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从政
『壹』 从政的话,背诵道德经或孙子兵法有用吗
你书读的再多,不会运用也没得用,道德经不论你干什么事业对你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人生,事业,等等一切,悟
『贰』 老子的《道德经》对我们现在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1.首先体现在认知观方面。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道德经》提供了大量的朴素的辩证认知方式与内容,例如《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义称“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东西不能阻碍认知的宽阔性。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道德经》可以以究其意义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些思考。至于《道德经》中以辩证方式说明处世认知也很多,例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道德经》所提供的认知方式不仅在形式上有益,而且内容都关联于人生社会,的确应值得大学生们思考与借鉴。
2.其次体现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今天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强调与关注,固有其合理之处,但自私心会不会因此而助长,实在难以预料。大学生应该根据其意义调节自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也寓意了人至高的善就是利大众而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就是告诫世人要保持本色;不谋私利,就可以万事无忧“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适可而止,就能避免灾难。道德经在涉及人生价值提出了无私、简朴、知足等等多种观念应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3.再次体现在人际观方面。
人际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又称为为人处世。而这个能力的获得恰恰不取决于你不喜欢的、不舒服的,喜欢和舒服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全面地考验你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个能力才是人际关系能力的根本。若不重视这些事情,不爱惜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你知道得再多,知识再渊博,从“道”的角度上看,也是极大的迷惑。所以重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道德经》上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要做一个成功人,首要的要学会爱别人,学会关注别人身上的优点,而少看别人的缺点。你学会了爱人,你也就能得到了更多的人的爱,这样你的人生之路就会变得无限宽阔。“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所谓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以身体上好的德行来教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意思是,自认为不错,这是不明智的。自以为是的实际是糊涂,过分关注自我的人是愚蠢的。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让自己的注意力离开别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就是《道德经》教导我们的处世关键之所在.
『叁』 老子的道德经好在哪里
刚刚回答了一个朋友问的《道德经》在讲什么的问题。复制一下:
包罗万象,他包括宇宙及万物的起源于归宿——生于无而又归于无;治国修身之道(这个里面讲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为官从政之道。我曾经说过,君子用《道德经》无为之用,小人用《道德经》害人害己之用。可以说,真正读懂了《道德经》,上可得屠龙之术,下可修人生之境,精神会得到无限的自由与洒脱,当然还可能成为你工作、生活中的妙用法典。建议研究一下,不过慎为小人之用。
『肆』 《道德经》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 该书原文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1到37章为《道经》,38到81章为《德经》。它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原文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注释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大意
『伍』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包罗万象,他包来括宇宙及万物的起自源于归宿--生于无而又归于无;治国修身之道(这个里面讲得太多了);打仗用兵之策;
为官从政之道。我曾经说过,君子用《道德经》无为之用,小人用《道德经》害人害己之用
可以说,真正读懂了《道德经》,上可得屠龙之术,下可修人生之境,精神会得到无限的自由与洒脱,当然还可能成为你工作、生活中的妙用法典。建议研究一下,不过慎为小人之用。
『陆』 道德经第八章注解
一、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原文:
1、上善若水。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译:
1、尚善者的写照若水。
2、水在善念的作用下,就会呈现出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成为去除众人之所恶的处方,所以说水几乎能反映道者的道行。
3、居家之善显灵地,心智之善显博渊,赐予之善显慈仁,言语之善显诚信,品正之善显大治,处事之善显潜能,行动之善显吉时。
4、唯有具备利万物而不争之品质,才能在生命的长河中高枕无忧。
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这里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诗,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为什么要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应该有进有退。才能更长远有的时候表面上是吃亏了,实践中咱们是占了一个便宜。在社会中做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亏是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像前。)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柒』 道德经在说什么
一.《道德经》原本写的是什么?
这里我们不去研究《道德经》是如何出土,有几个版本之类的“史话”,那是考古历史学家的研究方向,这种文字说明你可以在市面随处找到。
《道德经》是阐述“宇宙生命整体”的生命特征的经文。通俗地说,就是写一切的一切的“本来”,也是追溯一切一切的“根”。
何谓“宇宙生命整体”?
一朵花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一个人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一个星球也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汇集所有“生命的个体”的“整体”就是“宇宙生命整体”。
我们现在通过“科学”认识到,这个“宇宙生命整体”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外,还有无数个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星球”组成,当然星球与星球之间还有无边浩渺的“虚空”。
这些“浩瀚漫舞”的星球,这些“虚无缥缈”的虚空又是如何形成?它的终极根源是什么?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这个“宇宙生命整体”中实在是微乎其微,就连人类生存的“地球”在其中也不过是个“微尘”。如果把“宇宙生命整体”比作沙滩,“地球”就好比沙滩上的“一粒沙”,而我们数以亿万的人类就生活在“这粒沙”当中。
相对宇宙生命整体,人类只是“一粒沙”中的部分。
但我们往往把人类自身看成是宇宙生命的主宰,可以主宰一切的“全部”,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这显然是一个很值得“反思”的一个“念头”。试想,即便是人类可以自由征服一切,那又是什么在背后“令”人类具有这个“自由的能力”呢?
