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行的行
❶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翻译
指望名誉显达,传布良好的道德。
❷ 道德行为有哪些
道德行为有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两大方面;从内容来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❸ 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今天的大学生还有价值吗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主要道德修养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的方法。撇开道德修养的时代内容,就道德修养的方法而言,应当说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而积极的见解,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1.学思并重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虚心学习,认真思考,从而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形成良好的德性。学,在古代不仅是知识的范畴,而且是道德修养的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一步或基本前提就是学习。孔子倡导好学。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荀子看来,学是化性起伪、去恶归善的唯一途径。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是不可以完结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本性,从而达到仁德修养的要求,成为至善至美之人。《大学》中讲的“格物致知”,也是讲学习对于修身的重要性。“格”就是穷尽,“物”就是事物,“格物”就是“穷其事物之理,以求至乎其微”,即通过格物达到对事物由粗至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的认识。在儒家看来,正是通过格物致知,人们才可能获得对事物规律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意义、价值的认识,从而为自觉修身养性、确立道德规范奠定基础O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重视学习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且强调道德修养要学思结合,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废,只读书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到蒙蔽;只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过分。古人主张慎思,即既不过少,也不过度,恰如其分的意思。孔子讲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达到了。
2.省察克治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自我反省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抑制和克服。内省或省察是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它是指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地认识自己、检查自己、剖析自己。孔子曾教导弟子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学习人家;看到不贤之人,便应反省自己是否也有着不贤之人身上的缺点毛病,加以警戒。通过省察,如果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就坚持下去;如果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就立即改正。曾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还指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把能否做到自省看成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克治是指努力克服、法除各种私欲、习气带来的恶。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当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求诸己”的修养方法,称内省为“自反”,即自察反省,深思熟虑。孟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必然会经常地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反求诸己,就是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不足的地方补足,有错的地方改过来。行仁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理解或者肯定,那就应当及时地自我反省,从自我身上找原因o
3.慎独自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形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遵循上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坚持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这就是“道”,“道”是片刻都不可以离开的。一位有德行的君子在别人看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也总是谨慎不苟,怀着谨慎之心加以注意。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著地、没有比置于细微之处更为明显地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了。要做到慎独,首先必须以高度的理性自觉为前提,把道德规范化作自己的内心信念。其次还要心诚。只有真诚地按道德规范行事,才能做到慎独。慎独强调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信念的作用,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正如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慎独要求不欺人、不自欺,从外在的言行到内心的思想活动都要自我约束。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必然是达到了慎独境界的人。慎独自律在历史上已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4.积善成德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通过不断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思想用于道德修养,强调的就是要循序渐进,积小善而成大德。荀子认为:“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这样,把道德修养看成是一个积善的过程,把圣人看成是积善的结果。他坚信:“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哲们从多方面阐述如何做到积善成德。从善来说,他们让人们不要轻忽小善,乐于从小善做起,自觉地“积善不怠”。从恶来说,他们让人们重视小过、小恶,及时克服,对恶应“无微而不改”。总之,道德修养并非一日之功,成性成德不可一蹴而就,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关键在于积累和重微。做到了这些,就可以积微成显、积善成德,如朱熹所说:“铢积寸累,工夫到后,自然贯通。”
5.知行统一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知行统一是强调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二者应该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古人认为,道德认识(知)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停留于道德认识而不付诸道德行动,只知什么是善恶而不在行动上切实为善去恶,那就毫无道德意义。只有将获得的道德认识落实为道德行为,德方是我之德,善方是我之善。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在荀子看来,行是根本,是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圣人视仁义为根本,能够恰当地判断是非,言行一致,就在于把所学的知识切实地去运用。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即使内容再充实也毫无意义。明代王守仁为了纠正知行畸重的理论偏失,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与行是同一道德活动的两个方面,“行之明觉精察处就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二者不可分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知行合一”说的弊病,在于混淆道德修养中的知与行的区别,以道德之知代替道德之行。但是,它包含着以道德行为去评价道德认识的思想,包含了言行一致而不相分离的因素,是有其合理成分的。
除了以上五种道德修养方法之外,中国古人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还有存心养性、学以成性、躬行践履、友贤成德、内外相成、责己成善、居敬穷理,等等。
(二)中国古代道德修养方法的局限性相合理性
