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养生
『壹』 谈谈你对道德与养生的看法。
道德是内在的修养,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道德提升同样会提高养生的效果,专道德水平高属,心态健康,疾病就会远离我们,同时也达到了养生的效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心理上的不健康,才会反应到我们身体上。所以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
『贰』 道教那个派能学习道德,养生,驱鬼厉害点,推荐
正一派的驱鬼异常厉害,自茅山衰败后正一派的驱鬼,奇门遁甲就是道家最强了,而版且正一的最高部权门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师府。养生道德嘛就是全真了,现在见的那些道观道士大部分是全真的,他们就是主修养生,修道。最高部门是北京白云观,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总部。注 要找正宗正一派道士很难,因为正一派是居家,可娶亲,可食肉。而且真正高手没几个很张扬的。另外还有就是五雷派,总部是五雷山。还有五奶派在福建为主。香港的还有狐仙派,黄大仙派。都是很强的。
『叁』 浅谈道家养生文化
道家的养生文化是以修身养性为主的!修身当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有回各种的方法可以修答身,或者是打太极呀,打坐,养性的话,就是心灵上的东西了,也就是心灵纯洁,和万事万物融一体,但是这些也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没有道德,是不会成就的!
『肆』 德的养生
道德并非宗教,而是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古代的“道学”与今天的“科学”分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道德研究的对象是形而上;而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道是宇宙本体存在与变化的规律;科学则是三维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变化的规律。
德和道相对应,组成道教教义的核心。《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经》中有“德”字四十一处,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积德”等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大德只服从于道。第五十一章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认为“德者,道之功也”(韩非语),“德者,道之用也”(陆德明语),“德者,道之见也”(苏辙语)。《庄子》的《天地篇》就说到:“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并称:“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邪?”当代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先生将德归纳为三点:一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二是“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亦即表现它的德”;三是“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通常说的人的“德行”。早期道教沿用了先秦道家的学说。太平道的《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称,“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这里也将道和德两者解释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同《道德经》的思想一脉相承。
『伍』 养生的道教养生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长期以来被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走向极端,因为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思想中有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其实,今人的这些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要正确理解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1.少私寡欲
《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璞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说:“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这个描述是说黄帝跟我们普通大众不同,一生中每个阶段都远远超过众人——刚生下有神灵,柔弱时就能够说话,幼小时就非常的迅速、果断;长大后非常敦实、敏捷,成人后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实,这不仅仅是说黄帝,而且是在说我们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小孩子都是手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就叫“生而神灵”。刚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里面握拳。拇指都压着一个穴位(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即心经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说明婴儿是内含神灵,神气不外泄的。所有人刚出时都由脐带跟母亲的精气神连在一起,随着“啪”的一声把脐带剪断,人就变先天为后天。