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几时曾去世
Ⅰ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这两句的是什么意思求翻译
道德几时曾去世,船什么地方不流通,只教一寸见方无诸恶,狼老虎丛林中的立身
Ⅱ 求冯道《偶作》的意思!不要诗词鉴赏!是译文!
不要因为时局危险就心神怆然,当前的路程现状往往是由过去的原因造成的。
必须知道的是沧海山岳终将归属于英明的君主,可是中途的乾坤政权却未必总是能陷落。
道德哪有什么时候曾离开过这个世界呢?车船哪有什么地方不能通往交通枢纽呢。
但凭方寸之心没有诸般的恶念,就算在豺狼虎豹环伺的丛林里也能安身立命,有所作为!
原文:唐·冯道《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创作背景:
乾化元年(911年),刘守光率军征讨定州,并询问僚属意见。冯道加以劝谕,惹怒刘守光,被关入狱中,幸遇营救,得以出狱。
刘守光兵败后,冯道逃往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被监军使张承业辟为本院巡官。张承业看重他的文章操行,对他非常礼遇,后又荐为霸府从事。后来李存勖占据河北,将霸府文书全部委托给冯道,任命他为太原掌书记。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邺都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冯道被授为省郎,充任翰林学士,获赐紫衣。庄宗灭梁后,擢升冯道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后来,冯道因父丧离职,返回景城守孝。当时年成不好,他便将剩余的俸禄全部赈济乡民,自己却居住在茅草棚中,而对官吏所赠财物,分毫不受。这时契丹强盛,素闻冯道之名,想把他掠到契丹。但因边将有备,冯道才得以幸免。
Ⅲ 唐朝冯道的《青箱杂记》莫为危时便炝神,.............狼虎丛中也立身
冯道的《偶作》——经典的道家诗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多好的一首诗啊,人世间是非成败、得失存亡的道理都让他说尽了。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不要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哭天跄地,现在的“果”是早早种下的“因”的必然结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果”,飓风起于萍末之间,不要执着于是非成败的“果”,要着眼于形成是非成败的“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不必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怨天尤人,苍天有眼,天道分明,或是或非就是或是或非了,或成或败就是或成或败了。别怪老天爷不公平,要躬身自省,多修正自己的不是才是。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人世间总是遵循“道”、“德”定律。“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里的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就是道德定律、就是自然法则。换个思路,修正自己,通往成功之路何止一条。只要肯修正自己,往哪里走都会是一片通途。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天下柔弱莫过于水,众人攻坚,水默然绕行;众人向上,水默然低流。可是,又有谁能阻止得了长江的滚滚东流。有了“如水”的心性,即使身处险恶之中,又有何难何惧呢。这看着平淡无奇的两句话,是何等气魄、何等的胆量、何等的胸襟。
Ⅳ 找古诗好者 帮下翻译
冯道的《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多好的一首诗啊,人世间是非成败、得失存亡的道理都让他说尽了。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不要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哭天跄地,现在的“果”是早早种下的“因”的必然结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果”,飓风起于萍末之间,不要执着于是非成败的“果”,要着眼于形成是非成败的“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不必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怨天尤人,苍天有眼,天道分明,或是或非就是或是或非了,或成或败就是或成或败了。别怪老天爷不公平,要躬身自省,多修正自己的不是才是。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人世间总是遵循“道”、“德”定律。“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里的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就是道德定律、就是自然法则。换个思路,修正自己,通往成功之路何止一条。只要肯修正自己,往哪里走都会是一片通途。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天下柔弱莫过于水,众人攻坚,水默然绕行;众人向上,水默然低流。可是,又有谁能阻止得了长江的滚滚东流。有了“如水”的心性,即使身处险恶之中,又有何难何惧呢。这看着平淡无奇的两句话,是何等气魄、何等的胆量、何等的胸襟。
Ⅳ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解释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意思是: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出自冯道的《偶作》。
《偶作》
后周·冯道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 狼虎丛中也立身。
翻译:不要在碰到危难时就难过无主,出路往往就在预先播种的形成结果的原因之中。得天下者就是明君。失天下的是不走运的人。道德仍然存在,交通仍然处处可达。只要心存善念,就是虎狼窝里也能安身立命。
(5)道德几时曾去世扩展阅读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Ⅵ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什么意思
个人见解:
舟车代指一般出行的交通工具,津一般指渡口,这里可以引申为路口。
道德什么时候消失过,舟车哪里不能通行呢?
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道德从未消失,如同舟车无处不能通行一般(四通八达)
Ⅶ 翁冯道为什么会被众多史家臭骂“无廉耻者”呢
为什么冯道这样一个道德完满的人却被众多史家臭骂呢?因为他没有做到“忠君爱主”,一生在四朝为官。在他们看来,“四姓家奴”是耻辱,而“一姓家奴”则是光
Ⅷ 关于去世的诗句有哪些
悼念逝者的诗句包括:
1、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2、北宋梅尧臣《悼亡三首(其一)》
原文: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译文: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3、东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原文: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译文:
生前贫困无酒饮,今日奠酒盛满觞。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时能再得品尝!
佳肴满案摆面前,亲友痛哭在我旁。想要发言口无声,想要睁眼目无光。
往日安寝在高堂,如今长眠荒草乡。一朝归葬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4、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原文: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译文:
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5、宋代陆游《沈园二首(其二)》
原文: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