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立法重叠
『壹』 简述教育立法程序的四个主要步骤。
试述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 教育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 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和手续。根据我国以往的立法实践和《立 法法》的规定,教育立法一般分为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 法律、公布法律四个步骤。
(1)提出法律案 提出法律案是我国立法的第一个阶段,是法律审议、通过、公布 的前提。它是指被授予专门权限的机构和人员向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草 案,使审议法律草案列入议事日程,成为立法机关讨论的对象。提出 来出法律案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和人员的专有职权。
(2)审议法律草案 法律草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于己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 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在我国对法律草案的审议一般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专门委员会的审议,二是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3)通过法律 法律的通过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表示正式同意,使之成为法 律。我国法律和其他议案需由全国人大的全体代表半数通过;全国人 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需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地 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皆以全体代表半数通过为有效。 同时,我国还有立法案经过审议后由有关人大机关决定是否批准通过 的立法。
(4)公布法律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己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 公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 予以公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提 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自治机关发布;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由国 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教育立法科学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教育立法要求符合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实在,人们只有充分认识教育规律,才能科学地制定出符合教育 规律的教育法规,按教育规律办事,使教育法尽可能符合教育规律, 以保障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立法要求具有可行性。教育法规实施的好坏,取决于教育法 规本身是否具有可行性,即教育法规规定的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是否清 楚明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立法要求有实效。教育立法的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保障各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只有达到这些目的,才是有实效的。
『贰』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教育法律都有哪些
教育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全部现行法律所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总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同时各部门法之间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法律的特殊的内在结构,法律体系就是指一国法律的内部结构。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
从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构成上看,由于教育法律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的不同,教育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效力也不同。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可从纵向上将我国的教育法律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一是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全部立法工作的基础和根据,一切规范性文件皆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权。宪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的公民在教育方面予以帮助,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这些都是各种形式和层级的教育立法的主要依据和最高依据。任何形式的教育法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便是违宪。
二是教育基本法。它是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即《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有人将其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的“母法”。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也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基本依据。
三是单行教育法。它是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法律中的条款。教育单行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确立的原则制定的,用于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的教育法规。我国先后已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其他教育单行法有六部:简称为《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
四是教育行政法规。它是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五是地方性的教育法规。它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或其常委会和有地方立法权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六是教育规章。它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部门教育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内单独或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有关工作命令、指示、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其效力虽低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但在全国有效。部门教育规章通常由教育部部长以教育部令的形式签发,或由教育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委以联合令等形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自身权限内发布的调整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政府教育规章。
(二)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
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按照它所调整的教育关系的性质或教育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同,划分出若干个处于同一层级的部门法,形成教育法规调整的横向覆盖面,使之在横向构成上呈现出门类齐全、内容完整、互相协调的态势。
人们对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教育关系构成要素的认识不同,判别教育法律体系横向构成的种类所采用的标准不同,以致对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的表现形式作出不同的划分。有人将我国教育法规按横向结构的表现形式分成六类;也有人将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分为八大类。可见,对教育法律体系从横向上进行统一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作更深层次的研究。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按现行的教育法体系框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一教育基本法律的统领下有六个部门法(单行法)构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叁』 教育立法的意义
答: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2、教育立法是教育权社会化、国家化的要求。3、教育立法是现代学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要求。4、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法制化的要求。
『肆』 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
、教育立法指的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的法规。 教育的法规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条款和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条例、决议等规范性文件。 一般教育法规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对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主要由司法部门负责。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准则,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中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应与中国总体法的原则相一致,即教育法要以合宪原则、民主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法制统一原则等总体原则为指导,教育法的制定不能违背这些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教育法又应反映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不能简单地用总体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法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方向性
《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一规定既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性质,又指明了我国教育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包含着依法约束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一规定体现了中国教育法在坚持教育的方向性原则时,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高度重视。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应当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作出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只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人类文化还包括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只有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教育还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成为我国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奋进的深层文化动因。
