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我国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

我国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5-19 16:59:04

①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是什么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是:

  1. 是否承认物权公示方法的公信效力?由此可区分是属于形式主义立法还是意思主义立法。

  2. 形式主义立法下是否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若承认之,则为物权形式主义立法例;若不承认之,则属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例。

②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模式有哪几种

基本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有三种立法模式
大陆法系各国关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大致有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形式主义三种立法模式。
(1)债权意思主义。指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无须当事人的合意,即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不以任何物质形式的作成为必要。《法国民法典》采用的就是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2)物权形式主义。指物权因法律行为而变动时,除须另有物权变动的合意外,尚须践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才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义。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为《德国民法典》所确立。
(3)债权形式主义。指物权因法律行为而变动时,不仅需要当事人债权之合意,而且须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形式,始能成立或生效的立法主义。

③ 物权的变动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国物权变动立法原则上采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例外采意思主义模式。

1、意思主义就叫债权意思主义,以法国、日本民法典为代表。
即物权的设定与转移仅仅因当事人的债权意思表示而发生效力。这表示,只要买卖合同成立生效,即使标的物没有交付或变更登记,价金也未交付,标的物的所有权已于此时由出卖人转移给买受人。或者说,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仅以买卖合同为依据,既不需要另有物权行为,也不需要以交付或登记为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故称意思主义。
如:甲2月1日与乙签订了一份电视买卖合同。乙2月2日给甲价金,2月3日甲将电视交付给乙。那么其实,电视所有权的转移发生在2月1日。
非经登记或者交付的物权不动,不得对抗第三人。换言之,登记和交付是对抗要件。
设上例,2月2日,甲背着乙将电视对丙设立了质押权,那么该质押有效,丙可以对抗所有权人乙。
我国意思主义立法体现在地役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都在合同生效时设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只是对该权利的确认而已。

2、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又分两种,债权形式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
(1)物权形式主义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
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除了买卖合同外,还需要当事人就转移标的物所有权达成的物权合同再加上登记或者交付,始能转移所有权。
(2)债权形式主义,又称意思主义与登记或交付的结合。以奥地利,瑞士,韩国为代表。
物权变动,只需要在债权的意思之外再加上登记或者交付即可,不需要另有物权的合意,故无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物权的变动效力受其原因行为债权行为如买卖合同的影响,故也不存在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体现在:
有效债权行为+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
有效债权行为+交付=动产物权变动
有效债权行为+交付=重要交通工具物权变动+登记>第三人

打字真辛苦~这些问题以后可以看一下物权变动的理论书籍

④ 中国物权变动模式

在物权法出台之前,通过对我国民法体系中关于物权变动规则分析,很容易看出我国采取的是一种相当于折衷主义的立法模式。我国《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担保法》41条关于不动产和准不动产的抵押规定为:“当事人依本法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43条关于动产抵押规定:“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等等。我国的这种立法模式,一方面认为债权的意思表示即为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不承认物权行为;同时又认为仅有物权变动的意思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还必须经过登记或交付,也就是公示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动产抵押上,我国民法规范采取的却是登记对抗主义。

总体说来,我国民法现有规范关于物权变动采取的变动规则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但是却缺乏理论和制度上的逻辑性。

我国目前正在讨论中的《物权法草案》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规定,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第二十七条规定, 动产所有权的转让和动产质权的设立等,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交付时发生效力。第二十八条 规定船舶、飞行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等等。

物权法草案采取的立法模式大体上是继承了我国民法原有的立法模式,采取的是折衷主义,不动产的公示为登记,动产的公示为交付,经过公示后,物权才能发生变动的效果。由于准不动产的价值大小不一,对其无论是以登记为公示方式还是以交付为公示方式,都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经济流转关于交易安全和迅速的要求,所以对于准不动产物权的变动,物权法草案以交付为物权发生变动的要件,以登记作为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要件。

