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刑事法学期刊

刑事法学期刊

发布时间: 2022-05-05 20:21:15

法学硕士

清华在文科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建议你考北大,武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师荟萃学科齐全

学院简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中国近现代法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经过百年风雨历程,北大法学院已经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法学院。北大法学院名师荟萃,现有在职教授36名,副教授32名,讲师15名。其中不乏蜚声中外的法学家。老一辈学者中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教授(行政法)、香港、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主要起草人肖蔚云教授(宪法)以及著名法理学家沈宗灵教授、著名民法学家芮沐教授等。北大法学院学科齐全,教研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法学院现有的学科中,法理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和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学科,其中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法学院设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07个硕士点。

培养目标:本科教育是北大法学院教学工作的重点。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一般原理,重点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知识,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能够进行对外法律交流的法律专门人才。北大法学院本科只设一个专业,即法学专业。该专业根据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主要培养律师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法律工作人员、涉外法律工作人员,并为培养高层次法律研究人员提供后备力量。

课程设置:北大法学院分设4个学科群,这4个学科群是:(1)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行政法学等。在该学科群,有法学理论和宪法行政法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北大法学院具有较强实力的学科群。(2)民商经济法学,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在该学科群,有经济法学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民商经济法是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学,北大法学院的民商经济法学具有自身优势,尤其北大法学院在北大首设经济法本科专业,表明在这一领域的教研处于领先地位。(3)刑事法学,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法学、司法鉴定、犯罪学等学科。北大法学院的刑事法学科秉承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思想,在刑法哲学与比较刑法学等领域具有学科特色。(4)国际法学,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

就业方向:北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素以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而著称,毕业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出国深造或者在国内上研究生,其他同学大多被各级国家机关、司法部门、国内外著名律师事务所、著名企业录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

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点、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最多,目前已跻身于世界著名法学院行列。

法学院设有10个院属研究所(研究中心);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期刊《法学家》杂志;两个教学实践基地——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和地石律师事务所;三个教学辅助机构——法学院图书馆、中国法制信息港和国内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的物证技术实验室。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

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物证技术学等。

【专业选修课】诊所式法律教育、律师学、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民法案例分析、刑事案例分析、行政法案例分析、经济法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等近50门。

就业方向:该院近年来的本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另一部分进入司法机关和政府行政机关担任法官、检察官、警官和政府公务员,还有一部分获得律师资格,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清华大学法学院:

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学院简介:清华大学法学院现有教师40名,其中教授20名(含博士生导师9名),副教授13名。法学院现已取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和刑法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含20个研究方向)和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院还与香港大学合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招收法学第二学位生。法学院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日本早稻大学、名城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派师生前去讲学、学习。

课程设置:清华大学法学院设置“法学”一个本科专业,自2001年开始,经学校批准,全面推行学分制,除学校所规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必要的跨系选修课程之外,还设有法学绪论、宪法学、民法总论、商法总论、刑法总论、国际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等专业必修课。学院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并且按照课程的性质分成不同的课组,其中包括法理学课组、宪法与行政法学课组、法史课组、民法学课组、商法学课组、经济法学课组、刑法学课组、环境资源法课组、诉讼与仲裁法课组、国际法学课组。实践课课组以及文献阅读课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法学院的毕业生适于在司法机关、政府机关、保险业、公司企业、律师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任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培养双学位人才

学院简介:中国政法大学在国际上享有“中国法学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声誉,50年来,学校在许多专业领域开创了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律史专业、民商法专业、经济法专业、诉讼法专业、比较法专业等都出自中国政法大学,新中国的第一批法学博士也在这里诞生。

课程设置:法学专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5%左右。为充分利用法学及各个学科的资源,培养综合性人才,学校设立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基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双专业及双学位培养模式和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所有学生在入学两年后有机会选择学习第二专业,从而在5年内实行双专业、双学位的教育。双学位+硕士连读培养模式目前仅在德语专业推行,实行5年双学位和两年硕士连读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前5年学习德语专业和法学专业课程,获得文学士和法学士两个本科学位后,直接进入该校中德法学院成为中德比较法学研究生,经过两年学习(其中1年时间在德国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治理国家的栋梁人才、有国际竞争力的司法实务人才和法学方面的领军人才。

