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性
㈠ 什么是人性,什么是道德,什么又是法律
一、人性
人性就是人的属性,是人区别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特别是动物的特殊性。
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二、道德和法律
法律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暴力性的行为规范,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强制力保证施行。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1、区别
①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②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联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㈡ 道德,良心,人性,意思是不是不一样
道德就是良心,就是五戒十善。人性有善恶两面。
㈢ 康德的道德与人性说的到底是啥
康德的道德律为抄绝对命令,以假设上帝存在,即物自体不可认识,也即人的理性是有边界的。人的理性不可证明上帝存在与否。为证明至善,我们必假设上帝。这个上帝也可称佛、称道、称规律。人是有局限的,只有从上帝那里找到至善的动力。道德是至善,与上帝相同。人有追求道德至善的绝对命令,这个命令会自我遵从。人的意志的本质是自由,因自由而有承担的义务,意志本无善无恶,人性的善与恶,只是意志的表象显现。康德对道德的肯定,挽救了我们对人性的信心。人之初,道为善。
㈣ 庄子的道德人性主张
庄子的哲学
道德”一词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 “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他的思想主张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消沉的处世态度。据传说,有一天,庄子睡觉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㈤ 道德与人性 有何区别联系
1、区别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人性就是人的版属性,权也就是人同宇宙中的其它事物特别是动物相区别的特性。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2、联系
①道德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人的社会属性包括道德、教育和政治等等。
②道德规范的制定要符合人性,违背人性的道德迟早要被新社会否定,比如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中的“郭臣埋儿”。
㈥ 人性和道德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谁更可靠一些
“人性”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自然本性”,“人性”事实上应当是“人的属性”内,是人之容所以为人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属性的总称。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这些属性,否则就不是人。那么,“人”到底应当具有哪些属性呢?人的属性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道德的“行为应当”就是我们“做人”的社会性要求的最直接的体现。在这种要求中,道德始终都在为人类倡导着一种理性精神,通过这种理性精神的培育帮助人类克服人自身的动物性,不断地改造着人性之中所包含的“兽性”,不断地帮助人们克服着人性的弱点,不断地促使着“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道德不仅没有压抑人性,恰恰相反,道德始终都在帮助人们不断地提升着人性。道德的提升使人们在其自身的“人性”中所包含或残存的“兽性”越来越少,从而使得人们作为人的存在的人格境界越来越高,而一个人的人格境界的高低又现实地决定着这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卑劣的人之所以卑劣,就在于其人性中包含有太多的“兽性”;高尚的人之所以高尚,就在于他能够战胜自我人性的弱点,对其人性存有的“兽性”予以一定程度的克服。
㈦ 有关善良道德人性的名言名句
1、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内于理性,但没容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2、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
3、人们在行善时总是比他们在作恶时更迟疑不决。——张方宇
4、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5、我是个人,凡是合乎人性的东西,我都觉得亲切。——马克思
6、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7、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罗·勃朗宁
8、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9、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乔叟
10、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11、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普罗提诺
12、如果你控制不了钱,就是钱来控制你。——哈夫·艾克
㈧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人性本质是什么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第一大人性:人性非善非恶,乃是趋利避害者,人会本能地被高价值所吸引,远离低价值。所以你要有意无意地拉高自己的价值,对方会自动被你吸引。记住:普通人做销售,高手做引诱。
