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司法的监督机制

立法司法的监督机制

发布时间: 2022-05-13 19:01:00

『壹』 中国的政治监督机制是什么

政治监督,是指监督公共权力机关在正当范围内行使职权,是政协组织三大职能之一,分为上行、下行两种。
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担负的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和纠偏的各种活动。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惩治腐败。从行为方向看,有上行、下行两种。

我国的政治监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国家性质的体制内监督。体制内监督是在国家机关系统内部或者国家机关各系统之间进行的,包括上级监督,主要是以党委为领导中心的权力辐射体制;党内监督,这是一种来自政党内部的对政党自身的监督;人大监督,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属于立法监督的范畴;司法监督,即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行政监督,由于行政机关与群众直接打交道,腐败几率高,直接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行政监督尤为重要。

另一类属于非国家性质的体制外监督机制,又称为社会监督机制。体制外监督来自个体公民或者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包括公民或者政协、新闻传媒等对政治权力主体的监督活动。体制外监督的主体是个体公民或者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监督的客体则是拥有法定政治权力的执政党或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贰』 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包括

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以下几种组成部分: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行政机关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4)社会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5)党的监督。

(2)立法司法的监督机制扩展阅读: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涉及各级各类监督主体、监督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上来,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不断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日常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强化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监督作用,强化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全过程。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把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

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通过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监督工作抓具体、抓深入。

要坚持权责统一,抓好问责条例贯彻落实,以精准规范有力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政治担当,主动开展和自觉接受监督,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二)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要突出党内监督政治属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和常态化。

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坚守职能定位、践行职责使命,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治理能力,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要补齐日常监督短板,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贯穿始终,综合运用平时观察、谈心谈话、检查抽查、列席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要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建立健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彰显巡视监督严肃性和公信力。要完善督察落实情况报告制度,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能力。

上级监督必须加强、同级监督不可偏废、下级监督必须支持,这三点做好了,“关键少数”就能盯紧盯牢。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完善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

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推动主要领导干部决策和用人情况等在适当范围内公开,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三)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主干位置、发挥保障作用,必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

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水平。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坚持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发挥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优势,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推动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能力。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实行派驻机构履职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

深化垂直管理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真落实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强化纪法思维、程序意识,严格工作规程,健全内控机制。

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把依规依纪依法体现在各方面各环节,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四)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已由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

各领域各环节监督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种监督都会对其他监督产生重要影响,也都需要其他监督协同配合,必须上下统筹、联动推进。要紧紧围绕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着力加强党对监督体系建设的统一领导,牢牢掌握主导权。

着力消除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空白和盲区,把所有党员干部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着力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监督网。要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巡视巡察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汇聚监督合力。要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叁』 如何完善法律监督制度

完善我国法律监督体系是一项综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治力量、经济规则、法律制度、社会环境等介入,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法律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1、坚持民主集中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建立权力部门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增强权力透明度,建立人民议政征询线和群众举报网,对容易产生谋私行为的重要流程一定要透明操作,使人民群众和相关人享有广泛的知情权、选举权、弹劾权、监督权、审议权、罢免权。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合理分散权力;轮换敏感岗位,适当调整权力;搞好廉政教育,大力淡化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打破既得权力集团、有效监督权力、减少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行为打下基础。预防权力滥用,制衡权力、监督权力。加强权力行使主体的制约,对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个人的权力要做出适当限制,以防其权力的无所不管、无所不在。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权

第一是合理设置权力结构和科学配置权力,明确规定各权力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二是明确规范权力行使的操作规则运行程序和行为方式,对各种权力机构部门及人员哪些事能办哪些事不能办应该怎么办都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范,包括必须遵循的原则,组织制度和程序。

第三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监督权力行使不脱离法治轨道,使一切权力操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使一切权力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2)加快监督立法,与现行监督配套

要尽快制定人大监督法、党政监督法、人民监督法、新闻舆论监督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审计制等,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已有的监督法规进一步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以避免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人为的伸缩性而造成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发生。

通过立法,在监督手段上大胆采用违宪审查、质询、罢免、弹劾等现代监督手段,使之制度化并增强其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督工作从主要依靠个别决策以及个人的威信和能力,转向依靠制度的整体力量,才能使监督工作遵循比较稳定、客观的标准,从而避免以言代法、以罚代刑的现象发生,有效防止权钱交易,权钱互惠行为。

3、加强人大监督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其他的国家机关如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还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立法权,国家重大事务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以及监督宪法法律实施的权力,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还赋予省、省会市和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方法规制定权。

可见,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对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起主导的、核心的作用,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地位,自觉接受它的监督。在国家权力机关设置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可以充分发挥人大的法律监督职能。这个专门机构应把党的纪检机关,行政监察机构,检察机关中的反贪机构统一起来,在三机构合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的,有权威的监督机构,负责法律监督和查处各类腐败案件。

