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谈道德
❶ 朱熹提出的道德原则和方法有什么不同
宋朝时期的朱熹,提出理学。对道德要求过高,超过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底线。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小脚等对古代女性的摧残很是厉害。天地君亲师。天地不用说,从君、从亲、从师。这个原则方法在当时还行,但是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闭塞了人的心灵,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不利的。他反对传统的儒家治国理念,君轻民重,而是提倡皇帝至上。皇帝是不肯能错的。违背了人文精神。
❷ 朱熹对儒家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❸ 朱熹提出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有什么先进之处
孔子以“仁”“礼为核心,他主张“为政以德”。
朱熹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李贽提倡“为学贵在有疑”,反对迷信盲从。
普罗泰勒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至于原因,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需求,伟人的观点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他对整个人类进步有着推进作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概括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您好
朱子将变化气质之性,恢复本然之性,从而成圣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以知行结合、引导与防禁结合以及循序渐进作为原则;
以立志、居敬、省察作为方法。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❺ 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朱熹其哲学思想概括: 存天理 去人欲。
其思想精髓在于扫除灵台妄念,以礼仪伦理纲常为行为准则,在世间洗练身心,修之于身。
具体书籍可于网上搜见。 朱熹同时喜易 著有《周易本义》本人比较喜欢。
朱熹常合著《近思录》,推为读儒之入门书籍,我也亦觉如此。进一步可读《四书章句》等。注意辩证性的对待他。盲目的把他扫为“伪学”和“文明之衰”罪人其本身便是种迷信。盲目把他捧为神灵亦为迷信。在我看来,在那个时代背景和历史局限下,朱熹是圣贤。东方的信仰是通过确定行为准则来树立生命的意义,从这点来说朱熹无愧圣贤二字。虽然东方无绝对”哲学“一说。我更喜欢用“文化”二字。注意,不是英文的culture,而是易经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其著作当然不仅是哲学信仰,更有政治主张实践的部分成分。要分开看待,不可应政治上的局限性而贬低其哲学思想。
从“知”与“行”的角度来说,朱熹更注重于“知”。朱熹强调格物穷理,于天下万物中获得灵感,而有知识(四声,二声)格物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让世间万物告诉我们道理,其实更是在于其对于正心 诚意的作用。只有正心、诚意,人才能不会妄心所迷,才能知行合一,做到知常。所谓知常,即很多道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所谓正心诚意,一个词最好概括,慎独。在独处的时候亦要于人前无二样。所谓“上师在与不在,自无分别”。这便是朱熹的原意,这点从精神上说于阳明先生相通。阳明先生亦在一次于学者书信中谈到其学问是发展继承历代至朱熹的儒家思想,纠正一些偏离的而已(见《传习录》)
但是朱熹毕竟更注重于“知”而导致后人盲目,真研究朱子学,如不注意,易忽略“行”(非朱熹本意)。其实很多从格物中悟出的道理,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很多时候悟出的道理,其实某种程度上是符合我们内心的标准,才能够有选择性的悟出,在此我借用西方的心理学一个词,也不知用得准不准确,心理暗示。所以说,其实朱熹的“天理”即在心中,借外物表达出来而已。所以阳明先生说圣贤之道,无需由外物求得,由内心求得即可,同时还要知行合一,俗话说眼高手低,既是迂腐的求知而不重行的结果。其实朱熹的行,在于礼仪修身洗练身心之道,阳明先生的行更多是一种对天理的实践,因历史背景或有差异,其实无二。
在阳明先生纠正朱熹以来的误差之后,阳明心学盛行,分为多派,但亦有迂腐之人沦于野狐禅一路,专门说所谓“禅机”(并非斥禅宗,实乃我谈之野狐禅已经沦于扯淡,禅宗之道亦极为深远)。这又是后话,所以学问,还是孔夫子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附一点,世人常有误解四书五经 三纲五常为朱子学,其言谬矣。三纲五常在伦理上固然有偏差,但那是历史局限性,此为其一。其二,朱子学之包,大矣,四书五经 三纲五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朱熹死前不得志,死后其学说亦被断章取义的利用,这是当政者的悲哀。
再附一点,本人倾向于朱熹是为了清源,不让真相沫于未经考证妄言之语。并无贬低阳明先生之意,阳明先生某种意义上其实比朱子更伟大。都是圣贤。
❻ 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做出了怎样的见解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克己复礼。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❼ 说说朱熹的思想及影响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到了晚年,“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休;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学校教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风波”以及风波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作为接物之要。可见朱熹所主张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生“明人伦”,使礼义能悦其心。他承袭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时综合了宋儒名家主张,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立志。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 一是居敬。所谓居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
一是存养。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一曰省察。“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一曰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学的修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养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认真学习,体认客观事物。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入手。“穷理”即穷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书本上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仅仅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做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工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相合而不可分离。他非常重视知与行的结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今天学校德育中也应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轩,”这就是知与行的问题。今天我们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 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产。
❽ 朱熹主张做事应该不计功利,他是不是认为做事应该完全不考虑利益呢
南宋的大儒朱熹非常推崇西汉学者董仲舒的一句话,甚至将其当作座右铭,这就是“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贤明之士遵循正道而不谋求利益,恪守真理而不急于求成。然而,做事不急于求成也罢了,只讲“正道”不谋求利益,很容易付出了精力却毫无所获,长期这样下去岂不是要饿死吗?