在我国现行理论及实践框架下构件物权变动规则以及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的思考

物权变动不管采取的是哪一种立法模式,其最重要的效果就是能够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迅速,要维护交易安全和迅速,关键在于能够在保护交易时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交易双方的交易公平。法国式的“公示对抗主义”偏重于交易的迅速,但是却是以不安全的交易为代价的,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法国的动产与不动产都使用的是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在我国现在市场经济民事法律体系下,显然是不能对动产交易和不动产交易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德国式的“形式主义”立法,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只要物权行为一经设定,物权就告移转。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使得在原因行为有瑕疵的时候,如债权合同被撤销或者无效的时候,物权的权属状况仍不改变,卖方只能够依照不当得利向买方行使请求权。但是,物权行为无因性却能够很好的保障第三人的利益,符合交易迅速的要求,第三人再向买方交易的时候,只要求买方的物权符合法定公示的要求,而不必担心其物权原因是否有瑕疵。我国采取的是相当于折衷主义模式,我国的物权法理论的主流并不赞同物权行为无因性,当债权合同因为瑕疵被撤销或无效后,卖方可以以物上请求权向买方请求返还,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这种折衷主义模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承认了物权行为的客观性,但是我国的物权法理论为了避免无因性对出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否定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本人认为,我国的这种立法模式有利于保护交易中第三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但是,应当从理论上对它进行完善,并从形式上构建逻辑严明的立法模式。

首先,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的客观性,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物权变动立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但是,承认物权行为并不意味着必须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物权行为的有因还是无因只应该是立法的选择而已,应当从实践上,从制度是否能实现市场经济的交易迅速、安全和公正上来确定。

其次,我国的物权变动理论规定了公示公信原则,但是不能仅仅依照这个原则来实现交易的迅速和安全,而是要对它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公示原则规定物权的变动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法表现出来。公信原则是指物权的变动公示后,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况与真实的物权状况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物权法草案中也规定了相应的原则,不动产以登记,动产以交付为公示方式。可以说公示为处于交易之外的第三人提供了保障,只要没有公示就没有物权变动,以公示确定权利的性质与归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纷止争,维护交易安全。公示的公信力重在保护第三人,真正的权利人即使能够举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公示暇疵确实存在,而且自己对于公示的暇疵并无过错,对公示的公信力仍不产生影响,第三人仍可藉公示的正确性推定和自己对于公示的暇疵不知情而获得保护。 最后,不动产和动产虽然都属于财产范畴,但是他们的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现有的立法框架中,不动产的公示方式和动产的公示方式从效力上来说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本人认为应当区分不动产和动产,确定物权变动的规则以达到有利于促进交易,保障交易安全的目的。

关于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

对不动产适用公示公信原则来确定财产的归属与变动符合物权变动迅速和安全的要求。

不动产权属和变动的公示为登记。不动产登记是权利人申请国家有关登记部门将物权的设定移转、变更、消灭等物权事项依据法定的程序记载于登记簿的事实。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登记机关。此即对不动产的权属和相关事项进行记载的人或机构;第二,登记对象。即作为物权客体的物。 第三,以书面记载的方式实现。口头的方式一般不能成立登记。但是书面记载可能包括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为一般的记载,也可以表现为正式的登记表格填造,还可能是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等等。以不动产的登记作为物权公示的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由于登记机关是国家的相关部门,所以其形式上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保障,并且不会有被随意更改的危险。其次,这种登记能够以一定方式被外界知晓。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具有相当的公信力。第三人基于不动产公示,能够取得不动产的所有权,这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是十分有利的。最后,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很少会产生错误登记,即使产生了错误,由于其责任在登记机关,而登记机关是公权力机关,对于利益的损失人,能够进行有力的赔偿。当然,不动产登记公示的优势是建立在登记审查制度的严格、严密的条件下的。在建立了完善的登记制度后,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使用公示公信制度就能够很好的保障交易的迅速和安全。

我国的物权法草案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进行了法条上的规定。这种不动产物权的公示公信制度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这种立法模式,实质上是承认了物权行为的客观性。债权行为不能直接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而是要经过登记,登记后才能产生物权变动。并且这种物权在转给第三方的时候,第三方不需要考虑前手的交易是否有瑕疵。我国的物权法理论主流不承认物权行为的客观性,但是在立法实践中,却体现了承认性的效果。

⑤ 物权发生变动的具体方式方法

物权变动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即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模式。

1. 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谓意思主义,就是指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可分为绝对意思主义和相对意思主义,前者是指物权仅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发生绝对的移转效力,意思主义的确立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为标志。其立法学者把合同视为当事人间的法律,将契约自由的民法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必须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孙鹏先生指出“《法国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绝对意思主义’,公示手段对物权变动没有任何意义”。但由于该模式使物权变动的公示性特征丧失殆尽,有违物权的可支配性特征,现今已没有国家采取此例。后者是指买卖契约有效成立时,所有权即行移转,但非经登记(不动产)或交付(动产)的物权,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
2.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形式主义,则是指物权变动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又可分为物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和债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前者是指物权变动需要一个单独的物权行为,才能导致物权的变动。即认为物权变动仅有债权法上的意思表示还不够,还需有当事人独立的物权合意,并且这种合意需通过一种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记——表现出来,物权才发生变动。后者是指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动时,当事人除了债权合意外,还必须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认债权意思的同时,承认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⑥ 论述我国物权的变动模式

