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转移支付立法对预算

转移支付立法对预算

发布时间: 2022-05-16 06:20:42

Ⅰ 关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方向

法律分析:促进转移支付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适应,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设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断强化转移支付管理,推动地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 三、下一步改革措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民生保障措施落实的有效手段。按照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要求,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结合全国人大有关决议和审计提出的整改要求,进一步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事权属性为遵循,将转移支付改革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衔接,同绩效评价、预算公开、问责机制等制度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转移支付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匹配,转移支付交叉重叠、退出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逐步形成一套定位清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转移支付体系和分配科学、使用规范、注重绩效、公开透明、监管严格的资金管理机制,更好发挥转移支付的职能作用,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Ⅱ 预算法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哪些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主要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间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主要形式有: (1)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这几部分是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不具有均等化功能。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在支付过程中按规范和均等化的原则进行,这是国际上通常称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3)专项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宏观政策目标,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的专项拨款,目前这些重点项目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但其核定并不规范,加之往往被层层截留和被挤占、挪用,其性质属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 (4)其他转移支付,包括上述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三奖一补”转移支付等,其性质属于专项转移支付,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均等化的性质。

Ⅲ 为什么要增加转移支付

作为《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落实,2015年2月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加快转移支付立法,尽快研究制定转移支付条例,条件成熟时推动上升为法律。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确立。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主体。但受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的影响,中国的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种类多、目标多元,均等化功能弱化;专项转移支付涉及领域过宽,分配使用不够科学;一些项目行政审批色彩较重等。

此次意见要求,按照“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分步实施”“合理划分事权,明确支出责任”等原则,形成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具体来讲,属于中央事权的,由中央全额承担支出责任,原则上应通过中央本级支出安排,由中央直接实施;随着中央委托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上收,应提高中央直接履行事权安排支出的比重,相应减少委托地方实施的专项转移支付。

属于中央地方共同事权的,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分担部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委托地方实施。

属于地方事权的,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中央主要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支持,少量的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事务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支持,以实现特定政策目标。

关于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意见强调要清理整合一般性转移支付,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加强一般性转移支付管理。

在清理整合方面,意见指出,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属于中央委托事权或中央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转列专项转移支付,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归并到均衡性转移支付,建立以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以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为补充并辅以少量体制结算补助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

2013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决算数为2.5万亿,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7.1%。2014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2.7万亿,占转移支付总额的58.2%。

对专项转移支付,意见提出,在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的同时,还要逐步改变以收定支专项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新设专项,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具体操作上,意见称,取消专项转移支付中政策到期、政策调整、绩效低下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项目。属于中央委托事权的项目,可由中央直接实施的,原则上调整列入中央本级支出。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确需保留的中央地方共同事权项目,以及少量的中央委托事权项目及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项目,要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对其中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项目予以整合,严格控制同一方向或领域的专项数量。

此前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漏洞较多、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地方配套压力较大,财政统筹能力较弱。意见强调,取消地方资金配套要求,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中央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地方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严格资金分配主体,明确部门职责,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非行政机关不得负责资金分配。

意见还要求,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转移支付,研究用税收优惠政策替代部分竞争性领域专项。对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探索实行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基金可以采取中央直接设立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中央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地方设立的方式;可以新设基金,也可以扶持已有的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基金。基金主要采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

中央基建投资专项是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要求,调整优化中央基建投资专项,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投入,规范安排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补助,逐步减少对地方的小、散投资补助。

Ⅳ 什么叫财政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转移支付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大都带有福利支出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等于把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故有的西方经济学家称其为负税收。

Ⅳ 一般性转移支付

法律分析: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不以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即政府或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下级政府,以增加其收入和购买力的费用。它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各国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不尽相同,主要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两种。

一般性转移支付又称体制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根据依法核定的下级政府标准财政需要额与财政支出额的差量以及各地区间在人口、资源、贫富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因素将其财政资金转作下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补助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一般性转移支付向社会公开应当细化到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向社会公开应当细化到地区和项目。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财政专户资金等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应当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部门预算、决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公开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款。各部门所属单位的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单位向社会公开。单位预算、决算应当公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单位预算、决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公开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公开到款。

