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母系
1. 请问道教不是张道陵创立的吗,为什么说老子是道教始祖呢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阐述了“道”,其所著的《道德经》更是道教主要经典,所以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道教于中国上古母系氏族开始出现,在演变过程中综合纳入多源的巫史文化、鬼神信仰、民俗传统、方技术数,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和理论支柱并囊括易学、儒家、墨家、道家、中医、阴阳、神仙诸子百家学说中的修炼思想、功夫境界、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
道教初步形成于上古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年)时期,正式建立于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陵(34年—156年)立教,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
2. 道德经的真解是什么真的是宇宙的本源解释吗
道德经的真意至今众说纷纭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还是自己常读常思考,得出自己的道理来吧 这种意义难明的书参照《金刚经》和《楞伽经》来对照应该比较好
3. 姓氏文化起源于什么年代,有什么规律和由来
《道德经》有云,“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论述的“名人”(命名之人)的难处。
所谓姓氏,姓为阴,代表母亲,氏为阳,代表父亲,我们说一个人的姓氏,主要就是表明他的母亲是什么部族的,他的父亲来自什么部族。
这个跟西方姓名很多也包括父母来源,甚至还包括地名来源,祖先来源基本是一个意思。
一般每个人都应该有“小名”,也应该有“大名”,比如,诸葛亮就是“氏”为“诸葛”,“名”为“亮”,“字”为“孔明”,按现在的称呼,他的大名应该叫“诸葛孔明”,小名叫“亮亮”,又比如,汉高祖大名(字)叫“刘邦”,小名(名)叫“刘季”,按现在的称呼就是“刘三娃儿”,再如,汉武帝刘彻,他的氏为“刘”,“名”为“彘”,字为“彻”,按现在的称呼,他的大名叫“刘彻”,小名叫“小猪儿”,都是非常接地气的称呼。
这其中比较大的变数是来自于近代西方的文化入侵,为了学习西方我们认为比较简洁的风格,我们对的名字区分重要性逐渐混同,到现在基本混用了。
但这只是学习的平民化的称呼,对于西方的贵族姓名的称呼复杂程度恐怕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们当时对外文半知半解,匆忙进行文化融合的结果,却也是歪打正着,走向文化简约化的步调了。
4.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因此圣人治 世,便淡其心志,让其吃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志,强健其身体健康生活。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聪以便不会胡来,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如此无为无欲发展。
单看老子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段话仿佛老子的意图就是使人民愚昧无知的愚民统治,很容易被人误解。要是整篇联系起来看呢?情况截然相反,这是一段典型的“无为而制”的经典论述。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
而萧何提前拿走了秦国的法典,他要认真研究秦国的法律,以便决定今后的治国方略。
秦国的法律:完善到每亩田地要施多少肥、下多少种子;严酷到饲养耕牛的人,耕牛腰围减少一寸打多少皮鞭,都有严格规定。法律如此细致苛刻,人民有如惊弓之鸟,稍不留神就会遭到灭顶之灾。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就全部都是犯人,人民连生存都成问题了,爱国从何谈起?
