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立法法修改亮点
1. 什么叫前款规定
在法律条款中,“前款规定”的意思是同一条法条较前面条款的规定。
法律是由编、章、节、条、款、项、目构成。
一部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一般由编、章、节、条、款、项、目组成。编、章、节是对法条的归类。
所以,在使用法律时只需引用到条、款、项、目即可,无需指出该条所在的编、章、节。因此,弄懂法律规范中条、款、项、目的含义,在执法活动中正确使用法律规范的条、款、项、目,对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款”是“条”的组成部分。“款”的表现形式为条中的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为一款。款前均无数字。有数字排列的不称为款。
“款”的适用。款一般可以独立适用。关于引用款时的数目的书写一般应当使用中文,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不写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四条第2款。
(1)2015立法法修改亮点扩展阅读:
2019年两会《立法法》修订的亮点
1、“收”税权
目前,在全国现行的18个税种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这三种是经过人大立法的,其他都是依靠行政法规和文件来规定的,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70%。
在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介绍说,如果本次会议上立法法修改获得通过,凡是开征新税,都要通过全国人大制定法律。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完善了税收法定的相关规定,使纳税人对税收负担有更加稳定的预期,这是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
在对国家法律规定的税种进行征税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时间、步骤等方面由行政机关颁布行政法规来规范,短时间内还是需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进行部分税收行政立法。
2、 下“放”立法权
草案将过去49个较大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扩大至了全部284个设区的市。这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量事务无法可依的情形,同时可以加快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倒逼地方政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地方有了立法权,就可以约束很多具体行为。比如城管执法、停车场管理等。赋予地方立法权,对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有重大意义。
此外,草案还增加了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在部分地方暂停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这是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的体现,做到了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让地方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政府的行政权力依法行使。立法法在“开闸”的同时也设定了限制,明确将立法权限定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确保地方立法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不偏离法治轨道。
对设区的市的立法工作人员素质和立法程序要严格规定,防止其按照行政思维主导立法工作。加强对地方政府立法工作的备案审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3、“管”地方规章
限行、限购、限号,这些城市管理中任性的举措常常让老百姓猝不及防。此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了规范。
指出,制定部门规章,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我国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法律化,是这次修改立法法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必须用法律手段把伸向老百姓兜里的‘那只手’管住、管好。这一规定实施后,车辆号牌限购、房产限购等政策的“一夜出炉”将面临民意博弈,以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掂量”。
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和平衡过程。以政府部门主导的立法,极易造成只强调部门权力和利益的现象,不可避免存在部门利益保护倾向。进一步明确和保障立法工作中人大的主导地位,切实将立法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主参与基础之上。
立法法的修改开启了新形势下我国立法改革的序幕。作为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的修改关乎国家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每一处修改都意义重大,必将对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2. 立法法与以前相比有何重要变动
一、立法法修正之前,我国立法比较随性,主要体现在:
1、大部分法律是由主管行政部门负责起草的;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起草制定的主要是基本法;
3、政府起草法律往往会把部门的利益法律法。
二、立法法修正案八大亮点:
1、全国人大及其成为汇可以决定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部分地方暂停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被授权机关应报告授权据顶实施的情况;
2、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3、明确“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5、全国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6、对于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中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法律条款设立单独表决制度;
7、全国人大的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可以将审查、研究情况向公民反馈,并可以向社会公开;
8、两高在行使职权中遇到立法法规定情况的,应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修改有关法律的议案;两高做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该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3. 修改《立法法》将带来哪些影响
《立法法》修改会给国土资源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魏莉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有三方面重大影响:一是部门规章立法今后不能太“任性”,二是法律、行政法规的草案起草权将逐步缩小,三是设区的市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最大亮点是为重大改革明确法定路径
《立法法》是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也被称为“管法的法”。魏莉华表示,这次修改是《立法法》颁布实施15年来的首次大修,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立法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有什么意义
立法法修改,将使人民当家作主在法律制定权上得到更加突出的体现。专
立法法修改,将使属中国法律进入可实施状态。
立法法修改,将改变中国立法的部门化、行业化和地区化现象。
立法法修改,或许将为省管县和省管市体制争论划上句号。
5. 《立法法》修改有哪些亮点
不论修改了些啥,能真正执行才是正途。
6. 如何评价这次《立法法》修改中的地方立法扩权
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草案》在扩大地方立法权方面所作努力,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其一,有利于我国立法体制的完善。
其二,有利于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 《立法法》的修改,体现了教材的那些知识
1. 立法法的修改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专,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属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8. 最新立法法比上一部立法法修改了那些条文
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立法体制,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专推进科学立法、民主属立法,完善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加强备案审查,对司法解释的规范和监督等。其中,对立法体制的规定作了如下修改: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规范。
修改后的立法法分为“总则”“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适用与备案审查”“附则”6章,共计105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将第五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三、将第六条修改为:“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四、第八条增加一项,作为第六项:“(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第六项改为第七项,修改为:“(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第八项改为第九项,修改为:“(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五、将第十条改为两条,作为第十条、第十二条,修改为:
“第十条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以及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二条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七、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常务委员会依照前款规定审议法律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八、将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律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九、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条,修改为:“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调整事项较为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十、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修改情况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汇报或者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