(一)所有权的变动
我国《民法通则》第72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它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
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按
照我国民法学界的通说,此处的合同系仅指债权合同,包括买卖、互易和赠与合
同等。《合同法》第133条,几乎是照搬了民法通则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
标的物交付之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我国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是交付移
转所有权,但是有两个例外可以排除这一规则,一是法律另有规定,二是当事人
另有约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这里的“法律另有规定”主要是就不动产物权变
动而言,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或者变更时,应当
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并凭变更后的房屋所
有权证书向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经同级人民政
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或者更改土地使用权证书。”此外,我
国所有权变动还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所有权可以依当事人的约定而移转。
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关于所有权的变动可以按照动产和不动产分别采取不同
的变动规则:不动产所有权变动采取严格的形式主义,即“债权合同+登记”方
可移转所有权,动产则主要采“债权合同+交付”移转所有权,但当事人可以通
过约定而排除其适用。

(二)他物权的变动
《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
变更登记手续。”《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2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第3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
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
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
日起生效。”第43条规定:“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
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民
用航空法》和《海商法》也有类似规定。
上述规则表明,我国现行立法在用益物权上既有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合同
+登记),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特定财产的抵押,又存在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
式,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流转和动产的抵押。
通过对我国现行实然法律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现行法律中既有形式主义
的的法律规范同时又存在意思主义的法律规范,这样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有
的物权变动的二元化立法模式。通过本文第一部分对当前世界各国存在的物权变
动立法模式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样一种二元化立法模式是我国独有的,究竟是什
么样的理论基础对这样的一种二元化立法模式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笔者未见深入
细致的分析。正如有学者指出,“这样一种对形式主义和意思主义的平行继受并没
有建立在进行充分合理性论证的基础之上,很有可能是学派折中的产物甚至是一
种无意识的照抄与模仿的结果。”
[52]
虽然这种二元化立法能够部分弥补形式主义过
于僵化、效率低下的弊端,但是其直接导致了物权公示方式的不一致,以至于严
重危害交易安全。试举一例进行说明,一般动产所有权的公示方式是占有,而一
般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式是登记(只有登记才可以对抗第三人),在动产抵押担保
中,抵押权利人并不实际占有动产,第三人无从知悉担保物权的设定,所以易导
致当事人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动产担保权人与善意第三人间的利益冲突。因为
标的物仍然保留在设定人手中,若其将之让与善意第三人,则第三人依据公信原
则善意取得所有权,动产担保权难免遭受不测之害;若允许抵押权人行使追及权,
则第三人权益又无法保障,这样,法律因此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这正是二元化
立法模式致命的弊端。