萧何最终采用了黄老“无为而制”的治国方略,短短七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老子的这套“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非常重大。
而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崇尚贤人必然会尊崇某一种思想观点,那么持另一种观点的人就会被反对、甚至被镇压,这样社会就会出现争执。同时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会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贵重稀世珍宝造就了无数虚高无用之物,社会各个阶层欺骗之风盛行,贫富差距加大,以致人们互相抢购、欺骗、争夺、抢掠、盗窃等等。
可欲之物有着巨大诱惑力,而大多数人的意志无法之抗衡。金钱、色欲、毒品、赌博等等这些欲望几乎乱了所有人的心。欲望只有得到满足,人心才会安定,然而社会太崇尚奢华的话,中下层人民欲望难以满足的时候,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人的内心本来就有着无限的志向、无尽的欲望。如果人人都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志向,那么急功近利的人就会大大增多,欺诈、巧取豪夺、吹牛拍马成为常态,浪费地球有限资源,社会不公、动乱等等就会频繁发生。
所以圣人的治理,就是要让人们对欲望有正确认识。以使人们摆脱欲望的控制:
虚其心,实其腹。使人们能够虚心的听劝,剔除内心的杂念、邪欲,认识自身的愚蠢,以及欲望带来的危害等等。而且要让社会的每个人都吃的上饭、都吃的饱肚子。
弱其志,强其骨。劝戒人们,使人们的志向不再好高骛远,而是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同时要让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强健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事业的本钱。
知识、欲望、智谋都是双刃剑。它们都可以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但违背社会客观规律的滥用知识和智谋、以及不加节制的欲望都会断掉人类的未来。
所以圣人要永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显(无知),经常使人们彻底远离无法摆脱的欲望诱惑,同时使那些耍计谋的人不敢胡作非为,造就公平社会。那么社会就会回到质朴纯厚的状态。
只要做事了解人性,不违背客观规律,不恣意妄为,天下就能大治。
5.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什么核心思想
老子是母系文化,
以弱胜强。
逻辑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 老子的父亲是谁
上古文献没有老子父亲的记载,唐朝皇帝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度,让人把老子改姓李,将老耳改成李耳,又虚构其父亲的名字为李乾。我们只能用老子的出生地来推测其父亲是哪里人。
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阳,子是爵位,也是一种尊称,相当于图书馆长一类。
历史上出现过三个老子,一个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预测周将亡国的老子,一个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另一个是孔丘去拜见的老子。因为周代官职是世袭制,老耳的堂叔任周太史,人称老子,也就是老馆长的意思。他没有子嗣,由老耳接替,仍称老子。后来老耳离开周王室,过了约半个世纪,老耳的远房堂侄老聃袭任周太史,仍称为老子,孔丘拜见的就是他。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655-652年间,为周惠王时期,出生地为陈国苦县厉乡。
有关老子的出生地,有人说是楚国,有人说是陈国,争的很厉害,其实都不算错,只是因为大家没有弄清楚其背景。
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建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城关一代。境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辖境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陈国是个小国,在周襄王时期被楚国灭掉,后来楚国国君觉得陈国对其构不成危害,又把陈国国君立了起来。陈国国君有点得意,不免猖狂,楚国又把它给灭了。就这样生活在陈国的人,一会儿是楚国人,一会儿是陈国人。
7. 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基本同时在世,这是蹊跷吗三人谁贡献大
一个维度的原因,轴心时代出现的人物在同一地球纬度附近,这块区域的农业发达,能够养得起大量闲人,这其中足够产生个别顶级的智者。
圣贤怎么可以排位。老子是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道教没关系。《道德经》以先秦母系社会累积出来的思想,天下为母。而《周易》天下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运,不同《连山易》《归藏易》以“坤卦”起。佛陀释迦摩尼,从国王到平民,在思想意识上跨度空间最大。传到中国的今天,早就是以大乘明法为主。真要排,王阳明才是古今第一完人。
老子是继承者,发扬者,之前还有真正的东方智者,真正的大神,伏羲女娲,黄帝炎帝,从上古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后就已有思想文化传承…而上古时期所有精华和著作都被老子所继承并发扬光大。被后人尊称“道家思想”,这也是上古时期我们老祖先的智慧,上古时期世界上曾有过灿烂的四大文明,而我们中华文明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请问,全世界除了东方?还有第二个古明文明存在于世的吗?
8. 三千年前,中国为母系社会之後才是父系社会母权从老子中反映,孔子反映父权
不对,母系社会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了,自从农耕出现时就开始由母系转为父系,老子的学说并没有反映母权,孔子强调纲常礼教 ,和父权也没多大关系,儒家思想和父系社会的关系就像一个房子和房子下的土地,社会是什么样的不是一个学说能改得了的。孔学出现在母系社会就为母系社会服务,出现在父系社会就为父系社会服务。还有,我觉得,现在世界处于转型期,正在从父系转为两性平衡,时代在进步!
