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心理许可

道德心理许可

发布时间: 2022-05-08 23:30:48

道德心理学与伦理学的区别

道德心理学把规范伦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在哲学层面上结合起来,为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伦理学与心理学的这种融合具体体现为:个人同一性与道德行为必须在心理上保持一致,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同一性,因此,美德有其独特的气质和情绪心理学机制.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处理好道德的社会关系是培养良好美德的基础.道德既有理性的层面,也有非理性的层面,培养和确立人的内在理性是成为道德人的心理学基础.基于心理学对道德生活的重要性,一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美德伦理学正在出现.

⑵ 道德、心理所带来的情感问题

楼主,人之所以有精神享受是因为作为人本身要有责任和付出;对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的寄托和呵护,才会使生活中充满感动和欣慰。爱谁就是爱谁,和谁结婚就是和谁结婚。领证-结婚-生孩子,这应该是和一个对象完成,这中间没有第二种值得讨论的结果,没有第2人选,这是人知常情吧?道德伦理吧?
------正常做法:1、跟你老婆领证去,生孩子过日子。2、也或者你崇尚你所谓的感情到了一定境界,可以放下你责任和担当,把你现在的老婆甩了,和你原来爱的那个同事结婚. -------别拿女人给你生孩子的事开玩笑,女人生孩子是要和相爱的人一起抚养她们的爱情结晶,不是生了孩子为了玩的,请尊重一下女人,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为你爱的男人生了孩子但那男人却和别人领了证又生了孩子,你什么心情。
我没那么高尚,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环境,是有第3者可能出现,但请你不要“过界”,你可以有那刹那的激情,但不要剥夺了你结发之妻的生活完整,更不要对给予你激情的对象说出任何违心的承诺;你可以喜新厌旧,但不能让你的妻子体无完肤。你让老婆给你生孩子让另外一个女人和你领证,让两个女人的生活都不完整你这是准备要行哪条“道”?
楼主所提到的“间接遗传”,又提到“处女”。。。“间接遗传”跟处女有关系吗?小弟见识短,还真对这事没研究。难道楼主怕你和你老婆生出来的宝宝天生就不是处女?你同事很纯洁,那你当时咋不毅然决然的和你同事结婚,还拉你老婆下水干什么呢.你所谓的“忍住了冲动和不忠”难道是为了拉你老婆趟完你这潭混水儿之后,再冲动和不忠?那你过几天又爱上了第3个女人怎么办,第4个呢,。。。。。,你都照单收?
------建议楼主,别管你如何选择,一要对的起良心,二要摆正好心态。重新定义一下生活,多一些寻常人的想法。
无意冒犯楼主,实属肺腑之言,莫怪

⑶ 如何戒掉王者荣耀的瘾



  • 1.意识到“初期困难”

  • 我们知道“戒毒”在最开始是最痛苦的,因为我们的多巴胺的分泌在驱动我们去做一个行为,但是我们却在用意志力给他一个急刹车。同样的,当我们想要放弃一款游戏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经历这种艰苦的过程。我们需要与我们的愉悦回路和行为驱动器做斗争,所以这个过程我们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会消耗非常多的能量。这个过程中,稍微制动器没踩好,我们就直接被拉到了诱惑跟前,进而在自我控制上再次失败。

    控制自己适度游戏的过程,就像在与自己下棋,只有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棋,自己才能够预防性地修正。当我们知道自己会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针对这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改进。当我们知道自己在初期最容易反复,最容易被诱惑所吸引时,我们就会将更多的能量集中在那个时候,进而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 2.减少“道德许可”

  • 心理学家发现一些想要减肥的人在主食上点了较为清淡的食物时,在配菜上往往更加放纵。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道德许可”。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比如说,当我们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对自己说“学习了那么久,奖励自己来一局”,但是一旦开启了这个游戏,我想很多人就会陷入“再来一局”的循环。

    如果我们自认为有自制力时,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做一种道德许可。一些关于自控力的研究发现,那些自认为有自制力的人往往会将自己置身于更多诱惑之中。生动点说就是,溺水的大多都是会游泳。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会游泳,所以敢去危险的地方,敢游地更远。而不大会游泳的人他们往往会更加悠着点。

    所以,很多自认为有自制力的人并没有做的比那些自制力不强的人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自制力不好,所以他们更可能卸载这款游戏,更可能让自己避免诱惑。同样的,如果想要让自己更好的节制自己,不能因为“自以为”有自制力就让自己暴露于更多的诱惑之中。

