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七君子法学

七君子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5-04 03:17:11

1. 记载史良死于1985年,为何还有写于2004年的文章

首先,史良死于1985年,这是毫无疑问的。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女,190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考入常州女师;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曾任常州市学生会副会长;1923年考入上海法科大学,1927年毕业后任南京政工人员养成所指导员;九·一八事变后,一向争取女权的史良发起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1] ,担任理事;1936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因参加与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她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1985年9月6日去世,享年85岁。
其次,我知道你所说的“写于2004年的文章”,就是那篇在网上疯传的“XXX的真实面目和理论实质”。

这篇文章表述的内容,时间、节点、现状都和和85年前的社会现状对不上,故说是史良写于生前发表于身后,也是纯粹扯淡。这样,把文章的作者冠以史良之名,无疑是伪托。
历史上,伪托的文章非常之多。这篇文章之所以伪托为史良所作,原因无非是史良是个正直的人,而文章中的某些分析,确实入木三分,借史良之口说出,更容易服众。

2. 谁有张爱萍,史良的基本资料阿

张爱萍,1910年生于四川达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现代国防科技建设的领导人之一,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建国后张爱萍曾就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同时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的中央委员等职务。2003年7月5日,张爱萍病逝于北京。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女,190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考入常州女师;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曾任常州市学生会副会长;1923年考入上海法科大学,1927年毕业后任南京政工人员养成所指导员;九·一八事变后,一向争取女权的史良发起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担任理事;1936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因参加与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她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1985年9月6日去世,享年85岁。

3. 沈衡老简介

沈衡老即沈钧儒,号衡山,著名的“七君子”之首。
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爱国民主人士,法学家。浙江嘉兴人,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曾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8月继为国民党党员。约于此时,他参加了南社。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次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获释。1941年参加组织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在香港主持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声明坚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其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为建国初期建立人民的法制体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了很大贡献。

七君子,指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的爱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和沙千里。1936年5月,沈钧儒、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等。对此,国民党竟以“危害民国”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位救国会的领导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事件发生后,全国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国民党政府被迫将七人释放。

4. 近代与法律有关的人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作者是俞江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描述的是本书的主要内容,选自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过的有关近代中国法律史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近代法律史中的法学发展与法学人物,第二部分是近代法律修订,第三部分是近代司法。这些论文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反映了作者关心的不同主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或个案,展现近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状况。同时,通过法学语词、法学人物等不同角度,向人们介绍近代法学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
编辑
本书的主要内容,选自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过的有关近代中国法律史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近代法律史中的法学发展与法学人物,第二部分是近代法律修订,第三部分是近代司法。这些论文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反映了作者关心的不同主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或个案,展现近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状况。同时,通过法学语词、法学人物等不同角度,向人们介绍近代法学的发展历程。
俞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读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编辑
法学与法学家
近代中国法学语词的生成与发展
一、感知阶段:1800年至1860年间的《五车韵府》与《各国律例》
二、整合阶段:1860年至1900年,以罗布存德氏《英华字典》为主线
三、改造和平衡阶段:1900年至1911年,中国第一批法律辞典及其他
四、近代中国法学语词发展过程的启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权概念
一、“民权”小释
二、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权”概念
三、严复的民权观
四、小结
沈家本的人格平等观
一、平等:一个让沈家本回避的问题
二、形式平等:善恶与贫富之议
三、人格:西方的?抑或中国的?
四、结语:曲折的解释
清末修律中的吉同钧
简评礼法之争
一、劳乃宣的“反映论”
二、杨度的“进化论”
三、沈家本的“会通论”
四、结语
近代法学家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讨论
法律修订
两种清末宪法稿本的发现与初研
一、清末立宪史的研究现状
二、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发现及初考
三、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初步研究
四、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价值
附1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后续说明
附2 关于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末宪法草案稿本再说明
《大清民律(草案)》考析
一、修订《清民草》的历史背景与肇因
二、民律修订宗旨的讨论及确立
三、《清民草》修订过程
四、《清民草》的内容及特点
五、对《清民草》的评价与再评价
《中华民国暂行民律草案》简析
一、问题的提起
……
司法改革
资料整理

5. 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

第一任检察长我知道,哈哈,是董必武,我们学校有他的头像.....

