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仁义道德
Ⅰ 老子反对儒家仁义,为何道教还提倡儒家道德
有人说老子反对仁义,为什么你们道教自称是道家后人,为何不反对仁义,反而提倡儒家的道德观了?
就现实而言老君爷并不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老君爷的原话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大道不能行后有仁义之说,人的智慧出现后便会有大伪,有了六亲不和之事才会有小道,国家不乱没有忠臣。庄子曾为这段话做过解释,这段解释非常有名,相信你也听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噱σ阅??蝗缦嗤?诮??。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家都听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知后面的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与其我们忆苦思甜感谢快乐,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经历痛苦。
仁义是大道废后的药方,孝慈是有不孝子之后的药方,当国家危难之时忠臣是国家的药方。在老君爷看来,如果人人不知仁义,但行事有仁义,唯有人行事无仁义,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
这好比是人小时候,一开始也不知道仁义道德,但是看到了动物受伤,就会上前帮助。等到人长大了,心思多了,看到动物受伤就会想,凭什么是我帮啊!这么多人看到了都不帮。这时就会有人提倡道德这味药方。老君爷反对的是人心离道远了,而不是老君爷反对仁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关的玄学、文化、神秘故事,请关注全真道士梁兴扬的头条号!
Ⅱ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恩格斯----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凯洛夫----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布莱希特----
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
----亚里斯多德----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尼采----
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
----马卡连柯----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甘地 关于爱情 ----
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www.anmi614.com
----达尔文----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柳宗元----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
----罗斯金----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歌德----
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
----波伊斯----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西塞罗----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歌德----
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 经典语句----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康德----
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车尔尼雪夫斯基----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
----贺拉斯----
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罗斯金----
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党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
----老宣----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One’s courtesy is a mirror to see his image.———(Germany) Goethe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德国]歌德
----歌德----
There's nothing in the world so demoralizing as money. ---Sophocles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比金钱更能使人道德败坏。
----索福克勒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
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
----李奥贝纳----
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
----李奥贝纳----
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
----阿米尔----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道德活动既受政府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
----洛克----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芥川龙之介----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德----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碑铭文----
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www.love614.com/mingyan-1-8.htm
----康德----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布夫勒----
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库申----
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
----罗吉尔•培根----
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乔叟----
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
----莱辛----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普卢塔克----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
----契诃夫----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雪莱----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雪莱----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列宁----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周扬----