第二大人性:人对故事的兴趣远远大于对资讯的兴趣,对人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故事的兴趣。因此只要你用描写人物的方式来介绍你自己,你的魅力指数将会大幅度上升。小说、电影以及演讲大师之所以很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物的力量。小说中的人物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电影中的人物如:《功夫》里的周星驰,演说家中的人物如亚洲超越极限的梁凯恩:一个高中读了九年、自杀过两次、失恋过两次的人,结果成就大事业的传奇人物。
第三大人性:好奇心。人对任何带神秘感的东西,不但会产生好奇心,还会产生莫名的磁力。如:当我对你说,我第二擅长的事情就是演讲,然后保持沉默,这时你会很自然的会问我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再如:网络营销高手最擅长用一个标题引起你的好奇心,当你点击进去之后,你会看到一个主人公痛苦经历的故事,后来看到主人公通过用了一个产品之后解决了TA痛苦的故事,最后出现产品咨询和订购热线。(标题举例:39岁黄脸婆遭猛男狂追)。
第四大人性:只要你做的事情超出来了对方的期望,哪怕只付出了一点点,对方都会感恩感动;但如果是低于了对方的期望,哪怕做得再多再好,对方都会都会生气和抱怨。如:汶川大地震一个老人只捐款几千元,全国人民感恩感动,各大媒体报道;相反某某知名企业家捐款了100万元,还被骂得狗血淋头。再如:如果你的好朋友向你借钱,他认为你借他10000元是合理的,结果你只借了他5000元,他可能会抱怨和生气;他同时也向另外一个普通朋友借钱,因为关系不是特别好,认为如果能借到1000元就很满意了,结果他超出了他的期望借了3000元给他,这是他可能会感动。记住了:销售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行为让客户感动了;客户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你的行为超出了客户的期望。
第五大人性:自己推理判断出来的东西就是真的。如:当别人看到你一身名牌穿着打扮,形象气质高雅,这时你如果告诉对方你很穷,对方也不会相信;相反如果你穿着普通,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气质,不管你怎么告诉别人你很有钱,对方也不会相信。再如:如果你现在开着一台奔驰车,你告诉别人准备换一台宾利,这时别人会比较容易相信你的话;但如果你开的车是吉利,你说准备换一台宾利,对方相信的可能性就微乎及微了,哪怕你说的是真的。因此,最好的最高明的销售是把你的形象和势做出来,让对方做出对你有利的判断,你的销售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第六大人性:有道理征服一切。说服力来自于两点:第一是看到结果:如成功和榜样的影响力。第二是听到道理:如好的企业商业计划说明书会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再如直销行业市场倍增学理论会吸引人才来加盟。例外从亲子教育方面来讲,如果做父母的打了孩子后,不做解释,可能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相反如果在打完孩子后,再把你打他的原因(因为爱)发自肺腑地告诉他,他可能会感动,从而会种下爱的种子。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第七大人性:喜欢幻想。销售最高境界就是销售幻想。如:企业的愿景是员工的幻想;直销行业的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是直销员的幻想;培训教育行业讲的“通过学习彻底改变自己和企业命运”的案例和榜样,是学员的幻想;投资行业讲的“创造被动收入,不工作还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是投资者的幻想;奢侈品行业昂贵的商品是消费者的幻想;男女之间的“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诺言是热恋中的人的幻想。因此只要你能满足对方的幻想的需求,你就可以掌控对方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
第八大人性:人们不喜欢被改变。因此当你要想改变别人时,千万不要摆出你想要改变他的样子,最好的方法是引导他自己做出改变。主动改变是快乐,被动改变是痛苦;主动改变是享受,被动改变是折磨。如:如果你的另一半对你不够好,与其要求对方对你好点;不如以退为进,每天学习修炼提高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实力和魅力与日俱增,你另一半对你的态度自然会不知不觉的改变。
第九大人性:人们对太容易做的事情不屑一顾,喜欢做有些难度有些挑战的事情。因为有难度才有价值,没难度就没价值。以爱情上男追女为例,如果女方能给男方制造一些障碍和挑战,当男方经过一番努力,最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获得女方的芳心时,这时他就会有一股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他也会更爱你,生活也会更有乐趣更有意义和价值。
第十大人性:非人性的人性,也就是机器人性。机器人的行为受各种开关所控制,同样人身上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开关,如:1、生气的开关:只要你毫无缘由的辱骂和指责别人,对方十有八九会很生气的和你急;2、快乐的开关:只要你恰如其分很巧妙的赞美别人,对方几乎都会感到开心和愉快;3、花钱消费的开关:人在两种情况下是最愿意花钱消费的,第一是省钱:如商品打折销售时,人们会毫不犹豫的花钱;第二是赚钱:如投资性的产品,当人们感觉到他今天花的钱有把握在不久的将来会赚很多钱回来时,他也会毫不犹豫的花钱出去。
㈨ 人性道德的特点
人性的定义
人性就是人个体的价值观,其核心就是生存至上。
人性包含两个方面,经验性与构想性。或者说兽性与道德。
人性的本源
人类的兽性源自自然选择,是原始的生存选择价值观,或者叫生存经验。争食、护幼等行为,产生于独居状态的人类;随后,人类进入社会性生存的状态,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包括家庭利益),在这一部分的指导下,岳飞、狼牙山五壮士成为民族英雄。
道德来自未知的探索,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唯一的区别。人类有机会探索未经验的事物,提早在人性构架中设置好预警机制,避免发生生存危机。
人性的核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出人性的真谛,无论道学家们如何遮掩,人性都是对利益的判断准则,人性的核心就是利。
现存的人种来看,从独居阶段起,人就必须为争夺生存空间而竞争,包括和蚊虫、病菌、猛兽进行的种外竞争,包括与同类争夺配偶、食物、领地的种内竞争。
进入社会性生存阶段,人类个体必须首先维护团队的利益,才有机会维持个体生存。这时,道德开始诞生,并因此设立了法律。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更确切的说,是“法律不外乎人性。”.
