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元无相
1. 《道德经》的宗旨
道德经 第一章并没有说啥治国方针,只是说,道规律变化不停,说不清道不明;无有相生;要无欲才能看清道的奇妙。
道德经讲无欲、无为、顺其自然治国。
现代人用唯物主意治国,物质第一性,追求名利权才是当代的主流思想。
这与道德经讲的无欲是两个极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道德经会很无趣,用来治国行事会很傻。
其实无所谓谁对谁错,毕竟价值观差的太多。就像鱼不会明白鸟为啥能飞,生存环境不同而已。
道教立国
夏 国运400余年 (应该算是部落联盟)
商 国运600余年
周 国运800余年
后来的国家建立只能算信奉道教
汉朝在武帝以前,都推崇道教,出现“文景之治”,武帝时才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也盛极一时。
唐朝 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
宋朝 道教被定为国教,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
明代 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道教到明世宗时兴盛一时,世宗之后走向衰落。
其实中国历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朝代和部分君王不信奉道教。
如此多的朝代信奉道教,可能民以食为天,每当干旱时,在武当山祈雨无不灵验有些关系。唐宋元明时代都有人祈雨,都成功,史书记载的,真假不知。
要看道德经的治国方针见下: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估计你也没兴趣看。
2. 什么是道德
行为5规范意义b上a的道德定义n 定义w3:由个i体自我意识为8起始,引4影到群体当中3,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8》宏观性微略统一g,即为0道德。 定义l2:道德就是脱离人m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d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a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j天d理的行为8规范。由于f人e类的智慧可以2掌握自然天u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m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o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x提高。 定义d6:道德是一a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o们共同生活及j其行为4的准则和规范。不c同的时代、不w同的阶级有不p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w种道德是永恒不a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0”一s起谈及l,良心4是指自觉遵从2主流道德规范的心3理意识。 道德不v是天y生的,人e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q的宣传教育及h社会舆论的长2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定义p0:道德,指衡量行为0正当与v否的观念标准。一n个i社会一m般有社会公5认7的道德规范。只涉及u个v人h、个g人o之p间、家庭等的私人s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p社会公8共部分0的道德,称为2社会公8德。 道德和文8化6有密切6关系,有些时代又r打上p意识形态的烙印。人m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f过,不v同的时代,不s同的社会,往往有一n些不h同的道德观念;不h同的文0化5中2,所重视的道德元h素及b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a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e相远”,同样一r种道德,在不e同文4化2社会背景中7的外在表现形式、风5俗习u惯往往也c相去甚远。 以1下w原词条释义i仅3仅3是对行为1规范意义x上k的道德的一n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5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5规律,人d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k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t能健康和谐、人p才j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g会长2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1顺应自然。社会和人a类需要发展。在不b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t,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n的事业。 也l是遵循不x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2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z类能长1久y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u到一j起就是道德,人y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820世纪20年代开n始查找道德的定义v,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i得到以1上j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f。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o,人n之u初,性本善,也d就是说人s一f生下l来只有本能(有不c少6本能会危害其他人m的生存),而不j知约束自己x。所以3,所有人i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0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v的本能中0企图伤害他人a等对人c类社会有大e的危害的方3面;所以2,需要内4在约束(也p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1虽不e违法,但亦会对他人i(甚至是人v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4。 所以3,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b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e一j生下g来就有以7任何方6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j道德”),道德也o就是继法律之v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d这种伤害的工w具。编辑本段道德的主要功能 一e个a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不n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g不j可能有社会的正常发展、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m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归纳起来,道德具有五d个b方4面的主要功能:认8识功能 道德是引1导人z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r们认0识自己w,对家庭、对他人u、对社会、对 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q务,教导人g们正确地认2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6而正确地选择自己f的行为5和生活道路。调节功能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y生活在社会中7总要和自己a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 此,不t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2俗习m惯、内3心1信念等特有形式,以1自己m的善恶标 准去调节社会上p人l们的行为0,指导和纠正人e们的行为2,使人t与s人i之g间、个v人x与y社会之i间关系臻于h完善与p和谐。