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相若
1. 求《道德经》的原文,正宗老子写的原文繁体的
道 德 经
壹章(45)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的之始;有名,万物之毋
。估常无欲,似观其秒;常有欲,似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胃之玄。玄之双玄,众秒之门。
二章(46)
天下皆蜘美之为美,斯恶巳;皆蜘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杨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似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做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攻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似不去。
三章(47)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似圣人之治,墟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蜘无欲。使夫蜘不敢弗为而巳,则无不治。
四章(48)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蜘谁之子,橡蒂之先。
伍章(49)
天的不仁,似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似百牲为刍狗。天的之间,其优橐龠呼?墟而不屈,动而愈出。哆闻数穷,不如守中。
六章(50)
谷神不屎,是胃玄牝。玄牝之门,是胃天的根。锦锦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51)
天长的玖。天的所似能长且玖者,似其不咱生,估能长生。是似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似其无私邪?估能成其私。
八章(52)
上善若水。水善梨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估几于道。居善的,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估无尤。
九章(5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巳。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瞒堂,摸之能守。富贵而骄,咱遗其咎。攻遂身腿,天下之道。
拾章(54)
栽营魄抱壹,能无离呼?专气至揉,能如樱儿呼?修除玄揽,能无疵呼?爱民治国,能无智呼?天门开阖,能为雌呼?明白四达,能无蜘呼?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拾壹章(55)
三拾辐拱壹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似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护牖似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估有之似为梨,无之似为用。
拾二章(56)
伍色令人木盲;伍音令人洱聋;伍味令人口爽;池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似圣人为腹不为木,估去彼取此。
拾三章(5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呵胃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胃宠辱若惊。呵胃贵大患若身?吾所似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呵患?估贵似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似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拾四章(58)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至诘,估混而为壹。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胃无壮之壮,无物之橡,是胃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咕之道,似御今之有。能蜘咕始,是胃道记。
拾伍章(59)
咕之善为道者,微秒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估强为之蓉:豫兮,若冬涉川;优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菱释;敦兮,其若扑;矿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似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似玖?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估能蔽而新成。
拾六章(60)
至墟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似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蜘常曰明。不蜘常,妄做,兄。蜘常蓉,蓉乃公,公乃逛,逛乃天,天乃道,道乃玖,殁身不殆。
拾七章(61)
太上,不蜘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促焉,
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攻成事遂,百牲皆胃:「我咱然」。
拾八章(62)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哮磁;国家昏乱,有忠臣。
拾九章(63)
绝圣弃智,民梨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哮磁;绝巧弃梨,盗贼无有。此三者似为文,不促。估令有所属:见素抱扑,秒思寡欲,绝学无优。
二拾章(64)
惟之与阿,相去几呵?美之与恶,相去若呵?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
其抹央栽!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抹挑;吨吨兮,如樱儿之抹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栽,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似,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毋。
二拾壹章(65)
孔德之蓉,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咱今及咕,其名不去,似阅众甫。吾呵似蜘众甫之壮栽?似此。
二拾二章(67)
「曲则全,汪则矗,哇则盈,敝则新,秒则得,哆则惑。」是似圣人抱壹为天下式。不咱见,估明;不咱是,估彰;不咱伐,估有攻;不咱矜,估长。夫惟不争,估天下摸能与之争。咕之所胃「曲则全」者,岂墟言栽!诚全而归之。
二拾三章(68)
希言咱然。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的。天的尚不能玖,
而况于人呼?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促焉,有不信焉。
二拾四章(66)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咱见者不明;咱是者不彰;咱伐者无攻;咱矜者不长。其茬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估有道者不居。
二拾伍章(69)
有物混成,先天的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碉行而不殆,可似为天的毋。吾不蜘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世,世曰远,远曰反。估道大,天大,的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壹焉。人法的,的法天,天法道,道法咱然。
二拾六章(70)
重为轻根,静为澡君。是似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呵万乘之主,而似身轻天下?轻则失根,澡则失君。
二拾七章(71)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似圣人常善救人,估无弃人;常善救物,估无弃物。