对于中国古代道德修养方法,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认真鉴别,正确看待。从总体上看,古代道德修养方法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色彩浓厚,其中有许多不科学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地方;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其后期,古代的一些道德修养方法,日益成为劳动人民身上的精神伽锁,消极作用日渐突出;在古代道德修养方法的影响下,在统治阶级内部,培养出一批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种情况,在封建地主阶级日渐腐朽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要看到古代道德修养方法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看到其中所包含的特定的时代内容,看到其落后、消极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思想家对人性以及人生问题探索的积极成果,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许多道德修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德修养的普遍规律,不能因此而否定古代道德修养方法在中国历史上对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以及人格塑造等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剔除古代道德修养方法中消极的、落后的成分,汲取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结合新的实际,正确加以运用。
(三)中国古代的道德修养方法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诸多道德修养方法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作用。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明智好学的精神
《礼记中卢》把智与仁并称为“天下之达德”。孔子兼重仁智,多次以仁智 并举。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安仁是有得于仁,利仁是有见于仁,孔子所谓的智,主要是认识仁,认识人道。古代思想家赋予明智丰富的道德内涵和要求,最主要的是明辨是非,不受蒙蔽,为此,就要学习o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也包括学习伦理道德只是。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儒家认为,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终身持续不断的事业。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成为至善至美之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今天, 学习仍然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同时学习也仍然是一个长期 和艰苦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相对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其 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在学习知识上不求甚解,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借鉴古代思 想家提出的学思并重、学以成性等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 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虚心向书本学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和伦理道德知识,又多闻、多见、多问;既不能离开学习而修善进德,又不能离开思索而盲目行动,从而树立勤学、好学、乐学、善学的学习精神,并通过艰苦的、长期的学习,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境界,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知行统一的精神
古代思想家不仅重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孔子要求君子要“言忠信,行笃敬”,“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荀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朱熹主张,“道之以德者,是自身上做出去。”儒家认为:知、行必须要合一,“行”是“知”的目的,“知”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行”上,才有其实际的意义;而“行”也是“知”的必经途径,真“行”才会出真“知”。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些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知行相互为用,共同促进着道德人格的完善。当代大学生中一些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知与行是分离的。借鉴古代思想家提出的知行统一、慎言躬行等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可以使大学生在道德修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使这种认识在理性化的道路上不断得以巩固和升华,同时更重视自身的道德实践,使这种实践在比较自觉的状态下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和人格,使自己不是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而是知行统一、德在于行、行高于言。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爱人助人的精神
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仁德修养,儒家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内容来 加以提倡。孔子说,“仁者爱人”,儒家的仁义思想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 他人,爱护他人。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而且要把这种爱推及他人,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去爱其 他人。“仁”要求人们讲信修睦,和谐相处,对人要讲究有仁、有义、有礼、有诚、有信,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人们就要通过“克己”、“修己”、“约己”、“正心”的修养途径,积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人乐群的精神。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由于受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人际协调能力较差。借鉴古代思想家提出的积善成德、友贤成德、责己成善等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大学生可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择善而从,观过而改,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爱护,少一些指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苛求,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爱人助人的团队精神。
4.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塑造道德人格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表明,人类的自律意识对道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等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过程。道德人格的培育也是一个人在自己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高度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使得社会上各种道德观念、价值准则良莠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就会感到混乱、迷茫,无所适从,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为培育大学生塑造道德人格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比如,借鉴省察克治的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大学生可以积极进行内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辨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是非善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自觉地克制并改正,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需要的内在动力,从而主动地、自觉地追求崇高的道德人格。又如,借鉴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大学生可以使自己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的情况下,也能谨慎行事,时时提醒自己,思想和行为都不能违背道义要求,不断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培育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逐渐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5.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的复杂化、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更加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受到家庭的过分关心和过度宠爱,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心理素质不很健康。