9. 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争论的重点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对老子哲学体系的“道"不同的理解。争论的双方各有充分的论据,一度相持不下,至今也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对此任继愈先生说的较为中肯,他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把老子的思想说过了头,超出了老子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应当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考察,看它在当时的思想斗争中处在什么地位,通过其社会历史作用来评判老子哲学的地位和性质"。直言之,也就是要历史地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因为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
究竟应该怎样判断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还是让我们把老子的哲学思想放在春秋末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考察、研究、判断吧!
一、 春秋末期的社会变革和“周"人统治思想的变化
意识形态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周人取代殷政权以前,是大邦殷下面的一个小邦。由于周文王施行裕民政策,让农家有些积蓄,进而对劳动发生兴趣。自那时候起封建制度在周国已经开始萌芽,逐渐形成了一些原始的封建社会制度。武王克殷以后,按照周国的土地法分给阵上起义的殷奴隶耕地,并开始分封诸候。到了昭王、穆王以后,工商业逐渐发展,私田数量不断扩大,公田制的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代替。随后,封建社会制度逐步推广到广大地区,经济基础的改变引起了统治思想的变化。
1、“遵天"与“反天"的斗争。
“下帝”与“上帝"的“遵天论"本来是殷人的发明创造。殷人从盘庚以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种族奴隶制王国,由殷族人统治,奴隶生产,殷族人享受。在股族人统治层中,“国王”是国家的至高无上者,在下界来说就是下帝。“帝”字像花蒂形状,由花蒂而得果实,果实中又孕育着无数的花蒂,延绵不绝,象征着殷人的统治权永保长久。既然有了“下帝”就不能没有“上帝”。殷族人为使他们的统治长久,在意识形态上就抬出了“上帝”这一至上神,“下帝”就是“上帝”的儿子,即所谓“天子”。做儿子的一切都要依照父亲的命令行事,所以“国王”就要依照上天的意志行事。担任“国王”与“天神”之间联系任务的就是卡、史、巫、祝等文化官员。这些巫史官员的势力也很大,得由殷族中王族系统的人担任。凡国家政事,都要取得他们的同意,否则即使其他统治者同意了也办不成。所以,殷族人中的卡、史、巫、祝等文化官员更了解抬出“天神上帝”的内幕。当周人继续抬出“天神上帝"欺骗他们时说:”我小邦周并非敢取代大殷国的统治,实乃是上天的意志,由于上天的命令,我小邦周才敢取而代之的"(《周书.多士》)。殷人中有学问的人便反驳说什么“天神上帝",组成世界的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殷人从反抗周人对他们的压迫中首次提出了朴素唯物论的真理。这些未经孟子加以神秘化之前的五行说,只是说明宇宙万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原素生成繁殖的。周人从奴隶敢于反抗的态度和殷族文化中已经发现上天并非真的有什么戚力,周人的统治层中虽不相信“天神"这一假面具,但仍要维持住不敢揭开。而被奴役的人们在阶级斗争实践的教育中,从怀疑到责难“天神",展开了“遵天"与“反天"的斗争。在周代"遵天"与"反天"的斗争中被奴役人们的阶级觉悟开始觉醒,奴隶们的反抗事件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之际便暴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狠狠打击了当时各诸候国的奴隶制统治,私有土地和工商业新兴势力日益发展。
2、春秋末期社会的冲击,周人继承殷人的"德治"办法,也日益趋向动摇局面。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百官,不顾德行,私自经营工商业,只顾捞钱,激起被奴役人们的愤怒。随着奴隶们的暴动和逃亡日益增多,统治者对"德治"的要求愈加迫切。统治者对"德治"的加强并不是真正施德于民,而是为了不激起奴隶的反抗和逃亡。但是,新兴势力和被版役的人们早已知道统治者加强“德治"是为了把他们纳入旧的圈子,听任贵族们的剥削压迫,而他们所渴求的是推倒氏族统治,争取和贵族们的一样的平等合法地位。所以,不论统治者怎样加强"德治"已无济于事,导致天神上帝的统治地位更加动摇。
3、春秋末期的社会变革,致使周人继承殷人的"礼治"也发生了动摇。种族奴隶制王朝的群臣,本来对国君必恭必敬,谨慎从事。由于社会的冲击,这些所谓的君子们,显示了对"礼"的轻蔑,不但置群臣之礼于不顾,而且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使被奴役的人们忍受不了过重的剥削和压迫。稍有眼光的人士和新兴势力主张舍弃"礼治"走向"法治",又遭到贵族们的反对。于是,又展开了"礼治"与"法治"的斗争。
4、社会的激变引起分化,奴隶主贵族统治走向崩溃。有的贵族走向没落,有的向新兴势力发展。血缘的宗族关系已无法维系,致使"孝"的思想也发生了动摇,以就事论事取代忠孝的思想开始抬头。
二、 春秋末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老子哲学的产生
春秋末期是由氏族奴隶制王国向封建制王国的转型期。由于社会的激变分化,由原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诗经.小雅北山》),变为"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人民,汝复夺之"(《诗经.大雅瞻仰》)。工商业原来是氏族奴隶主独家经营为王族服务的,由于负责管理工商业的"工奴"和"商奴"私自经营工商业而发财成了新兴的工商业主。周族的贵族看到新势力的成长,有的哀叹走向没落,有的加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限制人民的私有权利,加剧了阶级矛盾,逐渐启发了被奴役者们的觉醒,激发了他们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变革。当时,社会变化最大而且促成整个社会变革的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主所有的土地,变为新兴地主所有,大量解放了的农奴上升为自由农民,部分奴隶主下降为自耕农。解放了大批生产力,暂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应进步。天体运行的推算,和人体自然功能的生老病死等奥秘逐步被揭开。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周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迫使学术下移,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逐渐下移为民间兴师讲学,出现了许多学派,促进了文化的活跃,使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阶层从原来的阶级身分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中国最初的知识分子队伍。人文思潮的兴起,对夏南周三代以来的巫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促使对原始宗教文化进行理性的再认识,拓展了哲学的层次,引发了春秋时期的哲学突破。