就业方向:5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各界输送高素质的各类政法人才10万多名。全国高层次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中的三分之一以及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的十分之一均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来有61%学生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在企业及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28%和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依托交叉综合优势

学院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法学院目前是该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拥有民商法学、法制史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三个博士点和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9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法学专业立足于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的法学学科特点,结合财经政法类大学的实际,依托学校经济、管理、人文综合发展的优势,促进法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三大优势学科的互相融通,把学生培养成以法学专业为核心,跨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三个学科的应用型、融通性人才。

课程设置:法学专业设有法律、经济法、国际法、司法考试四个特色方向。学生入学后,经过二年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可以结合个人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法律方向】

犯罪学、犯罪侦查学、刑事审判实务、司法文书、仲裁法、律师与公证、立法学、国家赔偿法、比较宪法、法律社会学、外国法制史、政治学等。

【经济法方向】

合同法、物权法、企业法、银行法、房地产法、竞争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税法、证券法、环境与资源法、民商法实务研究等。

【国际法方向】

世界贸易组织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关系史、外国民商法、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税法、中国区际冲突法等。

【司法考试】

主要是为深入探讨法学专业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司法考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的应试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各级法院、检察院、国家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党团组织、军队政治法制工作部门;海关、审计、监察、工商管理、财政、税务、交通稽查、金融、保险、内外贸易、新闻出版等行政执法部门及对外经贸公司、海运企业、三资企业等企业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公证及政法院校和法学研究、咨询、服务机构等。

复旦大学法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院简介:复旦大学法学院初创于1929年,1994年重建(含法律学系、国际政治系、社会学系、人口学研究所),2000年11月重组为单一学科的法学院。现有法理学、法律史、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7个专业硕士点,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备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授予权。学院先后设立了比较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法中心、法治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日本与东亚国家法律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法学教学研究体系。

培养目标:拥有设备先进的模拟法庭和信息资料中心,为本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各种支持。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各部门法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法理学、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物权法、金融法、海商法、公司法、劳动法、税法、仲裁法、信托法、银行法、证券法、担保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经济合同证据法、法律诊所等。

就业方向:学院的法学本科毕业生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留学以外,主要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跨国公司从事法律工作。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学院简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西南政法大学师资力量最雄厚、科研教学成果最丰硕的学院级单位。名师荟萃、群体性人才辈出,是法学院各专业学科的特色。目前一支知识、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已经形成。

课程设置:法学院教师担任全校的法学前沿、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公证与律师制度学等20多门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课程学位课教学工作。经过各专业学科的长期努力,院属刑法、诉讼法,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均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院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网络教学等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高分低能的弊端,形成了教学相长、师生良性互动的教学局面。

武汉大学法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院简介:学院下设法律系、国际法系和社会学系,现有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法学专业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专业方向。学院现设4个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环境法研究所、港澳台法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刑事法比较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比较宪法研究中心),还设有中外文藏书近20万册的法学图书馆(含联合国文献资料中心)、国家法学类核心期刊《法学评论》编辑部、成人教育部、律师进修学院、珞珈律师事务所以及武汉大学文科重点实验室——刑侦实验室。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环境资源保护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社会学、民俗学),5个博士点(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1个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含国际法学、刑法学、宪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1个国家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际法与比较法),2个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环境保护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学科(刑法学、民商法学)。

课程设置: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和环境法。

就业方向:主要是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应届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25%,2004年就业率为92%。(

❷ 求论文参考文献,中文为主,期刊,专著,报纸类均可,要求有作者名字,书名/刊名/篇名,出版年代/日

《“酒驾”危害行为的刑法立法对策》 赵秉志 张磊 《法学杂志》2009年第12期
《酒驾肇事的定罪量刑及其刑法完善》高歆 《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中)
高贵君,韩维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法学.2010(1).
刘明祥.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刑事法学.2009(9).
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人民法院报.
修改刑法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法制日报.2010 年03 月08 日.

