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守拙守

道德经守拙守

发布时间: 2022-05-11 13:37:22

1. 守愚唯藏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要想装出来愚笨的样子,就要把自己的短处藏起来。

“守愚唯藏拙”出自《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意思是技巧藏在笨拙当中,黑暗与光明并存,浑浊与清白并立,屈服与伸直转换。它常常用来告诫人们不要锋芒毕露,而要使外表看起来笨拙愚鲁,用于形容人谦逊、有意不冒尖。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中庸”意味着不偏不倚,也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民间俗语中也有“先出头的榫子先烂”的说法。这告诫人们应该大智若愚,在适当的时候收敛锋芒,不要过分招摇,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1)道德经守拙守扩展阅读:

“守愚唯藏拙“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常出现的词语。例如,唐代诗人罗隐 《自贻》诗中就写道:“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清代李渔《慎鸾交·计竦》中也写道:“花封纵美,也敌不过亲职高,和盘托出空贻笑,倒不如藏拙高。”

2. 《老子》书中“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何意,有什么处世智慧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老子》一书第四十五章中的一句话,就字面意义来说,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看起来比较笨拙,真正善辩的人,在表现上往往有些个“木讷”,不爱多说话。

就字面意义理解道家老子这句话,许多朋友可能觉得有点天方夜谭。看上去笨拙又不善言辞的人,怎么会是胸中有大智慧、能说会道的那位智者呢?结合道家“无为”思想,可能更能理解道家“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中教人谦逊的“守拙智慧”。

3、来自老子的告诫:“守拙”智慧里的谦逊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道家“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段话中点明,争强好胜之下的“巧智”与“善辩”,不过是人陷入“追名逐利”的攀比中伤人害己的表现,这是不得“道”的体现,而真正得“道”的智者,往往有些个“拙”和“讷”,他们朴实无华,甚至有些木讷。不是他们“没本事”,而是他们“真谦逊”。

于此,我们也能总结,道家老子“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句话,可能更多在告诫“争名逐利”的世人静下心来,以“守拙智慧”修心养性,以谦逊的态度保住本心。

3. 做人守拙,做事守缺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讲到道德的,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幸福,这样才是真正的周到的人

4. 守茁什么意思

1.“守拙”蕴含的意义
何为“守拙”?守是坚守,持之以恒,拙是钝笨,笨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巧若拙”,意思是真正聪明、灵巧的人看似笨拙,启示人们只有加强内在修养,不事张扬,明事理而不求名利,善于藏拙,才是真正大智大巧之人。

陶渊明守拙归田园

古代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不以巧伪与世俗周旋,保持高尚的节操,叫做守拙。 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后来又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等论述,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

道德经的精华是“守拙”,思想核心是“无为”。然而,世人对于“无为”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甚至认为是消极思想。其实“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子宣扬的“无为而无不为”,是最上等的辩证法,蕴含着极高深的智慧。

抱朴守拙是人生智慧

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来解读“无为”:一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道德经》第二十章);二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真正的强者从不自以为是,真正的智者从不自我夸耀,相反他们会让别人尽情发挥,而自己则表现得十分笨拙、木讷。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自然会显露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让你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强者,真正的智者!

02.曾国藩:“恒能破拙”和“拙能破巧”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恒能破拙”和“拙能破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经典对联

一是“恒能破拙”。曾国藩考秀才,六次不中;后来又考进士,三次落榜。梁启超曾评价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明白自己天资不高,他说:“天资拙,唯有以恒破之”。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碰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任务,就坚决不睡觉。因为钝拙,曾国藩比别人更能坚持,更肯付出。基础打得牢,才有了后来为官十年连升十级。

二是“拙能破巧”。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破天下之至巧”。以拙破巧,是曾国藩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曾国藩三十六德

曾国藩认为,用兵贵在诡异和狡诈,这些他不擅长;用兵又贵在巧取和奇夺,这些他也不擅长。他所擅长的,唯有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策略。这种策略虽然笨,拼的却是硬实力,取得的胜利,也是绝对的胜利。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埋头苦干,少说多做,这才是“以拙破巧”的关键所在。

03.齐白石:“回炉作业”
著名画家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的名画经典。儿子不解地问齐白石:“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呢?”,旁人更是戏为“呆拙”。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而这位书画名家却虔诚砥砺,回炉作业,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从新练起。

一代大师齐白石

齐白石的“回炉作业”其实就是“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敬业,以拙求进。

很多人自恃聪明,做任何事都喜欢走捷径,缺乏必要的恒心,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一事无成。再精巧的算盘也会有算错的时候,与其投机取巧,搞表面光,不如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做事。

齐白石九十三岁作品

04.“守拙”是人生智慧,是取胜法宝,务必牢记八条“守拙”要领
一是淡泊:自守清高,淡然处世。淡然浅笑看潮起潮落、花开花落,保持一种清静、沉稳的态度,不大悲不狂喜,遇事冷静、理智。

二是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勤俭不是寒酸小气,而是自立自强。勤俭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一种责任,一种智慧。俗话说得好:“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人要生存,要发展,勤俭就是最基本的法宝。

三是抱朴:心里明亮,表面糊涂。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

坐禅悟道

四是慎言:不逞利口,不论人短。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究其因,无非爱逞利齿,爱论人长短、搬弄是非。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之戒。