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s奋进的引7路人k。它培养人w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8,树立正 确的义p务、荣誉、正义a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4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k。评价功能 道德是公1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a种巨3大c的社会力x量和人e们内6在的意志力p量。道德是人j 以5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o种方6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6“善”与a“恶”而实现。平衡功能 道德不l仅0调节人s与w人i之e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a与i自然之q间的关系。它要求人r们端正对自 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3。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8德之r一l,它能教育人d们应当以7造福于d而不m贻祸于p子e孙后代 的高度责任感,从3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0远利益出发,开l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 和防止3对自然环境的人r为8性的破坏,平衡人j与d自然之f间的正常关系。 zャむhnХuОs↓r侉tuОce⊙∏
3. 演讲稿 道德是无价之宝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过流动着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纯洁中的心田。
道德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有了道德感,你做出的事情自然就不会错。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表扬,得到怎样的荣誉。真正的道德,发自内心,你对社会,对每个人的爱,就是一份珍贵的道德。
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站着,你忍心吗?当你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你会捡起来吗?当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车倒了,你会去把它们扶起来吗?或许你有这个心,可是很多人会怕,怕别人误会垃圾是自己扔的,自行车是自己弄倒的,怕别人说自己是故意做给大家看的。其实,我认为:不用顾虑大家对你做好事的看法,只要自己知道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只要自己知道道德在我们心中就行了。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是啊,道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石。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自然形成的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学们!愿我们都做个有道德的人吧!
谢谢大家!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时期的道德是什么?以什么为标杆?那就是“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荣”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耻”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耻的人。人是躯体和心灵组合而成的,没有精神,没有道德,没有荣辱是非的人是一个残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应该是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我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也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荣、家荣、校荣、国荣,“八荣”是我们生存发展,开拓创新的生命。
但在社会和校园里,我们也看到一些与“八荣”相背的现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损坏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人思想混乱不思进取;有人顶撞教师,打骂同学;有人说谎造假欺骗家长;有人幸灾乐祸,无事生非,惟恐班级、宿舍不乱。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尽管是极个别,但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形象。是坚决不能让其存在下去的。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不仅在金牌数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现了道德风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评。给我印象很深的中国男子花剑团体的运动健儿们和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在运动场上所表现出来“一切服从裁判”的道德行为,告诉每了一位运动员和我们这样观众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尚,那么虽然可能会失去项目上的金牌,但一定会得到观众心中的金牌。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我觉得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开展的“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手拉手”、“雏鹰行动”等有意义的活动外,还必须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在家里我们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妈妈端上一杯热茶,在学校里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一道难题,在公交车上我们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在上学路上我们扶正一颗被风吹歪了的小树,在广场上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长此以往,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献精神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必修的一课。雷锋当然是这方面的代表,全国人民的榜样。他有一句名言:"我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极其朴素,至为真挚,满含深情,仿佛捧着一颗热腾腾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才是道德的真谛。我助人,我快乐。只有怀着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爸爸妈妈在期待着我们成才,我们在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响当当的中国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来到这里参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演讲活动,我的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在这里,我可以为道德插上翅膀,让他在天空自由飞翔;在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颂扬,为我们树立行动的榜样;在这里,我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寻找,翘首观望,她就在我们身旁!