当人长大之后,手慢慢地松开了,之后的一辈子里有的人抓权,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钱,有的人抓人,最后逐渐老去,撒手而归,撒手就没有神灵了,神灵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子发现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却很坚固。所以提示我们,养生就要复归,要慢慢地回归到婴儿的那个状态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时候就会说话,我们试想小孩子刚开始说话时,都在说什么?他们总在发问:“妈妈,我从哪里来的?”还有的会问:“妈妈,人会不会死啊?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呢?”这是对生命本质的发问,这是终极的问题,是哲学问题。婴儿问的都是哲学问题,一个人离哲学越近,就离婴儿的状态越近;离婴儿的状态近了,你想不长寿都难啦。而我们长大后问的多是世俗问题,比如我们总是问:“吃了没有?”“你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住多大的房子?”我们失去了我们幼小时的童心和超脱,不再关怀生命本质,越来越失掉天真。今天,当我们吃穿不愁的时候,其实需要超脱一些,去关怀一下生命的本质,对终极问题发问,只有多考虑这样的问题,你才能成为天真的人,才能长寿。
“幼而徇齐”是指幼小时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么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是如此专注,比如说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会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没有刺,有没有毒,也不管路有多么的坎坷不平。可长大后,想要什么,我们常常瞻前顾后、思左想右、犹豫不决、左右摇摆。考虑问题太多了,不再“徇齐”,做事情有意无意地背离真实、专一,烦恼渐生,健康受损。
所以,《黄帝内经》中描述黄帝的一生,实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只是随着长大,我们慢慢淡忘、失掉了“神灵”、“能言”、“徇齐”、“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过修炼,把我们越来越年老的生命回归到儿童时代,复归婴儿的“敦敏”“徇齐”“神灵”,这就是养生。
养生困境
无人领导改革
重术轻学,信徒的素质难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仪,可以长达三天三夜;但要他讲经说法,则难以启口,也难以维持半个小时。「学」与「术」严重失调。今日在台湾许多宫庙的住持,不仅看不懂道经,甚至误把佛经当道经来诵念。宫庙的住持及信众,普遍存在素质低落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形成,虽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庙重「术」不重嘉言录》,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觉寺印赠等书,《印光法师文钞》是收集印光文钞最全的书,后来台中莲社亦予出版,而不收录此信,殆出自于为贤者讳的心态。印光受到太虚学生的攻击,不止一次,印顺《太虚大师年谱》民国十八年条云:「时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复某居士书》,痛斥大愚。」可见除佛化青年会的传单外,太虚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击过印光。
「学」,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术」是指科仪、风水、占卜、命相。「学」是指对经书道理的阐扬。台湾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会,非常重视俗称「山」、「医」、「命」、「相」、「卜」等五术。山(仙道),指静坐、炼气、养生、药饵、灵修等。医(医疗),指针灸、方剂、推拿、食疗、心灵治疗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数、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学)、墓相(阴宅)、宅相(阳宅)、风水勘舆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术等占卜术。这些流传久远的术数之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唯过度重视「术法」科仪,而不从哲理着手配合来论述,易使人诬指为迷信。「术」须有「学」来做领导、介绍,才不致流于庸俗低劣,且术越深,修持应越高,才不会以术为恶。「学」是指经书中的哲理要义。道经中不乏好的经典,有些谈论义理,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帝阴符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清静经》、《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经》、《南斗经》、《老子守庚申求长生经》、《受生经》、《玉历至宝钞》、《玉匣记》等等,这些均必须有人来加以简择,以古籍今译的方式,将其义理及其对后世民俗的影响,介绍给世人。 今日道教的术法太过,而学理的认知则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众的素质难以提升。
三、缺乏教团组织,传教无方,无认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湾的佛教、新兴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会(或经常聚会),有教团组织、传道方式。但相对的,道教徒则是一盘散沙,平时各人拜各人的神,并无定期聚会,各宫庙也互不相属,无人讲经传道。拜妈祖的,自认是妈祖信徒;拜关公的,是关公信徒;对道教神只毫无概念,对道教也无认同感,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缘佛教,弄成道庙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现象。所以在台湾虽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宫庙,但却因各自为政,无认同感,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讲经布道者