因为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径。这样把道德与文章混为一谈,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个分别.创作的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但是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这等于说比如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林语堂----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种“寻求快乐的本性”,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躯都要受过它的支配,好像毫无办法的海草都要跟着潮水的涨落而摆动一般,这种力量不是议论社会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
----哈代----
我认为,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道德,虽然我不喜欢问。我知道我有。但我宁可天天教别人道德,而不愿自己实践道德。“把道德交给别人去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把道德送完了。你就永远用不着了。
----马克吐温----
道德心的功能是叫人区别好坏,让人们随心所欲地挑选一样来做。可是从这里他可以得到些什么好处呢?他不断地挑选,而十有八九他倒宁可挑选坏的。世界上不应该有什么坏事情;没有了道德心,就不会再有什么坏事情。然而人是那么一种不懂道德的动物,他们没法看到:应是因为有了道德心,他们才落到生物的最底层去。谁具有了它,谁就堕落。
----马克吐温----
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
----巴尔扎克----
Ⅲ 请问一下孟子有关德的观点是什么呢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Ⅳ 个人对仁义礼智信的理解 不少于300字
“仁义礼智信”被称为儒家“五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延伸为“仁义礼智信”。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在我们的校园里,以一种平静、博大的境界,让我们深沉,让我们厚重。思想深处,时常有“仁义礼智信”的光芒闪耀,两千多年前的五个字,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躬行。
仁,是爱人之心,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我们首先要爱自己,欣赏自己,这样才能有自信,才会爱别人;我们要爱亲人,父母、孩子,亲人给我们情感上的支撑和精神上的鼓励;我们要爱学生,只有有爱,才会有付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那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更有我们和孩子一同的成长,有孩子们对我们的情感依恋。我们要爱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常常给我们惊喜和成就感;我们更要爱那些学困生,因为他们,我们增长了智慧、丰富了人生的乐趣。
义,“宜也”,天地生万物而不偏私,爱万物而一视同仁,所以“义”的精神,表现在人乃为无偏无私,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公公平平。为师者,就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幼吾幼及人之幼”,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事业,在做事时用心、用爱、用情,做一份事业,而不是从事一门职业。
礼,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精神,是一种道德规范。“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遵循礼来做人,遵循礼来作事,遵循礼来做教育,“礼”是我们的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一切遵循礼的约束,才会为世人所接受,才会与人和谐相处。
智,是知识,也是智慧,还是一种获得智慧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各种知识的过程,但只有知识远远不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处世的智慧,人生的智慧,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会收获获得知识的方法。做到智,首先要勤学,勤能补拙,勤才能有所得;其次要做到敏思,“学而不思则罔”,唯有思考,才能将外在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自己的感悟和能力;再次要做到“切问”,“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多问却不好高骛远;最后要做到“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知识转化成行动,才能称其为智慧。
信,是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车离了輗和軏是无法行走的,人离开“信”也就无法生存。这其中,包含着我们对学生的承诺――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未来助力;包含着我们对家长的承诺――用自己所有的爱与真情,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阳光,为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保障;这其中也包含着学生对我们的承诺――交一份知识的答卷,再交一份完美的诚信答卷,让人格与知识共同增长,让品德与智慧共同发展。
对于“仁义礼智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田家祖训是: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革命者的解释是: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相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作为教育者,我是这样理解的:爱生爱教育为仁,敬业秉公平为义,遵规守道德是礼,为学增智慧是智,立身守承诺是信。
Ⅳ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下一句,及其意思。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下一句是“忠孝勇恭廉”
1、“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五常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2、“温良恭俭让”意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美德。
3、“忠孝勇恭廉”指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5)唯有仁义道德扩展阅读:
仁义礼智信的来源:
仁义礼为孔子提出并组成一个系统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
董仲舒又加入“信”
温良恭俭让出处:
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Ⅵ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1、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首先是人的自身利益的自觉。无论如何,在一个社会中,行善总比作恶好,当个好人总是比做个坏人更受人尊敬。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一般遵循当下的道德规范行事。人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的道德体验逐渐认识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并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具有个人特色的道德观往往是符合当下大潮流的道德观的,这便于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2、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其次是基于传统和法律。经过长时间确立的传统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的行为,这些传统和法律激励人们要有道德,那些不道德的人往往会遭受传统的批判甚至法律的制裁,这一正一反的道德刺激,形成或修正了人的道德认识,反过来又成为传统和法律的延续者。
