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风险
『壹』 职场人必守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个职场人,能力决定你能否坐上高位,但职业道德决定你能在高位上坐多久。职场健康栏目的编辑认为,一个人身在职场,就必须讲究、遵守职业道德。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职员,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你都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这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制度里明令禁止的,你坚决不能做,制度中没有标明的,你也不能趁机钻空子。这不仅体现出你的执行力,还体现出你的修养和境界。一个缺乏修养和境界的员工,尽管业务能力出众,尽管管理能力超群,你的上司或老板也不可能重用你。如果他们重用你,那等于是在身边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他们所要承担的风险就太大了。同时,作为一名员工,你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你的业务技能,然后不讲代价、不计辛劳地去工作。
如果你是一名经营者,你必须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你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做生意。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坑人、害人和骗人的事,你坚决不能做。你可以骗人一时,但你绝对骗不了一世。记得这句古训吧,它会让你惊醒、受益一辈子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三鹿集团公司董事长田文华,因企业生产严重超标的“毒奶粉”,被判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000多万元。想想这样的例子,商人们,你们还敢置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吗?不做亏心事,是对一名经营者的最低要求。但目前,能经得住利益诱惑的,又能有多少呢?其实,一个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并不止是不做坏事,但目前能不做坏事的经营者确实不太多。这不是偏激,而是客观现实。不信的话,你就看看媒体的新闻,问问身边的同事。
如果你是一名主管或中层干部,你就要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你的下属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这中间,作为“兵头将尾”的你,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说对工作有利的话,只做对工作有利的事。出了成绩,你得说是上级正确领导和下属共同努力的结果,把自己摘出来。出了问题,你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将自己搁进去。你可千万别学那个王濛,身为一队之长,竟然带领队员打领队和教练。你要是这样,你即使不被开除,也会没有出头之日。
『贰』 如何防范岗位职责风险
一、出纳员
职责风险:
1、利用财务出纳工作职权,公款私存和其他违规现象。
2、财务出纳人员业务不精通,造成工作失误或公共财产损失。
3、违反财经纪律,触犯刑律。
防控措施:
1、加强档案人员法规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
2、严格执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追究制。
3、定期不定期开展档案工作自查和检查,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二、党委书记
岗位风险:
1、人事权滥用的风险,对干部的任用、提拔、调动和学习培训安排等权力,都可以用来索贿、受贿。
2、财务审批权滥用的风险,主要有资金的使用、财产管理等,腐败的根源之一。
3、重大事项决定权,主要有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财产处置等。如果工作职责不到位、不作为、作为不当、作为不到位都会导致廉政风险的发生。
4、权色交易的风险。
防范措施:
1、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公开范围、公开流程分级审查签字,然后公开。
2、实行政务公开责任追究。
3、严格执行和遵守政府集中采购相关规定和集中竞价制度;
4、严格报销程序和审批手续。
三、总经理
岗位风险:
对外投资风险:包含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公司在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变化等各种经营风险。
防范措施:
1、健全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搞好增收节支和开源节流工作,保证现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抓好公司的生产、服务工作,配合各分公司搞好生产经营。
3、搞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适应“四个一流”需要的员工队伍。
四、主任
风险表现:
1、保管不当被盗印;不按制度审核用印,造成不良后果;不严格执行制度,主观随意用印造成失误。
2、处理涉密文件不及时、延误时机;故意泄露涉密内容;丢失涉密文件或对涉密文件、涉密载体保管不妥善造成泄密。
防控措施:
1、加强印章管理人员、保密人员的思想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增强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
2、强化对保密人员的岗位责任考核;建立保密文件登记台帐;不定期检查印章使用管理情况、保密制度落实情况。
3、建立印章管理、保密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印章管理、违规处理涉密文件的人员严肃处理,避免工作上的主观随意性。
五、来文、来电处理岗
风险表现:
1、办理不及时、失误或不到位,导致工作延误或工作失误;发文不及时、办理失误或不规范,导致工作延误、失误。
防控措施
1、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办公室对制发文件的“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过程和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2、严格执行《公文处理办法》,熟悉收发文操作流程,按规定程序处理收文,对相关环节严格把关。
六、信访办理岗
风险表现:
1、未按要求进行登记,对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
2、对收到的信访事项未及时转送、交办;
3、未在法定期间内及时调查处理或在调查处理中偏袒一方,隐瞒真实情况,处理结果显失公正;
4、应当履行督办职责而未履行,信访资料未及时归档。
防控措施:
1、提升信访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工作制度要求,对隐瞒、谎报、缓报等行为严肃处理.