是胃神明。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胃要秒。
二拾八章(72)
蜘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樱儿。蜘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促。常德乃促,复归于扑。蜘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扑撒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棺长。估大制无割。
二拾九章(73)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巳。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墟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似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拾章(74)
似道佐人主者,不似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兄年。善有果而巳,不似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巳,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胃不道,不道早巳。
三拾壹章(75)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估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巳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兄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似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似悲哀泣之,战胜似丧礼处之。
三拾二章(76)
道常无名。扑虽尔,天下摸能臣。喉逛若能守之,万物将咱宾。天的相合,
似降甘露,民摸之令而咱均。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蜘止。蜘止可似不殆。譬道之茬天下,优川谷之于江海。
三拾三章(77)
蜘人者智,咱蜘者明;胜人者有力,咱胜者强。蜘促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玖。屎而不亡者寿。
三拾四章(78)
大道乏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攻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尔;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似其终不咱为大,估能成其大。
三拾伍章(79)
执大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坪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呼其无味,视之不促见,听之不促闻,用之不促即。
三拾六章(80)
将欲歙之,必估张之;将欲弱之,必估强之;将欲废之,必估兴之;将欲取之,必估与之。是胃微明。揉弱胜刚强。渔不可脱于渊,国之梨器不可似示人。
三拾七章(81)
道恒无名,喉逛若能守之,万物将咱化。化而欲做,吾将镇之似无名之扑。
无名之扑,夫亦将不欲。不欲似静,天的将咱正。
三拾八章(1)
上德不德,是似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似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似为;下德无为而有似为。上仁为之而无似为;上义为之而有似为。上礼为之而摸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似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估去彼取此。
三拾九章(2)
昔之得壹者:天得壹似清;的得壹似甯;神得壹似灵;谷得壹似盈;喉得壹似为天下正。其至之。天无似清,将恐裂;的无似甯,将恐废;神无似灵,将恐歇;谷无似盈,将恐竭;喉逛无似贵高,将恐蹶。估贵似贱为本,高似下为基。是似喉逛咱胃「孤」、「寡」、「不谷」。此非似贱为本椰?非呼?估至数誉无誉。是估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
四拾章(4)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拾壹章(3)
上仕闻道,勤而行之;中仕闻道,若存若亡;下仕闻道,大笑之。不笑不促似为道。估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腿,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促,建德若偷;质真若俞,大坊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始且善成。
四拾二章(5)
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似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逛公似为称。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屎」,吾将似为教父。
四拾三章(6)
天下之至揉,池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似蜘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拾四章(7)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哆?得与亡孰病?是估,甚爱必大费,哆藏必厚亡。
蜘促不辱,蜘止不殆,可似长玖。
四拾伍章(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矗若屈,大巧若出,大辩若讷。澡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四拾六章(9)
天下有道,却走马似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摸大于不蜘促;咎摸大于欲得。估,蜘促之促,常促矣。
四拾七章(10)
不出护,蜘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蜘弥秒。是似圣人不行而蜘,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四拾八章(1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双损,似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似无事。及其有事,不促似取天下。
四拾九章(12)
圣人常无心,似百牲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茬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伍拾章(13)
出生入屎。生之徒,拾有三;屎之徒,拾有三;人之生,动之屎的,亦拾有三。夫呵估?似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菱行不遇兕唬,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唬无所措其爪,兵无所蓉其刃。夫呵估?似其无屎的。
伍拾壹章(14)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似万物摸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摸之命而常咱然。估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停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胃玄德。
伍拾二章(15)
天下有始,似为天下毋。即得其毋,似蜘其子。即蜘其子,复守其毋,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挤其事,终身不救。见尔曰明,守揉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伍拾三章(16)
使我介然有蜘,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墟,服文采,带梨剑,厌饮食,材货有馀,是为盗竽。非道也栽!
