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道德
A. 一虎一席谈.洪道德是怎样谈于欢案的
关于于欢案的问题,
你可以
关键词网络搜一下
上面有详细的解释,
很明了
B. 洪道德是人还是狗
洪道德是人是狗你自己知道的
C. 洪道德到底有没有道德
你干嘛不问中国人是不是好人?律师是不是坏蛋?
法律才不管你好人坏人,是人类意识衍生的拙劣的低级规范行为,你问洪道德这个人有没有道德?不如问他是不是好人干脆点!!!
D. 洪道德起诉聂树斌案律师诽谤罪靠谱吗
2015年6月17日,据媒体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在2015年6月2日,向海淀区法院提起对聂案代理律师陈光武的刑事自诉。
起因是洪道德在央视《焦点访谈》就聂树斌案发表“非冤案”言论。陈光武发文《洪道德教授无道无德》予以反击。
陈光武博客、微博言论是否构成对洪道德的诽谤罪?
我们先来看看刑法关于诽谤罪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洪道德起诉陈光武的诽谤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不直接涉及聂树斌案的言论。
如:洪道德无道无德、全世界都在骂您呢、很多人说您很坏、洪道德吃人血馒头。
笔者认为,这类言论属于评价、叙述性的言论,与捏造事实无关,因此不符合诽谤罪捏造事实的法律特征。
二、涉及聂树斌案有关的言论。
如:陈光武说“没亲历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这是不是常识?没到过现场,就不可能准确指认案发地,这是不是常识?百米之外绝对看不到荒草从中那个钥匙串是不是常识?在常识问题上洪教授都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您洪道德究竟道德何在?”
类似这类言论陈光武主要的意思是说洪道德不尊重事实,歪曲事实。
洪道德质问:“没亲历犯罪,就不可能熟知案情,这是什么常识?没到过现场,就不可能准确指认案发地,这又是什么常识?请被告人举出自诉人在常识问题上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证据。”
这类问题,因为属于涉及到聂树斌案的事实的争论,无论所说是否成立,都与绯谤罪故意捏造事实无涉,因此,这类言论也不构成诽谤罪。
此外,洪道德还援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博客微博点击、转发、浏览数量作为情节严重的依据。关于这个司法解释笔者曾于2013年写过三篇评论文章,《转发微博可获罪——法治之殇》、《诽谤罪不可量化之罪——评诽谤信息被浏览五千次转发五百次定罪标准》、《诽谤罪追究不能越俎代庖》,其中的《诽谤罪不可量化之罪——评诽谤信息被浏览五千次转发五百次定罪标准》阐述了针对不同人的诽谤诋毁信息,对相对人的影响不取决于转发、浏览次数,而取决于相对人知名度、行业。因此,诽谤罪是不可量化之罪。笔者认为这个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不应该被引用。
综上,笔者做出大胆预测,洪道德起诉陈光武诽谤罪不成立。
因此,洪道德撤诉是上策,否则只能自取其辱。
E. 洛阳李浩案是怎样被查出来了
李浩有时缺来钱,就会让自被关着女囚中比较听话的一个出来卖淫赚钱,这次就是因为女囚出来卖淫时逃脱报案的。
F. 洪道德论聂树斌案件,洪道德是人是狗
道德是洪〈哄〉出来的,然后又被洪水冲走。有意思!