2、建立出具调查处理、复查复核意见书的时间预警制度。
3、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加强对信访资料的保管归档工作。
七、公务接待岗
风险表现:
1、不按接待管理规定厉行节约经费,铺张浪费。
2、在接待工作中损公肥私、造成贪污。
防控措施:
1、加强接待工作前置审批管理,规范接待程序,强化监督。
2、加强接待工作开支控制和监督,财务负责单据复核。
3、加强对报销手续的管理,接待开支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办公室审核确认。
八、政务信息发布岗
风险表现:
1、对政务信息把关不严,出现信息失真、漏报、瞒报、错报等情况,造成工作失误或引起不良后果。
2、未按时报送政务信息,对重特大事故、群体突发事件未能在规定时限内上报,造成工作延误或失误。
3、未斟别不宜公开的信息,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被动。
防范措施:
1、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公开范围、公开流程分级审查签字,然后公开。
2、实行政务公开责任追究。
九、档案管理岗
风险表现:
1、损坏、丢失、涂改、假造档案资料;
2、倒卖档案资料。
防控措施:
1、加强档案人员法规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
2、严格执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追究制;
3、定期不定期开展档案工作自查和检查,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十、办公用品管理岗
风险表现:
1、巧立名目、虚报开支;
2、指定进货渠道,暗中收受回扣。
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和遵守政府集中采购相关规定和集中竞价制度;
2、严格报销程序和审批手续。
十一、机关车辆管理岗
风险表现:
1、公车私用;
2、虚报车辆维修项目、费用。
防控措施:
1、落实车辆管理规定,固定车辆驾驶人员;
2、执行车辆使用审批报告制度和驾驶员出车情况报告制度;
3、实行车辆定点维修和事前报告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
『叁』 如何预防员工职业道德风险
从最近新闻报道的众多劳动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案件可以看到,由于公司某些关键岗位上的员工的不诚信行为,而公司又疏于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使公司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有些公司损失惨重,甚至事后通过诉讼手段追究该等员工的法律责任时却因证据不足而无法挽回损失。该类道德风险,在著作权、专利以及商业秘密的保护中尤为严重。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除非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员工所有,公司仅享有优先使用权,如果公司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员工采取措施背叛公司的时候,则公司可能面临丧失著作权的风险,本来应该属于公司的著作权最终却被判定为归不诚信员工所有,这对于从事软件开发等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损失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公司专利的保护也存在着与著作权保护相似的问题;而员工背叛公司,利用公司商业秘密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日趋活跃,公司之间争夺高级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员工的道德风险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只需要提前30天通知即可辞职以及对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的限制等鼓励人才流动的措施的出台,必将使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使公司提高防范能力,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全面分析公司在公司著作权、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中存在的员工道德风险与相关法律规定。
【各种权利保护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1、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果作品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公司)主持、代表公司意志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作品,公司视为作者;如果作品是员工的职务作品(指员工为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逗工作任务地指员工在公司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公司仅对该职务作品有优先使用权,该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后(自员工向公司交付作品时起算),员工可以许可第三人使用该职务作品。但是,如果某职务作品属于以下情形的,该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公司:
(1)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主要是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公司享有著作权的其他权利。这里的逗物质技术条件地是指公司为员工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
(2)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公司所有的职务作品
该逗合同约定地是指出书面合同约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作品完成时候的底稿、原件、取得权利的合同以及著作权登记证书等可以作为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的证据,如果公司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的著作权,如没有保存作品完成时的相关资料、没有与员工签订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合同时,如果员工将公司作品或员工职务作品出卖给其他公司,则公司在诉讼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最终造成公司的损失。
2、专利
专利主要涉及到专利的申请权。与著作权的保护相似,公司专利保护与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职务职务发明创造。
我国《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以下简称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例外情形是,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包括执行公司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如果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根据合同约定确定相关权利,即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以及专利权原则上属于公司,例外情形才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如此看来专利的保护与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因为认定某一发明创造是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需要足够的证据,尤其是当员工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作出的发明创造比较难以认定,如果员工能够提供相反的证据,或者公司保存的证据不完整时,公司在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而败诉的例子也并不鲜见。此外,因员工的不诚信将公司尚未申请专利的的发明创造泄露给其他公司的事例也经常发生。以上员工的道德风险,都将给公司带来较大损失。
