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家笃实
『壹』 《道德经》有两句是:“致虚极,守静笃。”是什么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理解:
当我们把所观察的事物不断的放大,就会到达虚的极点;当我们把时间停滞在极短的一瞬间,就能观察事物静态的极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事物的初始、本质、形状、变化规律等等一系列性质特点。
我们通过观察,能够认识到万物都是一齐变化而来,经过循环往复的变化,最终又会回归到其本源。回到本源状态,就是回到事物最原始的初始静态。回到这个最初始静态,就是走完了接受使命、履行使命、回复使命这一事物循环。
能够通晓事物的循环往复就是通晓规律,通晓规律就是有智慧。如果不懂这些规律而妄作妄为就会遭致灾难。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积累相应的足够经验。
循环往复是永恒的客观规律。如果人们能知道规律他们就会变得宽容,变得宽容就能做到客观公正,秉公执法就会被人们拥戴为王,行王权就会符合天甚至顺应道,顺应道的方法和规律是永恒的。能把永恒的道传播于世,那么即便你突然身亡,你的事迹方法也将永存于世。
注意:
同第一章,都是讲认识规律的方法。呼应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注释:
致,送诣也《说文》。虚,使衰减、空、净。极,最终的、极限。守,职守。笃字本义:在自然固厚基础上加固加厚,比自然固厚更加固更加厚、夯实基础。并,一齐。
作,兴起,劳作。观,仔细看、景象。复,往来、还原。芸芸,纷杂、繁多。
命,命令、使命。复命,执行命令后回报。常,规律、恒久、经常。知,知识、知晓。
明,智慧。妄,乱也《说文》。容,仪容、容纳。公,平分也《说文》。
天,至高无上《说文》。殁字本义:死于非命(未及寿终而死)。殆,陷入困境、危险。
译文:
达到虚的极限,持守静的笃实。
万物一齐兴起,我仔细观察其往复变化。
物种纷繁众多,各自都要还原到其本源。
回归本源叫做静,静叫做执行命令后回报。
执行命令后回报叫做规律。知晓规律叫做智慧。
不了解规律,妄作妄为就会遭致凶险。
知晓规律就能容纳,能容纳就会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就能被尊为王,行王权就能像天一样;
符合天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会长久,即便突然身死也不会灭亡。
『贰』 老子与孔子哲学思想的不同(急!!)
老子与孔子哲学思想之比较
——网络05-1 李斌
老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是中国文化成熟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宇宙本原学说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互相补益,成为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老子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老子的哲学是崇尚阴性的一面:玄牝,雌伏,虚空,柔弱,静笃,恬淡,无为,不争,抱朴,守拙,绝圣,弃智等等.在理解上, 如果只执此一端, 或仅以此为归宿, 就有走向消极的危险.
老子的宇宙本原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早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老子从自然现象的变化探索宇宙本原,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吸收了伯阳甫的阴阳说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负阴抱阳"的统一体,也就是古代人常说的混元气,混元气之中同样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统一,产生出新的物质.”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老子从天文历法的推移,考察天体运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经》25章)的运动规律,是天地运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规律的"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主宰着宇宙万物不失其序地生长变化."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曰道"(《道德经》25章)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坚持无神论,公然否定天神的存在,并且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提出以"道"为范畴的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天神"创造宇宙的神学公开地下了挑战书.老子认为"道"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东西,是宇宙的本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论述出来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动摇了天命观,就必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过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认识论上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根本存在的运动实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宇宙本体虽然无形,无声,无名,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所把握.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38章).老子天才地预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40章)此”无”并非”纯无","空无",而是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到有的进化思想和辩证思维的认识."谷神不死,是谓玄牡,玄牡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名存,用之不勤."(《道德经》6章)老子所说的谷神可能是阴阳对立的元气,内涵着创生万物始基,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老子以数字的方式表述了宇宙万物逐渐生成的过程,老子所说的”道生一”可能是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其上不洁,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14章)在一定条件下分为天地,天地之气均匀调和逐渐生万物."人也是由分化产生出来的".
