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德清
❶ 哪位亲有叶曼先生讲道德经的讲义啊!!
你可以把你前十章发给我么?[email protected]
谢谢了啊
❷ 女朋友天天看道德经,该不该分手
这个分手的理由有点太过牵强了吧!道德经是一部非常有内含的经典,流传了千百年,但是,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不知道你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我觉得你应该好好的看看,里面有什么。
❸ 求《道德经》版本,那个网上买的好,我要原本1
道德经本来有古人作注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等,后来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两个版本,被称为帛书本和郭店本。
强烈推荐陈鼓应的《老子注释与评介》(中华书局——最权威的啊),里面内容很全面:老子思想简介、原文、主要句子词语、原文翻译和评介、老子的校定全文、参考书目…罗列的上面各位提到的那些作注的内容…竖版繁体非常有感觉…完全能用来自学(这也是我们老子课程专业课的用书,我学过很不错的——大学里都用的这个,非常好的)
也很便宜,才38块钱。
❹ 叶曼居士讲解-道德经第一讲里谈到的是“山法师"
是憨山大师,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❺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什么意思
这句话目前有两种读法和见解。
1、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徼,通“侥”,边际的意思。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2、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没有欲(欲可理解为人的情欲和志欲),才能观察到其至妙处。常有欲,才能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推而广之,人类用无意识来发现事物的奥妙,用有意识来归属他的边界。
3、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全段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5)道德经德清扩展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网络词条-道德经
❻ 市面上有几种版本原文王弼老子注
虽然《老子》有多个版本,但王弼《老子注》就一个版本,似乎没有版本之异。朋友看的难道是盗版的?
下面是我的另一段关于<老子>版本的简介,供朋友参考.
--------------------------------------
《道德经》又名《老子》,我国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老子所著,全文共5000余字,代表了中国古代最高的哲学思想。《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版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是汉代河上公的《河上公章句》和曹魏时期王弼的《老子注》;在初唐至五代时期,有付奕《道德经古本篇》;在两宋至元代时期,有王安石《老子注》、苏辙《老子解》、范庆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和吴澄《道德真经注》;明代有薛蕙《老子集解》、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沈一贯《老子通》、焦竑《老子翼》;清代有王念孙《老子杂志》、俞樾《老子评议》、高延弟《老子证义》、刘师培《老子补》等;民国时期有马叙伦《老子校诂》、劳健《老子古本考》和严灵峰《老子章名新编》;建国后有朱谦之《老子校译》、车戴《论老子》、张松如《老子校读》、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任继愈《老子今译》、兰喜并《老子解读》、饶尚宽《老子译注》、刘笑敢《老子古今》等。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的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古代《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另据近年专门举办的《道德经》展览会统计,各种关于《道德经》的现代出版物大约有4000种之多。
《道德经》在西方的第一个译本,是1842年巴黎出版的斯坦尼斯拉斯·朱理安翻译的《老子道德经》法文本;1870年莱比锡出版了维克多施特劳斯的《老子道德经》德文译本;1884年伦敦出版了鲍尔费的英文译本《道书》;1891年理雅各的《道书》译本在牛津出版;1898年美国芝加哥出版了保罗·卡鲁斯的《老子道德经》译本; 1904年沃尔特·高尔恩《老子译本》出版并多次重印;1921年出版了卫礼贤《老子道德经》;1934年伦敦出版了亚琴·章利英译本《道和德〈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中的地位研究》,对《道德经》在西方的传播有较大影响,并被多次重印;由中国人自己翻译的英文《道德经》,在西方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胡泽龄的译本,1936年在成都出版;1948年林语堂在纽约出版了《老子智慧》;1959年初大告在伦敦出版了《道德经》;学者认为译文质量较好,有重大影响的译本是詹文锡1963年在纽约出版的《老子之道》和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出版的林保罗的《老子道德经及王弼著英译》;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出版以后,在海外又掀起了一股研究老子的热潮,研究老子其人其书的各种注本及英文译本被大量出版,不可胜数。
❼ 上善若水,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
感悟吧
❽ 关于《老子》的版本
道德经版本问题可以说是道德经独有的现象,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400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
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还有西汉严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经》石幢等。
市面上销售的书籍,版本之间差别很大;甚至章节顺序也不一样。其中,台湾陈鼓应教授《老子今注今译》选用的校订版本还是相当客观的,参考了历代版本和注家,偏重于哲学研究;萧天石先生的《道德经圣解》偏重于道教修炼,被誉为近代第一注家;冯海涛先生的《道德经智慧日用贯通》一书,则着眼于人们的寻常日用,经文前后文印证,以老解老,摆脱了历史上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西方哲学解老、以易解老之窠臼,值得一读。
《道德经》的版本有多种,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简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的《道德经》版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比马王堆帛书本的《道德经》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汉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
❾ 本人不才,读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经》,后来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师注老子道德经》这本注,求现代文版
憨山大师就是明代的释德清。同时著有《庄子内篇注》。现代文版就难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繁体竖排本我比较看好。只能那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