3、商业秘密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公司尚未公开的药品配方、客户信息等等。构成商业秘密至少应具备三个要件:秘密性、实用性以及保密措施的采取,因此,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公司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否则公司商业秘密将有可能因未加保护而丧失秘密性.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密切相关的,大多数商业秘密的泄露都与员工背叛公司有关。我国《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都对员工的保密义务作出了相关规定,《公司法》也规定,保守公司秘密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都规定,公司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条款或者双方订有保密协议是追究员工泄密的前提条件,因此,如果公司没有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员工泄露公司秘密时将难以追究员工的责任,这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是极为不利的。
【应对措施】
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相关事项
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约定保密条款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协议。其中,保密条款或协议必须严谨,可以采取例举式与概括式并用的方式将可能存在的情形包含在其中;保密条款或协议中应当明确约定当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时的违约责任。
除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上述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外,公司还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员工从公司辞职后,不得在约定的范围、地域、期限与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但应当注意,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2、就著作权、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的归属签订合同
公司为员工创作或者进行研究提供资金或者设备时,或者公司员工为完成公司任务进行创作时,公司应及时与员工签订合同,明确约定著作权或者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归属。合同条款应当明确、严谨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一旦争议发生,该等合同将成为有力证据。
3、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及倡导诚信的企业文化
公司应当制订自己的工作规范,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在公司中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的保护时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能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公司应当积极倡导诚实信用、忠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从员工内心深处感化员工。
4、采取保密措施,做好保管工作
公司应当重视对公司商业秘密,以及作品、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包括底稿等原始资料,财务支出凭证,签订的合同等)的归档保管工作,建议应当按一定标准分类编号;有条件的公司应当开辟独立的档案室,至少应当有保险柜进行保管。其中,商业秘密的保护更为重要,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如在信息载体上加保密标志、密码、信息载体加锁、信息场所对来访者有保密要求等,使商业秘密控制在适当的人员和范围内,因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是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的要件.
5、制订合理的薪酬体系,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
薪酬体系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合理的薪酬体和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大大降低员工的道德风险。因此,公司应当重视薪酬体系的合理程度,建议公司对创作出有价值的职务作品的员工进行一次性奖励,并在公司薪酬体系中或与员工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公司与公司专利发明者、设计者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权法》规定公司逗可以地给予作者奖励,但《专利法》却明确规定,公司逗应当地对专利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如果专利属于发明创造的,发明创造实施后,公司应当根据发明创造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理的报酬。因此,给予专利发明者、设计者相关报酬还是一项目法定义务。《专利权法实施细则》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标准还作出的相应的规定,如果公司属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则应当符合该规定。
『肆』 财务人员思想道德风险有哪些
财经职业道德风险具有以下含义:
(1)财经职业道德风险属于非道德行为给财经活动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财经职业道德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有否定性的危害作用,也有肯定性的创造作用。
(2)财经职业道德风险源于利益主体的道德选择活动,道德选择活动是在面临多种道德上的可能时,特别是面对财经活动中的利益冲突、风险承担者之间的冲突、信息拥有人之间的冲突及社会价值等冲突时。财经主体根据自身的道德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发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财经职业道德风险,就是利益个体在财经道德冲突时,不履行自身道德责任而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选样的可能性。
(3)财经职业道德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道德风险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人类作为社会主体和道德主体,常常需要面临种种可进行道德评价行为的不确定性选择,并承担其多种可能性的社会结果,而其不确定性又来源于主体人的内在道德信仰、道德能力的变化发展状况与所处宏观、微观伦理环境的外在变化因素之问相作用、相结合的不确定性。我们立足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财经道德风险时,发现当道德风险还处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状态时,它会包含着消极、积极和中间状态的多种不同可能性。
(4)财经职业道德风险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人的行为一旦偏离理性的轨道,就预示着风险的来临。行为受动机支配,而动机由需求萌发。[[越轨行为]]只不过是个人非分需求的外在表现,非分需求才是道德风险的根源所在。动机和需求不同于行为,它们还只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除非转化成行为;否则外人是不易察觉的。此外,即使要满足非分需求,当事人绝不会明目张胆或赤裸裸地公开为之,而常常采取一切手段加以伪装和掩饰,这进一步增大了隐蔽性。伪装的惯用手法之一就是将越轨行为混迹于当事人的职务行为之中,利用工作之便,借助职务行为作掩护,逃避监视和控制。从这种意义上说,隐蔽性给识别、判断和防范道德风险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正是道德风险的隐蔽性,带来风险积累过程的长期性,这又注定了其爆发的突然性。
