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禅与道德

禅与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5-07 23:45:09

A. 禅是佛家的还是道家的啊坐禅具体是指什么

禅是佛家的.

坐禅:意思是闭目端坐,凝志静修。用心看着头脑中纷飞的念头,念头会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的头脑则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

禅:chán

(1)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禅门(佛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2)指禅房。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1)禅与道德扩展阅读:

坐禅方法

一、单纯放松肢体。

如意坐,或跏趺坐。眼微闭。直背。头颈正。舌轻接上颚。面微笑。自然呼吸。意念之,全身细胞可自由呼吸--呼浊吸清。从头顶发丝头皮起,开始一点一点地放松。不紧张,给其自由自在,就是放松了。

一直往下,一点一点地,放松到脚趾。注意的一点是,放松的意念不用紧急和生硬,似有似无的感觉最佳。【重点放松的部位,是双眼,特别是眼睛感觉紧涩和目痛头痛的,这里可以搓热双掌,先温热按揉眼部,和十指从前额到后发梢梳理头皮几分钟,效果最好。】

身体各个部位依次放松下去,一次约1-3分钟。越慢的,放松的效果越好。越是慢的放松,越是精妙的功夫。

放松3次。是坐禅入静的准备功夫。

二、结合腹式呼吸、收肛的“吞咽”动作,协调身体的放松。

即,口鼻自然呼吸。

腹式逆呼吸。

肛门吐纳的功夫。

三者合一 。 和着放松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禅

网络-坐禅

B. 佛,道和禅各自是怎么定义的三者之间的区别怎样

三者的定义:

1、佛: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道:作为哲学概念,最早出自黄帝时期《广成子.自然经》,与汉字同在,与中华文明同在。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3、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

三者有2点不同:

1、三者的所存在的教派不同:

(1)、佛存在于佛教。

(2)、道存在于道教。

(3)、而禅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2、三者代表的含义不同:

(1)、佛代表的含义: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2)、道代表的含义:“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当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3)、禅代表的含义: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

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2)禅与道德扩展阅读:

禅,通“蝉”,万变而不离其宗,如蝉(蚕)与蛹,鸡与蛋,因缘使然,轮回变化,无有先后,无有始终,不同时空,不同体态,终是其宗。禅变,禅让,不论咋变或让位与谁,终是其精神之延续。

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也更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

因为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著。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C. 关于禅和道的区别

道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要用心体会,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一般人认为道指的是一切事物的规律,其实说的很片面,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勉强可以这样理解.你如果仔细言读了
<<道德经>>之后估计会有更深的体会,
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一.禅的历史 A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D. 佛教的禅与道家的道有什么关系

佛教的禅与道家的道都是形而上的东西。禅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证悟到“无相心体”而称“明心见性”;道是亦是指宇宙万有的本体。名称虽然不同,境界却是一般。所以,皆属不可说的范畴。因此,禅宗说“言语道断”,道家语“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心证体悟才是。
今年五一节,雨中登崆峒山。遇到一个阳光的男大学生,两人一路同行,途中他问我:“佛教和道教的区别是什么?”

我当时被这样深刻而复杂的命题难住,只好简单的回答了两者在最终目标上的差异:道教的修炼目标是要往生在三十三天,做一个最高的仙人,即太上老君所在兜率天;而佛教最终要往生三十六天之上,成就最高的佛果。

现在补充一些关于三教【正教】的知识:

三教教人做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做?

儒教,儒家:教人做一个人世间的好人-------遵守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成就一个仁者【有仁爱之心的,有道德的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在世间有爱国爱民、建功立业、孝敬父母的好作为。

道教:做一个合乎天道,天人合一的长生不死的仙人大伟人-------为此必须清心寡欲,忘记世间的一切情感与名利,安贫乐道,遵守“提携天地,把握阴阳”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准则。当然也要积德行善,救助苦难,钻研生命科学。

佛教:教人做一个奉献一切,自度【自己】度人【一切生命】的超人--------为此要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饮酒、不妄言等五根本戒,修行戒、定、慧三学,发愿脱离苦海【断绝贪、嗔、痴、慢】、跳出三界【欲界、色界、空界】,永断生死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教人做一个平等、博爱的人------为此必须忏悔过错,一心向善,爱护一切人们,不做有害于他人的事情。

