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基础立法人

基础立法人

发布时间: 2022-05-15 14:53:40

Ⅰ 中国立法的详细流程

中国立法的详细流程:
(一)法律案的提出
1.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国家机关,即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二是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人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法律规定上述两类主体可以直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在实践中,属于全国人大立法权限范围的基本法律的制定,一般都是在全国人大举行会议之前,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过常委会审议后,再提请大会审议。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立法法明确规定,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2.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国家机关,即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如果委员长会议认为法律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委会提出。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委会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二)法律草案的形成过程
法律案是指依法享有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的议案。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其中,法律草案文本是法律案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条文的形式体现立法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所要确立的法律规范。起草法律草案,是立法工作的基础性环节。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起草法律草案的实践,法律草案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立项,作出立法决策。自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来,每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五年立法规划,每年还制定年度立法计划。通过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将需要制定法律的项目列入规划和计划,并列明提出法律草案的大致时间。立项是作出立法决策的重要形式。五年立法规划经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后报中央批准实施。如果没有列入规划和计划,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认为需要制定法律的,也可以作出立法决策,组织起草。在作出立法决策时,应当初步明确制定该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立法目的,立法应当把握的主要原则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建立起草班子,开展起草工作。立法列项后,根据提出法律案的时间要求,承担起草任务的机关或部门即着手起草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或指定专门的起草人员,组成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起草工作班子。起草班子一般由来自于与立法事项有关的领导、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
3.进行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是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重要方面。调查研究的形式包括召开各种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到基层调查、收集各方面的资料等。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对立法事项的规定;二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和做法;三是立法事项的理论研究情况;四是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五是实际工作部门、专家学者对立法事项的意见和建议等。
4.形成草案框架和对主要问题的意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立法目的,并按照逻辑结构拟出法律框架以及对主要问题的意见,确立起草思路。确定法律框架和对主要问题的意见,是草拟法律条文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使法律草案框架和对主要问题的意见基本可行,有时还要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进行论证,并报起草机关的领导审定,以确保起草工作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
5.起草条文。确定框架和对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后,在研究明确法意的基础上,着手起草法条,即运用立法技术,科学地表达需要确立的法律规范。起草出来的法律草案,最初一般称“试拟稿”,供在一定范围内研究讨论。“试拟稿”经起草部门或单位初步讨论同意,有的报送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同意后,形成为“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发各方面征求意见。对于起草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复杂和敏感的问题,起草班子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以作出正确决策和判断。
6.征求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形成后,通常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征求意见稿或讨论稿印发有关方面书面征求意见,二是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征求意见。
7.形成送审稿并对送审稿进行审查。征求意见稿经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送审稿,报提案机关讨论通过。形成送审稿前,起草单位通常要就法律草案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或正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提案机关不同,对送审稿的审查程序也有所不同。比如,由国务院部门起草的法律案,在送审稿形成之后、国务院决定提出议案之前,先交国务院法制办审查修改。经国务院法制办审查修改,协调各方面的意见后,报国务院决定。军队各总部起草的法律案,报中央军委决定前,交中央军委法制局审查修改。
8.由提案机关讨论决定,形成正式的法律案。国务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央军委提出法律案,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讨论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法律案,一般由审判委员会或检察委员会讨论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提出法律案,分别由委员长会议或专门委员会讨论通过。提出的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如修改现行法律的议案,一般附有修改前后的条文对照表。
(三)法律案的审议
审议法律案,是立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实质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法律案的程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会议举行前一个月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以便代表进行认真研究,准备意见;二是在大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三是各代表团全体会议或小组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四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并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全国人大审议法律案,一般经过一次会议审议后即交付表决。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委会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大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委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全国人大下次会议审议决定。这种情况,实践中曾发生过几次。比如,1987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审议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后,由于代表对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等重大问题有较大不同意见,会议决定原则通过该草案,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关于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规定,参照大会审议中代表提出的意见,进一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审议修改后予以颁布试行。据此,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对草案进行审议修改后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2.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主要程序:一是在常委会会议举行的7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便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准备意见;二是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由提案人委托的人对制定该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法律草案的主要内容作出说明;三是常委会分组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在此基础上,必要时可以召开联组会议进行审议;四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向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的汇报或者审议结果的报告,并提出法律草案修改稿。