⑦ 简述物权变动的原因

基于法律行为:如基于买卖、互易、赠与、遗赠等受让物权,抛弃物权及设定或变更、终止他物权的各种法律行为。非基于法律行为:基于法律行为之外的法律事实,如时效、先占、添附、继承、无主物的取得、标的物消费、标的物灭失及混同等。基于公法上的原因,如公用征收、没收、罚款等。
(一)物权变动原因
物权的变动: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就物权主体而言,是指其取得物权和丧失物权;
就物权内容而言,是指物权的内容发生变化。
物权的设立即物权的取得,物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1)原始取得: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如生产、收取孳息、添附、先占、没收等均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方式。
(2)继受取得: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
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的继受取得和创设的继受取得:
①移转的继受取得:从他人处取得他人原有的物权,如基于有效的买卖合同受让所有权,因继承取得物权等。
②创设的继受取得: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立他物权,如在国家所有的土地上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他人动产上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等。
物权变动需有能够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
能够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称为物权变动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行为、事件和事实行为、公法上的原因等。
故通常可以将物权变动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1)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公示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或者对抗要件;
(2)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则不需要公示,就其中的不动产变动而言,登记既非生效要件也不是对抗要件,而是处分要件。
如根据《民法典》第229条至第232条的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在分割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等案件中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变原有物权关系的判决书、裁决书、调解书,以及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拍卖成交裁定书、以物抵债裁定书,应当认定为前述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依照以上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二)物权变动模式
物权变动的模式仅针对法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与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无关。
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主要有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折中主义三种。
债权意思主义是指仅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无需其他要件即足以产生物权变动的立法例。其特点是不区分债权发生的意思表示和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物权形式主义是指发生物权变动时,除了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的债权合同外,还必须有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并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方能产生物权变动效力的立法例。其特点是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且认为物权行为具有独立性与无因性。折中主义的做法介于债权意思主义与物权形式主义之间,规定物权的变动除债权合意外,还需要登记或交付。其特点是不承认物权行为,认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债权行为与登记或交付的结合。
我国立法确立的物权变动模式究竟属于哪一种,现有的法律规定略显含糊,学界也存在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买卖、赠与、质押等债权合同并不足以引起物权变动,还须完成登记或交付方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登记或交付是合同的履行行为,未登记或未交付并不影响债权合同的效力。而债权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的,也不可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上述将债权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效果加以区分的规则通常被称为区分原则。
(三)不动产物权变动
此处所称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是指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以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物权变动的时间点是将物权变动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之日,而不是权属证书发放或者收回之日。
(四)动产物权变动
动产物权的变动: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
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以交付作为物权设立与转让的生效要件。
交付是移转标的物占有的行为,交付方式包括:
1.现实交付:将出让物置于受让人的实际控制之下。
2.简易交付:动产物权的受让人因合同业已占有出让人的出让物的,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物权转让或设立法律行为生效时,交付即完成,如保管占有。
3.指示交付:出让人的出让动产被第三人占有的,出让人将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并告知占有人向受让人交付该动产,是为指示交付,也称“返还请求权的让与”。
根据现行规定,以指示交付方式完成交付的,自转让人与受让人有关转让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协议生效时发生物权变动。
4.占有改定:出让人在转让物权后,仍需要继续占有出让的动产的,由出让人与受让人订立合同,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在约定期限届满时,出让人再按约定将该动产交还受让人占有,即为占有改定。
在占有改定中,出让人与受让人实际上达成了两个合意:
(1)转让动产所有权的合意。
(2)借用、租赁等能够使出让人继续占有转让动产的合意。
之所以称为占有改定,是因为出让人对出让动产的占有由原来的所有人占有改变为非所有人的占有,而受让人则根据前述第二个合意取得对转让动产的间接占有。
在占有改定中,受让人取得物权的时点为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的由出让人继续占有动产的约定生效时。
在理论上,后三种交付方式又被称为观念交付。

⑧ 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回顾和前瞻

我国物权变动模式选择的历史比较考察

吴天

发布时间:2006-5-21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立法的选择关键在于与社会演进、观念转变相暗合,超出社会现实,与文化背景和民众观念相脱离的法律,只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法律文本,不能作为融入现实社会的规范,难以发挥实效。本文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总结法、德立法经验,考察我国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取舍。

[关键词]物权变动 意思主义 形式主义 法律继受

一、概说
物权变动模式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对基于合同行为的物权变动进行法律调整的具体方式。当今大陆法系主要存在法国意思主义和德国形式主义两大物权变动模式立法例。

(一)大陆法系两大物权变动模式

法国意思主义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否定物权行为的独立存在。其民法典并未明文意思主义,但从如下法条可判断其主旨是交付义务的产生使债权人成为所有人:①第938条:“适法的承诺赠与,仅以当事人的合意完成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无需任何交付而转移给受赠人” ;②第1138条“交付物的债务仅以契约当事人的单纯合意而履行,即使标的物未交付,自应交付时起,债权人为所有权人,风险随之转移,但债务人迟延交付者不在此限” ;③第1583条“即使标的物未交付、价金未支付,只要就物及价金成立合意,买卖在当事人间即告完成,所有权为买方取得” ;④第1703条:“交换以和买卖相同的方式仅以合意而完成” 。由此可见法国民法典在物权变动立法上的方针,即物权变动只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效力,既不需有物权行为,也不以交付或登记为生效要件,动产的交付、不动产的登记只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即使标的物尚未现实交付,只要合意形成,债权人即被视为所有人,就承担标的物意外受损的风险。依债权合同设立、转让物权时,物权变动是债权效力的当然结果,不承认以物权变动为目的的物权合同,赋予契约具有债权发生和所有权转移的双重效果。