  • 3.寻找替代行为

  • 我们会发现,很多香烟包装都会贴上“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识,但是我想没有人会因为这句话而真正戒烟,反而因为标语带来的不安让人们更想吸烟作为压力的释放。那么,为什么这句话最终变成了一句空话呢?很大原因在于该标语缺乏替代行为的提醒。

    行为模式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完全舍弃一个习惯更加困难。想要改掉一个觉得不好的习惯,在初期最好是寻找替代行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自我消耗。就像那些戒烟比较成功的大多都不是直接让自己不吸烟,而是通过吸电子烟而降低吸烟频率来一步一步实现的。

    同样的,如果想要节制自己玩王者荣耀,那么也并不需要突然停止自己的一切游戏行为,那样不容易带来持久的改变。而通过控制自己游戏频率和时间,一步一步实现自我节制,这种方式更具有可持续性。更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⑷ 什么是道德心理学

简介
例如,心理学家 劳伦斯Kohlberg 被问的男孩和年轻人关于他们的想法过程,当他们面对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学家历史上倾向于忽略实证研究和研究理论问题的结果做以概念、行动和心理学。 当柏拉图共和国问关于什么的问题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动,他是询问问题道德心理学。 从晚20世纪,工作在道德心理学的许多哲学家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认真采取了研究的结果,并且工作在这个区域的有些心理学家考虑了在他们的工作之后说谎的哲学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J.雷斯特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其基础是自70年代中期以业以他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当代道德心理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与他对个体道德及其来源的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个体的道德是类型特别的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它与协调社会中个体间的种促合作活动有关,也与解决个体间发生的种种利益冲突有关,而这种协调和解决的主旨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特点
雷斯特指出,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因为,群居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特点,人们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协调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冲突,道德在这方面起飞丰与礼仪、习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约、调节作用。同时,个体的道德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之中。因为,亲社会行为方面、群体心理方面、人格发展方面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已可发现道德发展的胚芽,个体具有重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倾向,个体普遍具有当个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愿望。
但是,反观心理学对个体道德现象的研究,认知发展学家主要从认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学家刻意从情感方面进行考察,社会学习论者则着重从行为习得方面加以探讨。这无疑忽视了个体道德具有既源自个体,又源自社会,且属于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其实,雷斯特认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响的认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认知影响的情感,更不会有丝毫不受认知和情感影响的行为,这是个体道德现象的明显特点。
据此,雷斯特认为,对个体道德这一心理现象应该从这样的问题入手探究:个体的道德行动是如何产生的?即面对具体情境的个体形成道德行动会经历哪些心理过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逻辑地说,这必然至少经历四个基本心理过程,也就是遵循着他的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雷斯特对其模型的四个过程及有关研究的论述如下:
过程一,解释情境。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个体必须先竭力加以理解,对自己说明当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估计可能采取哪些行动,以及它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何影响和后果。
需要指出,在社会情境被解释的时候,个体还会有情感的强烈唤起,即人们在理解情境的同时就已可能对事件或人物怀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这不是指情感可以独立于认知,而是表明了随着最初的认知会一下子产生冲动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唤起常不依个体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会使个体去突出或抹杀情境具有的某种意义,故它对动机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从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个热点问题。 与过程一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观者对突发事件之反应的研究,这方面的结果表明许多个体甚至在解释相对较为简单的情境时也会出现困难;助人行为的研究,这方面结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关线索与是否实施助人行为或是否有自觉而持续的助人行为有密切联系。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个体在解释社会情境时所面临的困难,更不能把不当的解释误认为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使然。个体对情境的道德意义的理解、解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今天,社会认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线索检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设、进行推断等等,而它们都与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与过程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对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个体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个体会把别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项活动、每一种表情都视为饱含着道德意义,而有的个体直到目睹鲜血才会意识到面临了道德问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般会随年龄和经验而发展。当前,这个方面有两位活跃的研究者,他们是M.贝博和J.活尔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贝博的研究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进行。活尔克的研究则在方法上对前乾作了变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询情境为刺激材料,并制成了录像带。他们都致力于发展这方面的测量记分系统。
过程二,作出判断。在解释情境的基础上,个体从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其中的哪一个在道德上是正确的,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断的过程。 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家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们向个体直接呈示道德问题的情境,要求对此作出选择判断并陈述其理由,从而了解他们道德推理的依据和道德思维的框架。由此,他们发现了个体道德判断的图式和发展阶段,而公正观(感)则是图式和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它帮助个体对社会情境作出何为道德上是对的判断。