E. 禅宗是佛教视角下的道教老庄思想,怎么理解

可以这么简单的说,禅宗更像是道教外衣下的佛教。不过这个不能简单的认为是相同体系和构架基础的,只是在古代儒道佛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三教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又如道教中的全真派则是借鉴了部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

以下是参考: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佛道三家思想都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禅宗创立时期道家学说已经成熟,所以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禅宗以老庄思想学说为依托,借助佛教大乘理论,提倡心性“本觉”思想,强调主体精神的自觉。
禅宗同传统佛教的一致性仅仅表现在解脱俗世的出世心境上,但是在人生境界上,它表现出与道家相似的超越性。《道德经》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所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地一致的。禅和庄子的关系体现在禅师身上最明显的特质是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如出一辙。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可以说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
庄子“真人”的思想也影响很多禅宗的禅师,最显著的是临济宗,这个宗派就以真人为最高境界。庄子提出“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强调存在先于知,这也是禅宗修行禅的一大特色,禅宗也承认先存在而后能知。禅宗思想的心性论就是强调“我在故我思”,这是老庄思想的延伸。

F. 禅的含义是什么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义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禅,也是“禅定”的略称。“禅定”一语是梵语“禅那”的略称“禅”和梵语“三摩地”意译(略译“三昧”)的“定”的梵汉结合而成。“禅”是汉语中的外来语。禅那和三摩地都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术语。禅定还有瑜珈、止观等异称。

由禅引申出来相关联的禅语是很多的,诸如: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风、禅机、禅悟,以至禅诗、禅画,等等。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法,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的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关于禅,历代禅师和古今研究禅的学者有关论述很多。很多论述对现今修习者的心理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染力。

台湾耕云先生讲禅是“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而非舍弃正念、正思维、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制。无住,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而产生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忘,活泼无染。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禅宗六祖如是说。

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的内容,则是很难用言语文字表达的,必须亲身去体证。

对于没有修过禅的人,很难理解禅的内容,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椰子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

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禅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东西,也无法依靠语言文字的说明来了解它。但语言文字却能引导或指示初学者如何去亲自体验它。因为禅的经验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味。

G. 禅能带给我们写什么

一段春风有两般

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

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无德禅师】

禅是能够让我们契入生命底韵的法门,也可以说他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通过它,我们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更需要禅的洗涤。禅能洗去烦恼,恢复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情。

真正带给我们快乐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保证自己活的有创意,能带来光明的人生。然而什么才是生活的智慧呢?

释迦牟尼佛手拈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间,已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的淋漓尽致了。

生命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的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实实在在的过现实的生活。生活的本质,就在于放开手中的“尘土”,然后才能张开双手,握取生命的“明珠”。放下紧握的一切,才可能去工作,实现生命赋予的潜能;而当我们乐于将自己的所得布施于人他人时,才可体验到生活的实现。

禅点燃如来的心灯,让它流泻着光明的智慧,照亮自己的心灵世界。所谓一灯能除万年暗,禅灯是光明智慧,是生活的法门,是光明的创造性。清除一切阻碍、烦恼、不合理的欲望,就是“真空”;依据本质,好好生活,好好实现,即为“妙有”。放下虚荣,放下计较,放下不合理的抱负水准,活在如如实实的如来生活中,从涅磐妙心出发,那就是“真空妙有”。真空妙有的真谛即为禅。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有了这些空间,便能发现“真我”的妙用。从空的法门放下一切尘劳和阻碍时,自己开始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真我如实呈现,那就是见性,发现自己就是“真如来”。那真正自己的实现,就像一朵花一样,无比的自在和喜悦。投入喜悦自在的生活 时,我们会发现周遭的一切有情众生,和自己是平等而同在的,一切众生会在露出实现微笑。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

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情就有了转折的余地,不容易发脾气、闹情绪。生活之中以肚量最为重要,它给我们广大的思想空间、无量的性情空间,更给予我们无尽的欢欣。宽容使得我们表现出好的性情,同时也能引发别人的回响。禅者以空的行持,换来了性情的空间。人如果能实践宽容,能够在性情生活上看出空间,在生活上便显得十分的微妙,处处顺利和融洽。所以说,宽容是性情发生的力量和感召,给人以教育的寓意,是最为高贵的性情。

从容是作息的空间

禅家认为最庄严的生活态度是从容。人若能从容,作息就能游刃有余。做任何事情都一样,没有充裕的时间,就会破坏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到休息的安适。匆忙带给人长期的紧张,带来身心上的疾病和倦怠。所以要想作息正常,就必须注意安排时间。从容中,不急不徐,冷静思考,善用智慧,因此能真正运筹帷幄,决战千里。