6. 张志让的介绍

张志让(1893—1978) 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曾求学于复旦公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东吴大学教授。张志让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是一名热诚的爱国民主志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志让出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先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多项领导职务,并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等职。

7. 问:七君子里面史良是不是女的

是的。
史良(1900—1985),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大律师、著名法学家,中国第一个女部长。是民国十大才女中领导职务最高的女性。

史良出身于常州世代书香之家,自幼秉承了父亲倔强的品格和母亲干练的气质,从小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口才杰出。1919年史良参加“五四”运动,担任常州女师同学会的会长,还被推为省立第五中学、常州南师和女师三校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兼评议部主任,参加了学界联合会。为了查禁日货、鼓动商界和工人罢市罢工,她经常在外进行宣传演讲,许多函电文告均出自史良的手笔。史良1923年考入上海法科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925年“五卅”运动中,史良积极组织了示威游行,以至被捕,释放后主编了一个名为《雪耻》的刊物,宣传民族独立,反对列强侵略。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选举宋庆龄、沈钧儒、史良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为了推动国民党抗日,她曾同沈钧儒、章乃器、沙千里作为救国会的代表,到南京请愿,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国民政府悍然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史良是“七君子”中唯一的女君子,她在狱中拒绝敌人的诱降阴谋,坚持爱国无罪的正义立场。法庭上,史良穿着香云纱的连衣裙,水红色压白花,质地温存纤柔,微微透,微微薄,艳惊四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李公朴与史良是常州人外,“七君子”的辩护律师也是一位常州人,他就是张太雷的堂兄张志让。张志让早年留学欧洲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是民国著名的大律师,历任北大、复旦等名校教授,新中国诞生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史良和张志让这两位常州籍大律师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才思雄辩,他们严密的词句和幽默风趣的思辨使得法官们哑口无言。直到七七抗战开始后,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史良等才被宋庆龄、何香凝营救出狱。

8. 江苏淮安古代有什么名人

徐偃王 公元前11世纪至前世纪人,古徐国国君,以仁义重天下,国力强大,曾打败周穆王的王师,版图一度横跨黄、淮、江流域。国都今盱眙北境。

韩 信 (?—前196),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秦汉之际淮阴县人。兴汉灭楚之主要军事统帅。有“兵仙”之誉。著有《兵法》3篇。《辞海》有专条。

漂 母 秦末淮阴县近郊一位普通劳动妇女。韩信少年落魄时,她仁慈怜悯,“以食饭之”,历十数日。漂母与孟母、岳母并称于史。

枚 乘 (?—前140),西汉淮阴县人。汉赋的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其子枚皋也是著名辞赋家,作文速,“倚马可待”。《辞海》枚乘、枚皋均有专条。

陈 登 (约164-201),东汉下邳淮浦(今涟水)人。在广陵太守任上,开邗沟西道,筑捍淮堰、陈公塘等水利设施。又助曹操灭吕布。《辞海》有专条。

陈 琳 (?—217),东汉末广陵射阳人,字孔璋。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有《陈记室集》。《辞海》有专条。

步 骘 (?—247),三国时吴国丞相。淮阴人。孙权拜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在西陵20年,“邻敌敬其威信”。后代陆逊为相。

鲍 照 (414—466),南朝宋北东海郡(治今涟水县)人。刘宋时期杰出文学家、桂冠诗人。他的诗、文、赋,在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有《鲍参军集》。其妹鲍令晖亦为著名文学家。《辞海》均有专条。

王义方 (616—669),唐泗州涟水人。著名高士,得宰相魏征器重。因奏劾权相枉法而受贬,乃教授生徒以终。有《笔海》、《文集》各10卷。

中孚(约740—798)唐楚州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称其:“侍郎文章秀,杰出淮楚灵。”其妻张夫人亦工诗,《拜新月》极清新可读。

赵嘏(810—856),楚州山阳人,唐代诗人。因“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有“赵倚楼”之称。有《渭南集》3卷。《辞海》有专条。

刘仁赡(900-957),洪泽人,五代名将,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周世宗攻寿州,仁赡坚守,久攻不下。其子欲降周,仁赡辕门斩子,成为历史上著名故事。后周、南唐均仰其节,屡屡加封。

卫朴,楚州山阳人,北宋时盲人历算家。他所推历法,准确度超过了唐代僧一行的《大行历法》。主修《奉元历》。《辞海》有专条。

李之仪(1048-1118),北宋词人。原籍沧州无棣,自祖父仕于楚州,因家山阳。有《姑溪居士集》七十卷。代表作《卜算子》,脍炙人口。《辞海》有专条。

张耒(1054—1114),淮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张右史文集》。张耒及其3个儿子都中进士。《辞海》有专条。