说起道德,云南的大旱再次牵动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无一不是道德的缩影,无一不在显示道德的魅力,无一不在展示思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记得,在旱情最严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学生,她把学校发的矿泉水偷偷地攒了起来。当记者阿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说要留给山顶的妈妈!看到这儿,我哭了。在电视上,我看到了他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我看到了她那因没水洗而蓬乱的头发,我看到了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一定干了吧?我想,她也渴望喝一口水吧?哪怕只是舔一舔也好啊!但此时,她的心中只有妈妈,她宁愿让自己忍受干渴的折磨,也要为妈妈攒下水,哪怕只有一滴!她攒下的不仅仅是矿泉水啊,更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真诚的爱,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云南,有比我还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护着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爷爷,还有许多为那里送水的车辆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云南终于挺过来了。我为他们感动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纯净,却可以让人们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同学们,道德是一道彩虹,装饰我们的生活;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道德是一湾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这朵最美丽的花儿,在祖国处处开放!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时期的道德是什么?以什么为标杆?那就是“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荣”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耻”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耻的人。人是躯体和心灵组合而成的,没有精神,没有道德,没有荣辱是非的人是一个残缺的人。
有道德的人应该是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我们日常行为的准则,也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基本要求。做到八荣、家荣、校荣、国荣,“八荣”是我们生存发展,开拓创新的生命。
但在社会和校园里,我们也看到一些与“八荣”相背的现象:如有的人自私自利,损坏公物,侵害他人利益;有人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人思想混乱不思进取;有人顶撞教师,打骂同学;有人说谎造假欺骗家长;有人幸灾乐祸,无事生非,惟恐班级、宿舍不乱。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人和事,尽管是极个别,但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形象。是坚决不能让其存在下去的。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不仅在金牌数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现了道德风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评。给我印象很深的中国男子花剑团体的运动健儿们和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在运动场上所表现出来“一切服从裁判”的道德行为,告诉每了一位运动员和我们这样观众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尚,那么虽然可能会失去项目上的金牌,但一定会得到观众心中的金牌。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我觉得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开展的“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手拉手”、“雏鹰行动”等有意义的活动外,还必须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在家里我们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妈妈端上一杯热茶,在学校里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一道难题,在公交车上我们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在上学路上我们扶正一颗被风吹歪了的小树,在广场上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长此以往,我们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亲爱的同学们,爸爸妈妈在期待着我们成才,我们在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设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响当当的中国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为人的根本,做好一个人,必须遵守道德,并把它贯穿到平时行为中去,这样才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体现在不同方面,要怀着一颗正直的心,认真对待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最好的体现。子夏曰:"事父母,必竭其力"。竭尽全力侍奉父母,才称得上是孝子。东汉时期,有一叫黄香的小女孩十分孝顺。夏天,她用扇子先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则先用体温把父亲的被褥焐热,怕父亲受凉。正因为她有孝心,才使她学有所成,成为以孝施政的榜样。一个人的成长,首先要有孝心,这也是做子女应尽的起码义务。尊敬长辈叫孝,尊敬兄长为悌。孝悌之情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只有具备了孝心,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奉献精神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必修的一课。雷锋当然是这方面的代表,全国人民的榜样。他有一句名言:"我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极其朴素,至为真挚,满含深情,仿佛捧着一颗热腾腾的心,站在世人面前。他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才是道德的真谛。我助人,我快乐。只有怀着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应怀有仁、和、礼的品质。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六尺巷的故事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现。清朝时,宰相张英收到家书说,家人想将府宅外扩三尺,可邻居不肯,所以想让他解决此事。张英回信写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十分羞愧,主动将院墙后退三尺,邻居大为感动,也将院墙后退三尺。从此,六尺巷的故事成为了美谈。我们应以仁爱人,以和待人,以礼对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公民!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
在生活中这样的镜头你一定不会陌生:公园里,给小朋友系鞋带;在家里,我们把自己煮好的饭菜端到晚归的妈妈手中;校园里,我们把一张废纸悄悄地塞进自己的口袋……
这就是道德的举动。
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尊敬和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难,其实你用心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因为
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
2008年5月12日,四川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在废墟下呻吟,撕肝裂肺的呼救声,揪动着共和国的每一根神经!“灾难无情人有情”,解放军向四川挺进,医疗队向四川挺进,志愿者向四川挺进!支撑他们冒险挺进的就是那一颗颗滚烫的爱心。全国人民都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的手。我们也纷纷捐款,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我校的张其浩同学过十岁生日,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捐出了所有的生日贺礼, 9200 元,我也毫不犹豫地砸碎了自己的储蓄罐,将平时积攒下来的80元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这不正是“爱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吗?
道德有时是一种感恩。
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这样的小故事:某学校举办了一个亲子游戏活动。活动中,先给妈妈们蒙上双眼,看他们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结果所有的妈妈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当游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寻妈妈的手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能摸到妈妈的手。所有的妈妈都哭了,像孩子一样哭得那样伤心、委屈。因为她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爱的共鸣。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学会感恩以成为培养道德之心之首要。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温馨的避风港;我们要学会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教育我们用知识和修养去书写青春的篇章;我们要学会感恩社会,因为社会让我们发挥所长、神采飞扬!