老子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是史官世家的后裔,自幼好读,学识渊博,大约在公元前550年前周灵王后期,也就是在孔子出生前后,任周王朝守藏室史(《史记.老子传》)。当时各诸候国逐渐强大,表面上听命于周王室,实际上由齐、秦、晋、楚、吴等国称霸,周王室把握政权的诸公卿士也结党营私争夺王朝的权利,致使周王室衰微。老子看不惯这些明争暗斗的行为,无意中得罪了掌权的甘简公,被兔去了史官职。
公元前530年,甘简公已死,甘平公继位。甘成公、甘章公从形式上把老子看作是甘筒公的对立面,又把老子召回周守藏室(《左传.昭公十二年》)。老子在任守藏室史期间,掌管典籍史册,熟悉夏商周社会变革的历史和古代帝王的立身处事的经验,又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政治事变和被罢官以后游鲁颠沛,见识更多了,思想也更成熟深沉了。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又因子丐之党与王子朝争夺王位,王子朝带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老子蒙受了失职之责,又丢了守藏室史之职。老子生活在变革动乱社会现实中,历经坎坷,后来被迫隐居,探求天道。
老子任守藏室史工作,给了他极好的学习机会,对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尚书》。这本书里记载着从尧到周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和文诰,其中渗透着上述各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尚书?大禹漠》记载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有私心是很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的,人们只有精诚专一,把握中正之道,才能够处理好人生,治理好社会),可能对老子影响最深刻。老子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都有两个方面,它们也都在不停地变化转换着,人们怎么能把握住他们呢?人们往往认识这一点,忽略了另一点,讲的道理再多,也只是在某一点上有些体会,这岂不是"道心惟微”、道心难明吗?现在有办法了,就要是"允执厥中",把握中正之道,破除偏执,防止片面,就可以认识无穷的宇宙。他把这个方法归纳为八个字:“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5章)。老子在隐居期间,把对现行社会制席的批判和救世方略略的思考逐步升华为对宇宙生成本原问题的探讨。从《帝王世纪》中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就是用把握中正之道的办法来管理天下。在春秋末期对巫史传统文化的理性再认识中,老子认为"礼教"的产生是社会和人生堕落的结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祸乱之首也”(《道德经》38章)。进而把母系氏族原始宗教文化沿着理性认识的路子上升到哲学的层次,提出“道”的范畴,建立了一整套宇宙本原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
三、 老子哲学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和糟柏于一体,而又水乳交融的统一体。老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是中国文化成熟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宇宙本原学说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补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不仅其余的诸子百家学派所不能比拟,而且与完全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的儒家学派不同,但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1、 老子的宇宙本原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早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老子看到周王朝的统治日衰,为探索新的治世方法,从自然现象的变化探索宇宙本原,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在商周之际,我们的祖先从日常生活中已经找出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五种元素,作为宇宙万物生成本原的思想。老子又吸收了伯阳甫的阴阳说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负阴抱阳"的统一体,也就是古代人常说的混元气,混元气之中同样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统一,产生出新的物质。“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伯阳甫说:"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对老子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老子从天文历法的推移,考察天体运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经》25章)的运动规律,是天地运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规律的"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主宰着宇宙万物不失其序地生长变化。"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曰道"(《道德经》25章)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在春秋末期天神上帝占统治主导地位,周王朝的统治层不敢公开揭露这个骗局的情况下,大胆地坚持无神论,公然否定天神上帝的存在,并且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提出以"道"为范畴的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天神上帝"创造宇宙的神学公开地下了挑战书。老子认为"道"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东西,是宇宙的本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论述出来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动摇了天命观,就必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过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认识论上的意义。