这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缺乏自信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调节心理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不强,意志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较低,思想与行为经常不一致;人际协调能力偏弱,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要使大学生健康成才,就必须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坚强的意志、谦和的气质、乐观的情绪和达观的胸怀,以及较强的自我控制力o古代思想家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培养这些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比如,借鉴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可以使大学生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努力培养自己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力。又如,借鉴省察克治的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可以使大学生时刻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培养自己谦和的气质、达观的胸怀、宽容的精神。再如,借鉴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进行修养,可以使大学生加强对自己的情绪把握手和行为管理,不断培养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❹ 道德是什么
道德”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每个人也都愿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要说某个人没有“道德”,他肯定会跟你急。并且每个人都觉得“道德” 在自己这边,没“道德”的全是别人,所以大家都喜欢用自己定的“道德标准”评判别人,现在的名词叫“道德绑架”,那究竟什么是“道德”呢?下面简单聊一下个人看法。
最早“道德”这两个字其实是分开的,“道”到“道”,“德”是“德”。
“道”指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的次序关系,这个很容易理解,春种秋收,这就是道;苹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出来,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那就要随顺大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人做事,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爱儿女,这就叫德;儿女孝顺父母,也叫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也是德。
“道德”这两个字最早连起来用,见于荀子著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此人们就一直沿用下来,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做人做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但我们现在社会,道德的观念已经很模糊了,所以大家总觉得“道德”这个词很空洞,很虚,没什么固定标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太严重了。道德其实是有标准的,但你首先得了解这个“道”,不懂得“道”,当然就不知道什么是标准了。
道德一般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没有信仰为基础的道德,是很脆弱的,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堪一击。比如,孝顺父母这一条,就是随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无论儒释道哪家,首先都是讲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你孝顺父母,就是道德;不孝顺父母,就是违背道德。现在很多人不相信道德,就是因为缺乏信仰,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迷惑茫然、浮躁不安。
我们平日经常说的“良心”,也是一种道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其实都是善的,所以我们做善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舒服,很喜悦,就是因为顺应了我们的自然本性:做恶事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做贼心虚,就是因为违背了我们的本性,这叫不道德。
❺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翻译
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难了。
❻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是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
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
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就这样听上去好像很合理,对“知”、“行”没有偏重,但其实“知为先”就已经意味着以“知”引领、决定“行”,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只会说不会做,这也是阳明当时极力批评的现象.
(6)道德之行的行扩展阅读:
知行合一说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知行合一
❼ 以道德之名 行自私之实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嘴上说的都是什么道理拿着道理的名誉,然后自己借着所谓的道理做一些不道德之事、最后为的都是自己的名利。
❽ 其维哲人 告之话言 顺德之行 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摘自《诗经•大雅•抑》,后面还有一句对仗的: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可翻译为如下两种:
1.那身居社会上层的聪明人,你告诉他们历代先贤之言,他们就坚守道德规矩做人。自甘下处的愚昧无知之人,反不识好歹说我不讲诚信。
2.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❾ "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这句翻译下谢谢~~~
(荀卿)便推崇儒、墨两家道德,将它们在实施中的成功与失败
❿ 道德,会代替人的善性,人的所行所事都来自于道德,以至于对于是否帮助苦难的人,心里想到的是是否道德,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辨上都是独断的,而都是出于独断这一点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内的儒家的共同原则.儒家学说是一道德体系,其中的许多原则属自明性质,非由逻辑论辩可以证明,也无须通过逻辑论辩的形式证明.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孔孟荀三人所以能并列为早期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恶正相反对,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义”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为什么会有一人主张性善、一人主张性恶?其原因即在于二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对此,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孔子生当春秋末年,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专意著作了《性恶》一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语所说的“唱红脸”.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荀子讲仁义,但荀子生当战国末年,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有佛家世纪之末救世出苦海之意,是俗语所说的“唱白脸”.孟荀二人性善论与性恶论态度虽然相反,但“仁”的主张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社会政治格局是有变化的,学术的发展也是有变化的.在这方面以法家的论述最为充分,如《韩非子·五蠹》说:“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议:“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家的“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原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没有变,儒家体系的独断性质也没有变.对于此一性质,学术界也早有指出.朱熹在解释张载《正蒙·天道》中“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一句时说:“横渠谓‘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此数句是从赤心片片说出来,荀、扬岂能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所谓“赤心片片”,即表明此问题是由内心自明的,而非推理的.梁启超说:“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编校再版.)简洁而准确地指出了儒家学说的人文实践倾向.梁启超先生又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所说出发点的小异当即指孟荀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当即指其儒家本质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