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良善的立法

良善的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5-19 15:12:21

⑴ 所有法律都是良善的,是放之四海而皆之的

恶法非法,比如希特勒的某些立法并非良善。

⑵ 为什么宪法是诸多法律的立法依据

1、这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如此
2、宪法乃一国之本,是国家制度合法性的基础。如果宪法不能在国家生活中发挥至高无上的根本法作用,那么整个国家的根基就不稳固,国家的大厦也会岌岌可危。如果宪法不能在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中发挥统率全局的最高法作用,那么国家的法律体系就会丧失合法性来源,法律体系的良善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3、所以,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⑶ 如何制定良法

为作为法律价值的重要指向。由于社会大众心理尤其是价值观念与法律的契合程度决定了法之实现的质和量,因此,
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还
应将确认和切实保障具有合理性的大众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实现作为自
身重要的价值目标。当立法者在法之创制过程中注意到上述要素对法律的重要影响并从这一系列要素的内在要求出发时,
就逻辑地使自身植根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也就获得了实现自身的可能性。
其次,
法律的体系结构必须具有确定性与完整和谐性。法律的确定性是指法律应当是肯定的、明确的、具体的,
尽可能排除所有的“弹性”、可塑性乃至任意性。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
普遍的规范。”如果没有确定性的法,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关系的统一调整
,就不可能排除主观任意性,
也就无法保障一个巩固、稳定的法律秩序。这种法的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确定性,
其意义在于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通过法律,
人们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会抱什么态度,
亦即人们事先可以预测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公民明知可以、
不可以或应该怎样行为,以避免公民守法中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从而促进法律的高效实现。
从法律价值来看,要使法治成为良法之治,
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以道德价值体系引领法之创制活动。这不仅因为就一般意义而言,
任何法律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精神,
都是立法者依循一定的价值体系创制法律规范的结果,社会主义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当然也必须反映和符合这一特点;而且,这也缘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殊价值关怀。
首先,任何法律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精神,
都是立法者依循一定的价值体系创制法律规范的结果,社会主义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当然也必须反映和符合这一特点。就一般意义而言,
任何立法活动都是立法者自觉追求某种价值体系的活动,由这一特点所决定,
虽然就具体形式而言,法律一般表现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但是事实上,法律还包容了人类对自身生活目的和价值理想的情愫记载,
蕴含了一种深刻的法律精神。
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任何值得被称之为法律制度的制度,
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在这些价值中,较为重要的有自由、
安全和平
等„„一种完全无视或根本忽视上述基本价值中任何一个价值或多个价值的社会秩序,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法律秩序。
”我国学者梁治平先生也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法律被人们认为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人造世界的一个部分,
它不但能够被用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传达意义。它在任何时候都体现价值,并与目的有关。
上述思想家们的言说促使我们思考:法律究竟只是无数命令、规则的汇集,
还是同时包含着发自人类内心的追求;它究竟只是一堆事实,
还是一种充溢着生命的价值?一种失却了价值引导的法律将会是怎样,甚至,
是否会有这种法律?生活在这种“法律”之下,人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对此,
我们的回答是,法律就其本性而言都蕴含着一种价值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行为规范,同样必须反映这一特点,体现这一要求。
其次,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殊价值关怀决定了应该以社会主义道德引领法之创制活动。就应然的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法律是全体人民共同意
志和利 益的体现,是对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的明确规定,
其本身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这种应然性规定
,乃是一种道德上的定位。这启示我们,在我国,
法律虽然更多地以刚性的“必须”来规定人们行为的底线,
但其中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和人的幸福的关怀的内涵却是极为丰富的。它还启示我们,
这种具有深刻道德意蕴的法律不是自发生成的,
它是立法者自觉追求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结果。要确保我们所追求的法治为良法之治,
就必须自觉地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引领法之创制活动。
根据以上思路,在当代中国的立法活动中,应将社会正义、
确保公民权利、维护公民自由、营造良好秩序作为法律的价值追求,
尤其要将人
本、人道和人文作为引领法律创制的重要价值体系。所谓人本作为法治的伦理法则,就是强调人作为目的以及满足人的需要、
保障人的权利对于法治的绝对价值。所谓人道作为法治的伦理法则,
就是要强调法制应当能够激发并且引导人类向善的天性,
应当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有机结合、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协作,
应当有助于公民美德的塑造和提升。所谓人文作为法治的伦理法则,
就是要强调法制应当是一种文化之存在,尊重人之为人的固有秉性、尊重人之存在的文化内涵、
尊重公民生活的传统智慧乃法治得以畅行的必要条件。
从法律形式方面来看。良法必须符合程序合法。
只有确保程序的正义,良善的立法意图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是不是有正当的程序,是法治与人治的一个最关键区别。
法治社会
要求必须通过公平的程序来追求公平的结果,正当程序是法治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如果说人治之法仅仅满足于实体公正的实现,那么,法治之法则
是以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为双重的维度来考虑问题,这二者对于法律
正义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使法律正
义大打折扣,而且,程序公正更多地被置于优先的位阶。人治之法所追求的正义时常具有“丛林正义”的特点——执行正义的人以实体
(结
果)公正为压倒一切的目标,为此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如果正当程序
构成障碍,就可以践踏过去。法治之法则强调必须以正当程序为前提
去追求实体公正,之所以如此,一个基本的考虑就是,历史实践反复
证明,一旦正当程序的堤坝被破坏,权力滥用的洪水就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而实体公正的大面积毁损,
总是在权力被恣意使用时发生的。
目前,在中国范围内,有三种观念:第一种叫实体公正优先说。如果
出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优先实现实体公正。这是一个非常可
怕的观念,是人治主义的一种表现。第二种观念就是程序公正优先。
如果真要出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那就优先保障程序公正,牺
牲实体公正,这是法治主义的观念。但在中国,只有少数人有这样的
意识。还有第三种观念,叫做并重说。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要并重,
哪个都不能牺牲。并重说,不对,但也不错。但它是废话,废话经常
就是既不对也不错的。所以只能是或者实体公正优先,或者程序公正优先。