与法国式意思主义相对立的是,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德国形式主义,它肯定债权行为之外有物权行为的存在,物权的变动须符合法定形式。其民法典接受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分说,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定、让与和内容的变更,以物权合意和土地登记簿登记为原则。民法典第873条第1款规定:“为转让一项地产所有权,为在地产上设立一项物权以及转让该项物权或者在其上再设立他物权,如法律未另行规定,必须有权利人和因该权利变更而涉及的其他人的合意,以及权利变更在不动产登记簿上的登记”;第875条第1款:“为放弃一项地产的权利,如法律未另行规定,必须有权利人放弃其权利的意思表示,以及该权利在不动产登记簿的注销登记”。第929条:“为转让动产所有权,所有人必须将其交付给取得人,且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须达成关于所有权转移的合意。取得人已占有该物的,只需所有权合意即可。”从法律条文可见,依债权合同设定、转让物权时,债权行为是物权行为的原因行为,原因行为不发生物权变动,只在另有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时,才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物权行为是债权行为的履行行为。故不动产物权变动依登记而生效,动产物权变动依交付而生效。

(二)物权变动模式问题的研究方法

过去中国学者对物权变动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绍和评价一国的法律制度,且着重对德国物权行为理论进行探讨,分析其利弊,并在理论上建议立法对此理论的取舍。但是法学研究不能代替法律,法律制度的选择不能轻易地因主观判断而做出。每一项法律制度都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逐渐适应现实社会的完善过程,对他国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能流于表面化,要深入其法律制度的内部,全面了解其历史发展概况,动态把握物权变动制度在该国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选择。

任何法律都是特定国家和地区社会状况与时代精神的反映和抽象,都以其特定的法律传统为前提和基础。因此,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状况与时代精神、业已形成的法律传统,通常会构成特定时代法律规范据以形成的前见。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谓的“有选择的亲和性”。(1)在此点上,无论是作为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代表的《法国民法典》,还是作为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代表的《德国民法典》都不例外。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法德两国物权变动立法背景、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进行解析,对其做出确切评价,以期对我国的物权变动制度选择提供参考。

二、法国的物权变动模式——意思对抗主义

(一)法国的意思主义的立法历史背景

1804年《法国民法典》展现给人们的社会景观更多的是农村风景,而非都市风景。(2)法典起草者们几乎未考虑即将诞生的工业社会,所以里珀特才把《法国民法典》称为18世纪规范农业经营的法。(3)法典制定时,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手工业者,雇佣少数工匠的小业主和小作坊主。此时的商品生产,生产规模和社会化程度水平较低。该法典就物权变动所确立的意思主义模式,就着眼于此时与特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依然盛行的特定物交易。

就时代精神而言,法国大革命前夕,批判封建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神学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伏尔泰从功利主义出发认为好政府应保护每个人的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财产权,国家任务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财产权”;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说,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不仅要分离,而且还要使三权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以权力约束权力”;(4)卢梭认为,按照自然法原则,人们要在完全平等基础上,自愿联合建立国家、制定法律,以保护每个人的天赋权利——自由、生命和财产。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思想和舆论准备。大革命时代,自由精神高于一切,契约被作为当事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实现自由和摆脱等级身份制的手段,因此当时法国出现了民法典立法与高涨的革命热情相结合的情形。(5)《法国民法典》在自由精神的渲染下颁布并实施,以自由思想为基础,主张个人意思及自由的绝对权威,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必须是最低限度的,从而实现了市民阶层追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二)法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1.法国意思主义的确立

继受罗马法的法国古法承认各种假装交付,以书面交付和占有改定代替交付,同时在契约公证书中加入已交付条款(实际上未交付),到16、17世纪已成为法国的交易习惯,即罗马法上交付的观念化。在物的二重转让时,第一买主是假装交付,第二买主是现实交付,时间在先的假装交付优先,在事实上承认以意思表示转移所有权。

法国古法法系的重要部分之一的教会法也间接影响了意思主义的形成。随着商业发展,法国法原则上坚持契约要式性,但在一定范围内也承认诺成契约。自17世纪起单纯合意产生诉权已成为教会法的原则,同时合意必须遵守的法谚也逐步渗透到法国法基础中。虽教会法推动了契约诺成主义形成,但所有权仅以合意而转移的理论仍未完全确立,其形成还得到了自然法学派的进步完善。