前面2个可能格式不太准确,楼主可以根据后面几个的格式修改一下前2个的格式。

❸ 怎样 投稿 中国刑事法杂志

直接他们发邮箱。不知道得不得行,我刚发文章到他们邮箱。中介太不靠谱了。

❹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的杂志简介

本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分为四大板块,即刑事侦查与刑事法学、公安管理与行政法学、公安科技与警事技能、公安文化与队伍建设。同时将推出“名案点评”等特色栏目。

❺ 海南大学法学院的民商法学科

原学科带头人邓曾甲教授
原学科带头人邓曾甲教授,系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法律学博士,日本政府亚洲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京都产业大学客座研究员、教授。该教授曾先后五次赴日访问、深造和从事研究工作,对日本民法和担保法有较深的研究,并出版了《日本民法概论》和《中日担保法律制度比较》等专著,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现学科带头人王崇敏教授
现学科带头人王崇敏教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 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研究》、《法学专业案例教学研究》、《法科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等3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出版《中国民法问题探索》专著1部,主编《合同法通论》教材1部,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中国民法问题探索》一书获海南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教研课题《法科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刑法学是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本学科致力于对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进行一体化、体系化研究,强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在犯罪构成原理、海上恐怖主义犯罪、海盗犯罪及南海安全保障机制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财产犯罪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成果,某些研究相当深入,具有先进性;结合海南实际就犯罪学和刑事政策学开展实证研究,在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研究上具有探索性,在上述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本学科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及海盗犯罪的刑事规制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持团中央项目《未成年人犯罪的区位性预防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要项目,此外还承当多项省社科项目和横向课题。近三年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
本学科现有7位研究人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4人具有博士学位,两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学科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本学科现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中国刑法;2.外国刑法;3.国际刑法学;4、犯罪学及犯罪心理学。 童伟华,男,1971年2月2日,湖南岳阳人,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教研室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7年6月),武汉大学刑法博士(2004年6月),吉林大学刑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日本国立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客员研究员,海南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中国刑法 外国刑法 国际刑法学
近年代表性著作:
1、《法律与宽容——以中国刑政史为视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理论刑法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犯罪构成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4、《刑法总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犯罪客体研究:违法性的中国语境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近年代表性论文:
1、《交通过失基本犯构造论纲——以中日比较为视点》,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3期;
2、《日本刑法中的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述评》,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6期;
3、《日本刑法中违法一元与违法相对论述评》,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3期刊全文转载);
4、《论盗窃罪的对象》,载《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所有权与占有的刑民关系》,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论财产罪的法益——修正的所有权说之提倡》,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总第16辑;
7、《我国法律规定视野下的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载《刑法论丛》2009年总第17卷;
8、《诈欺不法原因给付财物与利益之刑法分析》,载《汕头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紧急行为中的刑民关系——以日本法为例》,载《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儒家精神与法律宽容》,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8期;
11、《论日本刑法中的占有》,载《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1期;
12、《刑事法治视野下的宽容精神》,载《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20卷;
13、《刑民不分与刑民有分》,载《刑事法评论》2006年总第18卷;
14、《犯罪的规范属性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5、《犯罪客体不要说之检讨——以比较法为视角》,《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近年代表性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及海盗犯罪的刑事规制对策研究(2009年立项);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财产罪基础理论研究(2009年立项);
3、中国博士后一等基金资助项目:刑民关系基础理论研究(2006年立项)。