宫庙的住持及道士,终其一生,大都以科仪术数为职志,能讲经说法者极少,也无定期公开的讲经活动。台湾无线的电视台甚多,定时播出佛教讲经节目的,有六七个,甚至有许多电视台是整日播放佛教节目的。佛教有自己传道的专用电视台。除电视台外,扩播电台亦有佛教讲经节目。相对的,在电视台或播音电台方面,几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讲经节目。如此传道,如何能得信众?而在培养人才上,虽有一间小规模的木栅道教学院,也一直没培养出能讲经传道的人才。一个缺乏主动向民众传道的宗教,在起跑点上已输了一大截。不培训说经人才,不重视说经人才,将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干而无新枝,其后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门过于杂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将信徒分为「圣」与「凡」二者。一般的民众为「凡」,经过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门后,才能转「凡」而为「圣」。「修持」在宗教活动中,占着极大的分量。以道教来说,悟道者为圣,未悟道者为凡。凡夫为凡,神仙为圣。一般民众,未加修持为凡;对社会人民有贡献死后成「神」,及由积善并加修持而来的「仙」,皆属「圣」。由凡入圣,须以修持(修炼)为桥梁。 道教由于流传久远,所以派别众多,修炼法门各异。正一重符箓,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黄白,内丹炼精气神,房中重男女和调;此外,祷祀、召遣、药饵、避谷、食气、守一、清静无为等等法门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简恶繁的功利社会中,须有人来简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诱导。道教的众多法门,如无人来加以综汇整理,初学者将难以入手,也无法吸引信众。
六、过度的包容,丧失了自己
兼容并蓄,本来是一种美德,也应是成功的条件之一;由于道教有宽广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虽有宗教争执,却不会产生宗教战争。而争执的结果,则是逐渐走向融合。但过度的包容,却反而使优点变成了缺点,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失败的主因。自宋以下,长期来大量混佛入道的结果,造成了今日的民众不能区分佛教与道教,以为拜佛即是信道。这种情形不仅在台湾如此,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也如此。笔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开会,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长告诉笔者说新加坡有的道庙甚至将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设在庙中来拜,但这种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怀,不仅得不到认同,反而招来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议,认为亵渎了他们的神只。这个例子说明了过度的包容,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包容并非坏事,但必须有选择性,也不能仅从包容对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须从哲学义理、科仪、传教方式等多方面上着手,用包容来将对方长处摄取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过度的包容,也让道教丧失了自己。举例而言,由于明末《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的倡导,于是道教将观音、锭光佛、文殊等神吸收为己神,同属玉帝所辖。但因给予过高的地位,这样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后果。相对的,佛教虽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关公在道教的阶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却把他说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阶位仅是佛教的护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将佛教的神置于高阶,佛教将道教的神置于低阶,于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误导。
『陆』 王晓东讲道德养生,他是什么来历
著名道德养生学者、中华志愿者协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兼重庆站秘书长 全国健康委员会委员王晓东
『柒』 疯狂的老子养生中老子道德经全文是什么
见素抱朴,清心寡欲
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德道经》第六十三章)
见:《说文》:“视也”。又为“现”的古字。素:指事物的本色,没有染色的白色丝绸。《说文》:“素,白致缯也。”段注:“帛之白而细者也。”质朴无华的,本质的,平白的等义。抱:用手臂围住,捧等义。通“保”,保护、爱护、持守之义。 朴:指未经加工的木材。此话大意就是保持素朴天然,减少私心欲望,这样掌握了绝顶的学问也不会有忧患。轻微的七情六欲对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过度。古人有一首《十不足》,生动地刻画了人心的贪得无厌。
这正所谓欲壑难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道经》第七章)“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九)知足常乐。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欲中。“……味无味。”(《德道经》第二十六章)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当我们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也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减少私欲,心安定不害怕,劳动形体而不使其疲倦…… “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以恬淡愉悦的心境为追求,以自乐自得的心态为有功, 形体就不会败坏,精神就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百岁。保持恬淡愉悦的心境对心身非常有益,祛病延年、长命百岁不再是梦。