Ⅵ 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转移转移支付立法

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构想
(一)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取向
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都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目前,中国不仅在形式上难以满足财政转移支付必须由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的要求,而且在转移支付的法治实体价值上,如正义、公正、民主、自由,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层次太低,制度的稳定性较差,法律规定缺乏权威性,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难以保证等,严重制约着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必须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转移支付立法。
(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原则
1 转移支付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强调公平。因为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是提供均等化服务,追求的是公平;转移支付的主体是政府,其主要职责就是创造有利于“市场创造竞争、企业创造效率、人民创造财富”的公平的环境;转移支付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宏观调控,调节不同阶层与区域收入的再分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支持,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本身需要公平;转移支付立法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其重要归宿就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缺乏公平的立法是无法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2 坚持“两个结合”的立法原则。“两个结合”是指转移支付立法要与我国现阶段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善相结合。前者要解决立法的针对性,以增强转移支付立法的整体效益;后者要解决立法的协调性,使转移支付立法在我国财政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与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转移支付立法的制度设计中,只有坚持“两个结合”的立法原则,才能有效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质量水平。
3 转移支付立法要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既要立足现在,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有微观的考虑,又要有宏观的把握;既要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成功经验,又要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规则的要求相结合。实行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增强转移支付立法的开放性、民主性与前瞻性,体现立法的导向性。
(三)健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
1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我国目前政府间职责存在“越位”与“缺位”的现象,导致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模糊不清,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此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职责范围。通常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的事权主要是履行中央政府职责,包括维护国家主权以及政权稳定,大型的、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运转的一般性社会公共服务,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等。地方政府的事权主要是履行地方政府职能和满足地区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机构运转的资金需要,发展地方教科文卫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以及其他不属于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事权。据此,对原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代管的事权支出应上划中央本级支出,对应由地方政府支出事权,中央政府不再安排专项拨款, 为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造条件。对于财权的划分,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即凡是对流动性生产要素的课税,具有再分配和经济稳定功能的税收归入中央税;对流动性弱的生产要素的课税,其较稳定的税收可归为地方税,受益税和使用费则可根据受益范围分属于各级政府。
2 逐步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首先,鉴于我国事权尚未真正分开,基础数据建立不足,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有限的收入支出型”公式。“有限”是指与均衡目标层次性相对应的对标准支出需求实行有限的测算,其均衡项目只能包括那些最基本的、最必要的服务项目,以后逐步扩大其均衡范围。其次,摒弃传统的基数法,选择更客观科学的因素法为计算基础。“因素法”有利于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客观公正性,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程度。这些因素应包括:人口因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自然因素(包括土地面积、地理位置气候、资源、交通运输等)、特殊因素(包括少数民族人口、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等)等。要注意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保证通过因素法的公式具有科学性。
3 归并现行种类繁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转移支付结构。依法简化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重新归并现有的几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建议在条件成熟时,依法取消体制补助、决算补助等非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形式,使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来实现。同时依法规范专项补助,改进专项拨款的分配办法,保证专项拨款的程序法定化,以提高专项拨款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益性,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体系
1 提高立法位阶,增强法律效力。首先,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应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修宪,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认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宪法地位。其次,建议由全国人大牵头,在争取政府支持的条件下,协调财政和各部门的关系,形成对政府转移的集中反映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管理机制,借此次《预算法》修改之机,将其写入《预算法》或《财政基本法》,待时机成熟时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单项法律。尽可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基本原则、资金来源、法定形式、核算标准、分配方法及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等,确保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预算法中得到完整、准确的体现,同时也要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总体数额和大致分配方向进行初步限定,以此将财政转移支付全程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效力,规范对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规范。
2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主体及其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于财政转移支付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坚持决策协调主体一元化。即将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协调主体限定在上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其他任何单位包括财政部的各个司都无权单独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做出决策。决策主体的一元化有利于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权责一体化。第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门审批机构,专门负责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申请和决策的审批,并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审批主体与决策协调主体的分离,有利于财政转移支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接受方。规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接受主体必须是为正当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而依法接受和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各级政府,它们有义务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或审批机关确定的用途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并在使用中随时接受法定机构的监督检查。
3 尽快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配套法律和程序。首先,尽快整合现行法律制度,修改现行法中有关财政转移支付的不适当内容,尽快修订《预算法》,或通过制定《政府事权划分法》、《财政收支划分法》、《税收基本法》等法律规范,以构成完整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通过配套法律建设,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其次,进一步明确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程序,包括决策程序、预算程序、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权利救济程序和责任追究程序。坚持决策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确保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和投向以及测算标准和依据的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审批程序公开透明,将审批作为实现和确保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实现的手段,实现审批程序的科学化和效率化;通过立法确认监督程序、权利救济程序和责任追究程序,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Ⅶ 转移支付和转移支出的区别