❻ 王志远的科研情况

编著:成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年月),作者排序
1、《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
2、《刑法总则定罪量刑情节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
3、《刑法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参编;
4、《刑法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
5、《国内经典案例评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 1、《共犯制度模式比较研究——以解读我国共犯制度模式为线索》,《刑法论丛》2008年第15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
2、《我国教唆犯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3、《论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
4、《前见的证成与修正:传统定罪思维之超越——兼论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9月第9期全文转载)
5、《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刑事法评论》2008年第22卷,独立,CSSCI来源期刊
6、《构成要件设定方式分析及其对刑事立法机制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7、《后实证主义法学时代的刑事违法观》,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
8、《规范官员行为,内助贪廉不是关键》,《检察日报》2008-5-13第5版,独立;
9、《罪数不典型情况下的自首认定与刑罚适用》,载《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8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作者
10、《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
11、《利用事前状态型绑架罪及其延伸》,《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12、《未成年人非刑处遇的司法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3月第2期“学术卡片”转载)
13、《犯罪成立理论研究范式的批判性思考》,载刘明祥田宏杰主编:《刑事法探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独立
14、《关于死刑存废和限制的几点疑问——来自困惑者的声音》,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7年度)》(中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
1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工读教育之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5期,独立,全国法学类核心期刊(该文被《犯罪学论丛》(第六卷)全文收录)
16、《公正定罪实现论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7月第4期转载)
17、《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18、《如何应对传统定罪思维的困境》,《法律科学》2006年第6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19、《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6年4月第4期全文转载)
20、《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价值》,《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1期,独立, CSSCI来源期刊 21、《对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的案例解析》,《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22、《变动中的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奸淫幼女犯罪的主观要件设定为线索》,《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独立,CSSCI来源期刊
23、《论刑法中的行为——从“犯罪是行为”到“犯罪有行为”》,《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
24、《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必然走向》,《刑事法评论》2006年第17卷,独立
25、《论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险犯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26、《犯罪成立理论完善的意义及其界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独立,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7、《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重构》,《刑法评论》2006年第9卷,独立
28、《刑法的限制机能的实现》,载《刑事法新论集萃Ⅰ:何鹏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
29《也论过失累犯》,载《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独立
30、《犯罪观的认识论考察》,《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独立,中文核心期刊
3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解析》,《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独立,
32、《义务冲突研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33、《刑法解释中的公民诉求》,2003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法解释问题研究),独立;
34、《法人犯罪两罚制根据理论新探》,《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1、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05SFB5008),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5年12月至今。
2、我国未成年违法行为人制裁矫正机制的失效及其应对(2008GH080),共青团中央规划研究课题,2008.12-2009.12。

❼ 新版的CSSCI来源期刊与旧版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版南大cssci核心,更新变化整理(详细请参考完整核心目录)
1、马克思主义理论(排序放在第一位)+6,-1
增加期刊:党的文献、党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集刊转)、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研究。
变动期刊:理论视野

2、管理学+2,-2
增加期刊:科学决策、社会保障评论
变动期刊:科技管理研究、中国科学基金

3、哲学+1:增加期刊:逻辑学研究

4、语言学+3,-2
增加期刊: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
变动期刊:外语学刊、红楼梦学刊

5、艺术学+3,-2
增加期刊:美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建筑学报
变动期刊:戏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6、历史学+3,-2
增加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国际汉学
变动期刊:民国档案、文献

7、考古学研究+1,-1
增加期刊:敦煌研究辑刊
变动期刊:敦煌研究

8、经济学:+2,总量70个(最多,因为太多不排除有误,请自行核对)
增加期刊:金融评论、保险研究

9、政治学+3,-1
增加期刊:国际政治科学、国际展望、南亚研究季刊(国际政治强势)
变动期刊:理论与改革(政治学与行政学仅存3枚,老梁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还在扩展版,对此表示遗憾,惊诧!)

10、法学+2
增加期刊:中国刑事法研究、东方法学

11、社会学不变;民族学+1,-1
增加期刊:文化遗产
变动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12、新闻传播学+1-1
增加期刊:新闻界
变动期刊:国际新闻界

13、图书情报+2-2
增加期刊: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现代情报
变动期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4、教育学+1:增加期刊:高校教育管理

15、体育学+2-1
增加期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变动期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6、综合性社科:总量-2,+5-7,变动较大
增加期刊:宁夏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东疆学刊、学术前沿、天府新论
变动期刊:学术交流、学习与探索、学术论坛、湖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兰州学刊

17、人文地理+5:
增加期刊:地理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

18、高校学报(未注明哲社版、社科版,请自行补充):+6,-6
增加期刊:齐鲁学刊、烟台大学学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变动期刊:同济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对这些学报深表同情!

