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立法的主要内容
① 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对象包括以下哪些
1、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2、绩效评价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绩效目标与战略发展规划的适应性;
(2)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
(3)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5)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② 简述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
美国国家公共生产力中心设定了一个良好的测评系统,共七个步骤,以此建立了美国政府严谨的评估程序 :1. 鉴别要评估的项目 ;2. 陈述目的并确定所需结果 ;3. 选择衡量标准或指标; 4. 设立绩效和后果的目标 ;5. 监督结果; 6. 绩效报告 ;7. 使用后果和绩效信息。七个环节相互联系,按部就班,保证了评估的科学以及操作的规范。
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和管理
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自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之后,不断应时代的需求,随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发展完善,如今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也为其他国家政府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一、起源和发展
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市场至上”和“社会契约”为思想基础的美国民众积极参加政府管理,对政府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到了20世纪,受企业科学管理理论的推动,美国政府管理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产出,绩效评估和管理由此产生并发展。 寻根溯源,美国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发端于1906年纽约市政研究院的绩效评估实践,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其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00—1940)
这个阶段,强调效率,以好政府为目标。经济和效率委员会、全国市长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相继设立。政府开发设立评级制度以评价行政工作和公共服务的业绩。
(二)第二阶段(1940—1970)
此阶段以控制开支为目标,为预算阶段。二战前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政府大幅扩张,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行政效率的问题日渐突出。这成为了政府改革的重点,从而推动了绩效预算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1970—1980)
管理阶段,效率和效益成为了新的目标。人们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由账目转到了行政效率和有效性上。尼克松设立了国家生产力委员会,同时颁布了“联邦政府生产力测定方案”,制订了三千多个绩效指标,以使绩效评估规范和系统。福特总统时期对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四)第四阶段(1980—1992)
私有化阶段,精简政府成为目标。为应对经济的严重衰退,里根政府大力缩减政府规模和职责,强调公共服务由私人承包和提供,使得民营化成为了促使公共部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工具。
(五)第五阶段(1992—)
重塑政府阶段。面对改革的压力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克林顿政府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量法令和机构诞生,逐渐建立起了现今通行的一整套绩效评估和管理体系。
二、绩效评估与管理体系
(一)两大纲领
1. 《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以下简称GPRA)
GPRA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进入成熟阶段。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法律,它全面系统的规定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内容及其实施进程,并着重鼓励行政管理中的放权和减少程序控制。
2. 《戈尔报告》
它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绩效改革运动的行动指南,有力推动了绩效评估在政府部门的科学有效运用。报告提出了四条重要的基本原则:简化规制、顾客优先、授权与结果导向、节俭效益。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各州各地方相继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制度。
(二)三层体系
现今美国联邦的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
1. 项目绩效评估。它是由联邦管理与预算局对选定的联邦项目所进行的比较评估,从而为项目管理和项目预算提供信息依据。
2. 部门绩效评估。它是由联邦各部门在每个财政年度末期对部门绩效状况进行评估并用绩效与责任报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3. 跨部门绩效评估。它主要运用三色等级评分卡的方式,对联邦各部门执行总统管理日志中五项改革计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敦促各部门执行总统改革计划。
这三种评估方法在GPRA的框架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层级评估体系。
(三)多元的评估主体
1. 立法机关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通过立法与预算控制政府。绩效预算的实行,以GPRA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政府的运作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和鞭策。根据GPRA的规定,政府必须定期向国会提交战略计划和执行报告,从而使立法机关能够成为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的主体并发挥重要作用。
2. 总统、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以及各相应机关
GPRA规定,联邦各机构要定期向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提交年度绩效计划,用以建立绩效目标、量化标准,计划执行过程和有效组织资源。同时,这些部门还要定期向总统和国会提交前一财政年度的计划绩效报告,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估。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建立起来了类似的体制。
