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颂道德经

颂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0-12-22 19:38:33

Ⅰ 老子出关去了哪里

说到历史上神秘的大师级人物,老子必然是榜上有名的,而老子之所以神秘,无非是因为两点,一是他所著的《道德经》高深莫测,二就是他的“不知所踪”。

一方面,这跟中国人的乡土意识吻合,毕竟叶落要归根嘛,另一方面,也与后来孔子“问礼于李聃”相符合。因为孔子的老家和老子的老家相距不远,这样孔子才有机会向他求教,如果说老子真的跑去了胡人那里,难不成孔子也要跟着去?

当然,也有说其实老子并没有回老家,而是跑到了风景秀丽的栾川隐居去了,最好的证据莫过于当地那些名曰老君山、老君河的遗迹了。

关于老子之行的说法虽然很多,但大多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所以老子最终去了哪里,到现在仍然是个谜。

Ⅱ 古语四颂 什么意思

古语四颂”是莲池大师据老子道德经整理的《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内 智如愚》、《大巧若拙》四首;容 莲池大师 《古语四颂》则是:
大音希声——不音之音,名曰至音。沉沉寂寂,吼动乾坤。无叩而鸣,古人所箴。学道之士,默以养真。
大器晚成——不器之器,名曰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所刺。学道之士,静以俟势。
大智如愚——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
大巧若拙一大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已,古人所少。学道之土,朴以自保。

Ⅲ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出自哪里

出自抄毛主席的《七律庆祝第二次核试验成功》

是毛泽东于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庆祝第二次核试验成功而写下的一首七言诗!

全文:

长空又放红核云,怒吼挥拳显巨身。

横目南天震虎口,寄心北海跃龙门。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译文:

宽阔的天空又放出了核武器爆炸的云朵,怒吼又挥拳显示自己的神威

向南放爆炸震破虎口,想去北海跃龙门,

敢同那恶鬼一决高下,对于强敌寸分不让,战斗到底

先烈们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很宽慰,举着核武的大旗后有来者。

(3)颂道德经扩展阅读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在新疆罗布泊成功完成。相传为庆祝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毛泽东同志写下了《满江红 庆祝第一次核试验》一词,但此说未见诸正式资料,作品真伪尚有争议。

作者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Ⅳ 屈原的《菊颂》及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翻译

1、屈原《橘颂》

释义: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2、《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释义: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Ⅳ “人之初,性本恶。”是谁的思想。

“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荀子·性恶》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5)颂道德经扩展阅读: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Ⅵ 老子与孔子是什么关系

老子和孔子没有关系。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6)颂道德经扩展阅读:

一、老子:

1、辩证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社会理论

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

3、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二、孔子:

1、政治学说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2、经济学说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3、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Ⅶ 上善若水 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抄[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释义:这里袭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处: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翻译: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7)颂道德经扩展阅读:

一、厚德载物[hòu dé zài wù]

释义: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载养万物。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君子就应该像大地一样可以载样万物。

二、无欲则刚[wú yù zé gāng]

释义:只有真正的放下所有的欲望,才能达到最刚强的境界。

出处: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三、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

释义: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翻译:艺术形式虽然美丽,但是内容差一些。

Ⅷ 什么是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较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德是一种素养或习惯。二者合起来就构成它的定义,即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其中习惯是它的种,良好的选择是它的属差。道德属于伦理学范畴,其题材是人的活动或实践,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8)颂道德经扩展阅读: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

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

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

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热点内容
法院个人荣誉 发布:2025-01-23 13:10:17 浏览: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龄 发布:2025-01-23 12:42:36 浏览:545
公民道德视频 发布:2025-01-23 12:25:13 浏览:991
我国劳动法不认可双重劳动关系 发布:2025-01-23 12:06:33 浏览:890
司法仲裁委员会 发布:2025-01-23 12:05:17 浏览:306
温州中级法院院长 发布:2025-01-23 12:02:52 浏览:268
华南理工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 发布:2025-01-23 11:37:47 浏览:675
路钢律师 发布:2025-01-23 11:32:00 浏览:489
上市公司并购有哪些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11:09:55 浏览: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条件 发布:2025-01-23 10:55:41 浏览: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