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

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

发布时间: 2022-05-15 23:33:20

⑴ 政界和学界,理论界有什么区别和不同

没有民主就没有良性改革 一切权力都不太可靠,改革的权力也一样不可靠。改革是全民的事。中国需要改革的民主化。 文/特约撰稿员 杨鹏 从不容置疑到被质疑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理论界的争论,表现在改革与保守之间,那么今天,中国理论界的争论,则主要围绕着"要什么样的改革"的问题展开。 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结束于1990年代中期,这是中央主导的普遍优惠的放权让利的改革,社会各阶层普遍得利。第二个阶段自1990年代中期到现在,是行政部门主导的"揽权推责"的改革。行政部门利益集团成为改革的主要获利者,社会其他阶层成为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国家政策重心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方向上来。但是,用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来搞经济建设,当时的领导人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和准备。所幸的是,安徽贫困的百姓们自己创出了包产到户的方法。邓小平肯定了安徽农村的改革,安徽经验逐渐被规范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被压抑和扭曲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农村经济剩余大量流入城市,为城市经济改革创造了基础。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以放权让利为方向的承包制激活了城市生产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这个时期的改革,是将由官僚控制的生产要素下放到了市场中,权力和利益由上向下流动。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成功,使"改革"这个概念渐渐演化成了"正确"的代名词,具有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内涵。 1990年代中期以前,对广大公众和知识分子群体来说,对"改革"的批评或质疑完全是可疑的、可恶的。它们不过是改革以前的利益集团对自己原有辉煌的自淫和对自己原有权势旁落的悲鸣。君子成人之美,个人要钱改善生活,国家要钱发展经济,不改革行吗?那些阴一句阳一句批评"改革"的家伙,整日琢磨坏人之事,他们能是好人吗? 有趣的是,近年来,批评"改革"的人似乎愈来愈多,声浪也愈来愈大,语气也愈来愈义正词严了,而且,似乎也愈来愈得到公众的呼应。网上充斥了"大学改革批判"、"医院改革批判"、"国有企业改革批判"、"改革弊端批判"这类的话语。"改革"这个金面菩萨脸上的金箔,似乎正被这些批判改革的人一点点抠下来,"改革"所包含的不容置疑的正确与辉煌,似乎开始暗淡下来。到了对改革进行改革的时候 然而,改革批判愈演愈烈,原因不是什么保守势力的回潮,确实是改革本身出了问题。细想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措施,似乎真有点"一手玩权,一手弄钱"的浓黑色彩。出台的许多改革政策似乎不再是普遍为了全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而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垄断权力以霸占垄断利润;不再是为了公民和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部门和个人的私利。例如,股市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股民利益,而是推卸政府责任,骗取千万股民钱财来承担国有企业的亏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就业和税收,而是为了让官僚们以权谋私抢夺企业资产,使成群的官商凭空致富。城市化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工商业者,而是为了低价抢夺农民的土地,以获取巨额土地差价。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入学门槛,让更多的人拥有受教育的公平机会,而是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多交钱,养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医疗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病人更低成本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而是加大了看病的成本,使巨额利润流入医疗管理部门和医院的口袋。似乎改革措施出台越多,百姓负担就越重。改革明显走上了一条"权财揽进来,责任推出去"的严重失衡之路。"改革"成了一些政府部门对社会公众利益进行合法剥夺的手段。 面对这些"改革"的效果,人们进行质疑和批判,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论批判者的出发点是对是错,改革批判成为一时风潮,它一定有民心的基础。而"天听自我民听",民心从来是公正的。我们不得不反省,改革咋地了?我们不得不思考,改革向何处去?改革已经不再是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要"效率与公平兼顾"这样轻松的政策选择。改革的进程已把我们逼到了整体制度的层面,我们不得不思考改革的制度性取向,不得不捡起这个看似空洞的老话题: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人越来越成熟了,大家知道要走市场经济之路,但也知道有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之分;大家知道要走依法治国之路,但也知道依法治国也有依恶法治国与依良法治国之分;大家知道要走改革之路,但也知道改革有邪恶的改革与公平的改革之分。一个依恶法治理的坏的市场经济,一个以邪恶的改革措施为趋向的改革,会把中国引向何方呢?也许,今天的中国,的确已经到了对改革进行反省和改革的时候了。 改革的权力也同样不可靠 在改革的第一阶段,无论是持左翼还是右翼观点,中国知识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站在体系内,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影响权力上层,他们都希望权力上层将他们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国家政策。而那时,无论是体系内的官员还是知识分子,大家多少都残存了理想主义精神,即便观点不同,似乎多是为国家利益而真诚地争论。思想观念似乎还有作用,知识界的观点与决策界的思考有较好的互动。 进入改革的第二阶段,官僚系统利益板块化独立化的趋向日趋突出,权力部门的利益因素而不是观念因素直接左右了改革。而且,随着社会阶层和集团分化,知识界也开始分化,过去那种多少有点纯真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争论失去了基础,理论界的争论背后开始有直接的利益集团的影子。观念成为利益的包装,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利益决定思想观念的断言再次显示出真理性。一些体系内权力资源和话语资源的控制者,成为改革的获利小集团,他们的利益趋向已成为改革所环绕的中心。如果我们还对"改革"这个概念抱有好感的话,我们只能说,近年来官僚系统的许多改革措施是"以改革反对改革,以改革否定改革"了。在这个过程中,无数高层体系内专家学者扮演了一种并不光彩的角色。 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意味着对社会放权让利。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政界和学界的上层成为改革的发动机,推进了良性的改革。进入改革的第二阶段,改革开始意味着收权抢利。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断言的是:官僚系统和与他们相配合的体系内专家学者已不再是良性改革的动力,而演变成了恶性改革的渊薮。垄断着改革权力的官僚和专家集团,已成为良性改革的障碍,他们以改革之名背叛了小平开创的放权让利的改革的传统。 事实再次教训我们,一切权力都不太可靠,改革的权力也一样不可靠。改革以前,我们相信领袖领导人民向前进,但我们吃了亏。我们明白了,伟大领袖再伟大,也跟我们一样是有缺陷的凡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会被权力、财富所诱惑。我们开始怀疑那种需要伟人再生来拯救我们命运的心态。改革以后,我们曾相信伟大的改革者能为我们设计出美好的未来,将国家改革到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方向,但现在,我们似乎又开始失望了。也许,我们已经知道没有任何个人能"为万世开天平",