公共性
(一) 教育公共性的含义
《教育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来看,教育不仅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还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全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
第二,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作用于每一个受教育者,每一个受教育者又将自己的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也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第三,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教育工作是培养个体的具体行为,它虽然对于个体而言是谋生的手段,但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公共性原则的体现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说明,教育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坚持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
第二,《教育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这一规定要求教育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
第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汉语言文字是我国普遍通用的官方语言文字之一,也是国际认定的联合国工作语言文字之一。因而,将汉语言文字规定为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能够满足我国大多数人和地区的教学需要,也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允许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这既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又给予其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因此,在教学语言文字上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平等性
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规定确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原则。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和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三个层面。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是指每个公民在入学机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公民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性。《教育法》第三十六条中也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获得教育条件、教育待遇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对此,《〈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教育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应当为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的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一)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二)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三)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同时,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后,有获得学校和社会公正评价的平等权利。这种平等主要体现为学业成绩和品行评价上的平等、进一步求学机会上的平等、就业机会上的平等等。《教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二)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教育原则
受教育机会平等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这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针对我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教育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尽快实现教育的平等性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法则规定国家对这些地区及人群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扶持。《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些规定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实施。
此外,女童、流动人口子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也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终身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为终身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谁都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获得终身享用的知识,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以补充能量。
终身教育认为:在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现代社会条件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打破人的一生中仅限于青少年时期的正规学校教育,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为实现终身教育,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这些教育既包括或多或少有组织、有计划的正式教育,也包括任何场合中的、自发性的非正式教育;既包括胎教、幼教、普教、高教,也包括职教、成教及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既包括就业、生计教育,也包括老年、闲暇教育等。只有不断地建立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促进它们的相互沟通和衔接,才能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而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实现。
『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立法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成就,具体如下:
1、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一直没有实现免费。1982年,全国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62.6%。2002年,全国仍然有8507万文盲,其中2000万是青壮年文盲。
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是改革开放40多年乃至百年来中国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
2、各级各类教育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只有60.5%,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
2016年,我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7.4%,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均超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3、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择校热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教育存在的问题的不满也日趋强烈。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官方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
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各个学科的素养标准已经研制完成,这将对深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教育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提出“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从而形成了大规模出国留学的热潮。1978-1989年,我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96101人。1989-2011年,各类出国人员214.9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生源国。
2016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达到54.5万人。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外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到国际科研机构进行共同研究工作。
5、教育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到《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了教育发展“无法可依”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旧教育法统被彻底摧毁,但在之后至改革开放前30年里,由于历史原因,新的教育法律体系并没有建立,教育发展严重缺乏法制保障,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渐改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依法治国的教育保障。
『陆』 标题 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什么是重叠和并放比较
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实际教学法。和课本教学法。
『柒』 我国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的前提,是为实现教育的法律调整提供根据的。对教育关系的法律调整取决于教育立法的质量和水平,法律调整的效果信息的反馈又影响新的教育法的创制。因此,教育立法应保持灵敏的常态,积极地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立、改、废,真正让依法治教“有法可依”。同时,教育寺法活动本身也必须依法讲行、有法可依。
教育立法的程序是指享有教育法律创制权的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律的法定工作秩序、步骤和方法。立法程序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活动或过程的事实,而是对立法活动或过程进行约束、规范的活动或过程,强调活动的规范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严格立法程序对坚持法律创制的严肃性、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保证立法质量、实现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教育立法程序如下:
(1)提出教育法律议案。在我国,只有依法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才能向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提出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律的议案。行使教育立法提案权的活动是启动教育立法程序的活动,是教育立法机关进行教育立法的前提。提出法律议案,可以提出立法主旨和理由,而另由有关机关起草该项草案,也可以在提案的同时附有立法草案。
享有提案权的机关、组织和人员所提出的教育法律议案并非都能进入下一道程序,只有经过一定的审查被列入议程的法律议案,才能成为被审议的对象,才有获得通过的机会。