(5)财经职业道德风险是内生性和外生性的统一。从财经行业内部看,道德风险是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行为偏离道德准则或由于财经从业人员的行为违背道德客观规律、越轨等行为给行业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属于人为的、内部的、主观的风险,是内生于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但是财经道德风险也具外生性,即由财经行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转移而来。从中国近些年的情况看,地方政府机构干扰银行贷款,在改革中搞“假破产、真逃债”;有的企业转移信贷资金,任意更改投资项目,形成信贷风险;证券公司为其关联控股企业进行融资,关联控股企业产生风险不能履约守信归还资金,从而连累证券公司产生流动性风险等。这些是由外部的道德风险引发财经行业的风险。
『伍』 如何防范银行员工违反职业操守风险表现形式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防范不如自律,建议不如规定,奖励不如处罚,制度是最好的管理办法,望采纳!
『陆』 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风险的风险点
主要方面应该就是会计人员上级压力或经济上的诱惑,而从事假账或者偷税漏税的事!第二是对回财经答法规和会计政策不熟悉而违反职业道德。具体的可以参考: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http://..com/question/342990739.html
『柒』 精算师职业道德
很高兴为你抄解答
希望以袭下资料对你有帮助
在中国精算教育的弱冠之年,魏迎宁反复强调的是精算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道德风险。精算人员责任重大,其职业道德比专业技术更重要。”
职业道德也是南开大学保险学系教授李秀芳所要说的——“我敬佩有职业道德的精算师。”
李秀芳以“中国首位女精算师”而在业界闻名。在她眼中,一个好的精算师应该承担起保险公司“看门狗”的作用。“所谓看门狗,就是在遇到‘贼’和公司运作不规范时便要‘叫’,以警示危险。”
精算师是一个笼罩着金色光环的群体。在中国,这个职业通常被“金领中的金领”等词语所包裹,原因是精算师的供给严重不足。
请采纳,谢谢
『捌』 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及防范
[摘 要] 形成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道德和利益的逆选择、会计独立性缺失、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道德失范成本低廉等。加强会计职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惩戒机制是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风险;防范体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原则的“职业具体化”,体现着不同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和职业传统。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丧失职业规范而蒙受职业损失或受到职业惩戒的可能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成因
1、道德和利益的逆选择
利益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程度,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思想文化利益,其中经济利益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即谁占统治地位的问题;二是个人利益与非个人利益问题,即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问题。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从业人员与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从业人员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在既有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下有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动机和倾向。当预期利益等于或大于坚持职业道德规范所带来的利益时,会计人员就可能在道德和利益间进行逆选择,放弃道德规范约束,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而导致职业道德风险。
2、会计独立性缺失
我国会计人员与其服务的会计主体是不可分离的。他们个人的生存、发展、职务升迁等依附于为之服务的单位。会计人员在单位的从属性地位,带来其职业道德作用的从属性。在单位会计工作中,会计职业道德能否发挥作用、作用大小,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而是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这种从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制约会计独立性的根源。会计独立地位的缺失,使会计人员陷入“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怪圈。即使是相对独立的会计中介机构,因市场和生存的压力,同行恶意竞争而丧失中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3、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是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的有机统一。要保证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必须综合运用这三种形式。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国家监督滞后,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实施监督,不能形成监督合力,并且偏重于“灭火”式的事后监督,达不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二是社会监督低效。会计中介机构还未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行恶性竞争和生存发展的动机,使其一味迎合客户需求而丧失客观、公正立场,中立的社会监督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单位内部监督失效。内部会计、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监督的主体,由于内部监督主体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决定了内部监督缺位,导致监督失效。四是会计监督往往停留在行业监督的范筹,全社会监督的环境还没有形成。不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为不规范会计行为的选择提供了平台,也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提供了可能。
4、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低廉
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造假是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最直接表现,也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可能产生的职业道德风险。会计造假屡禁不止,除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者谋求自身最大利益外,会计造假成本低廉也是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重要原因。公司、企业、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使会计造假活动本身的支出低廉。另外,我国对会计造假的处罚也极不到位,一是处罚手段上,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及法律处罚;二是处罚对象上,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三是处罚效果上,重内部处理,轻外部曝光。造假成本与造假预期收益的严重不对称,使会计造假趋之若附,客观上使得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加剧。