加强人大监督首先要强化立法监督,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快廉政建设步伐,堵塞现行监督体制和立法上的漏洞;其次要强化执法监督。充分发挥其最高层次监督的威力,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使各种权力包括监督权力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再次,强化质询和询问功能,坚决受理各种申诉、控告、检举,对违法、违纪人员,一经查实,该罢免的罢免,该撤职的撤职,最大限度地维护人大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权威。

4、重视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之一,它透明度高、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监督成本低、制约效果好,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深刻性之特点。

加强舆论监督,在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引导的同时,还要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新闻机构的言论出版自由和监督报道自由,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让新闻界有可操作的监督权而不能让其只搞正面宣传不去揭露腐败;要壮大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力量,赋予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各种权力;要开拓各种渠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创造条件。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度,运用电视广播板报通报互联网等形式揭露坏人坏事鞭挞丑恶,使违纪者、违纪现象“千夫所指”。最后还要探索群众监督的积极性、有效性、规范性形式,使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任何监督模式都不能替代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它成为法治社会的一道有效屏障,成为法治社会或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成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从而更有效地遏制腐败、防止权力的滥用。

『肆』 谈谈我国法律的监督原则!

一、法律监督的主要功能

所谓法律监督,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法律活动的

监察、督促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预防和纠正立法、执法、司

法、守法活动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种偏差和错误,

督促各级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办事,制约国家权力,

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法律监督在形式上由法律监督主体、法律监督客体和

法律监督内容三大要件构成。所谓法律监督主体,是指行

使法律监督权的人或机构,也就是法律监督活动的实施

者。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律监督的主体是十分广泛

的,既包括各级人大、行政监察、法律监督等国家专门机关

和其他国家机关,又包括强大的社会力量。在社会力量中,

又有执政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和公民个人。所谓

法律监督客体是指法律监督的直接指向,即法律监督的对

象。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法律监督的客体主要是各级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前者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

司法机关;后者是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中

任职的公职人员。要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法律监督的内容,

需要从静态的结构和动态的过程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

从静态的结构来看,法律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各个系统内的自我监督;

二是系统之间的相互监督;三是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监

督。从动态的过程来看,法律监督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第

一,对权力主体的产生方式和权力获得进行法律监督;第

二,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法律监督;第三,对权力行使的后

果进行法律监督。上述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律监督的基本内

容。其中,对权力产生方式的法律监督是基础,对权力运行

过程的法律监督是关键,对权力运行后果的法律监督是保

障。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了从防范、控制到惩处

这样一个完整的法律监督机制。

法律监督既是现代国家法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又是实现法制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功能可大致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权力正常运行的保障和导向作用。建立法律监

督机制,其目的并不是消极地限制权力,妨碍权力的正常

行使,而是对权力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它在预定的轨道上

健康运行,实现既定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保证权

力正常运行的重点放在对权力行使者的教育上,主要是通

过思想政治工作,启发人们的思想信念,促使权力行使者

进行道德自律和自省,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不可

否认,这种“软约束”对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曾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然而,如果把思想教育作为唯一的手段,完全寄希

望于权力行使者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

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因此,在对权力进行“软约

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硬监控”。只有这样,才能

弥补“软约束”的不足,从而保证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

(二)对权力偏离轨道的防范和矫正作用。由于权力的

所有者与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权力在被

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违背主体意志、偏离正常运行

轨道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权力错位”。为了防

治这种“权力错位”,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的法律监

督机制。

(三)对权力行使者的惩戒和教育作用。权力在完成受

托过程之后,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并面临着被滥用或误

用的可能。而任何消极的权力运行后果,都会损害社会利

益。因此,要根据政治法律规范.使权力行使者对自己行使

权力所带来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滥用或误用权力的

人予以必要的制裁,这就是法律监督的惩戒功能。

(四)对法制统一的维护和促进作用。法律监督是民主

制度下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制度。在代议民主制中,人民

作为国家权力的实际主人,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

通过选举,推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来行使国

家权力。法律监督的实质就是在于保证广大人民的意志和

利益能够得到正确的反映和真实的实现。为了对委托出去

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控,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