道德,有时是一种习惯。
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行为规范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有一次,我和妈妈到银行存钱,银行里人头攒动,我和妈妈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才轮到我们。就在我们走向柜台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我开始还认为他是有什么东西丢在那里要拿回去,可他还没站稳,就发话了:“请问一下养老保险怎么取?”
我可不高兴了,明明是我们先来了,怎么让他先办起业务呢?而且这么大人了,先来后到这点道理不懂吗? 可妈妈却好像让着他一样,什么话也没说,而且还把身子往一边让了让。 妈妈的举动,更让我惊讶和气愤,难道妈妈也不懂这点道理吗? 妈妈好象看见了我表情的变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微笑着对我说:“你是不是有点不高兴啊?”我用劲地点了点头,气愤地说出了我的想法。妈妈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对我说:“你这就不对了。虽然先来后到是规矩,但是他毕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道德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着他,尊敬他。”我这才点了点头。妈妈的表情终于由严肃化为轻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愿意为这么一件小事而和别人争吵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经办好了,正招呼我们过去。他这时向我们解释:“刚才真对不起,我有点急事,让你们久等了!”我笑着说:“没关系!这不算什么!” 同时,我也看见了妈妈赞许的目光。
可见,道德还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但是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报纸上看见一条反面的新闻:“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什么也没捐。”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没有错,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空大波,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不绝于耳。经事后调查,火炬手并着手再走了一边。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记者怎么这样呢!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
这是道德负面的例子,通过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现,我们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 看完道德经 感觉有点。。。。。。。。
你要的答案与解决办法在老子里面有,但是现在光看《道德经》效果不好。
我曾经跟你处在相似的状况之中。这种感觉对于有些人很不好(比如我),很长时间也不能从中间跳出来,因为这是一种“很舒服”,“让心灵得到很好的休息的状态--- ---”是吗?~ ~。当然这恐怕要对人而言,但既然你问了,说明你受的影响比较深~ 要赶紧抛弃!弄不好长时间做人做事都会受到妨害!!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魔境”(你自己在作弄自己)。但也说明你是一个有点悟性与追求的人!
~~~ ~~~
我认为你的这个状态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是生理的原因,你的脏腑中有些部分气血有点虚弱,可能是某些原因以前消耗过大,也可能你现在还在生长发育(我不懂医学)。要注意补充营养,注意休息,尤其是养心。
第二是由于你自己的执着迷恋造成的,迷恋一种境界,一种安宁~ 在这种地方你不愿意转身,就是这中“清凉的境界”在诱惑你,让你不得解脱!你“觉得一切都很无所谓”,说明你对“你所谓的一切”都愿意“放下丢弃”(不是真的~)了,但是你并没有完全放下(也即“布施”),因为你还执著于一个“很无所谓”,你要把这个“很无所谓”也放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呵呵,有一点补充一下:“但是我心里放不下的太多了”,从这点看出来,其实你离那个真正的“很无所谓”还差了很远~ 那就更应该丢掉了不是吗?