三、会计职业道德风险防范
1、加强会计职业诚信建设
当前虚假会计信息泛滥在某种程度上与会计失信休戚相关,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是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重点。
首先,注重信用环境支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大力发展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和政府、单位及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倡导并利用好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能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诚信是会计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条件和生存发展的关键。其次,加强职业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会计中介机构、会计管理机构等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职业诚信教育,接受社会道德教化,将社会道德目标、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形成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使职业诚信内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信念。
2、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我国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单独成文加以规范。199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实现了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规章中单独成文和规范。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以倡导性条款首次将会计职业道德提高到法律规范的地位。当前会计界公认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遵守准则、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和文明服务”等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只是原则性规定,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操作性,不利于评价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在实践中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约束力不强。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规范,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3、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在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具有双重性,宏观上体现国家法律意志,微观上服从单位授权者的管理旨意,但代表国家意志的监督作用是微小的。规范会计职业行为,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应当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首先,会计管理体制应向多元化发展,对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总监制、代理记账制等多种形式,改善会计人员的附属地位,逐步突出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其次,明确会计责任主体、会计行为主体的职权范围,明确各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再次,治理会计执业环境,将社会中介会计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防止会计中介机构间的行业恶性竞争,保证社会中介会计的客观、公正。最后,建全会计行业监管组织,完善行业监管机制,逐步实现行业自律。通过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可以抵制因授意、指使、强令或不规范行为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4、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及时地监督。按照授权意志不同,会计监督区分为内部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三个层次,三者在监督对象、内容、重点等方面体现不同的权利与责任。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一是完善会计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会计监督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政府、单位或组织应健全以权责划分、激励、监督评价为核心的会计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二是建立合适的会计控制制度,形成设计合理、运行高效的包括分工、授权、记录等一系列控制程序在内的防范机制。三是完善会计控制检查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纠正,不断优化会计控制制度。四是完善会计控制执行的保障机制。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会计控制内化为不同责任主体的行为规范,强化其执行意识。
5、完善职业道德失范惩戒机制
在当代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新旧价值观交替,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准则一时难以建立,多元价值评价标准冲击着每一个社会人,道德的社会控制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经济行为价值的过渡推广,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迷失,预期利益的驱动和低廉的失范成本,使会计人在处理国家、集体及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往往陷入道德失范的困境。从行为论的角度讲,以诚信为特征的社会道德,仅靠制度和教育规范,不能长久保持理智,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来规范社会人的诚信义务和非理性选择。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惩戒机制,一是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修改《信用法》、《商业欺诈法》、《反不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保障制度;二是综合运用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等手段处理失范行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本;三是加大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个人的惩罚力度,有效遏制会计人的非理性行为。
四、结束语