伍拾四章(17)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似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估似身观身,似家观家,似乡观乡,似邦观邦,似天下观天下。吾呵似蜘天下然栽?似此。
伍拾伍章(18)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揉而握固。抹蜘牝牡之合而□做,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蜘和曰常,蜘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胃之不道,不道早巳。
□〔浚(去‘山’换‘血’)〕zui1。
伍拾六章(19)
蜘者不言,言者不蜘。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胃玄同。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梨,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估为天下贵。
伍拾七章(20)
似正治国,似奇用兵,似无事取天下。吾呵似蜘其然栽?似此:天下哆忌讳,而民弥贫;人哆梨器,国家滋昏;人哆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哆有。估圣人云:「我无为,而民咱化;我好静,而民咱正;我无事,而民咱富;我无欲,而民咱扑。」
伍拾八章(21)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椅,福兮,祸之所伏。孰蜘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玖!是似圣人坊而不割,廉而不刿,矗而不肆,光而不耀。
伍拾九章(22)
治人、事天,摸若啬。夫为啬,是胃早服,早服胃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摸蜘其极。摸蜘其极,可似有国。有国之毋,可似长玖。是胃深根固柢,长生玖视之道。
六拾章(23)
治大国若烹尔鲜。似道位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估德交归焉。
六拾壹章(24)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似静胜牡,似静为下。估大国似下尔国,则取尔国;尔国似下大国,则取大国。估或下似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尔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六拾二章(25)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似市尊,美行可似咖人。人之不善,呵弃之有?估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似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咕之所似贵此道者呵?不曰:球似得,有罪似免邪?估为天下贵。
六拾三章(2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尔哆秒,报怨似德。图难于其杨;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杨;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似圣人终不为大,估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哆杨必哆难。是似圣人优难之,估终无难矣。
六拾四章(27)
其安杨持;其抹挑杨煤;其脆杨泮;其微杨撒。为之于抹有,治之于抹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抹;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竿裏之行,始于促下。为者败之;
持者失之。是似,圣人无为,估无败;无持,估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似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似辅万物咱然而不敢为。
六拾伍章(28)
咕之善为道者,非似明民,将似愚之。民之难治,似其智哆。估似智治国,
国之贼;不似智治国,国之福。蜘此两者亦稽式。常蜘稽式,是胃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六拾六章(29)
江海所似能为百谷逛者,似其善下之,估能为百谷逛。是似圣人欲上民,必似言下之;欲先民,必似身后之。是似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似天下乐推而不厌。似其不争,估天下摸能与之争。
六拾七章(32)
天下皆胃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估似不肖。若肖,玖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壹曰磁,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磁,估能勇;俭,估能广;不敢为天下先,估能成器长。今舍磁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屎矣。夫磁,似战则胜,似守则固。天将救之,似磁卫之。
六拾八章(33)
善为仕者,不武。善战者,不奴。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胃不争之德,是胃用人之力,是胃配天,咕之极。
六拾九章(34)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村,而腿迟。」是胃行无
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摸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估杭兵相若,
哀者胜矣。
七拾章(35)
吾言甚杨蜘,甚杨行。天下摸能蜘,摸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蜘,
是似不我蜘。蜘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似圣人被褐而怀玉。
七拾壹章(36)
蜘不蜘,上,不蜘不蜘,病。圣人不病,似其病病,是似不病。
七拾二章(37)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似不厌。是似圣人咱蜘不咱见,咱爱不咱贵。估去彼取此。
七拾三章(38)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梨或害。天之所恶,孰蜘其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咱来,姗然而善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七拾四章(39)
民不畏屎,奈呵似屎惧之?若使民常畏屎,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胃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七拾伍章(40)
民之饥,似其上食税之哆,是似饥。民之不治,似其上之有为,是似不治。
民之轻屎,似其上球生之厚,是似轻屎。夫惟无似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七拾六章(41)
人之生也揉弱,其屎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揉脆,其屎也枯槁。估坚强者屎之徒,揉弱者生之徒。是似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揉弱居上。
七拾七章(42)
天之道,其优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促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促。人之道,则不然:损不促似奉有馀。孰能有馀似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似圣人为而不恃,攻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七拾八章(43)
天下摸揉弱于水,而攻坚强者摸之能胜,似其无似杨之。弱之胜强,揉之胜刚,天下摸不蜘,摸能行。是似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胃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逛。」正言若反。
七拾九章(44)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似为善?是似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
无德司沏。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八拾章(30)
尔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屎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吠之声相闻,民至老屎,不相往来。
八拾壹章(3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蜘者不博,博者不蜘。圣人不积,即似为人己愈有,即似与人己愈哆。天之道,梨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终◇
2. 为什么故抗兵相若,则哀兵必胜
《道德经》六十九章中“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哀兵必胜,出自此处。然,陈鼓应先生依据《说文》解“哀”有慈的意思。并解该句为:所以,两军相当的时候,慈悲的一方可以取得胜利。 现代汉语词典等对其解释,大都是这样的:意思是对抗的两军,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定能获得胜利。后来用来指受压迫而拥有正义的队伍阵营,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坚定必胜的信心。 依古意及上下文语境,似乎“慈悲”一说更符合《道德经》之本意。 《道德经》六十九章中“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哀兵必胜,出自此处。然,陈鼓应先生依据《说文》解“哀”有慈的意思。并解该句为:所以,两军相当的时候,慈悲的一方可以取得胜利。 现代汉语词典等对其解释,大都是这样的:意思是对抗的两军,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定能获得胜利。后来用来指受压迫而拥有正义的队伍阵营,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坚定必胜的信心。 依古意及上下文语境,似乎“慈悲”一说更符合《道德经》之本意。 附: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无臂④;扔无敌⑤;执无兵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⑦,哀⑧者胜矣。 [译文]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以执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悲痛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注释]1、为主:主动进攻,进犯敌人。2、为客:被动退守,不得已而应敌。3、行无行:行,行列,阵势。此句意为: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4、攘无臂:意为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
3. 道德经和易经有何不同
intleboy202 :你好。
《道德经》主要讲的是:
宫庭档案中保存的、极其重要的、供治国者使用的古中国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则、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经》的上述内容,代表着老子和老子之前的许多古中国先哲的实践和积累。那么,是哪些古中国的先哲呢?具体的人名,老子没有提,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了。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学、数学、哲学、中医、军事、政治、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幸福密码的一部宝典。《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作者老子,《周易》与《道德经》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老子发扬了《周易》思想,创造出了《道德经》。
《周易》与《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们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下面浅谈一下两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有阴阳理论。
《周易》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系辞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
2.都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来源。
《周易》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都提出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哲学观点。
《周易》中讲:“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鸣谦,上用行师征异国;君子暴变,小人革面”。“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道德经》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莫大于轻敌,故抗兵相若,衰兵胜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都提倡谦让、诚信、团结的思想。
《周易》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括囊,无咎无誉。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无平不颇,无往不复。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君子如遁,小人否也。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君子以恐惧修身。”“众允之,志上行也。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有孚发若,信以发之也。君子以恐惧修身。”
4. 老子在道德经都说过哪些话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5.民之从事,常於几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9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 道德经 名句
1.道可来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源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 道德经原文哪一个才是
真正的原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 《道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渴;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
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爱,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兹,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汝以兹垣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古之极也。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斤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7.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有哪些
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8、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2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2、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2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26、清净为天下正。
2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8、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
3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8. 帛书《道德经》的解读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易亚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渴;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
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爱,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兹,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汝以兹垣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古之极也。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斤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而盈之,不若其已。而棁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湛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所以能敝而不成。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 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情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蔡蔡,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也。甚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曲则金,枉则定,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虚语哉!诚金归之。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有,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闩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唯知乎大眯。是谓眇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鸡。,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或培或椭。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诸。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恒无名 。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渝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于江海也。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上,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9.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易亚苏
《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本、任继愈《老子今译(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解读重点分篇,注释篇章要义,点到即止。
《道德经》八十一章,九章为一篇,共九篇。第一篇:德(修养);第二篇:智(教育);第三篇:国(立国);第四篇:治(效法);第五篇:人(上善若水);第六篇:善(玄德);第七篇:器(利用);第八篇:道(返朴归真);第九篇:恒(道行长久)。
第一篇:德(修养)。
(1)三十八章(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天道地德,天有道,地成德,万物资始。天仁、地义、人信(礼)。
(2)三十九章(德之规)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
(3)四十章(德之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四十一章(德之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5)四十二章(德之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6)四十三章(德之范)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7)四十四章(德之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四十五章(德之实)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四十六章(德之象)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二篇:智(教育)。
(10)四十七章(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智者是善,善者顺天承运,德合无疆。
(11)四十八章(智之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四十九章(智之德)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13)五十章(智之性)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
(14)五十一章(智之初)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5)五十二章(智之本)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16)五十三章(智之失)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竽。非道也哉!