总结:“义”与“利”孰轻孰重,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有很现实的意义。如果过度强调道义,就会被道德所绑架,自觉不自觉地回避利益,甚至不许别人谈利益,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利益,就会导致道德缺失,出现为了牟利无所不为的事情。朱熹的观点偏于强调道德,忽视利益的社会价值,自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在向“钻到钱眼里”的那种人提出警示方面,还是有其正面意义的。
❾ 大文豪朱熹曾怎样论诚信
朱熹论诚信
诚、信是朱熹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朱熹对诚、信内涵作了精辟地分析,并对诚信的伦理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作了进一步阐发,建立了理学家体用统合的诚信道德理论。朱熹诚信思想意蕴丰富,对中华民族的诚信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
1、朱熹说:“诚者,实也。”“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诚者,合内外之道,便是表里如一,内实如此,外也实如此。诚就是表里如一,不自欺,不欺人”。释《孟子· 离娄章句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再次阐明“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思诚者,欲此理之在我皆实而无伪,人道之当然也”。揭示了作为"天之道"的"诚"和作为" 人之道"的"诚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作为"天之道"的"诚"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本然之理。而作为人之道的"诚之" 主要是对天地之诚的尊敬和效法,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
2、朱熹对“信”的解释更多是从人伦意义出发的。核心内涵是出自内心的一种忠诚,信实,重然诺,守信用。朱熹曰:“信,约信也”,同“以实之谓信。”“信是信实,表里如一 ” ,信是实实在在的理,遵守信实,诚实无欺做到表里如一,就是信。又“信者,言之有实也”,“信是言行相顾之谓。”强调言说必须有根有据,不说假话空话,做到言行相符,信守承诺。朱熹进一步论述信与义的关系,释"信近于义"时将信分为信之义与非信之义。"人与人要约,当于未言之前,先度其事之合义与不合义。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之,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象。"强调信受"义"的节制,追求信的正当,正义,坚守信的道德标准。
3、究其"诚"与"信"之关系,朱熹从体用统合上进行了独到阐述。朱熹在回答弟子提问" 诚与信如何分"时答道:"诚是个自然之实,信是个人所为之实。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便是诚。若'诚之者,人之道也',便是信。信不足以尽诚,犹爱不足以尽仁。"
在朱熹看来,诚与信都为实,即" 真实无妄",但诚作为道德本体,是一种本然状态,无需人为,因而是自然法则;信却相反,是人所为之实,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践行,因而是做人的准则。关于"诚","信"之别的另一方面,朱熹又解释日:"诚是自然地实,信是做人的实。故曰:'诚者,天之道,'这是圣人之信。若众人之信,只可唤作信,未可唤作诚"。认为"诚"是圣人之境,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天道精神的一种体现;"信"只是众人之境,是常人所应追求达到的基本要求。
4、朱熹揭示出了诚信基本内涵的三个层次:
①内诚于心。从内在看,人之道应效法天之道,应当有一种诚实信仰,忠诚信奉的心理和道德品质,这是诚信道德的最高层次。
②外化于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道德修养方法和能力,要求内在的品质外化为一种人的社会实践,即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真实无欺,言行相符,这是诚信道德的基本要求。
③忠诚信义,要求在遵守承诺基础上自觉取信于义。也就是说,诚信作为一种内在的信仰和外在行为的统一,还必须与信义相结合,坚守诚信的正当,正义。这是诚信道德的最终指归。
❿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主张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理学思想和格物致知论。思想主张如下:
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2、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3、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4、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5、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6、“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
(10)朱熹谈道德扩展阅读:
朱熹思想的意义: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张通过人的自我发展来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受着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而作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重要的文化传统、文化思想、风俗习惯影响。
朱熹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世人看待自身、看待社会有很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道德素质的好坏、职业素养的深浅,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思想都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与构建。
提升个人素质、规范自身行为、树立积极的处世态度与方法,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整体素养,而且能实现人际交往的融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树立人们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的飞速发展,全面进步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通过朱熹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深刻总结出他主张的关于人们“修身”、“灭欲”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提升自身个人价值的观念,由于其主旨思想明确,论述详实,作为历史悠久的儒家文化的重要领域和思想不断传承,它的传播与教育有利于提高现代人们的道德水平,完善个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