注:部分未列入学科期刊未发生变化。

❽ 付立庆的科研成果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刑法总论》,【日】山口厚著,(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从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与刘隽合译,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诠释——许霆案的深层解读(第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刑法分论》(谢望原、赫兴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2.《刑法总论精释》(陈兴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一)犯罪论体系序列
1. 犯罪概念的分层含义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再宣扬——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规范理解为切入, 《法学评论》2015年第2期;
2.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宣言与自省,《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3.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
《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4期);
4. 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基本依托和意义所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5.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号;
6. 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
7.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云南法学》2008年第3期;
(收入于改之、周长军教授主编:《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二阶层、三阶层还是四阶层?
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
载梁根林主编:《犯罪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0. 刑事领域的违法性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与梁根林教授合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刑法基础理论序列
11.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2.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13. 论刑法用语德明确性与概括性,《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
14. 行为犯概念否定论,《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15.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16.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3条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转载);
17.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事件为视角的考察,
《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转载);
18. 刑事一体化:梳理、评价与展望——一种学术史意义上的现场叙事,
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主观违法要素与目的犯研究序列
19. 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别与定位——以伪造货币罪为中心,
《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转载)
20. 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21. 论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22.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23. 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地位与范围,《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6年3月版;
24. 论主观违法要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
(四)财产犯一般理论序列
25.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26. 论刑法对财产权保护中的均衡性原则,《法学》2011年第5期;
(五)刑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序列

27. 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
《法学》2015年第2期;
28.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
《法学杂志》2014年第10期;
29. 累犯情节前置论,《法学》2014年第7期;
30. 死刑案件裁量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法学》2013年第10期;
31.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
《法学》2013年第6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11期转载);
32.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论证,《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33. 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理解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
《法学家》2009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34. “躲猫猫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法学》2009年第4期;
35. 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法学》2008年第2期;36.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法制日报》理论版,2008年1月20日。
37. 拐卖幼女并奸淫行为之定罪量刑,《法学》2007年第10期;
38.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应如何理解,《法制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9日。
39.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40. 持假枪抢劫该如何定性,《法制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8日。
41.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42. 典型案例的标本价值,《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43.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44. 婚内强奸犯罪化应该缓行,《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45. 死刑犯的生育权,《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47. 超越与缺憾——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总置评”,《刑事法评论》,第13卷,2003年版。
(六)其他
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时代潮》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20余篇;在《北京商学院学报》、《现代财经》、《财会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经济类论文5篇(2000年以前) 。

❾ 周国文的介绍

周国文,男,1969年12月出生,湖北省松滋市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主要从事刑法学教学与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 至今已在《现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2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参编高校法学核心教材1部、法学工具书2部;参研省级重点课题1项、国际合作(意大利)项目1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次、出国学术交流1次。

❿ 广东警官学院的学术研究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有市级鉴定中心个,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2个。
市级鉴定中心1个: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
省级研究所1个: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
校级研究所2个:公安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 学术期刊
《政法学刊》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多次全文或摘要转载了其所刊发的学术精品,2006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政法学刊》的“刑事法学”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图书馆
截止2012年底,学校全馆藏书已达到75.27万册(含期刊合订本),复本量约为2册。订阅期刊748种,报纸57种,其中政法类报刊250余种。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侦查措施与策略。
省级精品课程8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安专业英语,侦查措施与策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刑事侦查学(本科),经济犯罪案件侦查(高职高专),侦查讯问学(高职高专),刑事侦查学(高职高专)。
国家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经济犯罪侦查。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侦查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热点内容
reach法规第七条 发布:2025-01-11 19:57:29 浏览:125
民事诉讼法18条19条 发布:2025-01-11 19:07:54 浏览:238
民法中的监护 发布:2025-01-11 18:17:39 浏览:606
央视社会与法平安365几点 发布:2025-01-11 18:01:47 浏览:966
巴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布:2025-01-11 16:56:01 浏览:566
宰杀家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4:48 浏览:237
在我国会计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3:10 浏览:556
袁世凯立法称帝 发布:2025-01-11 15:26:46 浏览:733
大同肖律师 发布:2025-01-11 15:25:57 浏览:13
儿童虚拟游戏法规 发布:2025-01-11 15:23:05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