3. 公众
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公众的意见能很好反映出政府活动的绩效水平。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重视让市民参与进来,在实践中突出顾客导向性,把人民满意度视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民间机构的介入又是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一大特点。如著名的坎贝尔研究所开展了大规模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民众的普遍认可。
(四)丰富的评估指标模型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起步早,经济与科技实力雄厚,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建构起了一套成熟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较为典型的模型有:政府会计标准委员会的评估模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的评估模型、坎贝尔研究所的评估模型、联邦政府的通用绩效指标和平衡计分卡评估模型等。
(五)严谨的评估程序
美国国家公共生产力中心设定了一个良好的测评系统,共七个步骤:
鉴别要评估的项目
2. 陈述目的并确定所需结果
3. 选择衡量标准或指标
4. 设立绩效和后果的目标
5. 监督结果
6. 绩效报告
7. 使用后果和绩效信息
七个环节相互联系,按部就班,保证了评估的科学以及操作的规范。
③ 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政府绩效评估法律体系
政府是公民社会中公民意愿的执行者,同时,政府团队也是区域政府辖地的精英分子,所以除履行管理职责以外,往往在发展、建设上更具开拓性,并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区域社会和政府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就是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发展和管理效率,并不断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政府管理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其工作绩效。政府的绩效管理,从宏观看,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发展效率、环境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上。本文仅从地方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探讨政府管理绩效和公共支出效益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围绕提高绩效这一目标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机制和技术。绩效管理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手段。政府绩效的考核标准主要指:经济、效率和效益。政府绩效的经济性,表现为在投入水平一定时,成本最低;或者利用现有资金,获得最大量和最佳比例的投入;政府绩效的效率性,表现为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较高;政府绩效的效益性,表现为产出质量好、产出导致了所期望的社会效果、公民或顾客满意程度的出现。
近年来,北川羌族自治县围绕管理创新,积极构建“政府绩效管理网络”。按照“激励约束并重,双向调控有力”的总体思路深化财政改革,构建标准的公共财政“差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2006年全县财政公共社会事业支出占当年财政决算总支出的13.3%,比“十一五”末有了大幅下降。
一是注重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政府绩效评估包括经济测定、效率测定和效益测定三项主要内容,每项测定都要借助于一系列的绩效指标。所谓绩效指标,是指公共管理活动中某一特定方面效果的规范化的量的显示。北川羌族自治县科学设置并逐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尽可能量化行政事务管理目标,实行领导联系乡(镇)村制度,并指导乡(镇)制定和完善了对村(居)社干部的目标考核办法。从2005年开始,北川羌族自治县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政府,精简机构、减少审批,系统推进行政事业机关的目标绩效考核,从组织设计、制度重塑、考评导向上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其中,党政机构目标责任的内容涉及两大类:一类是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具体包括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另一类是有关职能部门的目标和责任,具体包括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经济责任、重点建设项目、公务员管理与队伍建设等,还包括部门在履职过程中的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工作效率、公务员效能投诉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将上述目标内容设计分解为详尽程度不等的具体指标体系,并赋以不同的权重。为了对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测和考核评估,北川羌族自治县构筑起了多层次的督查和日常监控体系,对完成目标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和随机抽查。不断完善以实绩考核为核心、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考核评定中注意综合运用职能部门考核、专业部门考核、日常数据分析和群众评议等结果,并将日常监督情况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考核评估。
④ 完整的政府绩效评估概念,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部级网站评估重点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服务和公众互动三部分;省级部门和各设区市主要指标包括十六方面:十二项服务领域和四项其它内容。2010和2011年指标想比,区别不大,主要为一些细节,服务领域也进行细化。
⑤ 行政绩效评估的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
(一)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
行政绩效评估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上,因此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有效地收集信息。为了使收集信息更加全面、有效,就有必要采用一整套科学的信息收集方法。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是指在行政绩效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收集信息方法的总和。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方法:
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
官方记录包括:修理的物件的数量、进行水处理的数量、收集垃圾的吨数等可以用于衡量完成工作量的记录;收到的投诉的数量、交通伤亡的数量、统计的犯罪数量和被逮捕的人数、消防和警察部门的接警数目等可以用于衡量服务质量的记录。
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观测者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服务的质量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质量品质评价。如评价街面的清洁情况、街道的路况、公园和运动场的维护情况、房屋的外观情况等。哪些人可以作为观测者呢?如果评价程序简单的话,一般的公务员和大学生就可以担当,复杂的评价则需要专门的人员。一些本来就从事检查的人,如固体废物的检察员和工作质量的监工,他们就可以担任质量观测者。
保证观测者评价的准确性的措施有:①提供等级标准;②在使用前先实验一遍;③被选择的评价者应独立于被评价的组织之外;④定期检查观测者的评价,以保证评价的质量;⑤培训新的观察者和在出现新的问题时对观测者进行重新培训。
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
公众满意调查通常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调查可以获得下列资料:对受害者的调查能获得比官方犯罪记录更准确的信息;公众的参与或使用率(对公园、娱乐设施、图书馆、公共运输等);从收费和停车记录中判断旅游的情况;对接受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调查获得诸如接受培训后的就业时间和薪水提高的幅度的情况;从社会服务部门得到实际帮助的人数;等等。
问卷调查还能直接获得公众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如:对娱乐机构和文艺活动的满意度,能否获得图书馆服务及其服务质量,对社区环境清洁的满意程度,不被犯罪侵害的安全感,公共交通服务的便捷性及其服务的质量等。
保证公民意见调查准确性的方法有:①避免抽样错误,合理选择样本;②采用随机抽样;③样本要求有代表性,应包括所有的公众类型;④采用合适的访谈技术,以提高回收率;⑤对访谈者进行充分的培训和监督控制;⑥问卷至少要发放给多个不同教育水平的人;⑦精心设计问卷内容,避免含糊和有偏见的问题。
采用的调查方法有:信件调查、亲自访谈、电话采访和综合运用各种访谈技术。
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
有些绩效的衡量需要借助特别的设备来获得资料,如空气、水、噪音污染等的测定。路面平整度的测量也是一个例子。在获得相关的技术数据以后,还应将它们转换成人们普遍能理解的概念。
(二)行政绩效评估的定量测定方法
评估有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采用各种方法来监测公共行政部门运行的结果;应用某种价值观念来确定这些结果对特定个人、团体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是指在任何一个评价报告中都有事实和价值两个前提存在。事实就是上面介绍的一系列行政绩效信息,价值则是我们据以评估的指标体系。
行政绩效评估主要包括行政经济成本测定、效率测定、效益测定和公平测定四项内容,每项测定都要借助于一系列绩效指标。行政绩效评估的测定方法就是指在行政绩效评估过程中用于测定行政管理的经济成本、效率、效益和公平程度的方法的总和。测定一般分为定性测定和定量测定两类,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前三项内容的定量测定方法。
1、经济合理性评估方法
在绩效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行政投入,就会使行政管理更加经济,否则就会不经济,即有可能造成浪费。在保质保量完成一定行政任务的情形下,行政投入越低,行政绩效越高;反之,行政投入越高,行政绩效越低。经济合理性评估方法就是指通过对行政投入的测定来确定行政管理是否经济合理的一种评估方法。
(1) 成本与投入的比率测定法
这是指通过测定作为行政管理成本的资金转化为投入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设备的比率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行政管理的成本表现为资金,但是行政机关从事管理活动时直接投入的并不一定是资金,而是由资金转化生成的人力、物力和设备等。成本与投入的比率即现有资金向投入的转化率。
(2) 行政开支和业务开支的比率测定法
这是指通过测定行政开支与业务开支在总开支中的比率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对公共服务机构来说,直接用于服务对象的开支为业务开支,服务机构的运营开支则为行政开支。由于两种开支具有不同的性质,它们之间的比率就成为衡量行政经济成本的一个标志。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政府曾对森林保护专项基金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评审,结果发现专款中每100英镑中就含有90英镑的行政开支,实际用于树木修复的支出只有不到10%,大部分专款都用于购买办公设施、设备,支付雇员工资、差旅费等。这就是不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
(3) 人均投入测定法
这是指通过测定投入行政管理的辖区居民人均费用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这里的人均投入并非行政组织工作人员的人均开支,而是辖区所有成员在特定领域的人均开支。例如英国警察工作绩效指标中就有“警察工作的居民人均净投入”的内容并采取分享计算的方式。作为纳税人,公民实际上是这些投入的承担者,将这项测定作为一种绩效评估指标,可以清楚地看到行政机关的税收用途和实际效果,是公民监督政府的一个有效工具。此外,还可以比较警察部门在不同方面的人均净投入和不同地域的警察部门在同一方面的人均净投入,这些都是衡量人均投入并进行有效比较的评估方法。
(4) 单位成本测定法
这是指通过测定每完成一单位行政工作量所需成本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单位成本这一概念涉及投入和产出,因而这既是一个经济水平的展示,也是一个效率水平的展示。
(5)经济改进余地测定法
这是指通过测定完成某一行政工作任务是否存在经济改进余地来衡量行政绩效的一种评估方法。测定节支可能性或寻求节支领域的方法就是经济改进余地测定。如果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现有的行政绩效在现有的人力、设备和财政支持下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可以节省投入,就可以从反面说明行政绩效不高。如果发现只有依靠大力实施人员更换或者培训,更新现有设备和加大财政投入,才能促进经济绩效的提升,则说明现有条件水平的经济绩效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
2、成本-收益评估方法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如同在经济活动中一样,任何收益的取得总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构成所谓的效率。在成本一定的情形下,收益越高,则效率越高;在收益一定的情形下,成本越高,则效率越低。成本-收益评估法是指分析人员通过将行政活动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来进行比较,以测定其效率的行政绩效评估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许多不同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它最早用在大坝建设、提供水源包括分析水力发电、洪水控制、灌溉、娱乐的成本-收益分析上。这种分析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它试图衡量一个公共项目可能对社会产生的所有成本和收益,包括许多很难用货币成本和收益来计量的无形部分。