五是隐忍:知雄守雌,以退为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伸能屈之人,没有谁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所以,得意时固然值得扬眉吐气,失意时却不能一味消沉,应积蓄力量,以伺东山再起。

六是包容:以和为贵,宽容大度。糊涂是一种肚量,是眼里揉得进沙子,是以和为贵的宽容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当你包容别人时,也就为自己积累了人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包容,谋事易成。

七是低头:从容不躁,谦虚谨慎。一个人去拜访禅师,禅院的门很矮,他没注意,结果碰到了头。禅师对他说,要想不碰到头,就要学会低头。一时的低头,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抬头。

回归自然

八是示弱:假装糊涂,示弱不逞强。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自以为是,要明白“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道理。放平心态,甘心“吃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5. 如下所言何物略谈理解,一曰守拙,二曰公平,三曰灵活,四曰博大,无曰坚忍,六曰齐心,七曰透明,八...

水,老子说过,上善若水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格,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

6. 守拙才能长远什么意思

这里的守拙应该是取的《道德经》中的: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明理而不名利,方能长久,也契合中庸之道。

7. 道德经三十三章及九十 具体体现什么思想

道德经第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章文字很好理解,基本不用解释,也可以看懂。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层意思,是层层递进的:知人不如自知,自知不如胜人,胜人不如自胜,自胜不如知足,知足不如强行,强行不如守道,守道能够做到时刻不忘,就能养寿。

显然,老子的意思,是守道为人生根本。

什么是人的”道“呢?就是你这辈子究竟应该干什么?你的使命是什么?并且时刻不忘你的使命。

这章有一个疑点,就是老子明确提出了“自胜者强”这个观点,表面上与老子在道德经里一再推崇的“柔弱胜刚强”的观点相悖。但是,我们必须知道,道家的“弱”,并不是真的“弱”,只不过是外表上显得“弱”,但其实内心极其强大的,他们是能够“自胜”的一群人。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喜欢以水喻道,水就是外表柔弱,而内在强大无比的一种物质。

道德经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章的意思,可以用第八章“动善时”的观点来解释。该动则动,该退则退。韩信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遭来杀身之祸。相比之下,张良因为懂得黄老之术,就比他聪明得多,知道鸟惊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得以善终。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这章是讲的守道之法。传统的道家修仙之术,对本章非常重视。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人能时刻不忘自己的“道”,至精至纯,片刻不忘,做什么都可以成功,都能得“道”。

8.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出处及下句 急!!!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释 义: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文化释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居善地,守拙。水是万物之根本,它滋润了万物,论功绩,丰碑颂词决不可少,炫耀的资本更是丰厚异常。但他却总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世人,从不张扬,甚至永远从高往低流。如此谦逊,不似土地,垒起一座座高山俯视一切,更不似空气占领所有空间。
心善渊,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包容一切,托起一切,从未主动将任何事物排除在外,它渗入树木、青山、土地,将一切包容与心中。
与善仁,齐心。水的凝聚力,不可谓不强。汇流成河,聚河成湖,合湖成海,力量越聚越强,正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言善信,透明。水本身就是无色透明的,将一切展露出来,让你可以完全认识他,相信他。因为你看到了他的清澈和纯洁。
正善治,公平。术是公平、公正的,无论你将他置于金碗银盆,还是石锅木杯之中,他都不会挑三拣四,不论将它斜置,还是倒置,水面永远是平的,这也无疑是公平的表现。
事善能,坚忍,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无疑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长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途经多少曲折、坎坷。最终以坚韧的性格,完成大江东去的任务。
动善时,灵活。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有时奔放,有时平静,有时粗犷,有时妩媚。雨雪互换,冬夏不同,适宜时间变换。

9. 藏愚守拙是什么意思

藏愚,就是处事低调不愿多露锋芒。守拙,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
老子道德经里面有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10. 抱朴守一是什么意思

抱朴守一意思是追求保守本真,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

拼音:bào piáo shǒu yī。

出自春秋老子《老子·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译文: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为外物所牵。

出自战国庄子 《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译文:我身心安静,意念集中。所以我能活千百岁而形态未老。

(10)道德经守拙守扩展阅读:

统治阶级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了。《南华真经》称“同乎无欲,是谓素朴”。还认为从政的人要“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自身要静,行为要随道的规律,动静都要无为。

使天下和自身都达到朴素的天然本性,这样天下就无人能与之争夺。从道的人则应“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就是去其对本性的雕琢,恢复纯朴的本质,以自己本来的形象独立于世。

热点内容
法治解难题 发布:2024-11-02 23:54:00 浏览:17
政务院和法院 发布:2024-11-02 23:47:43 浏览:427
一般来说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发布:2024-11-02 23:33:08 浏览:576
快递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4-11-02 23:08:48 浏览:237
物业管理人员罚款条例 发布:2024-11-02 21:59:17 浏览:251
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认识 发布:2024-11-02 21:55:50 浏览:150
行政法讲课开场白 发布:2024-11-02 21:43:33 浏览:760
西城金华志法官 发布:2024-11-02 21:20:06 浏览:425
军事法规级别划分 发布:2024-11-02 20:49:09 浏览:348
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的规定 发布:2024-11-02 20:47:06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