法国的自然法学派学者戈罗乌斯从自然法则出发,认为所有权是与客体占有完全不同的观念存在,所有权转让无需交付,自契约成立时所有权转移乃是最单纯的形式,从只以当事人间的合意发生所有权转移的观念出发,批判罗马法交付主义,并在自然法中为不要交付观点寻找理论依据。
可见法国古法传统、教会法的影响以及私法学者的理论贡献都为法国意思主义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法国意思主义的确立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为标志。意思主义原则与法国民法典总体精神相一致,是大革命个人主义自由思想的产物。法国民法典首次确立契约自由原则,尊重个人意思自由,个人取得权利、负担义务,完全取决于个人自由意思。契约之内容、方式、成立以及契约当事人之选择,听凭当事人自由,国家不作干预。(6)法国民法典把合同视为当事人间的法律,将契约自由的民法精神发挥到了极至,将当事人间物权变动的契约视为当事人间物权变动的法律,那么自当事人就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发生转移便成为自然之理。

2.法国意思主义的发展与完善

1848年法国第二帝国开始时,法国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生产已占主导地位,机械化飞跃发展,商业发展促成借贷业发展,到1850年法国已有长期借贷银行,但借贷机构无法在不动产秘密转让情况下保证抵押权的安全,故公示制度的呼声开始高涨。于是1855年对民法典进行补充,规定所有权、抵押权要公示,将不为抵押权标的的权利如不动产质权、地役权、使用权、居住权、18年以上租赁权等纳入公示权利范围,但法定抵押权仍不以登记为必要。这次修订在保持意思主义原则不变的基础上,确立了大多数所有权及其他不动产物权设定、移转,以登记为第三人对抗要件,扩大登记范围,为公示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迈出了决定性一步。其后法国对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如1935年对登记事项作出很大修正,首次规定了几乎所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都应登记,扩大了登记事项。1955年1月4日《土地公示制度改革统令》及同年10月14日《关于土地公示制度改革之1955年1月4日适用的统令》在以往公示制度原则下进行整体重编,规定法律行为及判决产生的权利,登记以前不能对抗依法律规定保有不动产上权利的第三人,登记成为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从而构成法国现行公示制度。

(三)法国物权变动模式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法国物权变动的发展过程是意思主义形成流程和公示主义相互影响与排斥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妥协与调和,合流为意思对抗主义。总体而言,法国法对物权变动发生依据的规定还是较完备,通过法律自身的解释和补充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交易安全的要求,因此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意思对抗主义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争议的地方。

虽当今大多数学者并不认同法国意思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并提出各种批评,许多国家的物权变动模式立法也不主张选择法国模式,但法国采用的意思对抗主义历时二百多年漫长历程,其市场经济发展良好,不动产交易秩序也并未因此陷入混乱,这就足以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法国启蒙思想对自由主义的过分渲染,因此《法国民法典》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推向极端。这种物权变动模式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在关于第三人保护上却显得较苍白,但通过强制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终还是在总体上实现了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基本维护了第三人交易安全。

三、德国的物权变动模式——形式要件主义

(一)德国形式主义的立法历史背景

19世纪末期,德国工业化生产规模和社会化程度都有很高水平,经济活动重点从农业向商业、工业转移,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国家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大市民阶层。故《德国民法典》起草者心中的民事主体形象是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和农场主。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着眼对信用型契约的规制。它明显与《法国民法典》将特定物买卖作为规范的一般对象不同,是将种类物及未来物的买卖作为规范的一般对象。(7)这反映出《德国民法典》制定时,信用交易的发展使债权与物权在成立时间和职能上发生分离,并由此引发物权和债权在近代的对立,从而使交易界出现了对于形式主义的要求。(8)

就时代精神而言,《德国民法典》制定时,新社会经济思想,即国家义务在于有规律地干预各种力量的自由放任,保护经济弱者。遗憾的是新经济思想仍未深入私法观念之中。受新社会经济思想或多或少的影响,《德国民法典》确立的物权形式主义兼具罗马个人主义法律思想和新社会经济思想。一方面,物权变动的基础仍建立在当事人物权合意之上,体现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物权变动具备一定外部形式,以响应保护交易安全的社会政策要求。立法将观念所有权通过交付和登记公示有形化。《德国民法典》将当事人间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转换成对第三者的公示手段,统一了物权变动中当事人的对内对外关系。

(二)德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1.德国形式要件主义的确立

1872 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对德国近现代民法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该法率先规定物权契约及其无因性,借以摒弃登记实质审查主义。这直接成为1896年德国民法典物权契约及其无因性的立法基础。为排除土地(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实质审查主义,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采物权契约无因性。此前,登记官既审查当事人申请书的法律形式,又审查申请书背后的事实关系。使得交易时间延长,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故除旧立新,改采形式主义登记制度成为众望所归。依物权契约无因性,物权变动效力应与基础关系的债权行为相分离,使登记审查仅限于物权契约本身。此后约霍夫起草的德国民法典物权编及1896年德国民法典均继承了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

