案需由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半数通过;全国人 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需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地 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皆以全体代表半数通过为有效。 同时,我国还有立法案经过审议后由有关人大机关决定是否批准通过 的立法。
(4)公布法律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己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 公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 予以公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提 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机关发布;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由国 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教育立法科学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教育立法要求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实在,人们只有充分认识教育规律,才能科学地制定出符合教育 规律的教育法规,按教育规律办事,使教育法尽可能符合教育规律, 以保障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立法要求具有可行性。教育法规实施的好坏,取决于教育法 规本身是否具有可行性,即教育法规规定的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是否清 楚明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立法要求有实效。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保障各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只有达到这些目的,才是有实效的。
6. 我国人大的立法程序
(1)提案。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事项的议案。
(2)审议。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是否列入议程,由大会主席团决定,或者先交有关委员会审议后再根据审查意见决定是否列入议程。由人大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各代表团审议,或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后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决定交大会表决。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或先交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经法定程序审议后决定提交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案,应当在会议举行前一个月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必须由人大常委会或提案人向人大全体会议作说明。在各代表团审议过程中,提案人应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有关组织和机关应当根据代表的要求介绍情况。
(3) 通过。全国人大审议的议案,凡未在审议过程被提案人撤回或经主席团决定停止审议的,都要进行表决,“由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宪法和宪法修正案须经全体代表2/3赞成方为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由它的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公布。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案,皆以国家主席令形式公布,并同时宣布生效时间。
7. 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有哪些
我国现行的立法程序:
1.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法定权限的国家机关和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有关法律议案或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某项法律的提议。
2.审议法律草案,即立法机关对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查、讨论。
3.表决和通过法律草案,即立法机关对经过审议的法律议案进行表决,是立法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阶段。
4.公布法律,即立法机关将活的通过的法律按照法定的形式公之于众。法律的公布全由公家主席来行使。法律的法定公布形式是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公布全文,传媒可予下载。
立法程序
(1) 提案。提案权属于谁,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提案权专属政府,如奥地利;有的国家只有议员才可以提出议案,如美国;有的国家,政府、议员皆有提案权;还有的国家无限制,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从政府部门到社团组织,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都可以提出法律议案。
(2) 辩论。议会审议法案要依据一定的议事规则进行公开辩论。辩论一般要经过三读(也有“一读”或“二读”的),以英国为例,其下院的一读只宣布议案名称,使之付印,不进行辩论。二读是关键,即在确定议案的重要原则之后交由有关委员会审议;受理该委员会要逐条逐款审查并向议会提出报告。报告。三读是在委员会审理和报告的基础上对议案的内容进一步进行辩论,然后表决。实行三读的国家还有丹麦、芬兰、德国、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各国在“读”的具体程序或者方式上多有不同,但目的却大同小异。
(3) 通过。立法机关对立法议案表示最后同意即为通过,英国等少数国家,所有法案都以简单多数票通过。多数国家,宪法性法须以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其余以简单多数通过。法案的表决可就整个议案进行,也可分内容逐条进行;通过的部分进入下一道程序,未通过的部分则为废案。有的国家的某些法案,议会通过后还须全民公决。
(4) 公布。法案由议会表决或者全民投票通过后,一般还要经国家元首签署并以一定形式公布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法律。对议会通过的法案,国家元首应在法定期限内签署(有的还要务求行政首脑、主管部长附署),或要求复议,或予以否决;对全民公决通过的法案,国家元首在法定期限内签不签署都要生效。在瑞士,法案经两院通过后要在官方的“法律汇编”刊行5天后才生效。
三、 中国的立法体制
1、 立法权限的划分
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国家立法权的划分,既要充分体现主权在民的原则,确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立法中的优势地位,又要赋予中央政府和地方适当的立法权限以便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基于这种考虑,我国立法权主要包括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立法权(由国务院行使)、地方立法权(由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