雷斯特本人于70年代中期以来所进行的“确定问题测验(DIT)”也与这“过程二”有关。该测验仍以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阶段为基础,以两难道德情境为材料。但该测验具有的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确定问题测验”即“DIT”是当代了解个体道德判断在方法技术上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过程三,道德抉择。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认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个行动所赋予的道德价值超过了其他观念的价值,从而可作出把认识和判断付之以行动的抉择。这是一个涉及道德行动的决策过程,有赖于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在其价值观体系中处于相对优于其他价值观的地位。
雷斯特认为,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基于道德判断的道德价值观常常不是个体唯一的价值观,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常颇具诱惑力而使个体不能遵循道德判断去作出相应的道德抉择。如在达蒙的研究中,先让被试说出把一定数量的糖果分给做了手工的儿童时自认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后让被试真的去实施,结果是相当部分的被试偏离原来的方案而给自己留下了较多的一份。这表明了被试原来的认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动因妥协了。 究竟是什么促使个体把道德价值观置于其他的价值观念之上,是什么能使个体从道德判断的认识继而过渡到作出道德行为的抉择?雷斯特指出,对这一道德抉择的过程至今研究得不够,但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中还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对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种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它们是: 1、个体行为之所以能够是道德的,是因为进化使利他主义成为了人的遗传基因。如威尔逊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规蹈矩,是害羞、内疚、惧怕促使个体变得道德。如阿伦弗里德、艾森克等。 3、个体的道德,只是因其反应获得了强化和模仿的机会,也可以说个体中是“学会”了社会行为而已。如班图拉、戈尔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离不开社会性合作,个体本人则是其中休戚与共的一员,这种认识是个体道德的动力。如杜威、皮亚杰等。 5、道德动机源自对那些比自我更为伟大的东西,如国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从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义、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关怀关系的环境中,其结果会使个体承担起道德义务。如罗尔斯、科尔伯格等。 8、关心自我完善、关心自我同一性,这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因。如布莱西、达蒙等。 雷斯特建议,道德抉择过程的研究不妨这样入手:针对特定情境,上述诸观点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着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过程四,实施行为。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个体就得进一步把道德意向具体转化为道德行动。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为行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具有相应的体能和技能,而且需要个体能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克服可能出现的阻碍,战胜疲劳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扰。 雷斯特通过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学研究指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骗行为时,对被试不仅按道德认知水平而且还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类,结果发现后者同样是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如,米切尔在研究有关的认知转换技术对行为的作用后指出,掌握并运用这类技术会使个体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御可能面临的极大的情境压力。又如,马斯特斯和桑特罗克的研究认为,由某种认知引发的积极的情感状态是与坚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联系的,个体对行为性质和成效的期望会决定他是否去从事某种活动、愿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难和克服消极体验而坚持下去。再如,伦敦的访谈调查表明,“社会性肯定”也是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划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这四个过程既不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特质,也不表示一个理想的有道德的人应具有的四种美德。 雷斯矿物质 模型中的每一过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个人有能力处理某一过程,却未必有能力胜任另一过程的处理。如能作出复杂判断、推理的人却有可能不去实施行动过程,付之以行动并能持之以恒的人却可能基于相当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产生道德行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但这不是说组成模型的四个过程必然是随时间推移的一个线性过程。如一个人在确定什么在道德上是对的,即作出道德判断时(过程二),可能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人对情境有新的或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个过程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和影响。这方面已有实证研究,较突出的有达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两项研究。前者发现,当前情境的行为(属过程四)会影响对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认知加工(属过程一),一个人对某一过程的专注会使他对其他刺激或过程的反应变得迟钝。后者发现,个体会作出防御性评价来否认或减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在过程二和过程三以后,表境的道德意义和个人的道德行动代价变得清楚了,个体会防御性地重新注释情境,或者对受害者的大辩论况作较低的评估(属过程一),以求付出较小代价而又不受良心谴责。 雷斯特模型的四过程,虽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有联系,但已不是单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过程一解释情境时总会有相应的情感唤起,过程二作出判断时还受过程一形成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所影响,实施行为的过程四更离不开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了。 总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种种道德发展理论用某个单一的变量或心理成分来表示的做法,而能综合地考虑知、情、意、行的各种心理活动。该模型实证地指出了个体从面对情境到产生行动的合乎逻辑的心理过程,纵向地剖析了这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交互作用。这种动态的、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研究提供了理解个体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貌。该模型对道德教育也有启示,道德教育虽可以着眼于道德品质的诸心理成分,但还可以从对环境的感知到身体力行这样一个纵向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四即实施行为,最后是过程三即道德抉择,故尚有许多工作有待进行,以完善和充实该模型。