如果有时间不妨读一读《金刚经》,其实这本经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更不是有些学者出版社说的什么“看破红尘后无奈的微笑”之类的胡说八道!!它的全名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意是“能摧破一切烦恼、无坚不摧的金刚智慧,用它来到达真正自由,超脱的彼岸净土”。
但读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什么佛菩萨神仙保佑发财之类的欲求~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你要更通俗一点的,建议看《六祖坛经》,里面也说得很明白:
”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 ~
祝:身心康泰,万事如意:)
借用一句道诗: 须知大隐居尘世,何必深山守静孤
5. 道德与法律相冲突的历史典故
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与“法”的关系,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嬗变过程表现出如下特点:1、儒家的“仁、义”思想是“礼”与“法”嬗变的基础。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其对当时中国的法律发挥着重要影响。“三纲五常”等儒家礼教是中国古代正统道德的一般原则。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这就是中国古代人的选择。2、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是“礼”与“法”嬗变的条件。经济的发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类向更高文明迈进的前提。中国古代的法律史表明,经济的兴衰与法律的道德性直接相关。经济发达时期,人们对社会的道德要求较高,同时自身也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因此这时的法律体现着更广泛的道德。与此相反,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道德表现较之以前欠缺,社会总体道德水平也下降,这时的法律就缺少道德的教化。3、维护封建皇权是“礼”与“法”嬗变的核心。不管法律与道德谁主沉浮,二者都要以维护封建皇权为其首要考虑,这也是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所不可逃脱的命运。4、权力阶层的态度是“礼”与“法”嬗变的关键。申言之,“出礼入刑”即道德的法律化,要求道德须是符合权力阶层意志的道德;重“礼”守“法”即法律的道德化,要求法律须是权力阶层内化为其自身道德的法律。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道德与法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15〕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法律与道德因存在差别而有不可调合之矛盾,同时又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使矛盾之协调成为可能。
道德法律化使社会规范系统中道德与法律的结构趋于合理,以实现系统本身的功能优化。通过立法确认某些道德标准为法律标准。
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尽管并不排斥道德,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法是德的附庸,贬抑了法的作用,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进行结构重组,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
6. 中国传统道德格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敦 亲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B]
重 义
[/B]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尚 勇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B]
好 学
[/B]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B]
审 势
[/B]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
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
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
,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9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9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求 新
19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
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19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
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 ——《宋史·王安石列传》
197.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198.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9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00.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201.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0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20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勤 俭
[/B]
20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0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1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
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
,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27.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2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3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35.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3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23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B]
务 实
[/B]
2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24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
是根本。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
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244.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245.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4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4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48.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249.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5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补充:
25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
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7. 《道德经》是什么哲学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简介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秦汉之际演变成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教派--道教。
道家哲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先秦道家、 秦汉黄老之学、 魏晋玄学、 隋唐重玄学与宋元内丹生命学等五种历史形态(以及现代正在酝酿构建的新道家)。
8. 道德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 [morals;ethics]∶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moral]∶合乎道德的
详细解释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 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从现代意义上看,道德就是可持续性发展。
编辑本段
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定义
定义1: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影到群体当中,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微略统一,即为道德。
定义2: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定义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定义4: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以下原词条释义仅仅是对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道德的一种理解: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查找道德的定义,没有很恰当的解释,经思考、请教好多前辈,终于得到以上结论,拿来共同教育后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9. 大家是否相信《道德经》终究有一天会被破解呢
读《道德经》的时间不长,也不是专心致志地读,所以对经文的理解不太深。但是,老子的智慧超过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特别是2500年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极低的时代。但事实证明,现在的科研成果早已在老子的书里有结论。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的科学界也有定论,直到现代最尖端的研究为止,很多领域的创始者都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威勒所说的那样,几代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是2500多年前老子作出的回答。因此,有人怀疑我来自更高的次元。
但是,有时我在想。那么老子到底说明什么问题?他不是为了治世开了处方吗?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不是都在为治世出主意吗?同时代的老子除了开处方外,还有别的意图吗?
老子的书中,说白了,说德了,说与天地万物有关,这不是一个大药方吗?老子还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做了具体清晰的诊断并提供了治疗方案,引导人们的法道自然,除了长寿之外,他真的有其他意图吗?