3.关于三审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般实行三审制,即一个法律案一般应当经过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才能交付表决。实践证明,实行三审制,对于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对法律案进行深入审议,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立法法又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况:一是,如果各方面对法律案的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两次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二是,对属于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如果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会议审议后即交付表决;三是,如果法律案经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委员长会议提出,经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
根据立法法规定和实践做法,三次审议之间的主要分工是:
一审,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然后在分组会议上对法律草案进行初步审议。一审着重审议制定该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法律的框架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
二审,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问题的汇报,然后在分组会议上对法律委员会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称“二次审议稿”)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议。二审重点审议法律草案二次审议稿对若干主要问题的规定是否合适、可行。
三审,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然后在分组会议上对法律委员会提出的新的法律草案修改稿(称“三次审议稿”)再次进行深入的审议。三审的审议重点是,各方面提出的对法律草案中若干主要问题的意见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对没有采纳的意见是否有充分、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根据常委会的分组审议意见,法律委员会在当次会议中再次召开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必要的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议表决稿,交分组会议作最后的审议。如果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建议表决稿没有大的不同意见,则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4.关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制度。在立法过程中,除了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审议讨论、提出意见外,还要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是我国立法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基本经验。立法法总结实践经验,对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制度,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主要包括: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几种制度。
书面征求意见和座谈会简便易行,可以根据法律草案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书面征求意见和参加座谈会的机关、组织和专家,便于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是我国立法实践中最经常运用的两种方式。
论证会,是就法律草案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从科学性、可行性角度进行研究,提出论证意见。论证会制度主要是解决立法的科学性问题,论证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对立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论证意见的客观、公正,举办单位在邀请论证会参加人员时.应当使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专家都有代表参加,发表意见。论证结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由同意论证结论的人员签署,并附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及其理由,以供立法机关作出全面判断。
听证会,是面向社会公开举行听取意见会的一种方式。听证会的主要特点:一是公开、透明。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内容一般事先向社会公布,如果公民有意愿出席听证会发表意见,可以报名参加。听证会一般公开举行,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但如果公开举行会损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则可以不公开举行。二是充分、客观。听证会的组织者应当在报名参加听证会的公民中选择各种不同意见的代表参加听证会,以使各种不同意见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和表达。三是程序性强。听证会参加人员往往比较多,为了使参加人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发表意见,也为了提高听证会效率,听证会一般都要制定听证规则,对听证会的发言顺序、发言时间、会场纪律等作出规定,以保证听证会有秩序地进行。听证会结束后,应当将听证记录整理成听证报告书,提交常委会作为参阅资料。
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是立法发扬民主的又一重要方式。对于一些重要的法律案,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案,除采取以上几种方式征求意见外,还采取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的方式,公开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先后向社会公布了宪法修改草案、民法通则草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婚姻法修改草案等十多部法律草案,公开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收到了很好效果。
(四)法律案的表决
列人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法律案,经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进行审议,然后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议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经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提出的法律草案修改稿,交常委会进行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建议表决稿,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所谓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是指实有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不是指代表名额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也不是指到会的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所谓过半数,是指赞成票超过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半数,赞成票刚好是半数,不是过半数。
(五)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条件。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法律签署后,及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在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所谓标准文本,就是凡发现各种法律文本之间不一致的,均以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以维护法制统一,保证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