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规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法则的统一,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是宇宙存在的运动实体,也暗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是主客观的统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定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没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质的同义语,"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老子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认识了矛盾的对立和相辅相成的转化.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凡是在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基础上所有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他认识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但不曾看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了相反相成的矛盾对立转化,但不曾认识到矛盾转化的相对性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特别是老子以天道推论人道,否定了人类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贬低了人的创造性和斗争性,不曾看到根据事物矛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不曾看到根据事物矛盾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即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 ,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与孔子强烈关注伦理学中道德实践问题不同,老子思想覆盖了哲学的各方面,且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互补的.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孔子关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涉及到神人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处理.
一,敬鬼神而远之——宗教人文化鬼神信仰
据《论语》记载:”子之所慎:齐(同斋),战,疾.”(《述而》)”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孔子对关于鬼神的祭祀很慎重,认为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献媚.在祭祀时,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参加,决不请别人代理.但孔子与传统宗教信仰不同,他反对对鬼神非理性的盲信.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乱智迷信,过分媚神等行为,孔子是批评鄙弃的.《论语•八佾》说:孔子”祭鬼如鬼在,祭神如神在.”孔子祭祀鬼神时,就好象鬼神真的降临,真的存在一样.孔子对待鬼神,既不是将信仰与理性相互吞没,又不将二者相互隔离,而是以中和的智慧,将二者圆融到一体而保和太和.将信仰和理性统一,以理性来”过滤”,”纯化”信仰.将”神道”做了一番”洁净精微”的工作,将宗教大大地人文化了.不是外在地弃绝鬼神,否弃宗教,而是进行内在的转化,把宗教转化为人文,把神性寓于人事,这就是孔子处理人神关系的基本精神.
二,人之生命的安立——道德世界的开显
对人如何安身立命的终极关切,是孔子作为哲人的终生情怀.也正是在这里,孔子为人类开显出一个道德世界,在人的气物生命外挺立出道德生命,价值生命,在物的世界中创造出价值的,人文的世界.这一道德世界是孔子在对”命”的反省,对”义”和”利”的分辨中开启的.《论语•颜渊》记载:”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朱熹《四书集注》曰:”(子夏)盖闻之夫子.”可见”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应是子夏闻之于孔子.生死寿夭富贵贫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的层面,这种生命的存在形态决定于人之外的力量,是受人之外力量的限定.孔子称这种对生命决定,限定的力量为”命”或”天”,”死生有命”的”命”乃外在命定,”富贵在天”之”天”乃外在主宰,表明人的存在的”外在性”:人的存在完全决定于外在,此外在是人不能参予的,是人无能为力而只能听从的.这里,生命只表现出无意义性,无价值性.孔子称这种世界为”利”的世界.所谓”利”,乃指功利,功用而言.在”利”的世界里,如果说人的存在有”目的”的话,只能是为存在而存在,为生存而生存,这时人已同于”物”,毫无存在的意义.不管是”天命”所决定的人的存在的外在性,还是”利”的世界的功利性,都表现出人生的无根,无价值,无目的,无意义,都不能使人安身立命.孔子由”利”达”义”,开显出一个”义”的世界,从而使人的生命真正得以安立,为人确立起价值之源.《论语•里仁》篇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指出,与一般人只知晓”利”的功用性不同,君子明了”义”之应该,应当.严分”义”“利”,实际上是划分开人之存在的两个世界:应然世界和必然世界.人作为”物”的,”气”的存在就处于必然世界中,这时人的存在就完全锁定于因果链条中,人的生命存在即命运就完全地被外在必然决定.”义”的世界则是应然世界,当然世界,是人的价值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之所为乃基于人之当为,完全承担并自觉履行人之当为,人自身作为目的而存在,人以价值方式存在.因此,在”义”的价值世界中,人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了真正的安立.
