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垃圾固废立法

垃圾固废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5-11 01:31:13

1. 中国第一条垃圾处理法律是什么时候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最早出现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国家。

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出的先秦思想家荀况就在《王制》中指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就可以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

殷商时期有禁止在街道上倾倒生活垃圾的规定,而且视其为犯罪。

西周时期颁布了《伐崇令》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

中国比较完备的封建法典《唐律》中设有“杂律”一章,更具体、更详细地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了规定。《明律》、《清律》,多沿唐律,也有类似保护环境的规定。

我国第一部保护环境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9年制定的。

1989年我国的第一部正式的《环境保护法》诞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07年建设部修订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三条中直接规定了垃圾的分类回收。地方立法上,2011年11月18日通过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首次将经济制度运用到生活垃圾 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要产生将近1.6亿吨垃圾,其中城市里人均生活垃圾的总产量是440公斤。在我国生活垃圾是人类产生的废弃物,其主要零星的集中在城市周边地区,分布广泛易于再次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在循环管理中每项环节的立法,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制约生活垃圾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垃圾再次利用率的提供,减少资源浪费。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垃圾收集渠道仍然以混合为主。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的策略进行销毁处理,其中填埋占了处理总量的90,以上。现实生活中,由于垃圾的收集方式过于单一,让垃圾在收集和再利用时的工作难度加大。其中包括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和运转成本增高;垃圾的销毁和降解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同时我国垃圾的回收利用的立法规定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让原本杂乱无章的处理方式,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我国目前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城市化进程和人类健康生活的需要。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立法目前状况

目前涉及我国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监督管理方面的立法包括法律、法规、各种国家标准、地方规章等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从形式上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一)法律规范。首先,《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它确立的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首要依据和指导。其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修订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仅明确规范了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主要负责单位和监管措施,也在总则和分则中涉及到固体垃圾分类回收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固废法》)。《固废法》是我国防治固体废物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法律论文资料由..提供,地址.污染环境的一部基本法律,对我国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的防治作出了专门的规定。

(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务院1992年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单位和个人倾倒垃圾的时间、地点、方式给予了相关规定,并要求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作到分类收

2. 新固废法解读

新固废法在原有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增加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并明确其应当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

定期发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组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从根本上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堆存量和危害性。

围绕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合理配置不同部门的管理责权,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十分必要。除国务院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外,国务院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垃圾固废立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强化对建筑垃圾、污泥、废弃电子产品和生活垃圾的监管,细化了工程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义务。

新增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和污泥处理单位对污泥处理的义务,确立了电子电器等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增加了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

3. 上海市固废法新规鼓励企业减少危废措施

在新固废法中,立法目的明确提出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强化政府职责。其中明确提出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加快建设垃圾分类系统并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对于企业而言,新固废法要求企业在包装等方面进行加强,避免过度过度包装,并且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与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减少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的使用,这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一定程度涨幅,于此同时对于保有侥幸心理的企业与个人应当注意,新法规定4项违法行为企业最高处以500万元、个人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4. 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的方法有哪些

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提示:

1.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通常是多种污染成分同时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处理、处置、管理不当,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与水、空气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它作为多种污染成分存

1.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通常是多种污染成分同时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果处理、处置、管理不当,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与水、空气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它作为多种污染成分存在的终态最大限度地浓集很多污染成分,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无法进行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就需要适当的管理,使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即是安全处置。安全处置要求合适的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设计、制造、操作和长期监测合理的方案。从产生到处置需要经历多种渠道,许多程序,每一个程序都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为此要对固体废物进行污染过程全管理,即固体废物的途径管理。固态的有毒有害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时不可逆的,很难进行恢复。固体废物的这些特点使得必须建立完全不同于水、气那样的管理体制,必须实行将产生、运输、综合利用、处理、储存、处置等所有废物运动过程所涉及的各环节都作为污染源来进行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一般按照其先后次序分为产生、分类、标识;运输;加工处理;储存和安全处置;浸出液管理、处置场监督、管理等。

固体废物的产生管理处置全面管理的第一步,其根本措施就是尽可能采用低废或无废工艺,减少产生的固体废物量。首先弄清固体废物的来源和数量,然后进行鉴别、分类、标志和收集,记录废物的种类、特征,以及运输、处理和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固体废物产生量计算是产生管理的重要步骤,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计算的准确与否,关键是固体废物的产率(亦称产生系数)是否准确。固体废物的产率分为产值产率和产量产率两种。固体废物的产率和产生量计算方法主要分三类,即实测法、物料衡算分析法和经验公式法。

固体废物在鉴别分类后,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认真核对废物清单,选择合适装载的方式、运输工具及运输路线,制定可能出现的事故补救处理设施。

