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五章
『壹』 道德经 五十八章 版本
你说的五十八章那应该就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道德经有三个重要版本 晋王弼的简称王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乙本简称帛书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甲乙丙三组竹简本简称简本。
王本最为常见,在帛书本未被发掘出来是,王本是占主要地位的。王本道篇在前德篇在后,道可道非常道。
帛书本出土推翻了王本的道篇在前。帛文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以德进道的思想。内容对比王本简化了帛本的一些字,和改变了一些字: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简本是至今发现最早的老子抄写本,但是残缺不全,无法整理出最初的文本。
所有道德经版本都抄写演变本,主要是道德经作家老子李耳,没有留下任何原本,留下道德经的都是对万物的悟,后来学着根据老子传授加自己领悟所写下的道德经。道德经主题思想其实就是以德进道,全在一个空字一个悟字。例如帛文中: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之心为心~得一~道生一三生万物~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其实读那个版本都一样,王本比较靠近近代文交为好理解一点,但有些字改了省了有些意思就有了一定变化,建议王本和帛文可以交换着读,其实道德经是不需要去翻译的,这本书怎么翻译怎么注释都是不对的,因为道德经里面已说明:上士闻道堇能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对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现在的解释只是你的学识去理解的,你再反复去读,又会有不同层次的见解了,所以其它注释都只可做参考,包括我说的亦是如此。竹简本不全,待以后能复原再读不迟。最后希望你能读出属于自己的道德经。
『贰』 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总是没有自私的意念,常以百姓的意念为自己的意念。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总是收敛欲念,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本都专注于使用自己的感官、聪明、智巧,圣人使他们全都回归婴孩般纯真的状态。
【解读】
本章是老子“虚心”、“浑君”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慈”的原则的具体贯彻
河上公: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百姓心之所便,因而从之。百姓虽有不善者,圣人化之使善也。百姓为不信,圣人化之使信也。
王弼:夫以明察物,物亦竞以其明应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竞以其不信应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应,不敢异则莫肯用其情矣。无所察焉,百姓何避,无所求焉,百姓何应,无避无应,则莫不用其情矣。皆使和而无欲,如婴儿也。
朱元璋:听其美污之声,目乃观其善恶,所以圣人观其所以,不欲身民如是,务秉之以道,常以心似乎小儿之无知,特守无为之道,故天下安。
『叁』 给我解释一下道德经的第五十章的学习感悟是什么
解释一下学习感悟,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就是对待生活以及对待各种情况突发的一个反应能力所以说多学习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
『肆』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古时候的有道之士 他们的灵性是微细奥妙的 他的本性是永远通达的 这都是外人难以窥测 难以了解的玄机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就是这样难以窥测他的玄机 如果要去描述古代有道之士的话 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
豫兮若冬涉川 (另本 兮)
比如他们在处理事物方面的行动 绝对不会急迫冲动 就好像古时候的豫兽一样 一定要等到冬天 河水的冰结冻了 才敢走过 否则未等到河水结冰 就鲁莽走过去 不是等於自己去送死吗
犹兮若畏四邻 (另本 兮)
他慎独的工夫 就好古时候的犹兽 要下山一样的谨慎 不敢扰动山下村庄的百姓否则它的生命就危险了
俨兮其若客 (另本 兮)
因此古代的有道之士 他为人恭敬的样子 就好像身为主人 礼遇贵宾一样的谨慎 不敢轻举妄动
涣兮若冰将释 (另本 兮)
在心性清静方面 他对一切外缘的干扰心不染著 就好像春风中的冰 自然的解冻散开一样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因此他心中淳厚的本性 就好像一块木头尚未雕琢一样的朴实无华 心胸的开阔 就好像空旷中的山谷 能够虚受一切 涵容万物
浑兮其若浊 (浑另本作混)
并且他有大智若愚的美德 将自己混合在污浊的水中一样 这就是圣人不自以为自己是圣人 所以才能成为圣人 凡人自命不凡 所以才越像一个凡人的道理呀
孰能浊以澄 静之徐清 (澄另本作久)
所以 谁能像他们(古时有道之士) 在动荡之中 还能除去心中污浊的恶水 使他慢慢的澄清呢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
谁能在安定自守之中 久久以待使体内的清正之气发动呢 (另本多→孰能阳以久静之徐阴 孰能晦以久理之徐明)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敝不新成 (敝另本作弊)
因此能够保持以上这章道理的人 他一定是虚心知足的人 不自满不自傲的人 就是因为他不自满 不自傲 只是为了世人著想 反而使自己得到永生之道
『伍』 老子第五十五章讲的是什么道理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①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④不搏⑤。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⑥,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⑦,和之至也。知和曰"常"⑧,知常曰"明",益生⑨曰祥⑩,心使气曰强⑾。物壮⑿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引语]