3、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其实是人的共同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和一般理智来考察人性,我们不难发现,人都有许多共同的需要、欲望和目的等。比如,我们都希望我们的生活和谐、家庭和睦,我们追求自由、幸福,我们乐于享受爱和友情、亲情。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必须确立和遵守某些道德原则(底线),使我们免于恐惧、孤独,免于被欺骗、被管制、被残害。
4、说到底,我们学会合乎道德地生活,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周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什么比这各有意义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的最有价值的努力是为我们行为的道德化而奋斗。我们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都取决于道德。唯有我们行为的道德化才能赋予生命以美好和尊严。”
(6)唯有仁义道德扩展阅读
道德是个社会性概念,它是有别于法律的用以处理人与人、人与其他存在物关系的方式,它用是非、好坏、善恶等概念作出判断。基于此,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关键就在于人是社会性的,人需要协调处理与他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协调处理的前提就是要作出判断,是是,是非?是好,是坏?是善,是恶?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参考资料:网络-道德
Ⅶ 怎么理解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Ⅷ 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道德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的一般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Ⅸ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释义:
孔子教导成仁,孟子教导取义,只要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极致。
出处:《绝命词》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朝
原文: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解释:
孔子教导成仁,孟子教导取义,只要把道义做到了极点,那么所希望的仁德自然也就做到了极至。
我们读圣贤之人的著作,学习的是什么东西?既然学会了仁义,那么从今往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重点字词:
1、庶:几乎,差不多
2、愧:可双重解释:
(1)自己不惭愧;
(2)不愧对别人,正因为不愧对别人所以自己就不惭愧。这是一个对立的统一。
(9)唯有仁义道德扩展阅读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元双方在海面上展开最后的拼搏。结果元军轻易击败宋军,陆秀夫随后背着小皇帝跳海殉难,宋朝彻底灭亡。此役后,张弘范为了继续招降文天祥,将其押送大都。
结果,文天祥在路上绝食八日而未死。到达大都后,见到元朝君臣,文天祥坚决不行跪礼,以高贵的气节让元朝君臣大为佩服:满朝大臣竟都不忍杀害他。
为了劝降文天祥,元朝不惜动用平章政事阿合马、丞相孛罗、南宋的降臣、文天祥的亲弟文壁,甚至被俘的南宋小皇帝,但文天祥说:“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表示自己的决绝之心。
忽必烈知道文天祥被处决,惋惜地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在文天祥死后,其妻收尸时,在文天祥的衣带中发现这首绝命词:“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为什么在临死前要写这些?因为仁义是千百年读书人追求的至高境界,能实现仁义,离圣人也不远矣。
“孔日成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来阐述其仁政思想。
“孟日取义”,作为孔子之后的另一个大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义”,指出“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孟子也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看出来,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义”中都提到了生死的问题。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
他们都主张为了仁义,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自己的性命。这样的思想经过董伸舒的发挥,被定义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则,到两宋时,由于理学家的进一步推崇,“仁义”就与封建道德等同起来,成为读书人的至高准则。
Ⅹ 道,德,仁,义,礼,法(说的是什么)
其实早在鲁迅之前两千年,庄门后学就已反复预言,颠倒淆乱价值序列,必将导致“人与人相食”。
《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老聃阐明的道家价值序列“道德仁义”,意为“道↘德↘仁↘义”。鲁迅批判的儒家价值序列“仁义道德”,意为“仁义=道德”。
价值序列不同,个体的人生取向,群体的制度建构,也就迥然不同。
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万物之“德”,无不得之于道,所以“道”是第一价值,“德”是第二价值。唯有天赋真德,才有先天的终极依据。“仁”、“义”、“礼”、“法”都是后天的、人为的次要价值,没有先天的终极依据。因此以“仁义礼法”之名,行悖“道”、丧“德”之实,就有价值障碍,也有制度防范。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甚至圣人、圣君,都不可能尽知“天道”,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替天行道”。自居“替天行道”,就是“代大匠斫”(《老子》七十四章)。
儒家把第三价值“仁”拔高为第一价值,把第四价值“义”拔高为第二价值,而把第一价值“道”降为第三价值,把第二价值“德”降为第四价值。认为“仁义”即“道德”,“不仁义”即“不道德”,抽空了“道”、“德”的独立价值,取消了“道”、“德”的至高价值。儒家祖师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把第五价值“礼”也拔高为第一价值,认为符合“礼”即符合“仁义道德”,违背“礼”即违背“仁义道德”。于是君主以“仁义礼”之名,行悖“道”、丧“德”之实,就不再有价值障碍,也不再有制度防范。儒家“王道”,幻想“替天行道”的“仁义”圣君一出,就能天下大治。实际情形却永远是《老子》预言的“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儒家并未拔高第六价值“法”,而以“仁义礼”贬抑“法”。然而儒家分支法家以“法”贬抑“仁义礼”,而把“法”拔高为第一价值,认为“王法=天道”,符合“王法”即符合“天道”,同样抽空了“道”、“德”的独立价值,取消了“道”、“德”的至高价值。于是君主以“王法”之名,行违背“天道”之实,就不再有价值障碍,也不再有制度防范。法家“霸道”,幻想“代大匠斫”的“王法”圣君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