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基础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基础是(A、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部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相信从公布施行以后,对于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老年人不仅增强了自身法律保护的意识,还会从各个层面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满意度。



(2)基础立法人扩展阅读: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

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Ⅲ 我国普通法律立法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普通法律立法的基础规定见于宪法及立法法。
《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普通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Ⅳ 现代立法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
宪法是万法之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级的法律,是综合性地规定诸如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总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关系或事项的根本大法。其他所有法律、法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宪法作为立法依据或基础,或是不得同宪法或宪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离开了甚至背离了宪法的原则或精神,立法乃至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就必然会紊乱。
2、法治原则
经济上实行市场化,政治上实行法治化,是现代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着标志。而这两化都需要有法治来推动来保障。因而现代社会更为显着的标志,就在于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生活的法治化和法治生活的现代化。
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突出地体现为: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当有法的根据,立法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都依法运行,社会组织或成员以立法主体的身份进行活动,其行为应当以法为规范,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在立法需要遵循的法的根据中,宪法是最高规格的根据。坚持立法的法治原则,就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立法制度,为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为立法活动的进行,提供法的根据。特别要有关于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主体设置、立法运作程序、立法与政党、与政府、与司法的关系和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等方面的健全而具体的法律制度。
3、民主原则

立法应当遵循民主原则,其主要理由在于:首先,这是实现人民主权所必需。中国是人民主权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主的主体,国家活动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在立法中遵循民主原则,用立法的形式充分反映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成为立法的真实的主人,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其次,这也是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观规律所必需。要使所立的法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就要使人民成为立法的主人。要使所立的法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就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因为法要符合客观规律,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中介来实现,而人民群众正是实践的主体,让最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民群众成为立法的主人、参与立法,便能有效地反映客观规律。如果只由少数人闭门造法,这种法即使“很完备”,也难以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客观规律。再次,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也是对立法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立法职权、个人独断或不尽立法职守所必需。可见,中国立法应当遵循民主原则,是现代立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双重要求。
遵循立法的民主原则,也需要把民主原则的普遍性同中国国情吻合起来。首先需要从国情出发,健全较为完备的民主立法制度。在立法权限划分和立法权行使方面,既要注意保障全部立法权归于人民,又要注意在初级阶段由于人民的政治觉悟、文化水平、管理国家的能力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交通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尚不能由人民直接行使立法权,只能将立法权委托给人民代表或有关主体代为行使。其次,要根据国情,在观念和制度的结合上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中国是封建专制的遗毒极深的国家,过去没有民主传统,缺乏公民权利意识。因而在立法中遵循民主原则,应当注意以立法的形式反对封建特权和专制,不允许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侵犯人民的合法权益,特别要注意用立法肯定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三,在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方面,应当注意使立法面向社会公众,使公众能有效参与和监督立法。立法所反映的意志和利益应当客观,把各方面的矛盾、问题、意见都摆出来,多方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使立法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第四,也要注意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在立法的本质、内容和目的上,所立的法要反映经过集中的人民共同意志,即立法不是反映人民的所有意志,而是反映经过选择的有必要提升为国家意志的人民共同意志。在立法权方面,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其他法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在立法过程中,既要保障群众能有效地参与立法,也要加强专门机关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专门机关、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的作用。
4、科学原则
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问题,也就是实现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现代立法应当是科学活动。立法遵循科学原则,有助于提升立法质量和产生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规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在立法中避免或减少错误和失误,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所以现代国家一般都重视遵循立法的科学原则。中国有着悠久的成文法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但这种经验中的主要成分,是统治者运用立法的方式治国安邦维护家天下的经验,其中堪称科学立法的因素并不算突出。而且,在人治当道的情形下,即便有一些科学立法的经验、理论和知识,也难以受到重视,更难以使其上升到制度层面而在立法实践中得以贯彻。最近二十年来,关于立法的科学化问题,在有关立法学者的着述中已引为注意,但立法实践中对立法的科学化问题,殊少有人看重。这种状况不能不从负面严重影响到立法的质量,使大量的法律、法规难以成为良法,难以在生活中获取好的实效。转变这种状况,提升立法质量,更多地产生良法和更多地减少恶法、笨法,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亟待重视科学立法,亟待以制度的形式形成中国立法的科学原则。
立法遵循科学原则,首先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要把立法当科学看待,以科学的立法观念影响立法,消除似是而非贻误立法的所谓新潮观念和过时观念。构造立法蓝图,做出立法决策,采取立法措施,应当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对立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应当给予科学解答和理论总结。立法实践主要是摸索的实践、试验的实践而不是自觉的实践,立法经常付出沉重代价、高额学费,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第二,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要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主体设置和立法运行体制。整个立法制度应当合乎社会和立法发展规律,合乎国情和民情,合适、合理、完善。立法主体应当由高素质的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员组成。第三,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从方法说,立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注重理论指导相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变动性相结合,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中国特色和国际大势相结合。从策略说,要正确处理立法的超前、滞后和同步的关系;要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确定立法指标;要尽可能选择最佳的立法形式、内容和最佳的法案起草者;要顾及全局并做到全面、系统,同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先后顺序。从其他要求说,要注意各种法之间的纵向、横向关系的协调一致,法的内部结构的协调一致;要注意立法的可行性,所立的法要能为人接受,宽严适度易于为人遵守;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和消除立法中的混乱等弊病。