『捌』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的介绍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就是将老子《道德经》所述宇宙天地人万物变版化规律,同时将《道德经》内隐权含达到返朴归婴,长生久视理想目标的中华养生最高层学问:中国道家养生学核心内丹养生之道敬献给人们,促进宇宙天地人万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与时俱进。老子《道德经》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方圣经”。
『玖』 古人养生为什么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
您好.道德好的人心态也好,所以也是养生之道;
『拾』 疯狂的老子养生《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与养生思想学说老子的身体观与病因说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课题,是将身体摆在形上的层次, 肯定的是人身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内涵,强调其相互感通的哲理关系。将病因摆在 形下的层次,降落在具象的身体形式上,指出外感致病、心理致病与社会致病的 种种因素,肇因于人体与天地关系间的失常,有形的身躯联结不上宇宙秩序的常 道,在欲望的作祟下,失去了天人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人体不足以抵抗 各种外邪的侵袭,导致病患丛生。这种天人关系的瓦解与破坏,正是有限形体的 最大病源,招来无穷的祸患。要防治身体的各种疾病,还是要进行形下与形上的 会通,回到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上,顺应与运用天地之道,即以法天则地的方式, 重新进入到宇宙的秩序之中。 张祖仁说老子思想基本上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存在体证。它主要是建立在 形上学的宇宙论上,推求到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决定与自己 生命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这是一种对生命存有的文 化医疗,关心的不是个体外在生理形式的病痛与灾难,而是从宇宙法则的终极关 怀,扩充人的主体生命在天地运行秩序中的对应之道。这种医疗的观念,从人类 生理自然的欲望与本能中,领悟到生命存在的形上作用,以心灵层面自我调适来 维护与保养机体的正常运作。 老子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从生命的精神层面入手,关心的不是身体的生 理现象,而是法乎自然的运行规律,以精神内守的方式解消外在物欲的追求,不 是采用物质的医疗方式,是透过精神对形体的积极作用,达到除疾康复的医疗目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治疗方法,对身体有着相当独特的见解,是扩充说明第十二章“为腹不为目”的主张,认为“心”与“志”是身体感官的意志作用,与“目” 是同个位阶,造成人名利与欲望追求,在不断精神外求的过程中,积累着各式各 样的病因,带来生命存在的各种灾难挑战。以“虚”与“弱”的生命功夫,来阻 断横生的欲望与内侵的邪念,回到藏体于内的“腹”与“骨”,是一种纯生理的 本能存有,是不受感官与心知的支配与指使,回到身体内在的自然本质处,以浑 厚的生命能量化解外在名利的竞争与追逐,其医疗方法是建立在“实”与“强” 上,扩充生理本性的深厚体质。 张祖仁说“实其腹”与“强其骨”是促进生命的反身而诚与返璞归真,“腹” 与“骨”象征着身体合道的观照性生命,用来涤除感官与心知的欲望作用,回到 少私寡欲的本性上,展现出与世无争的清明澹泊,可以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 这也是一种对治“知”与“欲”的医疗手段,以“无知”与“无欲”来克服人们 各种有知有欲的病因,从现实的滥用机智与自作聪明中超拔出来,领悟了“无” 的实现原理,以“实”与“强”来彰显“无”的作用,此作用在于“为无为”, 即以无为而为,是生命本能的自然行为,在“无知”、“无欲”与“无为”下, 获得“无不治”的医疗效果。这是一种探本溯源的医疗方法。 老子的诊疗方法,就是从“有欲”提升到“无欲”的身体状态,追求的是 人合乎于道的生命形态,以人内在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回复原本清净圆满的心性, 破除后天种种心知与欲望的病因,展现出法天贵真的归根本质。老子对身体的医 疗是相当重视,有着整套治身的功夫,如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 十章)张祖仁说这一连串的问句,追问着生命自我医疗的方法,第一句涉及到身 体魂魄合离的问题,谈形与灵合、魄与魂合的生命现象,强调二者能否“抱一” 与“无离”,也就是精神与肉体要调和一致,使人体的魂魄能契合天地的阴阳, 在符合天理与阴阳的运作法则下,达到与道“无离”的“抱一”境界。第二句涉 及到身体气息运行的问题,反省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的问题,要求心不使 气,回到听任生理本能的自然,达到“专气致柔”的“婴儿”境界,如赤子一般 无思无虑与无造无作。第三句涉及到身体心灵修持的问题,要求能洗心洁净,破 除人间形形色色机巧的形式,从俗务尘华中超脱出来,达到“无疵”的“玄览” 境界。第四句的“爱国治民”谈的是功成身退的问题,以“无知”来化除一切的 假知假见,以身退而不居,达到无心而自化的生命境界。第五句涉及身体感官应 对的问题,“天门”泛指人体的一切官能,、“为雌”即“守柔”,要人柔弱安 静,勿争雄长,勿轻举妄动。第六句是指身体智慧开启的问题,认为人智慧本体 的修证,是无为而自然的,是真正“明白四达”的大澈大悟。 这种对生命的医疗方法,在于肯定人体道德的“善”,以“善”来安顿身体的自处之道。“善”是人体最佳的医疗方法,老子以“水”来比喻“善” 的作用,如谓“上善若水”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即人生命的保存之道在于 善用水德,效法水灌溉万物而无取于万物的德性。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思想与研究在今天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