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法律监督

机制。

二、法律监督的具体要求

(一)法律监督主体的广泛性,权力渗透在社会的各个

方向,具有普遍性。要防止和减少弱监、虚监、失监现象的

发生,就必须把专职机构的监督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监督有

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网

络。也就是说,监督主体要具有广泛性。就目前我国的情况

来看,法律监督体系主要由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部分有

机结合而成。其中,国家监督又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既

包括政党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和社会团体的监督,也包

括公民个人的直接监督。

(二)法律监督手段的强制性。法律监督活动需要监督

对象的合作,但却不能完全建立在被监督者合作的基础

上,而是要以权与法为后盾,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也就是

说,法律监督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不管监督客体愿意与否,

都必须接受主体的监督。法律监督的强制性有时虽然没有

直接表现出来,但它作为后盾,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要求

监督对象来服从,仍然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实践证明,只

有以相应的强制力量为手段,才能保证监督主体对客体

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法律监督客体活动的公开性。实行公开原则,增

加透明度,把监督客体的活动置于专门机关和人民群众的

监督之下,这是法律监督富有成效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

件。真正有效的法律监督总是与政治公开、民主政治联系

在一起的。只有把国家机关的有关活动(国家机密除外)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人)的有关情况向公众公

开,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才能使国家权力始终处于有效

的法律监督之下,从而保证权力合理使用,杜绝或减少官

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反之,如果决

策、施政和司法不公开,法律监督主体不能及时了解真相,

也就无法去行使法律监督权,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

腐败。

(四)法律监督关系的对等性。法律监督主体同法律监

督客体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对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督的主、客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彼此之间没有

支配和隶属关系。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权在其职责范围

内对普通公民实施管理,反过来,普通公民亦有权对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如果仅仅赋予权力行使者一

定的权力,而不相应地赋予法律监督者一定的权力,那么,

法律监督就无从进行。二是法律监督者本身也要受到法律

监督。无论是政治团体、专职机构,还是公民个人,其法律

监督权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如果监督

主体不受监督,其监督权无限扩大、任意使用,同样会使权

力关系失衡。

(五)法律监督结构的协调性。在法律监督系统的建设

中,必须切实加强各法律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保持

彼此之间的协调,注意发挥法律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具

体来讲,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定法律监督机制的

核心,以免群龙无首;二是进一步明确各法律监督主体的

职责权限,避免相互扯皮,出现“监督空白”;三是构建法律

监督系统联系的纽带,使其相互补充,由缺乏协调和联系

的“各自为战”转变为分工负责基础上的密切配合。

三、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民主原则。主权在民,这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

核心。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民订立契约建

立国家,他们便是国家权力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以分割,

也不可以转让。“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们的主人,而

只是人们的官吏,只要人们愿意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

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绝不是订约的问题,而只是

服从的问题;而且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

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投有以任何方式来

争论条件的权利。”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

家里,更应当坚持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国家权力的人民性

和政治的民主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监督的正确方

向,使一切权力都时时处处处于有效的法律监督之下。由

于国家的性质不同,法律监督的性质也不相同。非民主的

法律监督(专制的法律监督)是一元化的、单向的、封闭性

的,缺少良好的系统间交互法律监督机制和社会法律监督

机制,监督权最终由少数人或一个人掌握,其目的是为了

确立、强化某种集权和专断,维护专制统治。而民主的法律

监督应当是多元化的、双向的、开放性的,有良好的系统间

交互法律监督机制和社会法律监督机制,监督权最终属于

人民。它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和保障某

种程度的民主制度,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公开原则。实行公开原则,增加透明度,是对权力

进行有效监控的必要前提,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封闭性和神秘性是封建专制条件下的国家活动的主要

特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经验

总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民主政治已经呈现出公开性和

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本质决

定了它应该比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和开放

性。列宁在谈到苏维埃政权与旧政权的区别时指出:“这个

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当着群众的面办理一切事情,

群众很容易接受它。”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公开原则,“重

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事情经人民讨论”,才能有效地规

范权力行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

(三)法治原则。法律监督中的法治原则,是指法律监

督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律规定的程序,

对法律监督客体及权力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具体来讲,有

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法律

监督权,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二是必须按照法定程序

来行使法律监督权,避免随意性。实践证明,要增强法律监

督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必须健全法律体系,依法进行法律

监督活动。也就是说,无论是法律监督主体还是法律监督

客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决不

允许超越或凌驾于法律之上。

(四)独立原则。法律监督的主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是

法律监督活动能够正常实施井达到目的的基本条件,也是

法律监督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一

是法律监督机构依法设置,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

规定任意决定其存废;二是法律监督人员依法任命,任何

机关和个人都不能随便剥夺其监督权;三是法律监督活动

依法进行,不受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这

种相对独立性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能实

现某种利益,权力行使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维护,

总是力图摆脱监督,千方百计地对法律监督主体进行干

扰。如果法律监督主体不能排除这些干扰而屈服于法律监

督对象的压力,则法律监督活动就无法实施。在法律监督

活动中,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倘若

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

威性,就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职能,法律监督就难以落到

实处。

(五)协调原则。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都是由

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和部分组成

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就法律监督系统来说,它

是一个由众多层次不同、类型各异、功能有别的子系统构

成的立体网络。在我国现行法律监督体系中,按照法律监

督主体的不同,分为执政党的法律监督、权力机关的法律

监督、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以及人

民群众的法律监督。要使其整体功能达到最优化,实现

“1+1=2”或“1+1>2”的效应,各法律监督主体必须分工

负责、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同时又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协同作战。反之,如果各种法律监督主体之间职责不清,权