在春秋末期社会阶级矛盾深化的实践中,老子的宇宙原本论动摇了天命观,对启发被奴役和剥削压迫人们的阶级觉悟,诱发他们的反抗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周王朝的统治是个重大的致命打击。以致于以后的历代农民起义变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无不与老子的道学理论影响有关。老子并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德治"与"礼治"的虚伪性,说:上古有德之人口不言德,近人无德而口不离德,一语道破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提倡"德治"的虚伪目的,是为了拢络劳动人民纳入他们的剥削奴役的圈子里,听任他们的剥削奴役。近而揭露仁义礼治的内涵,"大道废,在仁义"(《道德经》1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祸乱之首也"(《道德经38章》)。孔子则认为世风之所以日下,是因为人们淡忘了古时候的礼仪。如果把周初繁荣的礼仪恢复起来,世界就可以回到周初的兴盛了。于是他千里迢迢到毫州问礼于老子。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巳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就因为那些周礼不管用了,才有今天的衰败,也就因为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才把国家闹到这个地步。
2、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根本存在的运动实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宇宙本体虽然无形、无声、无名,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所把握。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38章)。在2500多年前,自然科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老子通过观察天象和考察天体运行的规律,肯定了宇宙本原的客观实在性,并且断言:"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21章)。老子说,我怎么知道万物始初的所以然呢?就是根据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始"(《道德经》21章)的运动规律,断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老子的预言,"地球和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自然辩证法》第12页)。老子是一位非常敏锐深邃的思想家,他并不满足于“宇宙是物质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上帝创造”的飞跃性的认识,进而探索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问题。在当E时根本没有生物学、细胞学等自然科学很不发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老子天才地预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40章)此“无”并非“纯无"、"空无",而是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到有的进化思想和辩证思维的认识。"谷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牡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名存,用之不勤。"(《道德经》6章)老子所说的谷神可能是阴阳对立的元气,内涵着创生万物始基,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老子以数字的方式表述了宇宙万物逐渐生成的过程。恩格斯说:"拉普拉斯以一种至今还没有人超过的方式详细地证明了,一个太阳系如何从一个单独的气团中发展起来;以后的科学愈来愈证实了他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第17页),老子所说的“道生一”可能是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其上不洁,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14章)在一定条件下分为天地,天地之气均匀调和逐渐生万物。"人也是由分化产生出来的"。老子说,我怎么能知道天地没有生成以前的情况呢?"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14章),只能根据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驾驭现实存在的宇宙万物。
3、老子在探索宇宙是如何生成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因为除了运动和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矛盾论)"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自然辩证法》24页),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有名万物之始,元名万物之母。首先把"道"看作是抽象的物质概念,并且指出: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的。老子认为"道"虽幼小,不可见,但它像是万物的宗主,是支配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所需要依赖的力量,"道"是能够从纷繁的现象里面掌握统一的关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道德经》4章),把对立面都统一起来了。老子认识到对立面的现象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以统一道理掌握错综复杂的对立事物,"湛兮似或存"(《道德经》4章),这些隐隐约约的道理,好像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我不知道"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像帝之先",好像是上帝的老祖先。