Ⅳ 法律人具备哪些特点

法律人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要有广博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深厚的法律知识素养包括三个层次:良好的法律理论素养;良好的部门法知识素养;熟练的法律实践经验。法律实践经验是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对具备的法律知识素养的检验,它是法律人法律知识素养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是,要有明辨审慎的法律判断能力。法律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事实和法律的两个方面的判断活动,就是运用法律判断事实,通过事实适用法律。法律实践作为正义之事,法律尤其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惟有如此,才能日渐接近正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

三是,要有理性严谨的法律思维技巧。法律的思维不同于日常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法律是理性严谨的逻辑,而日常生活思维则理性与情感并重。

四是,要有公正严明的法律道德操守。法律乃正义的化身,法学乃正义之学。法律人必须具有正义的品德、公平的心态、严明的操守,这是保证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这样的道德基础,法律就会成为不良利益主体为恶的工具。

五是,要有以人为本的法律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法律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法律的制度设计乃至程序展开都应当贯“人”的标准,而不是某些抽象的“概念”或者西方的“学说”;同时法律人也应当把“为了人的发现”和“一切为了人”的“现世”精神和最起码的人文关怀注入到自身的法律实践过程中,始终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重要的法律实践位置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与利益。

Ⅵ 基本法律由谁颁布

是由国务院颁布的
我也是的啊,分手已经一年了,但还是会经常想起他。

有时候会想,如果两个人没有分手该有多好,或者当时的自己处事成熟一些,是不是两个人就会是不同的结局。

可是,这个世界最确定的就是没有如果。开弓没有回头箭,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们都是很骄傲的人,都在这个地步了,怕是怎么也不会回头的。回头是不可能的,拧掉我的脑袋都不会回头的。毕竟刚闹矛盾的时候已经给了他台阶,也说了不想要分手。可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啊。甚至两个人都没有提分手,从开始至最后,一直冷处理,冷暴力,再不相见。

可能女孩子的天性比较喜欢幻想吧,幻想他还爱着自己,可能还会回头。但是理智一直告诫自己,一切的分手都是预谋已久,可能早就想要分手了,只是找了个契机提了出来,哦不,他没有提出来,还想要我逼我提出来,为什么坏人要由我来做呢?一个懦弱到分手都不敢提的人,还值得自己继续爱着吗。

其实,分手后也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期,毕竟是第一次谈恋爱,没有经验,不像他哦,经验丰富。一个向来冷静理智的泪点极高的天蝎都会在深夜痛哭。可是,那又怎样呢,他不会回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我现在不再是你偏爱的了。我现在无比的庆幸,在他面前没有流露出痛苦,保留了最后的尊严,既然分手不体面,就让我在你眼里走的体面一些吧。

你给我的伤害既定,已经发生的无法避免。我无数次希望可以回到过去,挽救两个人的结局,可是我最终没有超能力。之前说过两个人分手不希望你过得好,毕竟我是高冷傲娇的天蝎啊。刚分手时希望你不孕不育子孙满堂,后面感觉这样子有点恶毒哦,可是你真的伤害了我啊,应该也伤害了很多其他小姑娘吧。你是我的唯一,可是,我并不是你的唯一,二十几分之一吧,以后会更多,我在你的人生篇幅中只占了那么小的一部分,可是你却给了我那么大的伤害,让我一个高冷傲娇没心没肺的人抑郁了好久。所以,往后余生,希望你过得不好,不论事业,生活或其他。不要怪我恶毒哦,毕竟真正爱过你,又怎么能够容忍你过的比我好。

你再也找不到像我这么漂亮这么可爱的小仙女了啊。嗯,就是这样。

说来,我现在还在视奸你呢。天蝎喜欢视奸啊。我知道视奸也是一种感情投资,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啊。还是想要知道你过得怎么样,身边有没有其他小姐姐,有没有谈朋友,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朋友。从你的动态中推测你的蛛丝马迹。甚至奢望你可以回头找我,说爱我。之前想着我还年轻,30岁前结婚就好了,跟你分手后,才发现,其实我已经做好了和你结婚生小朋友过一辈子的打算。一辈子那么长,我想要你陪在我身边,抵抗世界的恶意,拥抱那么多的温暖。可是,你已经不要我了啊。只留我一个人在原地。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吧。没有爱情了,就好好工作吧。努力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立足,没有人可以依靠,就依靠自己吧,强大自身。