节律是自我的空间

禅者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经过禅定,做到“外离相”,“内不乱”,就不能算是自由,要保持自由的思考就必须遵守是个法则,即四依戒律: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思考的戒律,使得我们生发智慧,不断成长。生活的戒律能帮助我们自我控制,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做一个生活的主动者,时刻保持高度的自制和禅定,就不会被境界、色相和物欲拖着走

布施是实现的空间

每个人都要懂得布施,那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布施就对象而言是一种给予和牺牲,但就本人而言却成为自我成长和实现的空间。人若有很多东西而不愿意去布施,便体验不出自我实现的喜悦。我们所以感到丰足有意义,是因为能有所贡献。布施在生活中表现,工作中表现,布施使得我们和别人在生活层面得到圆满交会的禅悦。

禅定是智慧的空间

禅者认为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自己不被外界色相所诱惑,不被自己的贪婪、口真怒、愚痴、傲慢和疑心所牵动,维持醒觉的状态,这时我们就能张开法眼,看清一切,打开智慧之窗,绽放醒觉的光芒,这就是禅定。有了良好的禅定,才有能力把握分寸,处理得当。冷静是禅定,理智是慈悲,能修行禅定的人,不会轻易被冒犯激怒,反之,便是失去了智慧的空间。

单纯是喜悦的空间

以单纯的态度待人处世,便能保持喜悦;而单纯的心志,更是专注于工作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单纯的人不起疑,不与人计较,有单纯的理念去工作和生活。单纯是人类才智的一部分,不但是心理健康的条件,也是喜悦自在的根源,因为心理平静,待人和气,所以无往不利,单纯的人性情纯净,所以能保持真正的睿智。

法门——

正法眼藏——正确的人生观,

摩诃——心量广大有如虚空

般若——通过扩大心量和净化心中烦恼所披露出来的智慧

波罗蜜——从烦恼的此岸到自由喜悦的彼岸。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到彼岸,禅法精义,空的本旨。

真空妙有、涅磐妙心——清除一切,把心里成见 放下来,把思想和情感的障碍放下来,把人际间的障碍放下来,把所学的知识放下来,把读过的经典通通放下来。唯一实存的就是智慧,一种光明的创造性。

外离相——不被外在的现象所蒙蔽

内不乱——内在的独立思考

四依戒律——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做到依赖真理,而非个人,崇尚醒觉的思考和圆满的真理,才可能走上康庄大道;我们读书思考,研究学问,不只是对着知性的知识思考,更重要的是体验其中的精义,把它变成我们生活的能力。此外,语言有局限,不够精密,所以我们要善听别人的语义,了解别人,宽容别人,增进彼此的了解;每个人都因追求烟幕弹人生,要注意和谐与圆融,更要注意了解人生的究竟,从而解脱烦恼、苦闷、偏见和贪婪,过上怡然丰足的生活。;生活必须依赖智慧和创造力,那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保证,也是维持独立思考的凭借。能给予我们指引的不是死的知识,靠不住的意识,而是善用知识和意识的智慧。)

不了义--贪婪,追求享福;了义――恬淡,布施。

禅定——自己不被外界色相所诱惑,不被自己的贪婪、口真怒、愚痴、傲慢和疑心所牵动,维持醒觉的状态,这时我们就能张开法眼,看清一切,打开智慧之窗,绽放醒觉的光芒。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H. 如何理解禅和道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哪里不要说太高深的宗教语言,请用简明易懂的话介绍

阿弥陀佛!
禅为佛教禅定,即打坐入定。
道在《道德经》中成为大,为道家最高境界,得道则仙!

热点内容
2017劳动法流产假 发布:2024-11-05 14:20:40 浏览:255
顶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05 13:45:14 浏览: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诵2017 发布:2024-11-05 13:12:32 浏览:68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发布:2024-11-05 11:21:00 浏览:701
桂平法院在哪 发布:2024-11-05 11:20:50 浏览:365
法律硕士刑法总则 发布:2024-11-05 11:20:39 浏览:324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和联系 发布:2024-11-05 10:41:29 浏览:421
法律责任名言美文网 发布:2024-11-05 09:02:00 浏览:605
工商核名条例 发布:2024-11-05 08:18:31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