同样基于生存至上,这时人类个体的价值观开始变化,即人性有了升华,不再等同于独居兽性。
举例来说,战士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这就是社会性的一面。如果按照自身的原始性生存而言,他大可逃跑回家照顾老婆孩子,或着根据形势选择不同阵营。但在社会性利益面前,他的同群体伙伴不会允许他这样作,不仅对他进行个人道德的灌输,还通过法律等暴力手段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
人性的社会兽性还表现在敬老习俗中,只有在社会性生物中,敬老才可能成为本性。因为社会性生物经常需要作出群体选择,这时有经验的老生物往往能够发挥作用,为群体生存作出贡献。中国人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与野生山羊群中老羊受信赖的情况如出一辙。
兽性与道德
许多学者喜欢将社会兽性称作道德,这实在是贬低了道德。
社会兽性归根结底,依然是利益驱动下的价值体系,而道德是超出我们所经验。
例如见义勇为行为,这种行为撼卫了局部社会的安定,并且为整个社会创造了精神财富,如同法律一样,震慑少部分将独居兽性凌架于社会兽性的个体,并且鼓励了将社会兽性放在独居兽性的个体。
按照人类由独居生物进化到社会生物的进程,这种行为推动了人类进步,是对人性的改良行为。
但既使在昆虫界,见义勇为也不少见,一只蚂蚁见到另一只蚂蚁与别人格斗,也会上前帮忙;蚂蚁也会自发地将受伤伙伴救回巢穴。因此,见义勇为不是道德,而是社会兽性的范畴。
同样,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也都不是道德,而只是社会兽性。
道德的定义
人类不可能有道德,只有人类成为神,才会拥有道德。
这是因为,道德的定义是对未知经验的价值观,而人类目前还没有超越自身经验,还依然在独居兽性和社会兽性的冲突中挣扎。
人类成为神,只是一个比喻,是指人类拥有传说中神一样的能力,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恐怕已经不远了。
那时的人类,甚至有能力创造新的物种来平衡这个世界。而在那时起,人类必须建立道德,因为那时已经不能凭经验约束人类的行为。谁也不知道人类的某些行为是否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就是人类超越兽性的阶段,人性才会完整,同时拥有兽性与道德。
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有机会超越生存至上的范畴,生存已经不再成为人类的第一需求,这时的人性将全部归于道德,彻底脱离兽性。
宗教与科幻都描述过这种境界,不同的是,科幻是通过对科技发展的预测,而宗教只是智者超前的想象,没有物质基础,只好归结到成仙、成佛、轮回等方式。
人性的现实
我们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最脚踏实地的方式就是接受现实。
既然人性还处在独居兽性向社会兽性进化的阶段,现实中的人性典范就是抬高社会兽性,贬低独居兽性。
我们可作的,就是探索社会兽性的准则,用教育、法律等等手段加以推广。这就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㈩ 如何理解和处理“人性与道德”的矛盾
理解和处理“人性与道德”的矛盾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性内问题,是一个容非常哲学化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哲学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只有哲学家才面对这个问题,
事实上,人性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甚至是随时随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生活时时在挑战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和被动的拷问自己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