有很多人认为,程序公正对于实体公正而言仅仅居于从属地位,
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可以“牺牲程序保实体”。这种观念是人治主义的
表现,也是权力滥用的社会思想基础。所以,中国社会目前对司法
正的理解必须大声强调程序公正的前提性。不允许任何人践踏正义的
程序去追求实体正义的结果,必须通过公正的程序。如果通过公正程
序不能实现公正结果,那就得牺牲,就得接受这个牺牲,这就是法治的代价。

​您好,答题不易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⑷ 出于道德目的而违法和善良违法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经过上述讨论,所谓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关键是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需要如何写。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冲突下,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清·刘大槐曾经提到过,文章最要节奏。这启发了我。宋·陈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这样看来,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那么,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
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应该如何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如此,了解清楚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既然如何,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一般来说,莫泊桑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感官的结合不过是心灵结合的印记。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了解清楚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今天,我们要解决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要想清楚,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那么,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想:这样看来,这样看来,所谓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关键是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需要如何写。民谚曾经说过,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实干。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一般来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现在,解决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应该如何实现。这样看来,唐·李白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了这么一句话,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话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刺在了我的心底。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出于道德的目的而违法因何而发生?民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了这么一句话,热辣辣的情欲,冷冰冰的钱袋。这句话像刺青一样,深深地刺在了我

⑸ 完善立法目的

法律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起点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都对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立法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立法的要求,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问题。衡量立法质量的高低要看法律是否反映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重在管用、重在实施。因此,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完善立法体制,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⑹ “良善”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

1. 善良心地良善

2. 好人欺压良善胁迫良善

⑺ 简答题 立法的定义与特征

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立法是对个人行为自由与行为限制的界定,个体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最优化统一。
立法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立法概念与法律制定的涵义是相同的,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上的概念,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立法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和基本职能,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日益完善和制度化。在古代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一般实行君主专制,国家最高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立法权也完全由君主一人代表国家来行使,君主一言可以立法,一言又可以废法,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国家一般也没有独立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专门立法机关及法定的、不可违背的立法程序。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确立了代议民主制度,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使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相互独立和制衡,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立法机关、明确的立法权和严格的立法程序,实现了立法的制度化、法律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立法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国家机关,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愿望进行的活动,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立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立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活动;第二,立法是一项国家职能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有效调控;第三,立法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主观意志活动,并且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第四,立法是产生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的普遍行为规则的活动;
第五,立法是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专门活动;第六,立法是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制度性的分配,是对社会资源的第一次分配,反映了社会的利益倾向性。立法是对社会进行权威的、有效的资源分配、财富分配,通过权利义务的分配,从而实现社会控制、社会调整、实现社会动态平衡。
立法是法治的重要内容,制定完备而良善的法律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高度重视立法丁作。
特征:立法活动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
第二,立法是依据一定的职权进行的活动。
第三,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第四,立法是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活动。
第五,立法是制定、修改、废止或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热点内容
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法律知识的渗透和教育 发布:2024-12-25 01:23:21 浏览:369
马力律师 发布:2024-12-25 01:11:13 浏览:372
美女律师日本电影 发布:2024-12-25 00:23:00 浏览:454
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 发布:2024-12-24 23:51:17 浏览:981
论述合同法的四个风险 发布:2024-12-24 23:34:54 浏览:252
政治委员条例 发布:2024-12-24 23:27:41 浏览:95
2015经济法热点 发布:2024-12-24 23:10:59 浏览:405
五四青年节法院座谈 发布:2024-12-24 23:09:22 浏览:344
劳动法对乙肝工作人员的规定 发布:2024-12-24 22:40:36 浏览:444
学院盖章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2-24 21:52:50 浏览: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