三,过仁者的生活——道德生命的践履
人之实践性是使人安身立命的价值世界,道德世界的最基本特征,离开人之行为,价值世界,道德世界是不存在的.因为价值世界,道德世界同时是人文世界,是人之当为所形成的世界.因此,道德世界的实现,道德生命的获得,就是人的道德践履的问题.
孔子为人类所开辟的实现道德世界的方法,就是”仁”的道路.
其一,行仁的目的是成就个人的道德人格,仁道为己.《论语•宪问》记:”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道德修养(学)是为了成就,完成一种个人人格,称为 “君子”,或”仁者”,也就是说,”仁者”或”君子”表示的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人所追求的,能够实现人的道德价值的人格形态.因此,仁道即个人成德之道,仁学即个人成德之学,行仁就是为了成为”君子”,成为”仁者”,行仁即可当下从自己做起,在自己的身心上笃实地做工夫,”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归仁”(《论语•颜渊》).
其二,行仁道即担负起人的道德责任,仁即道德担当.《论语•述而》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道是要实现道德,道德本之于形上之天道,极为幽微深远,似乎对人遥不可及,人不可达至.但事实上绝不是这样,行仁道恰恰是我能决定的事,我要行仁道,仁就来了.但在现实中,善恶选择往往将人置于困境之中,使人面临道德抉择的痛苦.有时这种道德抉择的冲突甚至能使人面临生死抉择.而孔子毫不含糊地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而以害仁,有杀身而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善恶面前毫无疑问,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在生死面前,人都应优先选择义,选择道德,也即选择”仁”,不容任何的折衷和调和.因为道德是人的存在具有意义的唯一理由,是人之为人的唯一根据,舍此道德,保住此”生”,此”生”只是一生物生命,只是与禽兽无别的一种”物”的存在而已,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没有了.
其三,仁之践履入手处极为平实而普遍,那就是我们每人都有的”情”.《论语•学而》记:”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研经室集•论仁篇》论证说:”此四句乃孔子语.而’本立而道生’一句,又古佚《诗》也.(《论语集释》引)”孝”为对父母之情,”弟”为对兄长之情,而”孝弟”为仁之根本,因此,”仁”根本上是从”情”上说的.
其四,”仁”又是”感通”,是由仁之情的自然感润,而将己,人贯通为一体.孔子向子贡讲”仁”,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君子行仁,先”求诸己”,要求人在尽己之心的同时,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这种”推”的精神,其实质乃是”感通”,是本之于人的道德的仁心,自然向外感通,由己而感通(其他)人,从而将己与人,内与外打通,融为一体.
由上可见,孔子的”仁道”乃是以成就道德人格为目的,是要成就一个道德的世界.它要求人们以无畏的大勇担当起道德责任,以实现自己的道德生命.讲求理性和情感的交融和谐,追求道德化和人文化,是孔子哲学的基本特征.