(2)审议教育法律草案。这是立法机关对列入议程的教育法律议案进行正式审查和讨论的程序。立法机关的审议权是国家立法权力的重要标志,对法律草案的审议是立法的重要阶段。审议权不同于提案权可以由几个机关或组织共同享有,而只能由议会或代表机关享有,即具有排他性、唯一性。
一项教育法律草案能否最终成为正式法律,主要是根据审议的结果。审议教育法律草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协调利益、平衡关系、统一意志、修正不足的过程。在审议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规则:会议公开规则、讨论和辩论规则、提出修正案的规则、一事不再议规则、听证会规则等。
(3)通过教育法律案。这是教育立法程序的关键性阶段,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法律草案经过审议后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正式法律。正是在这个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上,决定了该项教育法案的命运。通过法律的方式或途径主要有三种:经过立法机关对立法案表决通过;经过享有立法权的特定机关批准通过;经过全民公决获得通过。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案一般采用表决的方式。表决结果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即一项法律草案只有获得法定多数的表决者的赞成才能通过。
实践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通过制度,即原则通过。某项法律案经立法机关基本同意或原则同意,再授权有关机关根据审议意见作修改后,公布实施。
(4)公布教育法律。公布法律是指享有法律公布权的机关或人员,在一定时间按照一定的方式将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予以颁布的活动。公布法律是法律制定的必须程序,是法律公开性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公布令中应载明该项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时间。
『捌』 教育为什么要立法
你好
教育立法,就是为了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均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立法就是有个保障,假如你没有,法律就给你救济的权利
『玖』 2.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三者之间有联系如下:
1、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效力仅次于宪法;
2、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效力低于法律;
3、政策是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定的,效力不如法律和法规,且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否则无效;
4、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一、制定主体不同
1、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的;
2、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党组织,也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
二、执行方式不同
1、教育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
2、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倚靠党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法贯彻落实,其强制力是有限的。
三、规范效力不同
1、教育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有关社会成员和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执行,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规范效力则只对政党组织及其党员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六条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拾』 .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与法律的关系
随着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如何以法律介入教育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共同问题。本书以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为主题,尝试教育学与法学双重聚焦教育关系,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实现的整个法律调整过程,对各种教育法律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教育法治建设的进程,探索中国教育法治发展的背景,也对今天中国教育法治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我国同类研究中,理论上有一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
正确理解教育与法律的关系表现如下:
教育法律关系随着剧烈的社会转型正发生着嬗变,从玉苓案中有关公民受教育权性质的大讨论,到海南数千名考生抗议高考移民的公共教育事件的发生,近年来频发的教育争讼与法治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些问题已关涉中国当下法治方略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亟待研究解决。从法理上看,教育关系属于教育法的主要调整对象的范畴,是指一切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教育法律关系则属于教育法调整结果的范畴,是指受教育法调整的教育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教育关系作为一种事实关系而存在,教育法律关系则作为一种价值关系而存在。在逻辑上,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二者具有直接的相关度。传统教育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嬗变的表征和规律,已成为现代教育法变迁的重要依据和现实基础。社会变革使教育关系逐渐分化为“教育基础关系”和“教育随附关系”两大类。①而教育立法也不断地将这些新的教育关系纳入教育法的价值体系之中,使多元的事实教育关系得以转化为教育法律关系,从而使现阶段教育法的内容和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次,社会转型亦表现为教育关系客体的民事化(或称为商品化)。作为教育关系的客体,教育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行为,它具有公益性特征。这也是教育行为区别于其他任何民事行为的基本属性。教育行为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应当主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来实现其功能。但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教育运行在一个强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力量的主导性调节作用的影响,从而凸现出诸多市场化的属性。
而教育一旦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教育这种公共物品就会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分性和竞争性,从而使教育变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具有营利性质的领域。宏观教育管理的前提下向市场和学校放权,这一趋势实际上是重塑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由于获得了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各类学校等教育机构更加注重学生受教育权的保障和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体制改革意味着政府将改变以往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做法,放松规制以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盈利性组织介入教育领域,为社会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教育寻租以及由此滋生的各种教育腐败现象。
具体表现在: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人为了经济目的而背离教育宗旨,模糊甚至抛弃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变公共教育资源为私人资源,变公益为私益。诸如学校买卖文凭、负有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擅自收取高额的择校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意调节招生计划,学校基建工程、设备采购、干部任免调动等有关制度下的寻租行为,等等。这些表现各异的教育腐败现象,消耗了教育资源,加大了教育活动的交易成本,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异化”,从而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公民受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单一性”和“非程序化”问题.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机制包括国家和各类教育机构设置的有关教育的管理、决策、监督和权利救济等各种体制的总和,其中尤以纠纷解决机制最为关键。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纠纷解决机制较为单一,主要是申诉与诉讼,并且行政诉讼通常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诉讼方式。即便如此,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教育申诉和诉讼的规定亦失之粗略,既没有设置专门负责受理学生申诉的机构和人员,也没有规定时效,还没有将申诉与其他救济渠道有机地联系起来,“非程序化”的特征十分明显。缺少有效的法律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将是一项十分脆弱的权利。
教育问题的解决手段很多,包括经济手段、伦理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等。各种解决手段在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上各具独特的功能。在现代法治国家,运用法治手段解决教育问题,其实质就是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利用法治对策有效地规制教育活动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应然选择。树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教育法治理念坚持公平优先,首先应保障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人和群体在教育利益和负担分配过程中能合理地获得其应得的份额。
此外,还应坚守社会主义教育的“公益性”,使“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与之相对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规律还表明,将市场化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引入教育领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绩效”,因此,兼顾效率理应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总之,学校的目标相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多重性和外在性,它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还要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等,尤以社会公共利益最为根本。
围绕教育法的社会法属性重构教育法律体系隶属于行政法的传统的教育法正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法”,这是国家与社会融合的结果。现代教育法作为典型的社会法,是公法与私法的兼容,是教育保护法和教声管理法的统一,是教育关系协调法和教育强执法的结合,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从《教育法》的颁布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我国教育立法经历了教育体制从一元到多元的立法模式的转换,传统的教育法律体系亟待优化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