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具有终其职业的阶段约束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连续性和长期稳定性。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结果,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会计职业生涯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2005-2006)》[M].重庆市会计学会.2006
2.课题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教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韩传模、郝景昭.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会计研究.2002.5
『玖』 职业道德的基本三大特征有哪些
在物质环境迫使我们要做出某种选择时有决定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及对依照自己良专心安排自己的属生活可以自行负责,这两者是道德观念能够赖以培育、道德价值在个人的自由决定中赖以逐日再造的唯一氛围。不是对上级而是对自己良心的负责,不是用强力所威逼出来的责任心,这种决定在个人所重视的事物中应该为他人牺牲哪些事物的必要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负责——这些才是任何名副其实的道德的实质。
诚然,那些现在较少得到尊重和守持的美德——独立,自力更生,甘愿担当风险,愿意顶住多数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和邻人自愿地合作——这些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社会据以运作的基础。集体主义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代替这些美德,而且,在它把这些美德消灭之后,它所留下来的那个空白,除了要求个人服从并强迫个人去做集体认为是好的那些事情以外,没有任何其它东西可以填补。
本想废话一堆,但还不如直接贴出哈耶克“道德与责任的个人性和集体性”的叙述。
『拾』 职业素养与道德底线有冲突吗
提到职业操守,我们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医生、教师,想到的是与道德底线关联的事情。其实职业操守是对每个社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描述的一个关键词,只是因为医生、教师的职业操守的缺失,危害性和社会影响会更大罢了。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它具有“基础性”、“制约性”的特点,是从业者必须做到的。简而言之,职业操守是职业道德底线、是职业素养,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规和自律性。由于行业发展过快或者企业自身的其他原因,使许多管理者忽视了对员工职业操守的建设。于是员工职业素质、职业操守缺失的风险,逐渐成为困扰企业老板和公司管理者们的大问题。 邢红波:我认为职业操守从本质上 说没有行业属性和特征。但实现职业操守的表现方式是具备行业属性和特征的,如医疗行业、教育行业和IT行业,在落实职业操守时内容肯定是有具体差异的。 沈渴望:我认为这是有一定的行业属性的。IT员工职业操守和最关键的职业素质,是要喜创新、会沟通、服务意识强、肯吃苦、耐得住寂寞、学习能力强。 冯云霞:职业操守概念实际上是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是衡量社会从业人员职业化的程度。从社会层面上讲,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比较重视职业化的程度时产生的,它是价值观层面的概念。从概念范畴讲,它是一种规范性的,或者大家都认同的一种存在,与法律制度不一样,是行业内部大家形成的一种认可、形成的规范性的东西,有时对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约束力非常高。 职业操守是有行业属性的,在不同行业形成不同的具体内涵,每个专业、职业的人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准则,因此不同行业对职业操守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了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倡导。它是在行业内部长期形成的一种规范,不同行当有不同的规范。 再说一下IT员工的职业操守。IT行业具有高科技、知识密集、发展速度快等产业特点,变化速度、创新速度快,因此我觉得有时企业对IT员工职业操守的培养,从企业本身下功夫很难做好,要从行规、企业制度上做。比如微软从企业角度不停地在做体系,做分工和专业,把企业系统做好后,人员的变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就不会特别大,通过制度化的方法,减轻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邢红波:职业操守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否则将一事无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包括诚信的价值观、遵守公司法规、确保公司资产安全、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 、不要泄密给竞争对手等。从上述内容看,对企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当然属于职业操守的范畴,但我个人的看法是这要有一个前提,即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对等的权责。 沈渴望:我认为职业操守精神体现在价值观、文化素养、心态、意识、责任、行为等多方面,忠诚和敬业属于职业操守,并且非常重要。 冯云霞:我认为忠诚度和敬业精神是职业操守很重要的内容。但职业操守从局部的角度很难归纳,最关键的还要归结到信誉,这在各个行业之间是相通的。 沈渴望:这种风险时有发生,最严重的是出了问题,本能性地归罪其外,也就是喜欢强调客观理由,“这是别人的责任,不是我的问题”,很少从自身方面寻求原因和改进措施。这种人进步很慢,看问题狭隘。面对这种情况,我常是提醒他们要学会“行有不顺,反求诸已”,也就是说大凡遇到不顺的问题,都要反过来从内心去找原因,找找自己的问题,这样事情就比较好解决,也利于与别人的沟通和工作的开展。 邢红波:这种风险是有。客观上来说,如果一个行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行规,那么从业者进入企业时,就会在融入工作中发生困难,在工作中产生困惑,甚至表现为职业素养的缺失。如果不首先探讨造成行规失守的体制原因,积极地推动予以解决,而仅仅以道德标准要求从业者,是不负责任的。 冯云霞:职业操守是社会风气、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发展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法律制度以外的规范,也是公众对社会从业人员的一种角色期待,属于规范和道德范畴。有时可以说,员工职业操守不是某个企业所能改变的,企业的努力和建设是必要的,但不可能超越社会,因为企业员工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会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邢红波:在目前大多数劳动者都还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就业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现实情况下,个人认为职业操守与“职业体制”提供的“职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职业体制”和“职业环境”有利于良好的职业操守的培养。 沈渴望: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是说仅仅知道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此为乐。当喜欢这件事情时就比较好办了,也就容易不断改进和容易出成绩了。 冯云霞: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从内因上,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增加他们对企业的认同,对企业感到自豪,最终使得员工、以自己的职业为傲。另外,从企业本身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奖励忠诚员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