10.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有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什么意思
你问这些只是想简单知道个大概,还是详细了解?如果是前者,之需要看下边一段即可,如果是想详细了解,那还得多读一下南怀瑾的《老子他说》
简单解释:
有无相生也好,难易相成也好,此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也经常出现。其实,他们反映的是对立和联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个基本的哲学问题。
详细:
《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实际上无生有就是无成为有,有生无就是有成为无。文章从"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有生于无"之"生"为生出之义、《老子·道经·二章》的结构和次序问题五个方面作了论证。
老庄二人相较,给人的感觉是老子多讲阴阳,庄子多讲有无。阴阳是"器"、"事理"的层面,有无是"道"、"道体"的层面,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如此,庄子讲有无,其学术渊源也是本之于老子的。
从文字上看,《老子》中讲阴阳仅《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1例。《庄子》中复合词"阴阳"的使用共22例,单字"阴"、"阳"并称共8例,单字"阳"作与阴相对之义共2例(1)。但《庄子》中的阴阳多作万物、自然之意,是与人事相对称的概念。而《老子》中使用了许多反义的概念,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虚实、强弱、外内、开合、去取、宠辱、得失、清浊、敝新、唯阿、昭昏、察闷、全曲、直枉、多少、大小、轻重、静躁、雄雌、行随、歔吹、白黑、吉凶、张敛、兴废、与夺、刚柔、厚薄、贵贱、进退、阴阳、损益、寒热、生死、亲疏、利害、祸福、正奇、善夭、智愚、牝牡等等(2)。
传本《老子·道经·二章》(3)紧接《一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之后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主张新编的学者多将这二章重新分类(4),如严灵峰《新编老子章句》(5)更定为四篇五十四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第一篇道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第三篇道用。王垶《老子新编校释》及《老子新编译解》(6)新编为九章一百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明道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喻理章。艾畦《分类重编〈老子〉八十一章》(7)重编为四篇九十二条,"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归于宇宙论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归于方法论篇。虽打破传本二篇八十一章结构,但其侧重分析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据守传本的学者,多将《一章》的"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与《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解为一事,并引《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证,将"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解为一事。如黄瑞云先生解《二章》说:"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认为'反者道之动',即天地万物变化发展,最终又归于无。无又生有,有归于无,周而复始,至于无穷,故曰'有无相生'。"(8)台湾学者李震先生也说:"《老子》一章告诉我们,道包括无与有,二者同实而异名,因此可见道之玄。……《老子》以'有无相生'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9)则是"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二者都没有解对。
我们认为,"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无相生",而不可说"有生于无"。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只可以说"有生于无",而不可说"有无相生"。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老子在中国古代学术的概念思维方面,虽有极高的成就,但其学说中却同时包含着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二者交互穿插,这是不能不予以分别的。
以下试从五方面做一论证。
一 "有无相生"之"生"为生存之义
《老子·道经·二章》(10)全文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其文意大致可以分析为三层。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说理。第二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仍是说理,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说明。自"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下,是说事,是前面所说之理的结论。
其中第二句连举六对反义概念,连用六个"相"字。六对概念的关系均为相反而相成、相互依赖而存在,自王弼以下学者并无异辞。兹略举数家:
汉严遵(严君平)《老子指归》:"无以有亡,有以无形。难以易显,易以难彰。寸以尺短,尺以寸长。山以谷摧,谷以山倾。音以声别,声以音停。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故无无则无以见有,无有则无以知无;无难无以知易,无易无以知难;无长无以知短,无短无以知长;无山无以知谷,无谷无以知山;无音无以知声,无声无以知音;无先无以知后,无后无以知先。"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物之有无,事之难易,形之长短,势之高下,音之辟翕,声之清浊,位之前后,两相对待。一有则俱有,一无则俱无。"