身边也有其他男孩子追我,可是我不喜欢他们,我只喜欢你。记得你之前说过,让别的女孩子放不下你,会有些得意。看,我成了被你攻略的一个,完全攻略。但我绝对不要成为你和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努力向前走吧,前方光明啊。

不希望你过的好啊,往事随风,再爱也不回头

Ⅶ 法律人应当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法律人”是立法、司法、用法,使法之精神薪火传承的“人”,这就要求他们除了专业素养之外,具备几个基本品质:独立思考的能力,合理怀疑的态度,维护正义的使命感。

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某比赛的致辞中说:“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大法官、大律师。”所谓“大法官”“大律师”“法学家”就是对法律人这一概念的粗线条描绘,但不管怎么描绘只能是粗线条的解释这三个字。

对于立法者,当在社会道德和法理之间寻找切合点,尊重历史,放眼发展,使法之功能延展到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对于司法者,如法官,则应秉承着正义的信念,保持客观、理性、真实的态度,使法律的正义与现实的公平相印证。

对于一般法律执业人员,例如律师,则应当在维护法律正义的前提下,追求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一言以蔽之,任何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基本行为准则均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7)基础立法人扩展阅读:

价值标准

坚守社会正义是法律人培养的本质要求。正义作为社会普遍的价值标准,不仅具有一般的社会意义。对于法律来说,正义往往被当作法律最高的或根本的价值,更是具有长久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通常的情况下,许多法学家们都倾向于以正义的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来对待和评价法的体系或法律制度,在他们眼里,法律是建立在正义基础之上的,是由正义才延伸出法律,反过来,法律又维护和促进着正义的实现。

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肯定地认为,正义与法律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的密切联系,如果将正义视为法律的内在生命力,而法律则使这种正义的生命力得以物化为可感知的生命肌体。

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政法院校必须把追求社会正义作为法律人培养的核心理念来对待,这不仅是一种法律专业主义的专业表现,不仅是一种正义守望者的职业要求,更是法律人所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精神信念。

因此,政法院校在教学工作中应切实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弘扬社会正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社会正义的价值与作用,、。

促使学生以社会正义为内在精神动力来推进学习,在众多学子走上工作岗位后,内化到他们在本职工作中将维护社会正义作为自己坚守的信念。

Ⅷ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开明宗义,指出它的立法意义和基础: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即(一)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二)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立法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在“消费者的权利”中又明确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等,在“经营者的义务”中也明确了经营者经营当诚实信用的一些具体义务,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中,更规定了经营者违反此原则的处罚措施。‍

