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阴阳

道德经阴阳

发布时间: 2022-05-06 14:54:10

『壹』 《道德经》如何解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如何解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答:大家特别注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竟然看到,万物不管多大、多小,都是阴、阳同时存在。这个很厉害哟!万物竟然“负阴而抱阳”,意思就是说,它的出现都是阴阳同时存在,有阴就一定有阳的存在,这方面太奥妙了。看看老子所讲的,哇!老祖宗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观测到这么的深。有――万物来自于无,所有的日月星辰全部来自于无,老子竟然这么笃定地讲出来,而且还告诉我们:“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都是阴阳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很厉害!

『贰』 对老子阴阳观的理解

老子将"阴阳"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来反映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无疑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全面准确地理解老子阴阳思想的深刻内涵,不仅需要立足于对《道德经》第42章全部文字本义的合理领会,还需要联系《道德经》的其他有关章节,对老子辨证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把握。我认为,有关"道"、"一"、"二""三"、"万物"、"朴"、"器"、"有"、"无"等几个十分重要概念的含义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我们正确理解老子阴阳思想内涵的关键。

纵观人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注释、研究和争论文章,不难看出,"道"在老子哲学中作为最高范畴,主要是指形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构成世界万物的本体以及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一"与"朴"含义的相通许多人也都能接受,但有所区别的是,有些人将"一"或"朴"与"道"完全等同,即认为"一"就是"道"、"朴"就是"道",或"道"就是"一"、"道"就是"朴";有些人则将"一"或"朴"看作是由"道"所形成的阴阳不分、鸿蒙未辟、混沌状态的一元之气,简称"元气"。人们将"二"理解为由"元气"剖判而成的"阴气",与"阳气"也大体没有太多的异议(当然也有如高亨将"二"看作"天、地"的见解4)。关于"三",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指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阴阳相合所形成的一个均调和谐的状态,二是指阴阳相合而形成的'和气'"5。我看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致的。"器"就是形而上的本原之"道"向下落实为形而下的世界"万物"。因此,在老子哲学中,世界被分作"二相"存在:一相是用人的感觉器官无法感知的"无形"、"无状"、"无象"的虚性存在,如"道"、灵魂、智慧、德性等,它们在哲学上一般被称作"形上存在"或"超验存在",人们对这种存在的体认和把握只能依靠人所特有的理性思维来实现;一相则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感觉器官附加科学仪器,以感性方式就能加以认识的"有形"、"有状"、"有象"的实性存在,如一棵大树、一所房子、一群牛羊、一座高山等,它们在哲学上可称作"形下存在"或"经验存在"。前者就是老子的"无",后者就是老子的"有"。因此,作为老子特有的哲学范畴,"有"与"无"主要就是指有形、有状、有象的"实相存在"(或"实性存在")和无形、无状、无象的"虚相存在"(或"虚性存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老子的"无"或"虚相存在"或"虚性存在"仍然是一种"存在",仍然为"有",和"实相存在"或"实性存在"一样具有客观性,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决不是像部分人误解的那样,老子的"无"就是"什么也没有"(Nothing)的"非存在"。

在当代大家中,我认为张岱年先生对老子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张岱年先生认为,在老子哲学体系中,"道"是其本体论的最高范畴,而"一"是"道"所产生的"最原始的统一体",亦称"朴","道"与"一"或"朴"有层次上的不同。6这种正见令我豁然开朗--原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老子对由形而上的本原"道"向形而下的万物"器"转化所必然经过的由几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复杂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的简单而抽象的描述!具体些讲,就是本原的"道"首先形成一个阴阳未分的"原始统一体",这个阴阳未分的"原始统一体"就叫"一"或"朴",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原始统一体"接着发生的阴阳剖判或分阴分阳就是所谓的"一生二"或"朴散"。阴阳既分,随即就以阴阳互根的方式形成无数"新的阴阳统一体",其中的"三"就是指由阴阳对立统一而构成的"新的阴阳统一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正是由于"新的阴阳统一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姿的世界万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

『叁』 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3)道德经阴阳扩展阅读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经