本章讲处世哲学,即“德”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前半部分用的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讲的是抽象的道理,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修养境界的人,能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精之至”是形容精神充实饱满的状态,“和之至”是形容心灵凝聚和谐的状态,老子主张用这样的办法就能防止外界的各种伤害和免遭不幸。如果纵欲贪生,使气逞强,就会遭殃,危害自己,也危害别人。
[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用夸张的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的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赤子,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他,同时他也不会去伤害禽兽虫豸,所以不会招引兽禽的伤害。他形象地说婴儿的生殖器勃起和大声哭喊,这是他精力旺盛和保持平和之气的缘故。他讲赤子的特点是柔弱不争和精力未散,其核心还是“和”。车载说,老子书谈到“和”字,有三处应予重视,一为“和其光”,一为“冲气以为和”,一为“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它以“和光”与“冲气”与“婴儿”来说明“和”,都是在谈统一,都是在谈“混成”的状态。“和光”就“复归其明”说,当光射到了物件的时候,有射到的一面与射不到的另一面,“和其光”是把两者统一起来,回复到“明”的“混成”的状态。“冲气”是万物的开端,万物含有负阴、抱阳的两方面,两者经常是统一的,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说“知和曰常”。(《论老子》,第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存在的矛盾,对社会上存在的占有、掠夺、欺诈、征战的状况极为悲愤,把统一看成他所要追求、所要恢复的事物的常态。
『陆』 道德经五十八章中心思想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领导者待人宽厚,政治环境清明,人民就淳朴忠实。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领导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过于严厉,人们就会变得投机取巧、不务实生活;过于苛刻,人们就会抱怨。是祸是福都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结果。祸兮,福之所倚;注意啊,灾祸,幸福伴随着;福兮,祸之所伏。幸福,灾祸潜藏着。孰知其极?究竟是灾祸,还是幸福,谁又能知道最终的结果呢?其无正也。因为世间的任何事情,除了正面看得见的作用外,都还具反面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相生共存、相互转化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可能随时转变为邪,善可能随时转变为恶。人之迷,其日固久。祸与福互相依存,善恶互相转化的复杂关系,让人们迷惑,已经很久了。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因此,有修养的人怎样趋利避害,实现自身的幸福呢?坚持原则却不生硬。廉而不刿。为人清廉,有个性,却不刺伤人。直而不肆。为人坦率正直,却不放肆,不任意行事。光而不耀。光芒四射,温暖了别人,帮助了他人,却不炫耀。做到以上所说的,就可以趋利避害,获得幸福人生了。
『柒』 道德经第五十章中"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怎么理解
其实老子在五十章的前半段已经提出一个概率问题“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后面衍生的在字面上可以解释为:“所闻善于养生者,行路不会遭遇猛兽的攻击,入战场不披战甲,犀牛都不愿用其角,猛虎都不用其爪,敌兵无法向他下刀。这是为什么呢?因他未处死地。”
但显然老子所要表达的并不只是字面所指,而是更深层的含义,这里就要回到更早的几章去综合理解,比如四十四章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三十一章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八章的“上善若水”等等,这些章句无不是在告诉和提醒我们行走世间所要时刻注意的。
路行不遇兕虎,其实人行路有多少概率会遇到猛兽呢?猛兽又怎会平白无故跑到大路上袭击人?个人认为老子这里所指的应该是那些懂得不去走歧途,并懂得遵循道去解决问题的人,这些人即使遇到困难危险,也能够化险为夷。
入军不被甲兵,真的上战场谁能不穿盔甲不带兵刃呢?又不是有金刚不坏之身,显然老子并不是想提出那么玄乎的建议,只是在告诉世人应该保持善性,如果能够减少战争,那有多少百姓士兵能安享人生啊!就算真的无法规避战争,也不应该制造过多杀戮,因果中,行善的人总是令人崇敬的,史上有不少因仁善于人,从而避免了杀身之祸的例子。
以其无死地,一个人没有招惹危险和制造危险杀戮的祸心,当然也不容易被卷入是非中,自然安泰~
『捌』 《道德经》五十五章中“知常曰明”怎么解释
常在这里是指规律,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算是真正的明白这个道理。
『玖』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的启示
懂得了怎么做,才是真正智慧的道理。即:什么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回而决非是夸夸其谈地急于表答现自己
懂得了怎么做,才是在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的道理。即:排除外界的任何干扰,收敛自己的一切锋芒,解脱自己的一切纷扰,蕴藏自己的任何光彩,将自己混同于污垢之中
懂得了怎么做,才是让天下人重视的道理。即:既能做到不使自己受害,又能做到不使自己尊贵,还能做到不使自己卑贱
『拾』 百度百科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有问题,应该是: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正解。王弼本”朘”作“全”。傅本及帛书甲乙本作“ 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