『叁』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什么意思(老子)
原文:
古之善为道①者,微妙玄通②,深不可识。
【注】
①道:道德;王本原作“士”,据帛书乙本改。为道:修道,即减损欲望,使德行更为符合中庸之道。
②玄通:即通晓阴阳。
【译】
古时善于修道的人,精微玄妙、通晓阴阳,深邃高远而不可洞悉。
(顺便附带后文的翻译)
正因为他们不可洞悉,所以只能勉强加以描述:迟疑不决,仿佛寒冬渡涉江河;警觉戒备,仿佛害怕四方强国;恭敬庄重,好似在外为客;气若霜雪,好似冰凌消融;厚重笃实,如同纯正的朴木;心境开阔,如同空旷的山谷;清浊交融,如同浑污的泥水。
谁能浊如浑水,却可使内心安定而渐渐澄澈清明?谁能静若止水,却可使思绪喷涌而慢慢显露生机?拥有如此道品的人,不会追求盈满。唯有不追求盈满,才能衰落后重归兴盛。
『肆』 《老子》有这么一句话“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是什么意思
意思: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善为士者》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译文: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
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魅力从来都不来自血缘,阶级,宗教,地域和时空,是因为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寻觅至善,所以兼爱非攻;脚踏实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贤非命。胸怀慷慨彰显至美,所以重信贵义。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明风尚,推动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国学大师潘守宇说: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精华。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曾发出这样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儒家那里去寻求智慧。联合国总部也刻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我国一位官员称孔子为孔老二,韩国的官员听到后全体站立退场!韩国的学生当知道孔子不是韩国人时泪流满面!韩国三星集团的外派人员必须会背论语;韩国把24孝拍成电视剧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不是身上应该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在千古之前,他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谈的言论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比如说我们是学哲学的,我们中国啊,有很多的哲学系,也有很多的哲学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学家能够写出一本书,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还被翻译成多国的语言文字,为现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国有这么多的历史学系,有这么多的历史学家,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有这么多军事学家,有这么多军事院校,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孙子兵法》,仍然被西点军校奉为教材,所以我们只是略举了几个例子,那就告诉我们,其实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能说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但是它确实是
后人难以超越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论语》上,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须首先使你的工具锋利起来,同样的道理,我们人,要认识客观事物,要认识得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清静下来。
我们看到当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对话的时候,他就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但正是因为它是秘藏着,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还经常对它妄加批判。这就是导致传统文化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潘守宇在北大讲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
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 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
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思想: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6)道德家笃实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理智的把握教育现实,使人们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从事教育实践。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有助于人们合理的预测未来,勾画教育发展的蓝图。
『柒』 崇德博学,笃行求真什么意思
崇尚模范的道德行为,广泛地学习各方面知识;踏实地做事做人,追求真善美。
1、崇德。这里所说的“崇”其实就是提倡的意思,“德”就是指德行。“崇德”就是指有德之人和推崇高尚的德行。
事实上,就像大家所知道的,“崇德”它呢既是为人之本,又是中国古往今来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最早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对其都有详略不一的叙述。
2、博学。“博学”就是指广义上的学习。它呢是出自于《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和《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中。这其中的“砺”,是指“磨冶”之意。
3、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层次,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4、求真,原意是探索真理,现也可理解为做实事,实实在在地做事。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有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7)道德家笃实扩展阅读:
“崇德博学,笃行求真”是保定市第十三中学的校训。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素以“治学严谨、科学管理、师资雄厚、学风淳正、质量突出”而饮誉古城。
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科研兴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办学宗旨,以科研促教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在历届中考中各项指标均列我市前茅,成为古城人民心目中的重点初中校,并于2000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成为我市第一所纯初中“公办民助”学校。现已与二十四中(即十三中东校区)合并。
走进保定十三中校园,初二年级各班的标志牌令人耳目一新:雷锋班、奥运班、美德美育班、英雄班、绿色环境班、自信班、保尔班等等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该校校长钱云会说,十三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打造品牌学校、提高育人质量的突破口,开展了“创建特色班级”活动。
各班结合自身特点,将班规、班训、班风融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之中。一个学期以来,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仪表、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校园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捌』 老子曰: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版
以上是解权释,取自《傅佩荣细说老子》的解释,是我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其中的意思你不能断章取义,应该结合这章的内容和哲学思想来看,建议你去认真阅读这位老师的书你会了解的更加好的。
在这里老子主要是想说明得道者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是描述得道者的。
『玖』 道德经讲解