Ⅸ 请问如何成为当代中国法律人

写这样的文字,是出于一种情绪:很多大名鼎鼎的法律圈内人,他们徒有其表,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名声和多富的金钱,他们沽名钓誉,他们更巧取豪夺。这些人,我可以列出一个名单来。但情绪归情绪,仔细思量,我觉得我也有必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思路,并同时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也有资格给好些人作导师了,给他们讲一讲如何作一个当代中国法律人。
做当代中国法律人,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这里的知识不仅仅包括法学知识,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的知识,甚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一些预见和判断。这样讲也许是空洞,但从法学这一块知识出发来观察,也可以从中看出当代中国法律人的知识要求。
我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些法律现象,但即使有历史上的法家学派,历朝也建立了各种各样法律制度,我国却应当被认为严重缺乏法治。中国历史上,法律只是统治的工具,而统治的依据是政治。政治其实是很肮脏很卑鄙的权力斗争和操弄,没有法治的政治更是如此。没有法治的开明政治也许会带来一时的社会进步,却最终会顺着政治的庸俗化腐败化而让社会整体丧失理性,最终导致朝代的更替和新朝代对以前法律制度的废除,又进入下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就形成了我国历史发展上的一个奇怪现象:我国虽然有很多年的人类文明文化,却始终没有留下多少严格意义的法律制度,当然就没有了法治。没有体现人类理性的法律制度遗产,相关的社会人际关系只留给了道德标准,只留下了所谓的儒家文人范式。
道德标准和文人范式是很主观的东西,更是体现个性的东西,其中没有了法治彰显的理性标准下的对错。即使某人的行事已经偏离理性理解的边际,却可以以个性偏好而得到合理解释。即使已经侵害了他人权利,却从道德伦理的同情感性得到不应当的纵容。社会大众要谴责他,他却在自己的圈子里得到欣赏与同情,于是社会就在这样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没有了整体的进步。从这点看,我国没有从农业社会走出来进入到工业社会,没有法治应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以上对我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律现象的认识,这些认识并不能够从中国文化本身出发就能够看个清楚,相反,是对照了现代西方法治知识,才得以进行合适的反思。于是就不得不转向深入到西方法治知识的研究。
中国传统法律现象虽然没有留下法治的根本性社会共识,但也有一些法律制度相当有价值,比如民事法律中的物的担保的典当制度,又比如刑事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制度。这些法律现象的存在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所在,这些法律现象的意义,可与信托法律制度之于英国法律传统的意义。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这些传统法律制度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和现代化改造,观念还在,但已经为立法忽视。
研究西方法治知识之前,还需要研究中国与西方法治的接触。从近代开端的施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为中用,到后来的体用之学,最终形成西法东渐的趋势,这是中国与西方法治交流的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处于这个历程的什么阶段呢?我很高兴也很不幸地告诉大家:代表理性之治的法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实现法治的趋势势不可挡!但是,在迈向光明前途的征程上,我们只是走过了第一个山头,到达了一个平台区,这时可以继续前进,也可能会后退,甚至可能因为出现政治丑恶与民众性不理性而又被打入下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说,我国当代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走向法治更高阶段的进步,还是因为政治丑恶或民众性不理性而出现历史往复?那么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不进行向法治方向的改革努力,即使改良政治,或驯服民众,出现历史往复是必然。
由于我国传统的法律基本不适应具有后发优势迅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我国不能从传统中寻找发展现代法治的制度资源。前面说的,就是做当代中国法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现实的相关知识。有了前述的知识基础,才会转向,转而研究西方法治。这就是我认为做当代法律人的第二个方面的要求:坚实的西方法治知识。西方法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现代西方国家实行的法律制度各各不同,但并不因为西方国家之间的不同而不能从中概括出法治的最基本知识。
法治首先是理性之治。理性应当是社会存在的最根本,任何东西,需要符合理性的要求。不符合理性的,那就是个人随意,个人任意,甚至暴力冲动,任何社会都应当尽力避免不理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根本,但经济活动必须以理性认识市场的需求供给变化,甚至市场的需求供给变化也以个体的理性经济活动为前提基础。政治活动以胜利为目的,但政治活动必须接受理性为其设定的规则底线,政治活动的不理性最终导致更加不理性的反对或反抗。人的其他活动应当遵守自由与个性的原则,这是人及人类得以发展的根本,但人的自由与个性的活动也得有一个边际,而且这个边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一个明显的体现就是人的权利边际的变化。一个人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一个集团的人不得损害另一集团的人的利益,这里集团的人的说法虽然是相对于个体来说,但这里的集团的人的利益却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基本上是政治解决,但如前所讲。政治解决这些利益时也需要有理性,当一个集团过度损害了另一集团的利益,得一时之逞或可,得永久的逞却根本不可能。