其二,如果一项政策或项目的净收益(即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大于零并高于其他公共或私人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时,它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因此,这种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经济理性。
其三,一般使用私人市场作为公共项目评估的出发点和参照物。公共投资的机会成本常常通过考虑投资于私人部门可能获得的收益来计算。
成本-收益分析有很多的优势:第一,成本和收益都以货币为共同的计 量单位,从而使分析人员得以从收益中减去成本,这在后面谈到的成本一效益分析中是不可能的。第二,成本-收益分析使我们超越单一政策或项目的局限,将收益同社会整体的收入联系起来。这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个别的政策和项目至少在原则上可以用货币来表示。最后,成本-收益分析使分析人员可以在更广泛的不同领域间进行项目比较(如健康和交通),因为净收益是用货币来表示的,具有可比性。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 估计成本和收益
使用这种分析的关键是考虑一个政策或者项目可能带来的所有成本和效益。为避免遗漏,我们可以将成本和效益进行分类罗列。
(1)内部和外部成本及收益。当分析人员和项目决策者划定目标群体时,就可以粗略界定内部成本及收益和外部成本及收益。内部成本及收益是由项目投资经营主体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例如,要在城市中心区域建造体育馆,作为城市改造和发展项目的一部分,它要在城市辖区范围内发生成本、取得收益,包括建造成本和租金收入。该项目也可能有外部成本及收益。是对目标边界以外的正溢出或负溢出。例如,由于该体育馆的设施在周边地区数一数二,可能城市周边的体育爱好者都来进行体育活动,而原来的周边体育设施将出现空闲。
(2)可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成本及收益。成本或收益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形是指成本和收益可用直接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无形是指成本和收益须间接地使用估计的市场价格来计算。
(3)首要和次要成本及收益。首要成本或收益是指与最重要的项目目标相关的成本或收益,次要的含义正好相反。例如,体育馆的修建的最主要目标是迎接即将在本市召开的运动会,那么首要的成本或收益就包括建造成本和运动会收入。因为如果城市较小和已有一些体育馆,所以运动会过后的使用率预计将比较低,则其维护费用和日常租金就只是次要成本和收益。
(4)净收益值和再分配性收益。这里的问题在于,成本和收益相抵是使总体收入增加,还是仅仅引起不同人群之间的资源转移。净收益值指真正的净收入增加(总收益-总成本),而再分配性收益是指以一个群体的牺牲为代价向另一个群体“货币性地”转移收入,但并不增加净收益值。这两种变化所带来的福利分别被称为真实的福利和货币性的福利。例如,体育馆的修建可能带来运动会期间收入除减去成本外,还净赚100万元,这是净收益值即真实的福利;另外,如果运动会以后该体育馆的收入也一直增加,而城市中其他体育设施的使用相应减少并导致其收入减少(假设前者的增加量与后者的减少量几乎相等),那么该体育馆所获得的收入是再分配性收益,其所获福利是“货币性”的。因为两者互相抵消,而没有改变净收益值。
3、成本-效益评估方法
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是评估人员通过量化各种政策或行政方案的总成本和总效果来对它们进行对比从而提出建议的方法。不同于成本-收益分析试图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成本-效益分析使用两个不同的价值单位。成本用货币来计量,而效益则用单位产品、服务或其他手段进行计量。由于缺乏统一的计量单位,这里就无法运用净效率和净收益这样的概念来进行评估。但是,可以计算出成本-效益和效益-成本比例,例如,成本/卫生服务量的比率或卫生服务量/成本的比率。
这些比率与成本-收益比率相比,在总体上有不同的含义。一方面,它们都告诉我们每投入1元能产出多少产品或服务,或者说每单位产品和服务需花多少货币。另一方面,成本-收益比率告诉我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收益多于成本多少倍,如果有净收益的话,成本-收益比率必然小于1。这对于成本-效益比率却不适用。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义。
成本-效益分析特别适用于这样的问题,即为了实现不能用收入表示的目标而最有效地使用资源的问题。在美国,它已经用于司法、人力资源培训、交通、健康、国防和其他领域。它有如下明显特征:
其一,由于它避开了用货币单位来计量收益的问题,因而比成本-收益分析更容易应用。
其二,由于很少依靠市场价格,因此它很少运用私营部门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例如,它很少考虑收益是否大于成本或在私人部门的不同投资是否能得到更多的利润等问题。
其三,特别能适用于评估外部性和无形的成本或收益,因为这些影响都很难用货币进行衡量。
成本-效益评估模式的一般关注焦点是:
( 1) 最低成本评估
在确定了想要达到的效益以后,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完成预定效益的最低成本。如果行政绩效成本高于这个最低成本,则被认为行政绩效的效益比较低。
(2) 最大效益评估
在确定允许的最大成本上限(通常为预算限制)后,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的评估,找出可能形成的最大效益。如果行政绩效低于这个效益,则行政效益比较低。
(3) 边际效益评估
边际效益是指在现有成本(固定成本)外再多花一定成本(变动成本)所获得的额外效益。例如,假设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每月花费10 000元人民币维持学校一个20人的班级,每人人均现有成本为500 元。这里10 000元为固定成本,20人接受义务教育为效益(最低效益)。如果再增加500元的成本,这个班级可以增加到23人,后3人的人均成本不到200元。因为对于同一个教师来说,教20人和23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师工资成本不会有太大的增加,此外黑板、粉笔等教学设备的成本也不会有太大的增加。本来,按照固定成本计算,增加500元投入只能增加1人接受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增加了3人,多出2人接受义务教育则是新增加成本所产生的边际效益。在采用边际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绩效评估时,如果服务或产品的数量以及成本可以用两个连续的尺度表示出来,就可以计算两个(以上)方案的边际效益。例如两个警察局提供治安服务的成本可以用下面两个尺度来衡量:与每小时巡查相关的成本;已报告的、已阻止的、已调查的及已结案的针对财产的犯罪行为的数量。可以对两个警察局建立连续的成本-效益函数。一般说来,超过要求的最低效益又具有最低成本-收益比率的方案,往往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益。
⑥ 当前阶段的政府绩效主要涵盖哪些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