“道可道,非常道。”真理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只要一落言荃,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只有“道”是永恒的,这是相反相因、对立相成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私党,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而非天地忍心不悯。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所偏私,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是虚空的,唯其虚空,所以能包含万物,蕴藏着创造一切的因子,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它视而不见其行,听而不闻其声,他虚空幽深,生生不息,连绵无穷。它“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它“绵绵若存”,体现出道的创造性。
事物之间是相形存在的,有无相生。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所带给人们的是便利,只有当它和“无”相配合时,才能显示出来。
人的正常生活应该是精神与物质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所以老子告诫众人:“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一切要适可而止,不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这就把握了“道”的规律。
“道”恍兮惚兮,不可捉摸,得“道”之士也是幽微精密,沉静而不可测。他们能够在浑浊动荡中以静制动,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返回到澄静安定的状态。在长久的安定状态中,得“道”之士又能以动自强,生发生命的活力。能由动而生静,又能由静而生动,就在这动、静的互生过程中,去旧生新就完成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变化不已,但其中有“常”。这个“常”就是“反复”,也就是辩证法上所说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不断发展,达到一定极限,就无法前进,这时候就会一变而到自己的反面。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时代,人民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统治者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畏惧他;最后,人民侮辱他。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达到“贵言”的境界,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却能天下大治。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人们的行为自然合乎仁义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仁义,如果这种仁义出于人们不自愿的效仿,等级就降了一级。等到统治者出来提倡某种道德观念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中这种道德已经很缺乏了。
老子认为,大道废弃的根本原因,在与所谓的圣人误导,他们倡导的种种治国学说,如仁义、礼法,无一不是以“私”字为核心。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人们一般只看到了事物相反、相对的关系,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事物的性质往往就在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显现,人应该善于从负面来观察正面。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在老子看来,圣人无弃人、无弃物,这就是因袭了常道。不管是对待善良的人,或不善良的人,圣人都一视同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去取。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幽微深远,难以名状,总是处于质朴的状态。它是至大的,因为它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它又是至小的,因为它幽微乃至无法觉察。“道”存在于天下,就好像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省视,找到自然本来的自我面貌,从而努力保持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和谐一致。在老子看来,人应知人,更应该自知,应该不断战胜自我,同时应该在物质生活上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比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总是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事物不断变化发展超过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转向对立面,所谓物极必反。这就是辩证法所谓的对立统一规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为;下德的人无所作为而有心去做;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人们预设的种种道德礼仪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化,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轻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但人们因为拘泥于世间的仁义礼仪,而不能把认识上升到“道、德”的境界,这些规定成为禁锢人心的枷锁,是人们认识大道的障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他们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恐怕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老子名言之一了,它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说明。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为道”。“道”是玄妙的,人的资质不同,对道的认识也不同。所以下士听说“道”如此玄妙,竟会大笑,他们哪能领略“道”的玄机呢!上士闻“道”,努力实践;中士闻“道”,半信半疑。说以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在真理面前,人们总是习惯于裹足不前,老子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今天同样如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相互激荡而形成新的和谐体。老子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化生的母体。它化生出太极,又化生出阴阳两极,阴阳相和,化生万事万物。既然人是自然化生的产物,那么人类的行为应该效法自然的运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物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老子在这里之所以贬低直观感觉观察的作用,是为了突出对理性认识的重视。较之经验,它更注重内省。他认为,如果一任心智活动向外驰骋,则会使人思虑纷纭,精神涣散。反而不如抑制浮躁,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遵循天道的运行规律,去玄览外物。这样,才能洞察幽微,烛照深远,了解事物的本相。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就是探索外物知识的求索活动,人们获取只是要靠积累,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是对于“道”的体会,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认识不能通过简单的知识积累而获得,相反的,要少私寡欲,所以“为道日损”。对天道的体会和对知识的追求,其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常常看到,即使一个知识很丰富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却未必很高。老子所说的圣人,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知识,同时又具备对天道的精微体认。在这基础上,他又能超越知识,好像无知无识,像婴儿一样纯朴天真。真理性的认识往往不被大众接受,这并不是因为真理深奥难明,而是因为大众被一己私欲迷惑,即使真理距离自己一步之遥,世人也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阶段。万物都由“道”化生,“道”是万物之母,这就是“道生之”;万物化生之后,都依靠自己的本性得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得畜之”;有了自己的本性,寄托在一定的形体里,才能成为物体,这就是“物形之”;事物的变化发展还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这就是“势成之”。在这四个阶段中,“道”和“德”是基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江海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汇集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地下的位置。“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哲学在战争领域的运用,对后来的兵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