⑸ 道德心理学的简介

例如,心理学家 劳伦斯Kohlberg 被问的男孩和年轻人关于他们的想法过程,当他们面对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学家历史上倾向于忽略实证研究和研究理论问题的结果做以概念、行动和心理学。 当柏拉图共和国问关于什么的问题可能刺激人道德上行动,他是询问问题道德心理学。 从晚20世纪,工作在道德心理学的许多哲学家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认真采取了研究的结果,并且工作在这个区域的有些心理学家考虑了在他们的工作之后说谎的哲学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J.雷斯特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其基础是自70年代中期以业以他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当代道德心理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与他对个体道德及其来源的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个体的道德是类型特别的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它与协调社会中个体间的种促合作活动有关,也与解决个体间发生的种种利益冲突有关,而这种协调和解决的主旨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⑹ 【知道日报】关于道德行为的七个真相,你知道吗

为了解人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真实现状,心理学家们通常会采用一些想像出来的情境来考验人们。例如,他们让参与研究的人面临一个想像的道德两难困境:一辆失控的电车冲向5个人,唯一拯救这5个的方法是把它转上另外一个轨道上去,但是另一个轨道上有一个人会牺牲,你会把轨道扳过去吗?或者,他们会询问参加研究的志愿者:“一个人从超市买回来一只鸡,跟它性交之后把它吃掉,你觉得这个事情是道德的吗?”。通过这些研究,心理学家确实发现人们道德生活的一些重要现象,例如,政治上的民主派和保守派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见乔纳森·海特(Johnathon Haidt)的《the righteous mind》)、情绪比理性更能决定我们的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许可效应(moral license, 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情之后,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做不道德行为的通行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真的有那么具有道德含义的行为吗?我们真的是像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吗?最近,德国科隆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夫曼(Hoffman)及其同事突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限制,调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道德行为的状况。他们通过社交网站招募到了1252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成年人志愿者,通过手机的应用软件来随机在不同时间点提醒这些志愿者,让他们回答一系列道德相关的问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结果中,他们基本证实了先前实验室研究的结论,也揭示出了日常生活中关于道德行为的7个现象:

1.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多

调查结果显示,在人们的个人日常交流中,更多地是去了解他人不道德的行为,而了解他人的道德行为要少得多。这个结果正好印证了2004年Dunbar提出来的关于八卦(gossip)的作用:人们之所以相互八卦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人的人品,从而避免那么喜欢搭便车而自己不付出的人。八卦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可以让人们有效地结成联盟。所以如何你做了什么坏事儿,不要奇怪人们会在背后对这些坏事进行相当有效地传播。
2.自己的道德行为多

在这个调查中,研究者问到了志愿者自己做的与道德相关的事件,志愿者对此问题的回答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自我偏见(self-bias):自己做的好事明显多于自己做的不道德行为。这个结果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偏见的一种:人们有意识无意识地更加关注于自己好的一面,而不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一样去客观地观察自己。正如80%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智商高于群体的平均水平,相信自己做好事次数高于群体平均水平的人,也是远高于50%的。
3.政治立场可能决定你的道德视野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乔纳森?海特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应该包括关爱/伤害、公平/不公平、忠诚/不忠诚、权威/服从、纯洁/堕落和自由/压迫六个维度,政治立场不同的人,对这些维度的重视程度不同:自由派会更加关注于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压迫;而保守派则比自由派更加关注于忠诚/不忠诚、权威/服从和纯洁/堕落;在关爱/伤害这个维度上两派相似。霍夫曼等人的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发现自由派报告的道德行为中,与关爱/伤害、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压迫较多,而保守派则更多地报告于忠诚/不忠诚、权威/服从和纯洁/堕落方面的道德行为。
4.宗教信仰不影响人们道德行为

宗教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扑朔迷离,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杂志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霍夫曼等人对有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的所报告的道德事件进行比较之后,未发现他们在积极的道德行为上有显著的差异。但有趣的是,宗教人士在面对道德事件时经历更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会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表现出更强的内疚、尴尬和厌恶,对自己做的道德行为则会更加骄傲和感恩。
5.做好事不增加幸福感,被做好事才行