高亨先生:"此老子之相对论也。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一则存于人之认识,故曰:'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推而言之,天下皆知有之为有,斯无已;皆知难之为难,斯易已;皆知长之为长,斯短已;皆知高之为高,斯下已;皆知音声巨之为巨,斯小已;清之为清,斯浊已;皆知前之为前,斯后已。反而言之,亦复如是。老子以为物相相对者,二则存于物之本体。故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推而言之,美恶相存,善不善相因也。"
朱谦之先生:“盖天下之物,未有无对待者。……故有无,一对待也;……难易,一对待也;难以易显,易以难彰,无难则无以知易,无易则无以知难,此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一对待也;寸以尺短,尺以寸长,无长则无以明短,无短则无以见长,此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一对待也;山以谷摧,谷以山颓,无山则无以见谷,无谷则无以知山,此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一对待也;安乐悲怨,其出不同,无悲则无以知乐,无乐则无以知悲,此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一对待也;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无后则无以知先,无先则无以知后,此先后之相随也(用严君平义)。”
陈鼓应先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高明先生:老子"第一次指出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有正与反两个方面,彼此相反而又先后依存。举'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六事为例,具体阐述它们的矛盾现象,无'有'即无所谓'无',无'难'即无所谓'易'。诸如'长短'、'高下'、'音声'、'先后'以至于美丑、善恶,皆为相反相成,相互影响和作用。"
张松如先生:"下文列举出六对矛盾:有无、难易、长短、音声、高下、前后,……这些无一不是相反的关系,也无一不显出相成的作用。"
以上各家,都是将《老子·道经·二章》所举六对概念看作是属于同一性质的。既是属于同一性质,因此这六对概念的含义也是可以互训的。也就是说,此章"有无相生"的"有无",与"难易"等五对概念的逻辑关系是一样的;"有无相生"的"相生",与"相成"等五种表述的含义也是一样的。
"生"字由训诂方面看,为会意字。《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生"字为常用字,引申有生出、生存等多义。由《老子·道经·二章》文义互训而加以判断,"难易相成"的"成"是说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形"的"形"是说长短相互显现,"高下相倾"的"倾"是说高下相互显出差别。因此则知"有无相生"的"生"也应该是指有无相互依赖而存在。此"生"字应解为生存,即为显现出来之义,也就是一般所说有没有的存在之义。严遵解"有无相生"为"无以有亡,有以无形","亡"是没有、消失之意(18),"形"即"长短相形"的"形"。"无以有亡"意为没有因为有而显出没有。所以,由句法和训诂方面来看,"有无相生"就是有和无相互依赖而存在。
二、"有无相生"属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再由义理方面来看,借助《庄子·秋水》"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加以理解,则知这六对概念包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相反",二是"不可以相无"。"相反"的一层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无须具述,关键在于"不可以相无"。所谓"不可以相无",从正面说是双方"相互而有",也就是相互依赖而存在;从反面说就是双方不可以相互取消,或者说不可以相互取代。
在此意义上,则知"阴阳"这一对概念与《老子·道经·二章》所说六对概念完全属于同一性质。阴阳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一对概念。一方面,阴阳是对立的。阴就是阴,而不是阳;阳就是阳,而不是阴。另一方面,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没有阴;阴不能取代阳,阳也不能取代阴。双方皆非超越对立的全称概念。我们只可以说阴与阳二者互为消长,或者阴多阳少,或者阴少阳多。但是不能够说阴就是阳,或阳就是阴;不能够有纯阳或者纯阴(19)。这种只有相互消长而无相互取代的逻辑关系,借助宋人所作"太极图"恰可有一形象的说明。
对于《老子·道经·二章》中的六对概念,古今学者有"对待"、"相对"、"相对论"等不同称谓,我们认为以"相对"的称谓较为不失原义。从逻辑思维方面来看,先秦诸子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第一是"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二是"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第三是"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
"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以法家韩非为代表(20)。其最主要的性质就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就是现代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律"。即以长短为例,依照"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形式,长就是长,长多少就是长多少,与短无关,因此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无限地追求长,而无须考虑短。
"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以道家老庄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由于诸家各持一说,互相非难,所以老子和庄子都着重阐述了"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较之"矛盾"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层,学者早有论述,如冯契先生说:"庄子的相对主义起着反对主观主义的作用,是哲学向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先秦诸家在认识论上都有独断论的倾向,而庄子则认为经验和理性都是相对的。从而否定了人们认识上的'独断的迷梦'。"(21)李震先生也说:"笔者以为庄子泯是非之说,并不意谓庄子在知识方面的怀疑论,而在于肯定感性和理性认识之限度。庄子所追求的真知是绝对性的,亦即有关'道'的认识。'道'不是理智分析的对象,'道'超越了是非相对的层面"。
