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法治
『壹』 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法律权威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以法安天下则天下安,依法治天下则天下治,这也是千古不易的经验之谈。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1)公众法治扩展阅读: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的四个要素 法律权威体现的是法律的不可违抗性,包括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性。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
广大人民群众抄必须树立强烈的袭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国家开展的“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学习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做出新贡献。
『叁』 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要以引公众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内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容一步深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肆』 如何正确理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法治社会的基本认识
法治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内容被表述是2012年末,与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学界尚无公认的界定,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其一,制度层面的规则系统。包括国家正式的法律法规、社会自治规则及习惯等规则系统。法治社会之 “法”,在构成上是多元的,既包括正式规则,也包括自治性规范,还包括无形的规则。因此,其范畴有别于其他领域的法。其二,心理层面的认同。即社会群体和成员对规则的理念和精神上的认同,并自觉服从与践行的习惯。其三,秩序层面的运行。表现为社会各类组织、成员与国家各职能部门间形成自治与统治的分工协作,形成共治的秩序。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关系: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既相对独立又密切互构,而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或主导力量)。
从一体建设的三极来看法治的重点不同:法治国家强调权力控制;法治政府强调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法治社会强调人权保障、社会自治。
二、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以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已有了一定基础,但法治社会建设仍是一个短板。法治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两大方面:
(一)法治精神的全面缺乏
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思维,滥用行政权、司法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尤其是强势群体带头违法对法治精神的破坏极大;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信官不信法、信闹不信法”;全社会“敬法”氛围淡薄,钻法律空子、“法不责众”心态普遍。
(二)现行普法模式的落后和低效
实施普法已近30年,但从基层反映看,当前的普法模式仍旧偏向于单向的法律知识“灌输”,并且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做法,严重影响普法的实效。
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路径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抓“大”和抓“小”并举,培养全民法治意识
首先,抓“大”,即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培养。这是全民守法的前提和关键。其次,抓“小”,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
在普法中要区分两个重点:对公民普法要以树立依法维权意识为重点;对公职人员普法应以严格依法为重点。
2.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针对以往普法的方法单一、形式主义问题)
首先,注重“参与度”与“互动性”。让公众参与法治各环节,在互动中放大宣传教育效应。其次,从宣传方式看,由单向灌输向“整合性”“创新性”方式转变。“整合性”即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重视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创新性”增强新媒体作用,以多元、灵活方式创新普法的形式和内容。
3.以刚性约束培育法治精神
除了宣传倡导,还须依靠刚性的约束机制和信息化手段。如通过公正宣判和以案说法等制度设计形成对全社会的威慑力和正向引导,培养全民守法意识。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内在要求,法治化程度越高,社会治理越接近善治。
首先,在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各领域深化依法治理。旨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其次,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依法治理不仅要依据法律法规,也要依靠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即硬法和软法并用。
再次,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以一个自然段的文字来阐述社会组织如何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为使公民信法、守法,就须以好的服务使民众亲法。为此要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从服务层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首先,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为最大限度预防矛盾发生,要完善两个机制: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民主决策的法定程序机制。为了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创新和发扬“枫桥经验”。其次,充分发挥不同纠纷解决制度的优势。如发挥人民调解的民间性、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色;发挥仲裁的中立性、保密性和专业性特点。再次,建立完善各种纠纷解决制度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和网络来强化纠纷解决的效果。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丰厚的法治土壤,其中应蕴藏着全民知法、信法、用法、守法的养料,这就是我们要建设的法治社会。
『伍』 为什么依法规范执法赢得群众支持
近日,一段上海民-警执法视频在网上热传:民-警在执行公务时要求一名驾驶员出示相关证件,驾驶员拒不配合并挑衅民-警。在经口头传唤、连续三次警告、提醒无关人员远离以避免伤害等操作后,民-警最终将驾驶员强制带离,同时提醒现场摄像群众:“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否则要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负责。”民-警一系列的规范执法操作,被众多网友点赞。
现实中,个别执法者面对违法行为,担心其强力执法之举陷入“暴力执法”的舆论漩涡,显得畏首畏尾,这一定程度上让违法者有恃无恐,执法者瞻前顾后。事实上,强调执法的“硬度”也并非就是“不文明执法”。执法者熟练掌握相关法律规定,严格依照执法程序规范合理执法,大胆维护法律的尊严,就能得到群众支持。
在依法规范执法之外,民-警还应适应“在镜头下执法”,面对群众“随手拍”“随时拍”的执法监督,正确引导群众监督合理化。
一系列执法案例,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依法规范执法的认可和期待,公众法治意识的逐步提升。
公正为民,依法治国。
消息来自央广网。
『陆』 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引导公众树立法治意识政治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引导公众树立法治意识,才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才能增强公正司法的信心,提升法治水平,增强法制权威。
『柒』 什么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法律权威
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依法运行;公民依法办事。和谐社会的实现,最主要、最根本、最基础的,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
树立法律权威是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的工作变得十分现实、
十分紧迫、十分繁重。因为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要在调节中才能实现。而我们当前面临社会转型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各种利益多元化。方方面面的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形形色色的纠纷,使传统的伦理道德难以胜任社会调节的角色。例如当前突出的安全生产、重大案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矛盾,已远远超出了传统伦理道德调整的范围和能力。即使涉及到其他诸如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在法治社会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最终还是回归到法律层面上调整。因此,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树立法律权威上面临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法律权威的树立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我国法律权威的实践也遇到诸多挑战和难题。
公民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我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形成了以人治为主导的法律思想文化传统,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无论是社会管理者或是普通民众,都习惯把权力视为最高权威。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立法的步伐是很快的。但从形势发展的需求上看,不少法律还未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使得不少矛盾纠纷无法可依。
树立法律权威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树立法律权威必须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于人们的灵魂深处。树立法律权威最关键的是人,因为人的法治理念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内在支撑力。真正的法律权威只能来自于人们自觉自愿的认同和推崇。然而,塑造公众的法治理念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就我国国情而言,公众法治理念的增强除了市场经济的自身培育外,主要靠法制教育。我国已进行了20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公民法律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在“五五”普法中,要以培养公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重要内容,使法律至上的理念根植于人们灵魂深处。
树立法律权威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要能够有法可依。要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及时对法律进行立、改、废,满足社会对法律的要求;二是要实现有法必依。一方面要帮助公众自觉用法,依法解决纠纷,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同时强化执法者的法律操守,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服务和违法追究机制,既为有法必依提供外部环境,又体现法律不放纵任何违法行为的威慑性,引导整个社会迈入有法必依的轨道;三是要做到执法必公。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制和执法督察制,使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的权责和程序行使职权。四是要落实违法必究。要在全社会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理念和制度。要加强和完善对违法行为发现、追究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教育、监督、查处和保护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以权扰法、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腐败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支持和鼓励新闻媒体对干涉执法、放纵违法等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
树立法律权威必须领导重视、全社会积极参与。树立法律权威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由党委政府主导和实施。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树立法律权威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相关部门做好树立法律权威工作的责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树立法律权威工作中的作用。对树立法律权威工作,要做到有组织领导,有目标任务,有方法要求,有检验标准,有保障措施。要动员社会各层面和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树立法律权威的工作中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使树立法律权威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尽早构建起来,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法治基础。
『捌』 最高人民法院为什么要引导公众树立法治意识
因为提高法治意识也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点。
提高法治意识不仅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公平发展,也能提高法律部门的工作效率。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