『肆』 阴阳主要内容是啥

中国古代汉族圣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对阴阳精确的概括与演述。领悟学堂有具体的内容

『伍』 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翻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要明白这句话中“道”字的意思。此道就是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中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包括天体、宇宙、包括我们用筷子夹菜吃饭,包括我们发射火箭上天、包括我们抵制日寇的侵略、包括我们为了拯救大自然而作的各种努力。。。。,其中都有个“道理”。但这也是只是个比喻罢了,按照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来讲,“道”这个东西压根就是说不出来的表不清楚的,如果说出来也就不称为“道”了,所以只可意会。

那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在说什么呢?这句话有如下几层意思:
1,说明了天下万物的由来。即,万物是由“道”演变而来。具体如何演变,请参考霍金著的《霍金的宇宙》《世间简史》等现代科学著作。其中大量描述了宇宙是如何从一片虚无通过大爆炸演变二来。同时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易经》以及王大有先生的著作《宇宙全息自律》等经典哲学思想来学习。通过这种结合现代科学进展与古代哲学精华的互相参照的学习方法,你会发现,原来宇宙确实是这样一生二、二生三点进化演变二来的。
2,说明了,万物不论如何演化,其中都存有最原始的“道”。也就是说,道是当今一切万物存在以及运行的根本。
3,这里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道生一。道如何生一,如何在一片虚无中就自发地产生了一呢。这里面除了要参看1中所述的各种书籍和知识外,还需要你有颗灵动的心灵才能去理解。因为真正的宇宙和世界是存在于你的心灵之中的。你能够理解自己会有灵光炸现、突然悟道、顿悟,那你也应该理解这个宇宙这个世界为什么会突然的诞生了。
4,并且,同时存在有多个宇宙以及多个世界。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我们凡胎肉眼和有限的科技所能及之处。真正的真实的世界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无限广袤。但是,无论在哪里都有“道”。此所为“万物皆由道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认识到这些伟大的哲理,只是通过简单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几个字来表达罢了。但这几个字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是必须由我们现代人类不断地通过科学研究探索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广泛的哲学思想分析才能透析出来,从而最终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造福人类的。否则我们只在文字功夫上作作文章或者只把他们归为古代经典哲学供奉起来甚或有的批为迷信和过时的东西而不加钻研开发利用,那我们就真正地荒废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世间精华了。

我相信以上我的回答中仍然由未涉及真正道理的地方。也有很多缺陷,还待各位专家作进一步分析。

『陆』 阴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历史时期是

阴阳的概念

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


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有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及“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的观念。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家,是中国东周战国中期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相传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

他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应用到历史观点上,提出“五德始终”的历史观,即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事物发展变化是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实现的;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像自然一样。


『柒』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古代文言文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很简短的几个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所以许多人对老子的道德经也有各种讨论说法,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此讲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娱乐。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个人认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炼之道。

修炼之道

老子所说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道教弟子修炼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称为“道”,也叫“修道”;这种修炼之道如果放到佛学里面来表达,就会被称为“法”,有时候也被称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来便有“道法自然”一说,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还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有所成就。

『捌』 《道德经》中的阴阳指什么

阴为月,阳为日.阴为暗,阳为光,是组成自然的两种基本形态.

热点内容
法律公司开业典礼新闻稿 发布:2025-01-11 14:24:52 浏览:494
中华全民共和国合同法 发布:2025-01-11 14:20:17 浏览:238
劳动法中关于被辞退员工工资待遇 发布:2025-01-11 13:45:31 浏览:550
高要司法局 发布:2025-01-11 13:44:53 浏览:125
最早货币立法 发布:2025-01-11 13:40:11 浏览:766
大学生对性道德 发布:2025-01-11 13:24:13 浏览:61
恩阳法院执行 发布:2025-01-11 13:04:37 浏览:708
法官司法廉洁 发布:2025-01-11 12:41:40 浏览:318
经济法基础课程感想 发布:2025-01-11 12:38:36 浏览:715
经济法个人结算账户 发布:2025-01-11 11:51:29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