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市场问题

道德市场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5-06 02:59:24

❶ 如何消除市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解决方法之一是通过政府介入,比如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都不太或不敢为老年人提供保险,不是因为患病的概率太高,因为那样可以通过提升保费来解决,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那么政府可以对超过某一年龄阀值的老年人,统一提供保险。除了政府介入,也有其他的办法。而且,逆向选择的问题也并不都方便由政府出面解决。

声誉、标准化制度、市场引导等,都有助于解决问题。市场引导。在商店、饭店等第三产业,商品和劳务的提供方,往往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所以销售方往往会选择尽力地向消费者提供足够多的有关他们商品和劳务的信息。

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例如广告),甚至建立声誉等“无形资产”,俗称“回头客”来传达有关其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劳务的提供方也是,诸如找工作时,一份详细的简历,往往会比白纸一张,更有说服力和竞争力。就是因为不同程度上消除了雇主心中的信息不对称。

标准化制度的常见例子之一是加盟和连锁,当消费者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比如从未去过的城市),其在住宿和饮食的选择上,如果选择了连锁和加盟的店铺,则其对将要享受到的商品和劳务所掌握的信息,一定会比一家从未见过的店要多。

而作为商家,加盟和连锁的“金字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提供信息的媒介,给予消费者一个自己“这是消费过的品牌”,对商品和劳务的质量有较为形象的预期,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市场信号通过市场中,和消费者交流的特定渠道,对消费者传达厂商强烈的,愿意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意图。比如电器市场,很多厂商在商品中,都附有质量保证书,各种“3年内,若有故障,不修直接换新”,或者“1年包退,3年包还”,或种种保修服务,都是很典型的市场信号。

❷ 什么是市场营销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环境到企业自身,自高层管理人员到底层销售职员,在企业营销方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成为了不道德商人的突破口之一。
(一)企业外部原因
1.市场经济本身的原因。
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是必然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就会因自身利益而忽视消费者利益。这种个人主义驱使企业变得越来越唯利是图,不折手段的从消费者身上获取利益。
2.市场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越大,企业利益也就越大。新法规没有及时出台,无法限制企业利用不法手段来达到其利益目的。
3.市场管理不完善。
管理机构太过复杂,以至于出现办事效率低和互相推脱责任等问题。有的执法人员其自身的文化及道德水平不高,致使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给企业有了可乘之机。
(二)企业内部原因
1.追求利益最大化。
有的企业过分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发展和消费者,导致市场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长此以往下去,这些企业必回收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
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的领导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企业其重要组成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则会影响其整体的道德水平,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变得贪婪成性。
3.消费者本身的原因。
消费者身上也存在着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不健康消费心理等问题。消费者如果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或盲目跟风,则会给不法企业可乘之机。

❸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容易诱发哪些问题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容易诱发以下3个问题:
1)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2)市场经济的过分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3)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一是增强了人们的自主平等的道德观;
二是增强了人们的竞争进取的道德观;
三是增强了人们的义利并重的道德观;
四是增强了人们的学习创新的道德观。
拓展资料:市场经济的局限表现: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交易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假定厂商打算做长久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商品的价格就会受供求关系影响,沿着自身价值上下波动,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常能看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不同,没有打算做长久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厂商,虽然很快被淘汰的风险很大,但是他们的获利也会非常可观。
市场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①、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这就是市场的一个特点:自发性。
②、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这就体现了市场的第二个特点:盲目性。
③、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的第三个性质:滞后性。
④、我们在购买时只能先付款后消费,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在购买时直接看到消费的效果,而事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代价很大,所以市场还具有第四个性质:欺诈性。

❹ 目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钱至上的道德观念.16~17世纪,英、法、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地追求金银货币,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由此产生了拜金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钱不仅变得万能,而且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都是以金钱来衡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金钱关系,拜金主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享乐主义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人的生理本能的要求作为生活目的,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利己”的,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物质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它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的腐朽性和没落性在人生观上的反映.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的特殊利益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整体利益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损人利己、惟利是图,一切言行以个人利害得失为转移,是一切个人主义者的共同表现.显然,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是私有制社会普遍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人生观.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的最后形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也随之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的.近年来,在一些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又有所滋长.所谓“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辩,就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在一部分人中大行其道.他们缺乏社会主义信念,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把政治看成是空的,把理想看成是软的,而把权力看成是硬的,把钞票看成是实的,所以要抛弃空的,不谈软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有的人甚至把理想和前途看成是“有利就想,有钱就图”.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辨不明,因而世俗的、丑陋的、感官的东西仍有市场,而高尚的理想和人格常遭贬抑和嘲笑.一些人对高尚的精神总是持怀疑、猜忌的态度,总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雷锋精神是一阵风,三月里来四月里去”.第二,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见利忘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法律,弄虚作假,坑害国家和群众.惟利是图,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当优.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假医药品,冒牌香烟、冒牌名酒、冒牌名优农副产品,劣质家用电器、劣质化妆品、劣质生活日用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使人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三乱”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又一突出表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巧立名目,违反规定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把职责规定的、自己应该干的业务变成收费项目.比如违反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向中小学生乱收费: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使农民不堪重负;在国道、省道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第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第四,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一些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现象严重.在开展正常的业务或公务活动时吃拿卡要,专权刁难.有的人公开收受、索要礼物,还有的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私利的筹码,还有的人为自己要名位、要待遇,甚至跑官要官买官.近年来,卷入贪污受贿这一罪恶深渊的公务人员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大,包括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卷入其中.一些贪污受贿分子,为了实现日益膨胀的贪欲,竟然发展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惜冒各种风险的地步.贪污受贿数额达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屡见不鲜.腐败分子虽然只有极少数,但影响极坏,它败坏了党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此外,愚昧落后、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危害严重,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我们应该看到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而且会危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道德领域之所以出现和存在上述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转型期“综合症”,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病.转型时期的特点是新旧体制交错并存但又都处于不完整状态,旧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舞台,新体制羽毛未丰,这样就造成许多漏洞、空隙和矛盾,给各种不正之风和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因而腐败现象滋生,犯罪活动增加,历史沉渣泛起.第二,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市场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促使人们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又容易剌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会助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第三,对外开放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但是,门打开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而人,从而腐蚀和毒害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西方敌对势力会利用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宣传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如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等,也会对一部分社会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实践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❺ 法律规则与道德规范是如何对市场体系起维护作用的