杨介,泗州人。北宋著名医学家,编绘《存真环中图》,对我国古代人体解剖学颇有贡献。又著有《四时伤寒总病论》。

廉布,宋楚州山阳县人,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师法苏轼而得其神韵,官至武博学士。

梁红玉(?—1135),楚州山阳人。宋代抗金女英雄。名将韩世忠妻。与金人大战镇江与黄天荡,红玉亲执桴鼓指挥作战,大败金兵。与韩世忠守楚州,金人不敢犯。淮安有梁红玉祠。《辞海》有专条。

龚开(1222—1306),宋元间淮阴县龟山人。著名书画家。宋亡,隐居吴中。他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开写意画先河。尤长于画马。《辞海》有专条。

垕,元淮安路山阳县人。著《画鉴》一书,专论鉴藏名画之方法与得失,又多从画法立论,尤得要领。

朱元璋(1328—1398),生于盱眙。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在南京称帝,在位31年。葬紫金山明孝陵。《辞海》有专条。

金濂(?-1461),叶淇(?-1496),均为明淮安府山阳县人。金濂官至户部尚书,追封沭阳伯,为明代著名理财家。叶淇也是著名理财家,户部尚书,变食盐开中之制,施行三百余年之久。

吴承恩(1506—1582),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著名小说家,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辞海》有专条。

沈坤(1507—1560),淮安新城大河卫人。明代抗倭英雄。嘉靖辛丑状元。募义勇抗倭,屡挫倭寇,乡民誉之为“状元兵”。河下“状元楼”即祀沈坤。

胡琏,沭阳人,世居淮安府城,任闽广兵备道,屡胜葡萄牙侵略者。并将缴获的先进枪炮加以仿造,为我国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先驱人物。官至户部侍郎。有《南津诗集》行世。

丁士美(1521—1577),淮安府清河县人。明嘉清己未科状元。历事三朝,辅导二帝。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今《永乐大典》之所幸存者,皆丁士美主持完竣之副本。

王鸣鹤,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其军事学著作《登坛必究》为军事经典著作之一。

阎若璩(1636—1704),淮安河下人。考据学大师。所著《尚书古文疏证》树起清代考据学的一面旗帜,开辟了乾嘉学派的先河。《清史稿》有传,《辞海》有专条。

梁魏今,回族,山阳县人。清代围棋国手,康乾“四大家”之一。其对局精品收辑于《四大家棋谱》及《弈妙》、《受子谱》等书。

边寿民(1684—1752),淮安府山阳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名列“扬州八怪”。绘画兼擅山水花卉,而尤以善画芦雁著称,人称“边芦雁”。

吴玉搢(1689—1773),山阳县人。朴学家、金石学家。著述有《别雅》、《金石存》、《山阳志遗》等。《清史稿》有传。

阮葵生(1728—1789),山阳县人。法学家,刑部右侍郎。他“熟精法科,屡决大狱”。所著《茶余客话》对有清一代典章制度和淮地名物掌故所涉甚多,极具史料价值。

郭大昌(1742—1818),高良涧人,水利专家。尤精于治黄、堵决。乾隆三十九年,河决老坝口,他只用20天时间、耗银十万两便成大功。包世臣著《中衢一勺》所涉治河方略多出其口授。

汪廷珍(1757—1827),山阳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榜眼。道光皇帝老师,道光五年升协办大学士。谥文端。有《实事求是斋集》。《清史稿》有传。

吴鞠通(1758—1836),淮安府山阳县人。清代温病学家。所著《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清史稿》有传,《辞海》有专条。

骆腾凤(1770—1841),山阳县人。著名数学家。著有《开方释例》、《游艺录》。前者论述宋元间之数学方法“天元术”,后者深入研究高次方程和勾股定理等课题。《清史稿》有传。

关天培(1781—1841),山阳县人。抗英民族英雄,广东水师提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舰来犯,他督励士卒,亲燃巨炮,终殉身虎门。著有《筹海初集》4卷。《清史稿》有传,《辞海》有专条。

潘德舆(1785—1839),山阳县车桥人。清代著名学者。针贬时弊尤能切中肯綮。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清史稿》有传,《辞海》有专条。