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
转移性支出(transferexpenditure),购买性支出的对称。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支出分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政府的转移支付
大都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农产品价格补贴也是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于政府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把国家的财政收入还给个人,所以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负税收。通常在经济萧条时,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政府拨付的社会福利支出也必然增加。这样通过增强购买力,提高社会总体需求,从而抑制或缓解萧条。当经济中出现过度需求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转移支付量,抑制总需求水平的升高。
企业的转移支付
通常是指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赠款或捐款,以及非企业雇员的人身伤害赔偿等等。转移支付在客观上缩小了收入差距,对保持总需求水平稳定,减轻总需求摆动的幅度和强度,稳定社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以及一些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社保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支出,一方面是出于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还可以运用社会保障调节经济的运行。
(2)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弥补私人保险市场存在的种种局限。
(3)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运筹资金的方式各有特色,共同的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保障项目名目繁多;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4)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
2.中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1)养老保险。为了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6月)、《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3月),于1997年7月又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方案,于是奠定了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
(2)失业保险。1999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创立了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
(3)医疗保险。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从而创建了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3.中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1)工伤保险。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2)生育保险。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发《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该办法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
(3)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包括: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补贴;农村"五保户"救济;灾民救济以及具体社会福利项目。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
总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还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要求。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问题;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财政补贴
1.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在现行财政科目中名之曰"政策性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除了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外,政府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财政贴息,还有税收支出实际上也是一种财政补贴形式。
2.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
(1)对财政补贴经济影响机理的分析可从以下这四方面着手: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
(2)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排挤效应";对出口贸易和外资财政补贴的效应;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3.中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
(1)存在的问题: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长期的补贴使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人为地加剧了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2)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补贴的支出效益: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必须从制度上创新入手;改革补贴方式,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
税收支出
1.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的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2.税收支出的形式
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3.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税收支出预算控制采取的方式:综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实践,尽管做法不一,但仍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Ⅷ 转移支付制度

法律分析: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

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六条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第七条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Ⅸ 转移支付制度和分级预算体制谁能解释下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以实现纵向和横向平衡的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横向转移以及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交错的混合模式。
分级预算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1994年,我国从本国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分级预算体制,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初步形成有中国特
色的多级预算体制。综观各国实践,分级预算体制的内涵包含以下几点:
①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在分级预算体制下,国会只审批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由本级立法机关审批。各级地方预算经常收人由本级税收。
本级服务性收人和中央补助组成,收不抵支时,允许发行地方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自求平衡。
②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在分级预算体制下,各级政府职责分工明确,
各级预算重点层次分明。中央预算除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外,
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为主,地方预算以文教、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主。
③收人划分实行分税制。税收划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按税种划分,各级预算都有本级的主体税种。大宗收入的税种,如所得税归中央;收人弹性小的税种,如销售税,财产税归地方。二是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配,并通过中央的基础税率限制地方税率。三是分成或共享制,对同一税种按一定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共享。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分税。
分管与分征相结合。
④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包括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纵向调节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分为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横向调节是地区间互助式调节,不通过中央预算。
⑤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但集权和分权关系及其相应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调整。
从分级预算体制的内涵可以看出,分级预算体制有三个特点: A.规范化和法律化, B.长期相对稳定, C.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2.简述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热点内容
美女刑法视频 发布:2024-11-02 10:11:34 浏览:870
合同法探亲假 发布:2024-11-02 08:26:53 浏览:979
司法部疫情令 发布:2024-11-02 08:26:50 浏览:885
立法是谁做的 发布:2024-11-02 06:47:11 浏览:354
简述我国商法的渊源 发布:2024-11-02 06:32:02 浏览:948
按劳动法休息日加班12小时怎么算 发布:2024-11-02 06:21:00 浏览:375
初级法院徇私 发布:2024-11-02 06:11:20 浏览:83
城建科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2 05:50:29 浏览:601
寻法律顾问上海 发布:2024-11-02 05:46:10 浏览:696
劳动法旷工的解释 发布:2024-11-02 05:41:56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