老子以渺视的口气,提出了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把抽象的物质概念和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道"看作是客观实际存在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反映。因为“头脑里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自然辩证法》18页),老子在探索宇宙是如何逐渐生成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性,在事物的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各自的对立面又是相辅相成的,经常互相转化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这就揭示了辩证法的重要原则,追溯到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接触到哲学的根本问题。恩格斯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终级原因,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自然辩证法》209页),老子并且把事物相互作用的终极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道德经》40章),是老子对物质运动形式的总概括。
4、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规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法则的统一,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是宇宙存在的运动实体,也暗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是主客观的统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定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没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质的同义语,"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老子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认识了矛盾的对立和相辅相成的转化。老子承认发展,他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凡是在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基础上所有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但是老子把"道"与物质实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联系在一起,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把"道"的属性和"道"的作用两个不同的概念混同起一使用,可能是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也可能是认为物质及其运动的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他认识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但不曾看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了相反相成的矛盾对立转化,但不曾认识到矛盾转化的相对性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特别是老子以天道推论人道,否定了人类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贬低了人的创造性和斗争性,不曾看到根据事物矛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不曾看到根据事物矛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即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 ,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片面地以"柔胜刚"、"曲则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40章)的局部真理当作普遍规律和"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26章),导致回避斗争,及其社会发展观的循环论等,都带有形而上学的因素,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不彻底性的表现。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
10. 据说老子的出生很特别,有无完整故事
老子出生的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的历史考证
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有关他的平生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
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已然搞不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物,算是“以疑传疑”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的仕途之路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年后,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当时等级森严,除武王可伏几而座外,朝臣们只能无依无靠地席地而坐。然而,老子却被特封为“柱下吏”,可依柱而坐,记录政事。
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
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虞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