鲁一同(1805—1862),世居安东。清代学者、文学家。文章长于议论,诗作则气象宏阔。著作有《通甫类稿》、《通甫诗存》、《清河县志》等十数种。《清史稿》有传。

丁晏(1794-1875),山阳人。清代著名学者,朴学大师,著作等身。《清史稿》有传。

邱心如(约1804-1851后),清道咸年间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笔生花》是继《天雨花》、《再生缘》之后又一部出自女作家之手的著名长篇弹词。

汪藕裳(1832-1884),盱眙人,清代著名女弹词作家。其代表作《子虚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超过了另一弹词名著《再生缘》。

左宝贵(1837-1894),回族,山东费县人,后定居淮安。近代著名爱国将领。甲午中日战争中,奉命镇守平壤,多次击退敌人进攻,不幸中炮牺牲,后其遗物被护送回淮安河下安葬,并建祠祭祀。

刘鹗(1857—1909),清末著名学问家、小说家。少时随父定居淮安府山阳县。力倡新学,思想激进。1909年去世,归葬淮安祖茔。著有《老残游记》、《铁云藏龟》等。《辞海》有专条。

罗振玉(1866—1941),国学大师。原籍浙江上虞,生于淮安。31岁时离淮赴沪,创办农学社。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曾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长。著述甚丰,有《殷墟书契考释》、《三代吉金文存》、《流沙坠简》等。《辞海》有专条。

李公朴,著名学者、民主斗士。原籍武进,出生淮安。在美国留学归国后,曾先后创办多种救亡图存的进步政治读物,为“七君子”之一。抗战胜利后,他参与发起多项和平民主爱国运动,后在昆明街头遭特务枪杀。

王瑶卿(1881-1954),京剧“通天教主”。祖籍清江浦,生于北京。为京剧“王派”宗师。四大名旦均为其弟子。《辞海》有专条。

朱虞生(?-1932),淮安人。著名金融家,盐业银行副总经理,上海分行、天津分行经理。在北四行的联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谈荔孙(1880-1933),祖籍无锡,出生并定居淮安。著名金融家,曾任中国银行行长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积极参与联合北四行。

周作民(1884—1955),江苏淮安人。著名金融家。1917 年 5 月创办金城银行,任总经理,逐渐成为金融巨子。1951年,由香港回到北京。

郎静山(1892—1995),生长于清江浦。一生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1995年在台北逝世。《辞海》有专条。

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生于清江浦,原籍浙江慈溪。京剧表演艺术家,上海京剧院院长,“麒派”宗师。《辞海》有专条。

顾祝同(1893—1987),涟水人。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抗战时任战区司令长官。1946年后,曾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兼国防部长。1950年去台湾。《辞海》有专条。

9. 历史上近代姓史的名人有几个

史良,民国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女,190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考入常州女师;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曾任常州市学生会副会长;1923年考入上海法科大学,1927年毕业后任南京政工人员养成所指导员;九·一八事变后,一向争取女权的史良发起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担任理事;1936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因参加与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她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1985年9月6日去世,享年85岁。

史量才,民国报业大亨。

史量才(1880-1934),名家修,江苏南京人。1912年任《申报》总经理,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1934年11月13日,死于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10. 民国时期比较有名的法学家有哪些

宋教仁(1882~1913),桃源县人,字遯初,号渔父。曾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究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1899年与胡瑛、覃振、瞿方书、孙迪卿、田荆华等人由杨吉陔、陈犹龙主盟,加入会党组织 “富有山堂”。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5年后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等刊物。1906年,前往东北运动马匪,策划东三省革命。在东北期间对间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写成《间岛问题》一书,以确凿证据证明延吉为中国领土。当时中国政府正为延吉的归属问题与日本政府进行交涉,苦于缺乏证据,该书为谈判获胜提供了极大帮助。1910年至1911年,与谭人凤等组织中部同盟会,策动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参与筹建临时政府,系《临时约法》的主稿人。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法制院院长、农林总长等职,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代理理事长。坚持“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的主张。1913年2月4日,参、众两院复选结果,国民党获392席,占绝对多数。宋教仁希望以多数党的地位,成立责任内阁,约束袁世凯专权。在正式国会开会之前,他亲到长江流域各省宣传演说,为建立责任内阁,实现民主政治大造舆论。1913年3月20日,国会召开前夕,被人刺杀于上海火车站,时年31岁。其著作有《间岛问题》、《宋教仁集》。