⑵ 如何从“四个方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重在治理公权力,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约束,让它规范行使,让它受到监督。
“全面依法治国”有标志性意义
治国理念与方式的重大转变
“我们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而且是全面法治的转变。”谈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王公义认为,这是我们治国理念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他向记者谈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创造,因为从过去重视以政治手段治理管理社会,到这次以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是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他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以法治来治理社会取得重要进展,因为中国历史上虽然也讲过依法治国,但是都是人治下的法治,现在讲全面的法治,这是历史的很大进步。
全面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重点把握四个关键
如何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甄贞认为,可以从四个关键来理解和把握。首先是中国特色,因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成果,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我们党选择依法治国,实际上代表我们要走一条法治的治国之路。各个国家在治国的理念上选择依法治国是理念的一种进步,但是具体方式应该结合各国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所以,我们国家要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第二个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整个依法治国在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部署,实际上包括了公民的守法,国家的科学立法,政府的依法执政,司法的公正司法,再有就是加强法律监督,这五大任务实际上在推进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次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要从问题入手,要从解决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入手,使得依法治国更加深入。
依法治国重在治理公权力,这是需要把握的第三个关键。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约束,让它规范行使,让它受到监督。所以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重在治权。为了重在治权,我们既要强调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比如享有公权力的部门之间要互相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也要让老百姓的私权力对公权力形成制约和监督,治权应该是依法治国的根本。
最后一个关键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负有法律监督职责,而且《宪法》对国家的检察机关也是这样定位的,它是一个法律监督机关,对于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也是让依法治国之路更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
“四个全面”相互促进
重点打好依法治国之“基础”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的关系,王公义在访谈中谈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两个同时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前进,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如何认识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二者关系,他认为,它们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也是“四个全面”之魂,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这“四个全面”很难实现的。所以没有全面严格依法从严治党的话就不会有全面依法治国,当然没有全面依法治国也难以做到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相辅相成,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领导的核心是先锋队,中国能不能建设好关键在党,依法治国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底线最基本的要求,而治党一定比依法治国要求要高。
“中国的事儿要办好,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率先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话,中国的建设是很难办的。”王公义谈到。依法执政非常关键,从严治党才能保证依法执政。从严治党治好了,依法执政搞好了、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否则这是实现不了的。谈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他认为,依法治国、深化改革、从严治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动力、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支撑,如果没有全面的依法治国实现不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不可设想一个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秩序比较混乱的,那不是小康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个基础。 他们内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都是有影响和促进的。