G. 为什么全国人民都 在骂 缺德的洪道德
国创造了阶级,金钱和刑法,它们的本质都是虚伪的权利文化产物,当某个国由于统专治手段蔓延这种虚属伪文化产物而达到所谓黑白颠倒的时候,数据造假产品造假正是这些卑劣势力伪装成道貌岸然君子来代表所谓正义的行为之一。比如贪污反腐,炒房控房,都是自编自演的戏剧。把人们当猴耍。其余网络一下:首先,国和家是不能并称的
H. 天津哪个司法考试培训机构最好
法律教育网不错,上网就可以学习,没有地域的限制,价格优惠,师资雄厚,而且通过率高,对于考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I. 中国政法大学有哪些名师急
物权法:费安来玲,刘智慧,李显冬自,还有很多很好的民法老师我不太清楚他们的主要方向……是债权还是物权的……
经济法:李东方,赵红梅,霍玉芬,薛克鹏,莫世健
刑诉:刘玫,洪道德 栗峥,许兰亭
国际法:李居迁,张力,马呈元
犯罪学:于国旦
亲属法:陈汉,夏吟兰,郑小川
这些老师都很不错,而且我刚在教务处系统查了下,我说的这些老师大部分下学期都会开课~
提前祝交流愉快~
J.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忘了上大学的时候谁叮嘱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在法大的时候要多去听名师的课,这是法大为数不多的财富之一。
现在回首来看,诚如此言。在法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这确实是可以代表大学风骨的唯一标准了。
如果说江平老校长是法大的魂,那和他一起并肩奋斗以及继承他们衣钵的名师们就是法大的核心价值。关于法大有哪些名师,这些名师在业界有哪些价值,我不一一列举了,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写得算是比较全面了。这个帖子最早应该发表于法大校友论坛“沧海云帆”,所以你在看的时候对于突兀出现“爱生活爱沧海”等字眼不要奇怪,这是该论坛当时设置的敏感词替换语,一旦提交的文章中出现敏感词,会被自动替换为这个积极向上的词组!
不过现在在网上这个帖子的完整版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有的话最多也只能看到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检索了一下发现原因可能是作者将此内容出书了,《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 高佳胜【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可喜可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买来一读,不管文风如何,内容还是有很多干货的。
个人感觉在法大课程设置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自由选课自由听课。名师的课可能比较火爆开学选课时在网上根本抢不到(这就跟大医院挂专家号一样)。你可以在选课时挑个容易选的老师,但是实际去听名师的课。因为法大老师一般来说都不会点名的,学生在听课时完全可以"用脚投票",觉得讲得不好或者不符合自己胃口可以随时离开。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受欢迎的老师的讲堂里永远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若干人搬个凳子围着讲台坐一圈边仰头听课边接受老师吐沫洗礼那简直是再稀松平常的景象了。讲课一般的老师教室里包括睡觉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的景象也不需要奇怪。如果因为讲课水平无法留住学生恼羞成怒开始点名,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在这种氛围中绝对是下下之策,当你开始使用权力去干涉自由时,那意味着你已经输了。所以大部分有抱负的老师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景仰和崇拜,对于老师来说,这可是最实实在在的荣耀。这就像能够入选完全民选的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名师”,某种程度来说比发表论文数量和职称评比更有成就感。
说到这讲个段子,学校安排讲课时,有些比较长的课会安排两个老师讲,一个讲前半学期,一个接力后半学期。某一年刑事诉讼法,前半学期是洪道德老师讲的。洪老师虽然到不了大师的水平,但在司考界也算是名师了。所以讲课现场屡屡爆棚。这样到了下半学期,换了第二位老师接力。第一堂课估计是大家都不太认识他,所以想过来听听讲得这么样,所以一开始人来得还是比较全的。但看得出他应该是初登讲堂吧,讲课风格味同嚼蜡且无实质性内容,于是同学们开始毫不给面子的默默离场,课程进行了不到一半,教室里走了可能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要知道这可是那种能容纳两三百人的大阶梯教室啊。这位老师开始还能撑着继续,讲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实在是扛不下去了。对剩下不多的同学说,要不今天就讲到这吧,我把电子邮箱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觉得我讲课有什么问题都发邮件给我,我会虚心听取意见的。然后黯然离开了。这位老师后面的讲课风格是否有变化我不太清楚,因为后面他的课我再没去听过。不过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如果说法大校园里尚存民主精神的话,在讲堂上最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