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绝学无忧
㈠ 老子说过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是什么意思
那要结合上下文来解释
[原文]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释]
1、绝:断绝、杜绝、弃绝、灭绝。圣:通达。知:同“智”。
2、仁:仁爱。义:由礼而生义。
3、巧:奇技异巧。利:货物之利。
4、文:写在纸面上的具体言辞。
5、属:归属、归类。
6、见:同“现”,呈现、表现、推举。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朴:本意指未经加工的木材,文中指保持事物未加修饰,朴素无华的原始状态。
7、忧:干扰。
[译文]
杜绝背“道”而驰的政治理念,放弃以“智”治国的政治权谋,百姓反而能获得百倍的好处。杜绝和放弃所谓的仁爱、礼义等说教,黎民百姓就能重新恢复尊老爱幼的天性。杜绝和放弃对奇技异巧、珍稀财物追求,盗贼自然就会消失了。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圣智、仁义、巧利,都是人为巧饰的繁文缛节,不能用来教化百姓,所以要让人们的思想有所归属。一让人们只看到事物原始状态,以保持人们朴素无华的天性;二让人们减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们对巧利的欲望;三是放弃欺人的仁爱礼义的说教,那么就没有什么扰患了。
㈡ 绝学无忧的出处
出自《老子》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的意思是: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 《绝学无忧》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㈢ 老子的”绝学无忧”是什么意思
绝,断也。
绝学无忧是说弃绝学问就没有忧愁。
很多人用儒家思想去解读老子,认为本句的绝是指绝顶、极致。
我个人倾向于绝是指断绝、摒弃。
考虑到老子的思想体系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老子不大可能有拥有绝顶的学问就没有忧愁的想法。相反,断绝学识就没有忧虑,到应该能成为他的感慨。
㈣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什么意思 急用
使人们心灵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抛弃学问、无有忧愁。
㈤ "绝学无忧"是什么意思
绝学无忧,意思是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每天学习能够一天一天的增长学识,而求道却要去情、欲,贪、憎、痴、颠倒梦想等等一点点损掉。
绝学无忧语出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章,选段原文如下: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白话文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可是其发展,后来则有善恶之别,这相差应该有多大?人们所怕的罪恶,我也不能不怕,这从远古以来已如此,这风气还不知何时方休!
众人的生活是那样的其乐陶陶,好像参加盛典,多么的欣喜激动,好像春和景明之时登临亭台,多么的畅意。只有我,淡漠处事,无动于衷,像未开口笑的婴儿一样无知无识;疲劳啊,竟似无处可归。众人都有多馀的东西,而我单单好像什么也不足。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语出春秋老子的《道德经》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白话文释义:每天学习能够一天一天的增长学识,而求道却要去情、欲,贪、憎、痴、颠倒梦想等等一点点损掉。乃至损到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而“无为”而无所不为。治理国家要常清静不扰攘,至于那些政治繁苛,就不配治理国家。
(5)道德经绝学无忧扩展阅读
绝学无忧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也是充满哲理的讽刺诗。绝学无忧意在说明不要跟学当时走红的显学,以免扰攘天下。在老子看来,从“唯”与“阿”的小差别发展到“善”与“恶”的大对立,都是扰攘的结果,人们害怕这控制不住的发展,我也不能不害怕。
所举“众人熙熙”、“众人皆有馀”、“众人皆有以”三组人,与我对比,都是反话。最后点出自己看重的与俗人看重的过眼烟云不同,自己贵得“道”,从而表明独立的价值观。
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中,老子阐述了为学只能增长知识,添加私欲,因此就会虚伪百出,忧烦众生。而求道则损知去欲,内心清静虚怀若谷,外在的自然也就无为无事了。不是不学,而是要向自然学习。
为学指探求外物的普通的求知活动,所追求的是关于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的知识,这种知识通过感觉经验即可获得,它贵在增益,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所以说“日益”。
为道亦称闻道,指通过玄思或体验去领悟和把握最高的大道。为道则不同于为学,道是形而上的,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因为超感觉超经验,所以用认识具体事物的方法是不可能获得的,经验知识的积累不仅无助于为道,而且搞得不好还易于产生成见、偏见甚至欲望、智巧,反而会妨碍对大道的认识。
㈥ 什么叫"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和"绝学无忧"的主张,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者,提倡无为的学者,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这些绝字都是放弃的意思, 就是说: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弃绝了学问和学业就会没有忧患与烦恼。 这些思想都太消极了,小学生不因该学习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道德经里的话,批判的是统治这的愚民政策(这个小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难了) 意思是说,古代有学问的人,讲道不是为了使人民明白是非,而是使他们更加糊涂愚昧
㈦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的意思是:
1、见素抱朴的意思:就是要抱住“朴素”的意思。
2、少思寡欲的意思:就是要减少欲望的意思。
3、绝学无忧的意思:一般的解释是舍弃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了解事物。
其实,这三句话,都是在指出一个道理:减少 心 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深层的潜意识得到开发,让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拥有更好的“智慧”。
㈧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看到事物原始状态,以保持人们朴素无华的天性;减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们对巧利的欲望;放弃欺人的仁爱礼义的说教,那么就没有什么扰患了。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李耳)《道德经》第十九章“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释义:杜绝用智摒弃巧辩,百姓会获得百倍的好处;杜绝虚伪摒弃奸诈,百姓会归向孝顺和慈爱;杜绝机巧摒弃财利,盗贼就不会出现:用这三条作表面文章还不够,应该让百姓有遵循的标准:看到事物原始状态,以保持人们朴素无华的天性;减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们对巧利的欲望;放弃欺人的仁爱礼义的说教,那么就没有什么扰患了。
(8)道德经绝学无忧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㈨ 《道德经》里的“绝学无忧”,是“断绝学习就不会有忧愁”的意思吗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道家是不推崇知识,就连老子都说过”绝学无忧“这样的话。“绝学无语”很多时候被理解成为“断绝学习就不会有忧愁”。
老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既然老子有这样的认知,为什么又要作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为什么还教学育人?那收什么徒弟写什么书?从最朴素的逻辑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言行不一的行为,也就是悖论,是不成立的?
这种解释完全是违背人道的,好吗?有人说,此处的智,指的是投机取巧,我倒觉得这种解释才是强行附会。就算是投机的意思,投机者为谁?投的什么机?那又与民何利之有?此处不通。
㈩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什么意思 急用
道德经中见素抱朴来,少思寡欲源,绝学无忧 什么意思?-
-
-
见素抱朴,就是要抱住“朴素”的意思;少思寡欲,就是要减少欲望的意思;而绝学无忧,一般的解释是舍弃用学习知识的方法了解事物。实际上,这三句话,都是在指出一个道理:减少“心”对富贵、繁华、智巧和满足各种欲望的追求,从而让自己心清静,而使自己深层的潜意识得到开发,让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拥有更好的“智慧”。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