关于"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庄子也有许多论述。庄子认为,事物的个性和各自的原则,包括各家各派的是非之争,不能作为衡量事物存在的根据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第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究竟有没有是非的分别,彼此二者不能互证。第二,是非不是绝对的。"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彼此所以是所以非,是由于彼此各有是非的原因。是非出于彼此自身,因此彼此同样都不具有普遍意义。第三,彼此虽然对立,却又互为存在的条件。"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方方可。"
因此,大致说来,道家一派讲"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要对它进行否定,是由否定的态度上讲(26),这一点由庄子尤可证明。而老子也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唯与阿都是叹词,是答应的声音。吴澄《道德真经注》解唯为正顺,阿为邪谄。刘师培《老子斠补》以为唯之与阿犹言从之与违。唯与阿,善与恶,同样是偏失,没有什么不同。
三、"有生于无"属于绝对的逻辑思维层次
"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仍以老庄为代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五章》又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齐物论》也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大"是至大,"无"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对,孤立而自存,所以说"大象无形"。在"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中,有方与无隅、有器与晚成、有音与希声、有象与无形等等表面对立的双方,就不再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大象无形"的逻辑思维形式是较"相对"的逻辑思维形式更高一个层次。
先秦诸子百家多有关于"一"的讨论。《庄子·天下》称老子的学说是"主之以太一",说明老子的学说是"一元"的。
老庄都有很多关于"一"的阐述。《老子》中说:"载营魄抱一。""三十辐,共一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道生一。"。《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由此而论,《老子·道经·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阐述的主要就是"道"与"无"与"有"的同一关系。对此,宋程大昌说:"当其已出也,则有之与无固可分矣。而其未出,则混合无间也,故曰此两者同也。同即一也,一即未为一三可以生万而未至为万者也。《易》暨《五经》《论》《孟》皆尝言一而未尝言其何以为一也,老氏之师弟子则于此特详矣,曰混成、曰浑沦、曰浑沌,皆言其未分为二也。"元丁易东说:"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两者皆出于道,所谓一源也。而有无异名,无即微也,有即显也。惟一源,故无间也。同谓之玄者,谓之有不可,谓之无亦不可。以为有耶?则其体似无。以为无耶?则其用似有。故谓之玄。玄者,有无不可分之谓也。"元吴环中(吴埈)说:老子"独于道字上不十分说破,一书间见迭出。埈反复沈潜,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地一以灵,谷地一以盈',喟然叹曰:一乎一乎,其为道之根柢乎!是一也,敛之则无,散之则有。庄周曰:人地一,万事毕。信斯言也。道果生于一矣,果能此道矣。"三人所说是极有见地的。
"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道"、"无"、"有"三者都是同一的。从《老子·道经·一章》及以上叙述中可以提出四个要点: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说"道"是绝对同一的。"道"至大无外,在"道"之外别无他物。第二,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又是天地万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绝对同一的,那么"道"就是无名的。可以对"道"加以任何称谓,但是任何称谓都并不是"道"本身。
对于老子的"道"、"无"、"有"三者的关系,古今学者众说不一(34),其中以认为"道"是无是有和认为"道"非无非有两说最可关注。
认为"道"是无是有的,如严遵《老子指归·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有为,非道也;无为,非道也。无名而无所不名,无为而无所不为。"牟宗三先生也说:"有不要脱离了无,它发自无的无限妙用,发出来又化掉而回到无,总是个圆圈在转。不要再拆开来分别地讲无讲有,而是将这个圆圈整个来看,说无又是有,说有又是无,如此就有一种辩证的思考出现。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个圆周之转就是'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玄是个圆圈,说它无,它又无而不无就是有;说它有,它又有而不有就是无,因此是辩证的。"
认为"道"是非无非有的,如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解《老子·道经·一章》说:"玄者,非有非无,微妙之极致也。"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说:"玄之又玄,则犹云深之又深,远之又远,非无非有,非异非同。"张岱年先生也说:"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无中含有,有中含无。道实非有非无,似有似无,于无观有,于有观无,即所以不滞于有为之际,而为观道之方法。"若由"道"无名一点而言,认为"道"非无非有是不错的。既然"道"无名,当然就非有非无,甚至还可以说是"非道"。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不仅'有''无'是'异名同谓',道和有无也是异名同谓。不可以说'道'是有、无的统一,也不可以说有、无是道的两个方面。说统一就多了'统一'两个字。说两个方面就多了'两个方面'四个字。因为道、有、无虽然是三个名,但说的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