(17)五十四章(智之实)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积善成德,积德成道。
(18)五十五章(智之象)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峻(去‘山’换‘血’)〕zui1。)
大智若愚。
第三篇:国(立国)。
(19)五十六章(国之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立国,人立。
(20)五十七章(国之器)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1)五十八章(国之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2)五十九章(国之性)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23)六十章(国之初)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4)六十一章(国之失)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5)六十二章(国之实)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26)六十三章(国之本)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7)六十四章(国之象)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持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
第四篇:治(效法)。
(28)六十五章(治之道)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29)六十六章(治之德)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0)六十七章(治之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1)六十八章(治之性)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六十九章(治之失)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3)七十章(治之实)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34)七十一章(治之象)
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五篇:人(上善若水)。
(35)七十二章(人之道)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6)七十三章(人之器)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姗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7)七十四章(人之德)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38)七十五章(人之性)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9)七十六章(人之初)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40)七十七章(人之失)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41)七十八章(人之本)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42)七十九章(人之实)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43)八十章(治之器)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4)八十一章(治之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5)一章(人之象)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六篇:善(玄德)。
(46)二章(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7)三章(善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48)四章(善之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49)五章(善之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50)六章(善之性)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1)七章(善之初)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2)八章(善之本)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3)九章(善之实)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54)十章(善之象)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第七篇:器(利用)。
(55)十一章(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6)十二章(器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7)十三章(器之德)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58)十四章(器之失)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59)十五章(器之性)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60)十六章(器之初)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61)十七章(器之本)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62)十八章(器之实)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3)十九章(器之象)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八篇:道(返朴归真)。
(64)二十章(道之真,人之初)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65)二十一章(器)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66)二十四章(德)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67)二十二章(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68)二十三章(失)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9)二十五章(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0)二十六章(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71)二十七章(实)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72)二十八章(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第九篇:恒(道行长久)。
(73)二十九章(圣人之道)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74)三十章(治国之道)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5)三十一章(武之道)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6)三十二章(文之道)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7)三十三章(人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8)三十四章(道之初)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9)三十五章(道之象)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80)三十六章(道之性)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1)三十七章(道之实)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10. 道教经典语录语句大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
道德经·老子·哲学·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老子·道德经·哲学·道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国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老子·古风·道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古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法制·老子·道德经·古代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德修养·道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道德经·成功·老师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老子·道德经·国学·诗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智慧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
教育·宽容·世界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国学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学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学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成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哲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理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
道家·道德经·老子·励志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哲学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
道家·道德经·老子·励志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道家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道德经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家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德经·道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道家·道德经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道家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家·道德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道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家·道德经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道家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道家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白玉蟾
歌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家·道德经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家·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道德经·道家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家·道德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
老子·道德经·励志·道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道家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道德经·道家
对于宗教。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还是印度象神、甚至是邪教。我都不信。对于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象神来说。我是喜欢。喜欢不是信仰。喜欢没有信仰这么重。就像某部小说中说的:我喜欢你但不爱你,喜欢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好,爱就要负起太多,最终会变质。信仰也是一样的,信仰了某个宗教,去向他祭拜索取还愿,这失去了最纯真的意义。喜欢,就要简单的多了,看到他会微笑,自己去努力争取想要的。以前和同学去寺里游玩,他们在佛堂中伏地而拜,祈求家宅平安、红线相连,我倚在门旁,看这浮世百态。看多了就累了,想多了就倦了。此后,宗教无论好、无论坏,便只是喜欢。你予他们百般欲念,千般希冀;我焚香一旁,默然不语。
——佚名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道家·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经·道家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家
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道家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道家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道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家·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家·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家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道家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家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道德经·道家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道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
道德经·道家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德经·道家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家·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家·道德经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