摘要 第一,加强自律性的道德建设。市场秩序的混乱,说到底是人的行为失范问题。只要人们遵循了市场之德,市场自会有序。以往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道德被经济因素所决定的方面,而忽视了道德制约、规范、引导人们经济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经济以及市场的正常秩序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道德在调控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强化道德功能,避免出现道德真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道德规范、道德评价、道德取向、道德观念曾一时呈现出困惑、迷乱,一些人的经济行为有失社会道德的约束,- -些人心中缺乏道德感、愧疚感,而且对别人不道德行为采取消极麻木的态度,反映了社会道德功能弱化、个人道德意识退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有力工具。其次,健全社会的道德监督机制。目前对市场的道德监督机制非常薄弱,许多人对违法违章的经济行为抱有“睁- -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使那些行为失范者感受不到阻力和压力,得以肆意妄为。我们应该健全社会道德监督机制,宣传和倡导合法经营、奉公守法的行为,抨击有失道德的经济行为,借助社会舆论的斥责和赞扬,调动人的荣辱感和道德良心,使道德成为对市场秩序的强有力的监督。再次,加强对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使他们懂得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道德的选择,必须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的支配下进行经济活动,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❻ 市场调查中的道德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模糊。

关于市场研究者的道德以及规范,国际和国内都有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专自律条例

如果您属所指的是研究者本人的倾向和偏好,那还可以谈谈。如果说研究者有没有道德或者品行高下,则与研究结果无关。因为市场研究还是一系列严谨科学的调查手段、数据分析等等。

如果你所指,研究者故意歪曲数据,捏造结论,那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和法律问题。

❼ 试分析当前市场调查中伦理道德所面临 的问题和挑战

在当前市场调查当中,道德伦理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因为市场经济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❽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自古有之,只是如今尤甚。“中国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的义利之争,西方古典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德与福的关系探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一主题和观念。”然而,自市场经济诞生以来,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总的来说,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道德沦丧和道德失范为代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道德“代价论”。在这种观点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失范及道德滑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这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异质性而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是一致的,市场经济就是道德经济,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市场经济以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尺度和外在价值评价共同构成了其特有的道德维度,而这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开门鼻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命题是相一致的。“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思想和道德思想,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命题中,既得到了充分体现,又得到了完全统一,斯密是它的经济思想和道德思想,在目标上,甚至在基本运行机制上,互相贯通,合而为一,他创造的是一元论,而不是二元论。经济理论和道德理论的高度一体化,这是斯密的理论能够获得成功并对西方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❾ 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有哪些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市场营销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中必须讲求营销道德,实施诚信营销。 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标准,历来是营销学界有争议的研究课题。

❿ 可持续道德行为的市场挑战是什么

摘要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开展,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六大挑战也先后凸显了出来。这一系列严峻挑战,主要由当前我国出现的政治腐败、社会腐败、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荣辱观错位、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文艺传媒错误导向、吏治导向错误和思维极端化等引发。我们只有高度重视这些挑战,牢牢掌握思想领导权,把它应对好,才能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热点内容
巴中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布:2025-01-11 16:56:01 浏览:566
宰杀家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4:48 浏览:237
在我国会计法规 发布:2025-01-11 16:23:10 浏览:556
袁世凯立法称帝 发布:2025-01-11 15:26:46 浏览:733
大同肖律师 发布:2025-01-11 15:25:57 浏览:13
儿童虚拟游戏法规 发布:2025-01-11 15:23:05 浏览:111
车锁有问题厂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15:17:47 浏览:577
2017劳动法主动辞职 发布:2025-01-11 15:15:24 浏览:403
法律公司开业典礼新闻稿 发布:2025-01-11 14:24:52 浏览:494
中华全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1-11 14:20:17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