法治以理性之治的名义,成为社会的最高准则。法律成为社会一切主体的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根据法律对社会一切主体的一切活动进行评价,而且法律评价是最高和最终的评价。于是政党,政府,公司,社会团体,个体,他们的活动必须遵守法律,他们作出的活动一旦有人提出异议时,就需要接受法律的评价。政治人物,法官的行为也是如此。为了保障法律评价作为社会的最高准则的公信力,就需要司法独立并让法官作为有专业训练的人能够独立作出依法的判决。法治成为最高准则本身就包含了司法独立的内容,没有司法独立,就没有法治。
法治是理性之治,这样深层的结论运用于相反方向就是:法治不能成为非理性的治,随意的或暴力的治。这里的治包括权力集团的治,也包括个人的行事或判断。那么也可知,法治在个体理性,社会理性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够实现。个体有理性也许并不难,便现实中国的个体理性已经存在很多障碍,社会有理性却相当困难。一个政权建立的基础是否符合理性的要求,比如财产所有制,比如权力代表者的产生基础和程序,比如权力者的管理,又比如个体的理性活动能不能在这个社会中得到理性对待和评判,这些是体现和要求社会理性的地方。个体不能充分享有自由,不能行使权利的社会,权力者的产生并不遵循理性的社会,权力者的管理并不遵循分而治之相互制衡的社会,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理性社会。
法治有了理性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以理性建立符合理性要求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包括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概念这些元素。法治最终体现为建立在法律概念之上的法律规则。法律规则调整权利义务。这里讲一讲实体法律权利与形式法律权利。可以吹牛地说,这是我自己多年浸淫法学研习而产生总结一个法学知识认识。如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个权利应当普遍平等地为每一个人享有。言论自由是一个实体法律权利,这个实体法律权利在不同社会阶段有不同的边际范围,比如封建专制时期评论国王可能不是当时的言论自由的一部分,现代社会也有法律认为在公众场合宣扬宗教不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再比如政治人物的私生活这个问题,美国和法国的言论标准就不同。但平等地、普遍地享有相同的言论自由的这类形式法律权利的要求,比如法律上的平等、公开的权利,就是我所说的形式法律权利。这类形式法律权利只有实施程度的不同,而且很容易就考查出是否达到相关形式法律权利的要求。考查一个社会是否是法治社会,只要考察一下这类形式法律权利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一些深入研究法律的人都明白,法治在很大程度上,也有些人说在根本层次上,法治是形式法治。其实除了实体法律权利与形式法律权利这类并不为很多人知晓的提法之外,法学知识中有很多关于权利研究的划分和提法。比如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实体法权利与程序法权利,个人法律权利与团体法律权利。
江平前几天在北大的讲演中提到公法与私法的问题,公法权利与私法权利就是建立在公法私法的划分之上。这就需要有关公法与私法的相关知识。公法与私法是罗马法的提法,当时及之后的相当历史时期,法律的对象是国家与个人,不包括公司及社会团体之类人的集合,涉及国家权力的法律就是公法,只涉及个人权利或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就是私法。公法私法的划分就形成了分别适用于公法与私法的不同规则,比如公法关注国家权力对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上的作用,强调公法权力的行使应当得到规范,符合目的和程序。私法则强调意思自治,当事人之间平等。公法私法理论发展成熟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特别是德国与法国。但是英美的普通法系却没有公法私法的划分,他们没有这种理论上的划分,更强调法律的实证效用。现代社会,公法私法的理论划分又因为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的社会化联系而出现了问题。比如关于某个行业规范管理的法律,特别是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这很难纳入公法私法的划分。这就是关于公法与私法的知识,需要系统学习研究,如果不用心,也许读到法学博士也不能完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这几天贺卫方提出一个问题:逝者应不应当享有名誉权。那么按照贺卫方的提法,又可以分出逝者法律权利与活人法律权利。当然,如果逝者不享有法律权利,这个分类就不成立。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社会活动都以活着的人为中心,逝者只能是活人的活动受体,即支配对象,难道死还可以起来相对活动或反对?其实这种看法把人类动物化了,人类是有理性的,有规则的,逝者却可能通过规则以及社会的理性继续产生主动性的活动。比如遗嘱的执行,又比如著作法中对人去世后若干内的著作权保护。
我给这个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逝者应当享有名誉权。首先需要解决主体问题,以及实现这个权利的法律主体。赋予逝者有这个民事权利,但逝者已逝,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他如何主张?他通过他的继承人主张。一个未成年人,他的民事权利可以通过他的监护人主张。一个逝者,他的名誉权利也可通过他的继承人主张。如果没有继承人,则可由相关的享有了继承权利人的主张。这里可看出,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就很重要,几代人内可继承,继承人主张保护逝者名誉权,就需要证明这个继承关系。如果是法律规定的继承代数之外的人,我称为间接继承人,他们是否又可以主张保护逝者,这又是一个法律选择的问题。其次需要解决名誉权的范围问题,对于存续着的人来说,普通个人与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范围不同,自然人与法人的名誉权保护范围也不同。逝者的名誉权保护可能也需要为其确实不同的名誉权范围,以及区分逝者中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的不同名誉范围。