我国尚没有关于固体废物的运输标准,只对危险的对放射性废物运输有一些要求。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需要加速对废物管理的立法。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多种法规。而固体废物管理立法是保证《环境保护法》贯彻执行的专门性法规。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近几年来,我国已先后制定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实施办法》等等。我国目前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是指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主,结合有关的工业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共同对固体废物实行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规定了各个主管部门的分工。

2.废物最少化管理

废物最少化最早是美国在70年代提出来的,它的目的是减少废物产生量,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确保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管理废物。到了80年代又对该法进行修正,修正案强调废物最少化,要求排污者实施废物最少化计划。

废物最少化管理主要内容是生产投入的原料和辅料中含有有用、无用两个组分,有用组分变成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无用组分和辅料变成废物排出,污染环境。于是将投入的原料和辅料除生产主产品外,回收副产品以减少产生废物的数量,部分副产品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如图9.1所示,最少化管理技术包括削减废物源和循环两个部分,削减废物源是核心,其次才是循环。

图9.1废物最少化技术简图

为了削减废物源,可以改变产品结构,尽量提高产品质量,不生产残次品,延长产品变成废物的时间,从宏观上讲也就减少了废物。废物的控制包括改变原材料、改革工艺、提高技术水平的改进操作。循环包括使用与再利用和回收等。

实施废物最少化首先是要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定出恰当的总目标,其次是制订方案,制订出系统性的计划。制订计划之前先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出评价,找出减少废物的关键环节,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环节上,进行衡算。再次是拟定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做出近期到远期的安排;最后是做总结汇报,要进行全面总结,并向主管部门成领导汇报。实施废物最少化管理与我国推行清洁工厂的含义是一样的,随着它的推广实施,将推动我国清洁工厂的发展。

3.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固废法》制定了一些行之有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管理制度

固体废物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的特点,因此《固废法》确立了对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别管理的原则,明确规定了主管部门和原则。在《固废法》第50条中明确规定“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相容的未经安全性处理的危险废物,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为了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掌握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固废法》要求实施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而有效地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的全过程。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固废法》进一步重申了这一制度。

(4)排污收费制度

固体废物排污费的交纳,是对那些在按规定或标准建成贮存设施、场所前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而言的。因为在固体废物污染与废水、废气污染有着本质的不同,废水、废气排放进入环境后,可以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途径进行稀释、降解,并且有着明确的环境容量。而固体废物进入环境后,不易被环境所接受,其稀释降解往往是个难以控制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是通过释放出水和大气污染物进行的,而这一过程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并且难以控制。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固体废物是严禁不经任何处置排入环境当中的。《固废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对其产生的不能利用或者暂时不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这样,任何单位都被禁止向环境排放固体废物。而固体废物排污费的交纳,则是对那些在按照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经改造这些场所达到环境保护标准之前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而言的。

(5)限期治理制度

为了解决重点污染源环境问题,《固废法》规定,对没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或已建设但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限期建成或改造。对于排放或处理不当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责任者实行限期治理。如果限期内不能达到标准,可采取经济手段甚至停产的手段进行制裁。

(6)进口废物审批制度

《固废法》明确规定,“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做原料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我国于1996年联合颁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名录》,规定了废物进口的三级审批制度、风险评价制度、加工利用单位定点制度和废物进口装运前检验制度。

(7)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

由于固体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其产生后如不进行适当的处置而任由产生者向环境排放,则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固废法》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曲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行政代执行制度是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它保证了危险废物能得到妥善、适当的处置。

(8)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许可证制度

危险废物的危险性决定了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理、处置活动,必须具备达到一定要求的设施、设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必须对从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技术培训、资质审查和审批,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制。防治法规定:必须由具备达到一定设备、设施、人才和专业技术能力并通过资质审查获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理、处置等经营活动。

(9)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

也称作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危险废物的运输安全,以及防止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和非法处置,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监控,防止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发生。

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12月29日表决通过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这是自1996年4月1日该法实施至今8年多来,立法机关首次对其作全面修订。修订案共91条,与77条的现行法相比,内容有大幅度增加。

对部分产品和包装物强制回收

由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此,修订案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同时进一步明确“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为了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目前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对电器产品、包装等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即生产者不仅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还需要对报废后的产品或使用过的包装物承担回收利用或者处置的责任。现行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责任规定的比较全面,而对使用后的产品和包装的回收利用及处置责任基本没有涉及。为此,修订案增加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

立法防止过度包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包装物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体积的30%是由各种包装物构成的。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过度包装问题,修订案一方面规定了对部分包装要强制回收,另一方面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

