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一种信仰
㈠ 关于法治的名言名句。
关于法治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
1、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谚
3、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
4、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5、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
6、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英国奥古斯丁
7、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8、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9、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10、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
11、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奥古斯丁
1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13、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14、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
15、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
1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立正安国论》
17、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w
18、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
19、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20、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21、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
2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23、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菲力普斯
24、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5、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㈡ “人之初,性本恶。”是谁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荀子·性恶》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2)法治是一种信仰扩展阅读: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㈢ 如何正确理解《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含义
1、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2、“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3、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5、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㈣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
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2、民族文化中作为其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古代书法、古典建筑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
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
3、在以民族文化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
(4)法治是一种信仰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
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于能否取其精华。
3、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做到:
1、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3、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旧的文化是过去社会前进的动力,新的社会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奋斗,并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最终必然能取得胜利。
㈤ 法治的标语
法治复的标语
1、人人是普法宣传员制,处处是法制风景线。
2、做守法市民,建法治城市。
3、和谐咸阳是我家,法治建设靠大家。
4、法律在我心中,我在法律之中。
5、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6、遵章守法事事顺,违法犯规时时难。
7、维护法律秩序,争做守法公民。
8、深入推进“法治咸阳”建设,全力打造“法治城市”品。
9、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
10、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11、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司法。
12、学法、懂法、守法,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
13、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14、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15、有益书常读,违法事莫为。
16、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17、风雨同舟建设法治咸阳,并肩携手打造法治城市。
18、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9、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大力推进依法治市!
20、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㈥ 分析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的依据
法治是现实生活当中为了约束那些不自觉的人而设定的一种规范行为,我们要维护自己国家的法律。
㈦ 公务员可不可以信仰宗教
公务员可以信仰宗教,但宗教必须是正教,邪教不可以。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7)法治是一种信仰扩展阅读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文化特征,具有神秘神话色彩,它是人类精神的阶段性体现。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它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它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某种反应,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
“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从字面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己心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宗教情感论的首创者施莱而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
㈧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宣讲的新闻稿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源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㈨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法律、道德都是行为规范,都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1、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
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
2、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
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产生和形成的方式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道德是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通俗约成的,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2、实施的范围不同
法律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法律不仅仅是属于道德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道德范畴,也是法律范畴。
道德不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因为有一些道德是特定成员提出的,如职业道德。
3、保证实施的方式不同
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道德则是非强制的,它完全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4、处罚的方式不同
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
违反道德将受到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良知的谴责。
5、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
法律是具备一定权威性,是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如果制定过于严格的话,那么人们容易造成违法,并且也不现实。
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上,有些东西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模式。
㈩ 什么是信访办
什么是信访办?信访是什么意思?
共7个回答
金果6333
TA获得超过86.9万个赞
聊聊关注成为第8471位粉丝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10)法治是一种信仰扩展阅读:
信访方式:
1、办转信
国务院1996年《信访条例》规定了办理信访的总的原则是“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2005年新《信访条例》又强调“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其中分级负责、属地或归口办理就产生了一个信访机关是以办信为主还是以转信为主的问题。 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2003年指出,群众信访问题。
“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分级负责”意味着,除基层之外,上级信访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转信而不是办信。
2、走访
新《信访条例》列举了信访的形式为“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并处处透出不鼓励“走访”,而鼓励书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狭义“信访”的信息。
特点:
1、主体的多方性,包括:被信访人、信访受理人、信访人。
2、内容的复杂性,信访内容涉及面宽,除信访人反映的土地、腐败、城建、劳动人事、民政、政法等问题外。
凡是生活中发生的涉及政治权力运行和政府职能行使的问题都可以信访。由于信访内容涉及多方利益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信访制度内容的复杂性。
3、形式的灵活性,除了传统的书信和走访形式以外,信访的基本形式也在不断增多,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都可以作为信访的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政府办公网信息化建设,信访的渠道在不断增多,通过部门领导公布的微博、QQ等信息化手段来反映问题,可以做到信访足不出户。
4、运行的程序性,信访制度运行的程序是指信访的方式、步骤、路径。程序性是指这些方式、步骤、路径由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具有相对确定性,而不能是一种无序的状态。
信访案件的受理、转办审批、回复期限、督办审查、答复上访人的方式方法等均有相应的规定,各信访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案件的终结也有相应的规定。
信访讲求程序性就是要以最小的运行成本换取最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