覃振(1885~1947),桃源县人,字理鸣,原名道让。1904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次年加入同盟会,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法律系。1908年归国,准备发动起义,事泄,被捕入狱四年。辛亥革命时获释,任湘、桂联军督战官,继任湖北军政府秘书。 “二次革命”时,到湖南策动讨袁(世凯),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湘支部长。后参加护法运动。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命覃振兼任总统府法制委员。1924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参加北京西山会议,与邹鲁、谢持、居正等人组成“西山会议派”,坚持反共。历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立法院代理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职。作为民国政府法律方面的主管官员,1934年发表了《司法改革意见书》,提倡组织法律改造委员会,提前修改民、刑诉讼法,试办陪审制度,提高法官待遇,试办巡回审判,法官制服之改正,限制律师资格,酌采流刑,监狱整理等司法改革措施。并为废除领事裁判权做了大量工作,1937年2月19日,以覃振牵头共四人在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对于撤废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应由政府向有关各国交涉早日实施以维我法权之完整案》。1947年年4月18日,覃振病逝于上海,终年63岁。弃世时家无余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颁国帑为之治丧,国葬于长沙岳麓山。

黄右昌(1885~1970),石门县人,字黼馨,笔名凄江子。1899年就读于湖南时务学堂。1902年入日本岩仓铁道学校,后转入法政大学。归国后,历任湖南省私立及公立法政学校民法教授。民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湖南省立第二法政学校校长。1918年4月,当选国立北京大学法科学长,兼任法律门主任。五四运动后,撤科改系,出任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一任系主任,至1922年4月。同时兼本系教授,主讲民法、罗马法等课程,与王世杰等主编《北大社会科学季刊》。又兼任国立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讲师等职。1930年至1947年,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48年9月至11月,任国民政府司法院大法官,后回湖南大学法律系任教授。著作丰富,有《罗马法与现代》、《民法诠解》、《民法诠解继承论》、《民法释义亲属论》等。1949年8月,他参加了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宣言的签名。新中国建立后,他继任湖大教授,后应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之聘,任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1970年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

戴修瓒(1887-1957),常德县人,字君亮。日本中央大学毕业。著名法学教授,历任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教务长、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河南司法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首席检察官、上海法学院法律系主任、中国公学法律系主任。1931年9月来国立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1933年7月继何基鸿为法律系主任,直至抗战爆发。长沙临时大学时期,被选为法律教授会主席。1938年初,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仍被推选为法律系教授会主席。但迄是年7月,戴先生仍未到校。联大常委会议决,改任燕树棠先生为法律系教授会主席。先生长期执掌国立北京大学法律系,擘画经营,多有兴革。抗战前曾在法律系主讲债编总论、法院组织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课程。长沙临时大学及西南联大期间,同时身兼数门课程,如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债权分论、刑事诉讼法等,爱育英才,不遗余力。任国民党南京最高法院法官时,曾为“七君子”辩护。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票据法》、《刑事诉讼法释义》等。

陈瑾昆(1887~1959),常德县人。1908-1917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归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奉天省高等审判所推事和庭长、修订法律馆纂修、大理院推事、最高法院院长。1933年曾任国民党政府司法官。1919-1938年间,任北京大学、朝阳大学等校教授。1946年去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就职于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和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兼华北人民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第一、二、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理事,最高人民法院委员、顾问等职。曾参加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工作。他主张新中国应加强刑法的制定,司法工作应坚持审判独立;并在犯罪因果关系问题上主张“意思自由论”,即犯罪是意思作用之结果,应有罪必罚。主要著作有:《刑法总则讲义》(1934)、《刑事诉讼法通义》(1930)、《民法通义总则》(1930)、《民法通义债权总论》(1930)、《民法通义债权各论》(1931)等。主要译著有:《民事审判实务学》(日文版)和《公证法及实务学》(日文版)等。是享誉中外的著名法学家。1959年去世。(高杉整理)

热点内容
法人变更了还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22:45:01 浏览:485
关于党支部上墙张贴的规章 发布:2025-01-11 22:11:03 浏览:146
在职法律硕士报名条件 发布:2025-01-11 22:10:51 浏览:764
医生的诊断证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1 22:04:02 浏览:647
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接待的来访咨询量 发布:2025-01-11 21:56:07 浏览:884
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1 21:24:29 浏览:906
泰州法院飓风行动 发布:2025-01-11 21:24:21 浏览:349
行政法原则口诀 发布:2025-01-11 21:15:06 浏览:775
印度劳动法裁员补偿 发布:2025-01-11 21:07:39 浏览:247
医疗机构器械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1 21:06:04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