固体废物进口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所作的承诺,针对近年来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修订案对固体废物进口管理作了以下修改:将固体废物分为禁止进口类、限制进口类和自动许可类,分别制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禁止进口列入禁止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对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的进口,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查许可;对自动许可类固体废物的进口,必须依法办理自动许可手续。进口任何固体废物都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而且必须经检验机关检验合格。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以进口旧货为名大量进口废物、而进口者与管理部门又经常对进口的货物是否属于固体废物发生争议的情况,修订案增加了争议的解决程序。针对进口者不明、无人承担固体废物退运责任的情况,修订案规定承运人作为固体废物退运的责任人或承担处置费用。

历史遗留的固体废物怎么办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转让、撤销、解散或者破产时,由谁继续履行污染防治责任,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解决纠纷时无法可依。修订案对此规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必须妥善处置固体废物以及有关场所和设施;除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形外,变更后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原单位的工业固体废物负责处置。

历史遗留废物的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法修订前,有的企业或单位已经撤销、解散或者破产,其留下的废物往往无人负责,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安全隐患。为此,修订案规定:“对本法施行前已经终止的单位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的费用,由有关人民政府承担。但是,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应当由受让人承担处置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

完善对危险废物的管理

针对危险废物处置工作中面临的处置设施不足、长期贮存不处置、应急措施力度不够等问题,修订案在危险废物管理措施方面增加了下列内容:增加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求;增加了危险废物贮存时间的限制;赋予有关主管部门处理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手段;对重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退役费用的资金来源作了规定。

法律责任明显强化

修订案的法律责任部分共有21条,比现行法的15条从内容和条数上都明显增多。修改集中在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对新增加的部分条款规定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对部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环境保护法律执行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一些长期实施污染、且造成重大危害后果的单位拒不改正,有关政府及部门因种种原因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其违法行为。针对这一问题,修订案明确规定,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重大事故的单位,除了罚款之外,对该单位负有管辖权限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停业或者关闭。

环境监测机构对污染纠纷应如实提供数据

真正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让污染者承担污染造成的后果,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提高违法成本。为此,修订案在现有污染损害赔偿规定的基础上,针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最常见的受污染者举证困难等问题,增加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同时规定,因此类案件引起的纠纷,当事人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的,监测机构应如实提供。并规定,国家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受害人进行法律援助

6. 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怎样处理

绿色施工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建筑垃圾增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落实各方建筑垃圾减量化责任,《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源头减量措施包括设计深化、施工组织优化、永临结合、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施工过程管控等)、分类收集与存放、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也引导各参建主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应用技术力量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其中,围绕《意见》提出的“鼓励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手册》也制定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存放细则,这也将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垃圾分类提供助力。另外,《手册》还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的编制、源头减量、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等维度进行了部署。

存量治理与增量控制齐头并进,方能够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促进绿色建造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建筑垃圾治理体系也应加紧完善:通过在建筑垃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管理全周期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我国建筑垃圾治理能力才能得到整体提升,建筑业也将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7. 建筑垃圾属于固体废弃物吗有何法律法规依据谢谢!

属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四十六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第八十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三)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四)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五)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六)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七)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7)垃圾固废立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有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一)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

(二)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

(三)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四)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

(五)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行为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内容解读

生活垃圾处置场所不能随意选也不能随意关
居民放置生活垃圾的场所不能随便选择,也不能说不用就不用,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须按法律规定进行。
固体废物污染损害赔偿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
针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最常见的受污染者没有能力起诉以及举证困难等问题,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现有污染损害赔偿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举证责任倒置等规定。
法律确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这一原则在法律中全面落实,有助于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对此,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补充了有关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条款,规定国家对部分产品、包装物实行强制回收制度。
我国法律对过度包装说“不”
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状况以及产品的技术要求,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向江河湖泊丢垃圾将触法律“红线”
将垃圾随手丢进江河湖泊,或许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2005年4月起,这个先前仅靠道德约束的行为,将被纳入法律处罚的视野。
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河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9. 固体废物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 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第四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10. 乱扔垃圾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如果擅自丢弃、倾倒、堆放垃圾都是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调整。

热点内容
非责任事故法律依据 发布:2024-11-03 02:12:58 浏览:864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条款 发布:2024-11-03 01:48:40 浏览:225
宁波大学诉讼法研究所 发布:2024-11-03 01:31:10 浏览:911
辽宁省北票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4-11-03 00:47:34 浏览:511
法治解难题 发布:2024-11-02 23:54:00 浏览:17
政务院和法院 发布:2024-11-02 23:47:43 浏览:427
一般来说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发布:2024-11-02 23:33:08 浏览:576
快递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4-11-02 23:08:48 浏览:237
物业管理人员罚款条例 发布:2024-11-02 21:59:17 浏览:251
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认识 发布:2024-11-02 21:55:50 浏览: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