⑶ 自己的思想里有哪些不符合法治思维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实,早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的要求。而在本次会议公报中,再一次强调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足以见得中央对其的重视。

法治思维就是以合法性为起点,通过法律来探讨公平正义为中心的逻辑推理过程,贯穿于法律实施的全过程。早在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谈过:“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目前,法治已经成为世界上现代国家的共识。不过,法治要成为社会的常态,就离不开法治思维的普及。

那么,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区别在哪里呢?简单比较,政治思维在于权衡利弊;经济思维就是付出与回报;道德思维偏重善恶理念;法律思维就是判断合法与非法的区别。不过,法治思维推及全社会,就让人心中拥有一个尺度,什么能做,什么不能逾越,在变化的社会中,给予人们更多的确定性的指导。

然而,我国的文化传统因素,依法治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可以说,在实现法治道路上,这是先天不足。新中国建国之后,从制定法律——普法阶段——法治理念——法治思维进行法治的实践,基本上沿着建设法治思维的路径上前行的。

有数据统计表明,我国有80%的法律都要依靠行政部门来实行。从历史来看,只要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法治思维就能从口头变为现实。当然,法治思维也是处理社会事务的“正激励”,刺激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只有如此,才能使法治良性循环得到普遍的认同,也能让法治思维成为常态。

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一些上访者只相信领导的能力,而不愿相信法律的力量。“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成为很多人口口相传的“法宝”。于是乎,他们就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让人奇怪的是,这样的方式竟屡试不爽。一些领导干部只有维稳思维,但忽略了法治思维。看似一时解决了问题,本质上还是“摁下葫芦浮起瓢”,本质上还是“鸵鸟心态”在作怪,导致矛盾越积越多。

处理类似的事件,不妨多一些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标准——法律。不过,意义绝不只是处理了个别事件本身,而是确立了一种依法、理性、文明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成为大众的习惯。

培育法治思维,并不简单,不仅仅是空泛地宣传和学习法律文件。不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让大众熟知。对于边界模糊的问题,法律明确厘清,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中,对于本地有利、道德上合理、政治上占理的问题,只要不符合法律规定,就应当“一票否决”。当然,在法治的框架内,也要争取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的微观事务上,法治思维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依法治国才能水到渠成。

可以畅想,对于社会,法治思维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而不是偶尔想起的时候,法治被大多数人所信仰,依法治国才能成为“新常态”。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让法治思维内化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心中,也绝非易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通过,接下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从点滴做起,积累法律的权威,让依法治国在生活中不再陌生。如此,法治思维才会转变为习惯的力量。

⑷ 请你谈谈对十七大报告中“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把依法执政确立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正确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之路,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律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要坚持抓好监督体系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要坚持深入持久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大力繁荣法学研究,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理论保障。

⑸ 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

1、首先是中国特色,因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成果,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我们党选择依法治国,实际上代表我们要走一条法治的治国之路。各个国家在治国的理念上选择依法治国是理念的一种进步,但是具体方式应该结合各国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所以,我们国家要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2、第二个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整个依法治国在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部署,实际上包括了公民的守法,国家的科学立法,政府的依法执政,司法的公正司法,再有就是加强法律监督,这五大任务实际上在推进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次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要从问题入手,要从解决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入手,使得依法治国更加深入。

3、第三个关键:依法治国重在治理公权力。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约束,让它规范行使,让它受到监督。所以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重在治权。为了重在治权,我们既要强调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比如享有公权力的部门之间要互相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也要让老百姓的私权力对公权力形成制约和监督,治权应该是依法治国的根本。

4、最后一个关键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负有法律监督职责,而且《宪法》对国家的检察机关也是这样定位的,它是一个法律监督机关,对於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也是让依法治国之路更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

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创造,因为从过去重视以政治手段治理管理社会,到这次以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是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他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以法治来治理社会取得重要进展,因为中国历史上虽然也讲过依法治国,但是都是人治下的法治,现在讲全面的法治,这是历史的很大进步。