我们教导小朋友做好事儿时通常会说:助人为乐。那么助人行为真的会让助人者 “乐”吗?没有这么简单。霍夫曼等人调查的结果显示,比起不道德行为,道德行为确实与幸福感相伴,但这种快乐并非在自己做好事最强,而是在被他人“助”的时候。但做好事确实有助于增加志愿者的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要让人生充满意义,恐怕还是得多做好事儿。
6.道德行为会传染

道德传染(moral contagion),即将道德行为从一个主体传递到另一个主体,被许多人当作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也曾经激励过许多人行善。在霍夫曼等人的这个大规模的研究中,确实发现了道德传染的现象:当某个志愿者成为一个道德行为的受益者之后,他自己去做出类似善举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个调查可能告诉我们,做好事确实是可以传染的,不要吝惜你的善意。
7.道德行为会使坏

当你自己做过一件好事之后,你做坏事的可能性是否会增加?心理学先前的研究表明,确实会。这种现象被称为道德许可现象,即人们好像将善行当作自己今后做坏事的许可证或者免责牌。这个现象在霍夫曼所调查的志愿者身上也得到了印证:他们在做了一个道德行为之后,再做出好的行为的可能性就下降了,而做出坏的行为的可能性却上升了。
霍夫曼等人进行的这个大规模调查是社会心理学家尝试使用手机移动端进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引起了其他社会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的杰西?格雷姆(Jesse Graham)认为,霍夫曼的这个研究让道德的学术研究走出了实验室,是了解人们真正道德生活的一大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雷恩?诺斯克(Brian Nosek)提醒我们对这个结果保持谨慎,因为毕竟这只是我们道德生活的“粗略草稿而不是精确的脚本”,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去厘清。

参考文献:

Graham, J. (2014). Morality beyond the lab. Science, 345(6202), 1242. doi: 10.1126/science.1259500
Hofmann, W., Wisneski, D. C., Brandt, M. J., & Skitka, L. J. (2014). Morality in everyday life. Science, 345(6202),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251560
Benedict Carey (2014). In a Study, Text Messages Add Up to a Balance Sheet of Everyday Morality, New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09/12/science/a-window-into-everyday-morality-via-text-message.html
补注:上市三日荣登当当社科类新书热卖榜首,4亿网友热捧的大数据辟谣宝典,网络知道邀您共同求真溯源,《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再不买就要抢光啦!http://..com/s/book/index.html

⑺ 什么叫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本质是一种自责心理
长期的社会实践或者社会环境和舆论,会对人产生一定的道德观念,会另其懂得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而且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自己因这些种种压力而产生自责,这就是道德心理

⑻ 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

品德的心理结构内容包括有哪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来看看,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准备了“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哪些”内容,仅供参考,祝大家在本站阅读愉快!

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哪些

(1)道德认识

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如我们常说的“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4)道德行为

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

拓展阅读: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品德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品德的四个心理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有了道德认知,伴随着产生道德体验,紧跟着发生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意志起着调节作用。但是品德中的各成分又是不均匀的,在其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具有层次性。有些研究结果表明:道德认识可以分为道德知觉、道德表象、道德判断和道德意识等层次;道德情感可以分为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可以分为简单的道德行动、道德模仿行为、初期道德意志行动(即不完全自觉)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品德心理结构各成分发展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如道德行为由原来的被动、不稳定发展为主动的、稳定的行为。总的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遵循“依从-认同-内化(信奉)”的原则。

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和可变性。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因此说品德的心理结构具有稳定性。但品德结构中的个别心理成分又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说品德的心理结构还具有可变性。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多端性。一般顺序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也可以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开始,也可从激起主体的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提高其道德认识做起,或同时并进、相互促进。

品德心理结构发展的阶段性。从品德发展来看,个体的品德发展有年龄阶段的特点。如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了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道德阶段。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了三水平六阶段。佐西莫夫斯基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阶段、六时期学说。

⑼ 哪位高人能给“道德”在心理学上下个定义

道德是非暴力性来的调整人与人自、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不能随地吐痰是道德规范;不能随地排污是法律规范,依靠暴力来维系。
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伦理学和心理学之间有有关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

⑽ 什么是道德心理

道德心理本质是一种自责心理长期的社会实践或者社会环境和舆论,会对人产生一定的道德观念,会另其懂得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而且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自己因这些种种压力而产生自责,这就是道德心理

热点内容
用拖鞋打法官 发布:2025-01-11 06:53:26 浏览:644
法院存案年限 发布:2025-01-11 05:23:12 浏览:134
规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发布:2025-01-11 05:12:44 浏览:242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