老子自然也是人类的一份子,老子知道自己的渺小,可是他的“心”却通融了这个“宇宙生命整体”,与其融合为“一”(这些论点我们会在经文的具体注解中逐渐展开)。在经文中,老子通过借喻“吾”、“圣人”、“侯王”、“太上”的生命行为向我们阐述,根本上是“宇宙生命整体”的生命能量在支配“个体”的生命活动。
如何来描述“宇宙生命整体”?
老子把这个“宇宙生命整体”以及这个生命整体的生命特征勉强取个“字”叫“道”,取个“名”叫“大”,这便是“大道”的由来。另外,老子将这个“道”的能量所展现开来的“表现特征”取名为“德”。通俗地说,只要归顺“道”的特征的“表现”就是“德”。老子指出,一切都是“道生之、徳蓄之”。
但是,这个“道”实在太大,“大曰逝”,大到“至大无外”;又实在太小,“搏之不得,名曰微”,小到每个生命内核,小到“至小无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又没有形状,实在难以用文字加以“描述”。为此,一方面老子勉强应用“恍惚、渊兮、湛兮、绳绳兮……”等文字加以形容这个“道”;另一方面,老子借助“道”这个大“母体”中的“子”亦即天、地、人的存在表现对照来阐述。
这正是老子区别于佛经和其他经典的地方。
其他的经典往往是在万物的生命活动的基础之外,“另立”一个“超级的神或者上帝”来区别个体生命,唯有老子是直指本来,是把个体和整体“合一”阐述。可能这种定义的说法比较笼统,或许有些读者也不以为然。我们换一种说法,无论是老子的“道德经”、释迦摩尼的“佛经”、以及耶稣的“圣经”,这三家所阐述的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宇宙生命的根本。
我们把这个“根本”比作一座山的顶,三家从不同方向登顶,彼此路径的沿途风景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他们的“区别”所在。但是这三家所“指向”又无非是同一个山顶,这便是三家“同”的所指。
值得说明的是,老子的揭示“道”直接立山顶,就在山顶。基督阐述从半山腰切入,而佛家则是从山底起步,因为佛家讲求从基础切入。这也便是坊间佛家信众以平民百姓居众多,就是因为可以从很基本的东西切入。但是,必须强调的是,道与道教、佛与佛教、基督与基督教,彼此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常无欲以观其妙”,行无为法则;后者含“教”者,均为世间人为信仰教派,是属于“常有欲以观其缴”,行有为法则。
当然,以上的说法是笔者勉强的“一个比喻”,旨在形象理解三家的异同,并无对三家刻意作区别,敬请诸位大德阅读参谅。
老子的“道”直接就在山顶,这只是一个比喻。根本意思是说,老子是直接切入宇宙生命这个“根本”来论述本来,直接说“道”。那么,“道”在哪里?答案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如此说来,“道”就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老子把“个体”生命融入这个“整体”来阐述,并且只在描写“当下”,当下就是“道”,当下的一切“个体”生命的表现就是“德”,只不过是这些“德”表现“千姿百态”,老子正是描述这些“千姿百态”的背后是何种能量使然。
《道德经》正是描述这个“道”和“德”的经文。
因此,“道”是天地万物一切一切的总根,是“整体”,是“母”。天、地、万物、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整体生命之中的“个体”,是“子”。老子是借“道”这个“母”中的“子”,又大部分用“人”这个“子”作为万物的代表来衬托阐述“道”这个“母”本身,就是为了民众容易体悟,容易明白。
但或许是“多易必多难”,最容易看明白,却往往反而也最难看明白。这便是知“道”、体“道”、行“道”者为众不多的一个方面。我们从千百年来众多的注解不一,所著呈现千姿百态就可窥一斑。
其中,有的注解把这个《道德经》解成了政治谋略;有的解成了哲学理论;有的解成了生命医学;有的解成了修心养生;有的解成了兵法策略……
我们若试着抛开这些各方主观区分,回归原点,汇集一道,老子不就是在描述宇宙生命整体的这个“本来”么。很显然,把老子的《道德经》注成不同的经“解”只是注解了一种经“用”而已。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本来,是“一”,一个整体的不可雕琢“朴”,一经区分来解,只能得出不同的“器”用。况且老子所处的时代,也没有如此这般“分科之名”的区分。
但或许也是一切的一切都无非是在这个“道”的母体中蕴育,花样繁多的“理解”体现多角度的“应用”之经学,也不足为奇。
『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意思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出自《老子》。
居善地: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可止则止;
心善渊:心态深沉大度,中常湛静;
与善仁:与人交往仁慈爱护,称物平施;
言善信:言语平实又有信用,声不妄发;
政善治:从政管理柔和有序,德惟无私;
事善能:行事根据能力而为,贵其能力;
动善时:择机而行不妄动,可行则行。
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玖』 《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9)道德经与从政扩展阅读: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