1874年德国联邦议会成立民法典编纂委员会,起草民法典。民法典第一草案(物权编)第828条规定:“(1)依法律行为移转所有权、设定或移转其他权利及设定担保,如法律未特别规定,依登记权利人与取得人缔结的契约,并在土地登记簿进行登记而发生;(2)第一项所称契约,须由同意在土地登记簿册登记权利变动的权利人的意思表示,与另一方对该同意的承诺的意思表示构成……”依该条规定,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把物权契约纳入民法典条文中,无庸置疑,是对萨维尼、温德沙特等人的物权契约及其无因性理论的忠实法律条文化。(9)

民法典第一草案于1888年1月31日公布,不久受到许多批判,但对采物权合意及其无因性基本上未有批评意见。此后第二委员会总体上维持了第一草案所规定的物权合意和登记形式审查主义,并用“物权合意”代替“物权契约”。两稿审议后,第三草案经帝国国会讨论通过,德国形式要件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最终确立——不动产权的设定、让与、变更,原则上以物权合意和土地登记簿登记进行;动产物权的设定、让与原则上以物权合意和交付进行。

2.德国对形式要件主义不足的自我完善

每一项制度都有相应的分工、制度界限和内在局限,都不可能或不能完全通过该制度本身解决其自身的缺憾。德国形式要件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也不例外。

德国形式要件主义,使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离,会出现债权契约无效而物权合意有效,买受人仍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这无疑使出卖人遭受不利益。德国立法者在确立形式要件主义时,当然考虑到了其有失交易安全与公平的一面,于是为完善这一缺憾,补救出卖人利益,在编纂法典时确立了不当得利制度。出卖人在丧失标的物所有权时,可提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来弥补损失。德国民法典第812条规定:“无合法原因而受领他人的给付,或者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负担费用而受到利益的人,负有返还义务。虽有合法原因但后来消灭,或者根据法律行为的内容未发生给付目的所预期的结果时,上述义务仍成立。”
正由于德国法中采纳物权行为,使部分债权行为无因化,使因债权行为无效仍发生物权转移的不当得利情形在德国极为普遍,因此不当得利制度成为弥补无因性制度缺陷而存在的必然调整机制。德国法学家Ernbury更是强调不当得利制度乃立法者用来治疗自创的伤痕——物权行为无因性。

(三)德国物权变动模式的总体评价

德国民法典在法国民法典颁布将近100年后公布,其立法社会背景与法国大相径庭——交易频繁化、时空化,信用经济迅速发展,所以德国立法者根据现实需要,从维护交易安全角度出发,侧重保护第三人利益,采纳物权行为理论,最终确立了物权变动的形式要件主义。
从萨维尼创设物权行为理论到德国民法采纳此理论至今,物权行为理论的存废问题一直都有较大争议,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赞同物权行为理论的观念在德国最终成为主流。我们可从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民法学者集体编纂、并被认为是德国最权威的法典注译《慕尼黑人〈德国民法典〉注译·物权编》(第六卷)中看出来:“物权行为原则的产生并被立法所采纳,根本上不是纯粹的想象和典型的法学思维的结果,这一点不但表现在该原则所提出的一般要求和根据该原则建立的无可指责的法律技术上,而且也表现在它深刻的法理智慧上。尤其重要是,该原则建立的法律制度产生后的历史表明,它一直能顺利地实现法律功能目的。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相分离的法律结构从来没有给法律交易制造困难。”

民法各项制度在追求自身特定制度价值时,不免存在价值上的失衡和冲突,这是“合理”的。只要通过承载相应价值的制度来解决,实现价值与制度的融合,也不失为“善”的民法制度。物权形式要件主义虽非尽善尽美,但通过不当得利制度完善了价值上的失衡,最终保护了交易安全,维护了交易公平,为德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当前的立法背景

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但社会化大生产仍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流通领域内,信用经济高度发展。事实表明,种类物、未来物的交易等信用交易是经济交往中的主流形式。其次,纯粹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从未在中国大陆土地上真正生根、发芽、成长。在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指导下,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各种社会政策,构成了民法自由原则的界线。在法律传统上,清末改制以来,取法欧陆的法律继受思想一直占据的主导地位,即使1949年以后对苏联法制的学习,也未偏离这一主线。继受过程中,中国大陆接受了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主张区分物权与债权的取得根据,物权变动采公示原则,并最终将物权与债权区别的一个侧面定位在权利是否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上。