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显赫的人物。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老子为道教教主。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天教主一场大战,酣战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少顷,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三个道人,俱各霞光万道、鹤发童颜,将通天教主团团围住,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逃。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故事。后人有诗赞曰: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无人知晓,因其留下的《道德经》太过玄妙,后世众人景仰之余,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遂将老子捧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以神话的方式描述。
在《西游记》中,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掷出金圈,将孙悟空打晕。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太上老君的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下界横行无忌,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也奈何他们不得。
“引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若比《老子》为我们的《圣经》,想必绝无过誉之嫌。
老子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是史官世家的后裔,自幼好读,学识渊博,大约在公元前550年前周灵王后期,也就是在孔子出生前后,任周王朝守藏室史(《史记.老子传》)。当时各诸候国逐渐强大,表面上听命于周王室,实际上由齐、秦、晋、楚、吴等国称霸,周王室把握政权的诸公卿士也结党营私争夺王朝的权利,致使周王室衰微。老子看不惯这些明争暗斗的行为,无意中得罪了掌权的甘简公,被兔去了史官职。
公元前530年,甘简公已死,甘平公继位。甘成公、甘章公从形式上把老子看作是甘筒公的对立面,又把老子召回周守藏室(《左传.昭公十二年》)。老子在任守藏室史期间,掌管典籍史册,熟悉夏商周社会变革的历史和古代帝王的立身处事的经验,又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政治事变和被罢官以后游鲁颠沛,见识更多了,思想也更成熟深沉了。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又因子丐之党与王子朝争夺王位,王子朝带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老子蒙受了失职之责,又丢了守藏室史之职。老子生活在变革动乱社会现实中,历经坎坷,后来被迫隐居,探求天道。
老子任守藏室史工作,给了他极好的学习机会,对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尚书》。这本书里记载着从尧到周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和文诰,其中渗透着上述各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尚书?大禹漠》记载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有私心是很危险的,道心是很微妙的,人们只有精诚专一,把握中正之道,才能够处理好人生,治理好社会),可能对老子影响最深刻。老子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都有两个方面,它们也都在不停地变化转换着,人们怎么能把握住他们呢?人们往往认识这一点,忽略了另一点,讲的道理再多,也只是在某一点上有些体会,这岂不是"道心惟微”、道心难明吗?现在有办法了,就要是"允执厥中",把握中正之道,破除偏执,防止片面,就可以认识无穷的宇宙。他把这个方法归纳为八个字:“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5章)。老子在隐居期间,把对现行社会制席的批判和救世方略略的思考逐步升华为对宇宙生成本原问题的探讨。从《帝王世纪》中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就是用把握中正之道的办法来管理天下。在春秋末期对巫史传统文化的理性再认识中,老子认为"礼教"的产生是社会和人生堕落的结果,“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祸乱之首也”(《道德经》38章)。进而把母系氏族原始宗教文化沿着理性认识的路子上升到哲学的层次,提出“道”的范畴,建立了一整套宇宙本原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
《道德经》的核心
“道”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道”。“道”的本体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究竟是老子把道的属性和道的作用没有说清楚,还是老子认为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生万物”的学说。此学说将“道生万物”的全过程分为四大层次,这四大层次与现代科学阐明的物质结构主要层次基本吻合。
《道德经》是一部旷世奇书。虽仅五千言,却纵论三界、饱含哲理,集中体现了中华先人认识世界的超前水平。尤其是《道德经》第42章中的一段文字,为我们揭示了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原理——层次运动原理。原文是这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在这短短的25个字里提出他的“道生万物”的学说:天地万物源于“道”,“道”生万物必须经过四个大层次。先是“道”自生出“一”的层次,再由“一”生出“二”的层次,再由“二”生出“三”的层次,最后由“三”生出万物。这是一个从“道”到“天”,从“天”到“地”,又从“地”到万物,从万物到人的过程。“道”所以能生成天地万物,因为“道”从“一”可生化出阴阳二气,万物皆因冲盈阴阳二气而生成。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待老子的学说,“道生万物”的过程,也就是物质层次运动的过程,“天”、“地”、人、万物都是物质层次运动中的重要环节。那么老子的“道生万物”学说正确吗?由其揭示的物质层次运动原理成立吗?老子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道德经》第70章)。古来注释《道德经》者甚多,但局限于时代背景,注释者多从字面上或个人理解上去抽象虚泛地解释,而未能把老子的学说与实验科学相结合,往往不解其义。笔者以为,老子在“道生万物”学说中揭示的物质层次运动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预见,我们只有结合现代科学才能释其真义,获其真谛。伟哉老子!神哉老子!
不知符不符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