其实那些主张逝者应当没有名誉权的人,你只需要举示一个反证就可以说服他们:你们直接侮辱谩骂他等人离世的长辈大人即可验证出来,看他等人还能否坚持逝者没有名誉权。即使他等人无名誉至此,我想很多人也会出来路见不平。
当然,这里的应当享有名誉权利,与现实法律的权利保护是不同的。一个理论上的应当,一个就是现实的实际情况。一个法治不健全的社会,有些权利没有法律保护,或是法律保护不力。
前面这一段讲的法治本身的知识问题。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对一个西方国家的法治进行研究,还对多个西方国家的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才可能形成坚实的法治知识。这一眼望过去,可以用学海无涯来容易。但是也不要有畏难情绪,情绪都是不理性的,用心研究,成为某个法学部门的专家还是可行的。
具备这些知识之后,还要回过头来学习研究中国现行有行的法律。只有法学理论,没有对现行法律的研究,只能是空头高谈阔论。甚至有些所谓的法学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根本就没有结合任何一个相关的法律,他们的理论就更空头了。他们就只好说着一些原则性的套话,举一些隔空的孤例,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一番空洞的夸大和扭曲。这种夸大或扭曲很符合普通民众的口味和思维方式,赢得很多鼓掌当不奇怪。我国当代就有很多这两类的所谓法学家。
有了对我国传统法律知识的认识,有了我国西法东渐的知识,加上对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研究,加上对我国现行法律的研究,才可能具备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当然,在有这些知识准备的同时,也应当养成了相关的法学研究和思考方法。形成这样的知识和方法,也许已经很不容易,出来挑一挑那些没有这样储备的人的错误,可以手到擒来。
但是要做一个当代中国法律人,更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是践行,一个提升。
践行一是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具体事务的处理中。在践行中更需要尊重自己作为法律人的基本底线:自己懂法,遵守法律。懂法并不容易,需要动用法学理论,研究现行法律,知道其中的实体边际和形式程序。只有自己懂了,发出的声音才会不出错,并点出其中的具体关键。这里我特别强调具体关键,拒绝把一切问题都笼统地说成法律不健全,而应当指出在哪些地方如何不健全,又当如何健全。有一些人,自称为法律人,即使他自主认为具备了知识储备,却不知道自己不懂法律,或没有遵守法律。
那些不具备法律功底的人,即使他们成天讲依法办案,即使他们掌着权柄指示依法办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办理。于是依法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最流行的空头套话一个法律人,他的践行范围有大小,从参与案件到理论研究,从普法宣传到立法活动。在当代中国,法治还不完善,政治权力还没有纳入法律规则的理性,践行法治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政治斗争的方法。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一种斗争方法了,但我认为采取政治斗争的方法也要遵守法治精神为这些手段设定的底线。无论在什么范围活动,都应当践行法治。否则,他不配成为法律人。比如抢夺同行业务的律师就不能算作法律人。
提升主要指理论方面的,比如针对理论上的完善,针对现实问题的法律分析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就更难了。但事因能而可贵,能够作出一点提升成效,当可称为法学家。也许有人在现实中推动了法治的发展,但如果他们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他们的推动不是以法学知识的要求而进行,至少他们的立法就没有采用法学上的说服力。这是一个根本。其次也可以看到,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一时的推动可能会因为没有法学功底而错误,而成为将来的阻碍。
能够做出提升成果的人,当是法律人中的翘楚。讲正面人物,我列出三位我认为杰出的中国法律人,他们依次是史尚宽、王泽鉴、梁彗星。其他有几人可以归入下一个层次,有些人的层次就更低了,甚至有很大部分人应当被排除在法律人圈子之外,他们只是自己宣称为法律人而已!说了这么多的话,最后却是要告诫非法律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标志就是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技术的进步表现为专业的细分,不同专业的分工与合作。法治以理性的高度需要成为社会的最高准则,法治本身也是社会分工合作的一个范畴。如果你们不是法律人,虽然从法律上我不能要求你们KEEP

Ⅹ 如何理解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法律宣传也很重要

意思是:人大是基础,政府(包括公安局)、法院是关键,纪检、检察院是保障,宣传部、司法局也很重要。

热点内容
广东顺创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11-02 14:29:09 浏览:108
台湾同志婚姻法2017 发布:2024-11-02 13:44:51 浏览:127
初级经济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发布:2024-11-02 13:35:31 浏览:928
药师管理与法规历年真题 发布:2024-11-02 13:35:30 浏览:254
国歌法规定 发布:2024-11-02 13:14:54 浏览:850
2015年张翔民法 发布:2024-11-02 13:07:46 浏览:396
东奥中级经济法第二章 发布:2024-11-02 12:31:58 浏览:453
法治文化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4-11-02 12:03:19 浏览:333
2016期货法律法规重点 发布:2024-11-02 11:41:03 浏览:376
教育政策法规填空题 发布:2024-11-02 10:43:02 浏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