⑹ 如何在四个全面的角度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意义

。依法治国重在治理公权力,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约束,让它规范行使,让它受到监督。
“全面依法治国”有标志性意义
治国理念与方式的重大转变
“我们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而且是全面法治的转变。”谈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王公义认为,这是我们治国理念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他向记者谈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创造,因为从过去重视以政治手段治理管理社会,到这次以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是中国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他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以法治来治理社会取得重要进展,因为中国历史上虽然也讲过依法治国,但是都是人治下的法治,现在讲全面的法治,这是历史的很大进步。
全面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重点把握四个关键
如何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甄贞认为,可以从四个关键来理解和把握。首先是中国特色,因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成果,也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我们党选择依法治国,实际上代表我们要走一条法治的治国之路。各个国家在治国的理念上选择依法治国是理念的一种进步,但是具体方式应该结合各国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所以,我们国家要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第二个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整个依法治国在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已经做了非常全面的部署,实际上包括了公民的守法,国家的科学立法,政府的依法执政,司法的公正司法,再有就是加强法律监督,这五大任务实际上在推进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次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是要从问题入手,要从解决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入手,使得依法治国更加深入。
依法治国重在治理公权力,这是需要把握的第三个关键。就是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它受约束,让它规范行使,让它受到监督。所以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重在治权。为了重在治权,我们既要强调权力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比如享有公权力的部门之间要互相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也要让老百姓的私权力对公权力形成制约和监督,治权应该是依法治国的根本。
最后一个关键体现为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负有法律监督职责,而且《宪法》对国家的检察机关也是这样定位的,它是一个法律监督机关,对于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也是让依法治国之路更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
“四个全面”相互促进
重点打好依法治国之“基础”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的关系,王公义在访谈中谈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两个同时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前进,小康社会才能实现。
如何认识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二者关系,他认为,它们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也是“四个全面”之魂,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这“四个全面”很难实现的。所以没有全面严格依法从严治党的话就不会有全面依法治国,当然没有全面依法治国也难以做到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相辅相成,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领导的核心是先锋队,中国能不能建设好关键在党,依法治国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底线最基本的要求,而治党一定比依法治国要求要高。
“中国的事儿要办好,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率先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话,中国的建设是很难办的。”王公义谈到。依法执政非常关键,从严治党才能保证依法执政。从严治党治好了,依法执政搞好了、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否则这是实现不了的。谈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他认为,依法治国、深化改革、从严治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本动力、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支撑,如果没有全面的依法治国实现不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不可设想一个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法治社会,是一个秩序比较混乱的,那不是小康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个基础。 他们内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都是有影响和促进的。

⑺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1)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2)减政放权,政府权力“瘦身”,职能定位更清晰;建立权力清单,清晰划定行政权力范围,激发市场活力;

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制度反腐迈出重要步伐,用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思维规范权力运行,清洁党的肌体,提升执政能力。

(3)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必须紧紧依靠法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

(7)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扩展阅读

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1)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2)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3)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必须通过依法执政的途径来实现。

⑻ 怎样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历史的深刻启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较好地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相反,一些国家陷入这样那样的“陷阱”,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门槛,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少国家没能解决好法治和人治的问题,没能跳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人治怪圈。从我们自己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既吃过破坏法治的苦头,也尝到了法治昌明的甜头。

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前,中国正经历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稳定的秩序,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维护公平的规则,在意见碰撞的观念世界坚守文明的底线,必须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只有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面依法治国是长远的战略谋划。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只有靠法治,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我们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民族复兴筹、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高扬起依法治国的旗帜。

(8)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扩展阅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丰富内涵,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奠定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三大基石”。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这三句话,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理论指导,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总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的最根本的东西。

二是构筑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五大支柱”。这就是形成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这个“4+1”组成的五大体系,涵盖了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法治运行与保障机制、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

三是设计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施工方案”。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治中国的新航标——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⑼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我们党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把依法执政确立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0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正确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之路,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律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要坚持抓好监督体系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要坚持深入持久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大力繁荣法学研究,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理论保障。
赞同3| 评论

⑽ 依法治国的基本作用

其作用是:依法治国之路,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司法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体现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双重职能优势,充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

热点内容
东奥中级经济法第二章 发布:2024-11-02 12:31:58 浏览:453
法治文化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4-11-02 12:03:19 浏览:333
2016期货法律法规重点 发布:2024-11-02 11:41:03 浏览:376
教育政策法规填空题 发布:2024-11-02 10:43:02 浏览:1
美女刑法视频 发布:2024-11-02 10:11:34 浏览:870
合同法探亲假 发布:2024-11-02 08:26:53 浏览:979
司法部疫情令 发布:2024-11-02 08:26:50 浏览:885
立法是谁做的 发布:2024-11-02 06:47:11 浏览:354
简述我国商法的渊源 发布:2024-11-02 06:32:02 浏览:948
按劳动法休息日加班12小时怎么算 发布:2024-11-02 06:21:00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