限含混,就会扯皮推诿,相互掣肘,出现多头监督、重复监

督或“漏监”、“失监”现象,影响法律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

(六)效能原则。追求高效率,是一切国家机关活动的

起点和落脚点,法律监督当然也不能例外。法律监督的效

能原则,是指法律监督的措施得力,及时有效。法律监督作

为一种机制,不仅是对权力行使者的监控和激励,同时还

发挥着重要的纠偏、惩戒作用。对权力的法律监督越及时、

越有效,就越能更好地防止和减少权力负效应的发生,从

而达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目的。如果法律监督不及

时,没有效力,它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

[2](法)卢梭.杜会契约论

132.

[3]列宁全集(第1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5.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1858.215,

『伍』 构建权责清晰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完善什么管理监督方式

法律分析:构建权责清晰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完善程序化、平台化、公开化管理监督方式。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第三十一条各级党委应当将领导和组织开展政法工作情况纳入党内监督体系,实行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合力。党委政法委员会应当指导、推动政法单位建立健全与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相适应的监督制约体系,构建权责清晰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完善程序化、平台化、公开化管理监督方式。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应当依法依规将政法工作情况纳入党务政务公开范围,依法有序推进审判执行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司法行政公开、狱(所)务公开,完善政法单位之间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政法工作在依法有效监督和约束环境下推进。

『陆』 我国权力机关应该如何监督立法权和司法权呢谢谢大家了,很急哦~

监督立法权,主要是对各级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和备案进行的,如果发现其他立法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违反宪法、法律的情况,那么就可以撤销或者变更。
对司法权的监督力度是较弱的,只能是向法院进行讯问,同时通过对法院、检察院院长和法官、检察官的任免,实现对司法权的监督。另外,我国的诉讼法规定,在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审判委员会和法院院长的意见不一致的,报请同级人大常委会确定,这也是一种监督权。
监督行政权,主要是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另外就是通过听取行政机关的报告,通过讯问和质询进行监督,同时通过对行政机关人员的任免进行监督。

『柒』 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意见建议

法律分析:着力优化互相制约监督。落实权力制约机制,健全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机关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合理设定权力运行程序,健全运行规则,统一责任要求。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统一常见多发刑事案件基本证据标准,落实侦查机关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有效发挥审判对侦查、起诉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强化检察监督,靠前开展侦查监督,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加强对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全程监督。精准开展审判监督,完善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纠正意见等多元化监督格局。同步开展执行监督,全面铺开跨区域交叉巡回检察,维护好“高墙”内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捌』 论述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制监督体系及特点

宪法监督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它保障着宪法正确的、充分的实施,维护并巩固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基础,因而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了长期的历史经验而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主要特点 :
一、从宪法监督的机关来看,我国的宪法监督属于代议机关监督体制。
1、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宪法监督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见我国宪法监督机关是代议机关,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有协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宪法监督的职责。
3、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宪法监督中的作用。
二、从合宪审查的方式上看,我国宪法监督采取事前审和事后审相结合的方法。
1、事前审表现为对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和批准程序,对违背宪法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予批准;
2、事后审表现为: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违背宪 法规定的立法;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背宪法规定的行政法规;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三、从违宪制裁措施上看,我国宪法监督采取的措施有:
1、撤销违背宪法的法律;
2、不批准违背宪法的法案;
3、罢免违宪责任者的职务;
4、责成违宪机关纠正违宪行为。

『玖』 宪法监督机制是什么

宪法的监督包括权利机关的实施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的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违宪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在司法机关适用和执行法律过程中,对社会主体的违宪行为予以监督,并通过法律予以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百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审查、研究中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研究意见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反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前款规定,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研究意见,制定机关按照所提意见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修改或者废止的,审查终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经审查、研究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予以撤销的议案、建议,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热点内容
康德道德判断 发布:2024-11-02 16:28:19 浏览:273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规定 发布:2024-11-02 15:23:30 浏览:553
广东顺创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11-02 14:29:09 浏览:108
台湾同志婚姻法2017 发布:2024-11-02 13:44:51 浏览:127
初级经济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发布:2024-11-02 13:35:31 浏览:928
药师管理与法规历年真题 发布:2024-11-02 13:35:30 浏览:254
国歌法规定 发布:2024-11-02 13:14:54 浏览:850
2015年张翔民法 发布:2024-11-02 13:07:46 浏览:396
东奥中级经济法第二章 发布:2024-11-02 12:31:58 浏览:453
法治文化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4-11-02 12:03:19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