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和谐
Ⅰ 良好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
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意义:
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1)道德与和谐扩展阅读: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Ⅱ 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发展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什么 急急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法律不能顾全所有事情
道德的约束能让我们知道底线,减少摩擦,对自己和周边的人有警醒作用
遵守道德能让社会人与人之间减少摩擦,共同协力去做事。对社会发展有作用。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内部人员,不顾道德,抢夺同事的资源,亏空公司资源。这就是不道德。对个人,公司,社会都有危害
Ⅲ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肯定是对的,因为道德标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的行为规范都是从道德标准延伸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没有道德标准来衡量,就无法分清君子与小人,无法做到趋吉避凶,让自己安全,人都处于心神不宁之中,人际关系肯定不会好,肯定不和谐。
Ⅳ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高尚道德为什么能推动社会和谐
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以奉献精神提升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实施以德治国战略确实需要确定和树立一种以奉献精神为内核的新的社会道德座标体系,从而建立起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
Ⅳ 关于道德和谐的文章
我们可以把玻璃擦得明亮,但是往往除不掉心头的灰尘。有钱可以买来名声或荣誉,却买不到人格和品行。
市场经济是个既广袤又窄小的空间,来此逐利的人群三教九流,众人相挤,必有相争,正如古人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乎人人都被名缰利索牵动。这样一来,就难免有人要不大光明磊落,难免有人损人利己,难免有人坑蒙拐骗。
法律、政策、制度,自然都是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但最根本、最能自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却是道德。所以学校把德育摆在智育、体育之首;选拔干部也是德在才之先。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水准往往是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基石。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级组织,任何一个家庭,都各有侧重地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现在的好多事情,都倡导从娃娃抓起。道德教育更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道德也是一篇长文章,童年要读,中青年要读,老年也要读,可以说应该活到老读到老。然而道德的启蒙教育又显得极为简单,例如长辈告诫子孙“不许说谎”,“待人要有礼貌”,“未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要右侧通行”,“要讲究卫生”等等。这一类教育实际上是向孩子们灌输最起码的道德知识,也是传授了最基本的做人原则。
然而这是很不够的。其说服力也极其有限。青少年也和成年人一样,他们的行为绝对不会仅仅以几条原则和书面道理为准绳,相反他们更多的是从成年人的实践,也就从成人的行为、生存活动方式,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道德的,总是先接受通行的事实,然后才承认道理和原则。这一点已经向成年人、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成年人不仅要向青少年传授做人的某些原则,更要以自身的行为实践证实这些原则的严肃和不可动摇。古时孟子听到邻居杀猪,问他母亲,杀猪干什么?母亲未加思索便说,杀猪给你吃肉。话一出口,母亲才意识到这话属于欺骗孩子的性质,便赶紧到街上买了几斤肉,让孩子感到人说话是必须算数的。我们有些家长平常教育孩子要诚实,当他遇到某件具体事情时,有时却不太诚实,甚至很不诚实。一件这样的事实,可能会取代多少次的“苦口婆心”。胡长清似的领导自己手脚不干净,却在会上大讲廉洁奉公,就像一个嘴上叼着香烟的“瘾君子”,却说尼古丁有毒,号召众人戒烟似的,这只能引起人们的耻笑。事情就是如此,人格的魅力往往大于真理的魅力。
Ⅵ 职业道德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职业道德能够体现出一个社会人们的精神素养,精神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政治和经济息息相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Ⅶ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是道德
摘要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根据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不同, 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道德建设恰好能够从精神道德领域解决人际关系和谐问题、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因此,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别加以考察。
Ⅷ 道德和谐关系话题作文
寻找和谐
我整理好背包,出门去寻找和谐。大雁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也许,这就是一种和谐。
我来到幽谷深处。老子正带着宁静安详的微笑,在绿荫深处漫步。我走上前去,请教老子什么是和谐。老子说:“和谐者,乃小国寡民、清静无为也,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乃和谐者也。”我顿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和与宁静。
我带着微笑,辞别老子,继续前行。孟子流连在清澈的小河边。我再次前去请教什么是和谐。孟子答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和谐。”是啊,如此友爱、关怀的社会,确实是一种和谐。
一片竹林,一间茅屋,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挥着羽扇,抚着瑶琴,诸葛亮怀着一颗谦卑的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明白了,宽广与博大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和谐。
我继续向前走,在汨罗江边,我看到屈原在江风中对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饱含无奈与坚定的叹息声中,屈原带着怨恨与不舍沉入汨罗江中,他以自己的死昭示天下:永不停息的探索也是一种和谐。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中,我遇到了陶渊明。他带着悠然自得的神情对我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乃和谐也;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此仍为和谐也。”是的,悠闲的生活,与自然友好相处,这当然是一种和谐。
我回到现实,朋友问我是否找到了和谐,我平静地告诉他:“和谐其实无处不在,大到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彗星,都在和谐中相互绕转,小至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鸟、兽,也都在自然中互存共生、和谐相处。只要怀着一颗宽广、博大、包容、宁静的心,那么就能发现,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Ⅸ 关于和谐和道德的论据
什么是和谐?
和谐是天地万物之间最自然、最平衡、最协调的正常状态。反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凡事越不正常、越不自然、越极端、矛盾和分歧越多,就越不和谐。
和谐,是万物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后,自然界(天地、人类社会、一切生灵)达到最自然,最协调的境界,也是世间最文明的景象。
当今生态环境工作者,所宣讲和力图实现的生态平衡,实际上就是自然界的一种平衡关系。可悲的是,这些人并不懂得生态平衡的根本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从根本上实现这种平衡。
什么是平衡?平衡的确切含义?万物如何实现平衡?天下平衡的中点在哪里?种种问题,在本人的著作中有详细的论述。
什么是道德?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却是真实永恒的存在。道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大本,是一切的总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于天道,行为合于天理,此谓之德。
道德,实乃万物和谐之大本。人类社会脱离真实的道德,望世界实现永久的和平,生态环境得到根本的治理,实属主观之妄想。
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
和谐与道德两者缺一不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