目前政府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内部评估为主,评估的过程透明度不高。评估结束后,评估结果一般也不会全盘对社会公布。所以,外部评估主体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很难实现。
绩效评估主要围绕经济、 效益、效率展开。绩效评估在行管活动中具有比较功能、计划辅助功能、 监控支持功能、民主和教育功能及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功能。
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 具体到我们普通民警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公安事业发展放在首位,客 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同时, 又要看到我们良好的工作基础、各方面的优势条件,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公安事业不断向前发 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 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 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2、要有务实的作风。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既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创业为政的基本准则。一个人 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 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 3、要有实干的行动。实干,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认真,是共产党人的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干” 字当头、“实”字为先,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科学的决 策再加上实干的行动,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4、要有实际的效果。 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准,主要是看实绩。只要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安排的工作,都要按时、按质、 按量完成。
⑦ 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2、绩效评价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绩效目标与战略发展规划的适应性;
(2)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
(3)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5)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⑧ 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系统,是包括价值体系、指标体系、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在内的统一整体。价值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目标和意义,体现政府绩效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影响评估对象的工作重点和行动方向。指标体系确定绩效评估的内容,反映政府履行职责的范围和情况,是量化政府绩效的测评工具。规范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方法、程序,约束绩效评估的行为,保证绩效评估的质量和效果,明确评估结果与评估对象的地位利益的关系。组织体系是组织、实施和监督绩效评估的组织机构,确定绩效评估的主体,授予评估权力,监督绩效评估工作。具体来说,科学的评估体系至少包括这么五个方面:(1)绩效评估的理念体系。在政府管理中,首先要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理念,要对绩效全面地了解,绩效是政府在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所产生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在人民满意上。
(2)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内容的表现形式。
(3)绩效评估方式体系。有好的指标,也要有好的评估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绩效评估的组织体系。包括实施的机构、体制、评估主体的选择等。
(5)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包括统计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
⑨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
法律分析: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立法保障。政府绩效评估是当代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政府绩效评估工具的引入也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试点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⑩ 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员工的收集工作绩效同要求其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对的过程。
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其次,它为企业管理者及其下属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审查。
(10)政府绩效评估立法的主要内容扩展阅读:
绩效评价的结果可用于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据此决定对员工的奖励、薪酬的调整和相应的人事变动。
流程:
1、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考评实施方案,设计考评工具,拟定考评计划,对各级考评者进行培训,并提出处理考评结果的应对措施,供考评委员会决策。
2、各级主管组织员工撰写述职报告并进行自评。
3、所有员工对本人在考评期间内的工作业绩及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总结,核心是对照企业对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4、部门主管根据受评人日常工作目标完成程度、管理日志记录、考勤记录、统计资料、个人述职等,在对受评人各方面表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负责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指出对受评人的期望或工作建议,交部门上级主管审核。
如果一个员工有双重直接主管,由其主要业务直接主管负责协调另一业务直接主管对其进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