(二)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

我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就接受了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民国初期,就采纳物权行为理论,法律制定及司法普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并加以运用。如,大理院上字第8号判决:“物权契约以直接发生物权上变动为目的,与债权契约异。契约成立同时履行,更无存留义务之可言。”上字第2359号:“不动产物权移转,其买价曾否交足及税契过割迟早皆与不动产物权移转并无关涉,……” (10)可见,民国早期民法典尚在制定时,我国司法部门就明确且准确使用了该理论。我国旧《民法》(1930年)第118条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对“区分原则”的明确肯定。其中物权法部分,都是建立在物权行为理论之上的。如,不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发生变动的第758条,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变动的第761条,不论是条文设计,还是立法者编纂的立法理由,都明确地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从这些资料可以推出,采物权行为理论是我国近代以来民法传统。

新中国,我国司法部门为适应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立法之先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权行为理论的规则。如,在不动产司法实践中,针对标的物交付后或权利证书交付后一方当事人反悔提出撤消并返还的问题,最高院在一些司法解释文件中规定,标的物的交付应该维持,并许可当事人补办登记手续;当事人的合同争议,可用债权关系来解决。(11)2000年底,最高院召开我国“第五次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会议文件明确宣告,在当事人物权意思表示可以证明的情况下,即使当事人没有登记,也承认物权变动的有效。(12)这一处理与《德国民法典》第873条第2款物权行为理论应用条款几乎没有区别。

现法工委物权法草案第二稿已出台,通观草稿可看出立法机关已部分接受物权行为理论。如草案总则中第4条采纳了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制度;在不动产物权变动部分可看到区分原则的影子。如第16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仅涉及物权效力,不影响合同效力。”草案采纳了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的公示原则(草案第10条和第29条)。

(二)总结——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态度

法德两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制度设计和选择,无疑各具历史的合理因素。法国依大革命时已扎根的自由主义思想,确立意思主义,后为适应现实经济需要进行修正,并最终确立意思对抗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在法国民法典制定后将近二百多年时间里发挥着巨大作用。德国受萨维尼的影响,将物权行为理论运用到民法典中,开创性地确立形式要件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其确立既满足德国交易安全的客观需求,又符合信用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了交易公正。可见,每一项法律制度的确立都有其历史因素和社会现实,孰优孰劣需在各自法律制度中去评判。

各民族的法律发展史表明,一些法律进化模式会在不同的社会秩序中或在相似的历史情势下不断重复出现。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很类似于德国制定民法典时所处的历史状态——交易频繁,信用经济急速扩张,对维护交易安全的呼声日益增长。鉴于我国早有采物权行为理论的法传统,加之我国正建设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势,我国物权变动模式采德国立法例,是切实可行,也有现实客观需要。

[注释]:
(1)郑戈 著《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第49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卡勃尼埃语 转引[日]大木雅夫著 范愉译《比较法》第180页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里珀特语 转引《月旦民商法研究2》第10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孟德斯鸠 著《论法的精神》上册 第154页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德]茨威格特和H·克茨 著《比较民法总论》潘汉典等译 第162页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梁慧星 著 《民法总论》第36页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朱岩 编译 《德国新债法》 第59页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日]稻本洋之助 著 《民法Ⅱ物权》 第95页 青林书院新社1983年版
(9)参见[日]广濑捻《无因性理论的考察》载《法学论丛》第72卷
(10)杨洪烈 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第1202页
(1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等
(1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0年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参考书目]:
(1) 于海涌 著 《法国不动产担保物权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 茵 著 《不动产物权变动和交易安全》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 田士永 著 《物权行为理论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孙宪忠 著 《中国物权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文杰 主编 《变动中的物权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E·博登海默 著《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吴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级民商法硕士研究生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变动模式是什么

物权变动模式

大陆法系物权变动模式有两种: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意思主义。前者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后者以法国为代表。

我国从清末开始修民法时,因为大陆法系德国立法技术最高,所以在日本法学家的帮助下编修了继受德国的民法典,虽然最终没有实施,但这个基础算是留下了。

建国以后,我们主要受苏联的影响,根源也能追到大陆法系,苏联解体后我国民法算重回正道,在德日的影响下形成了社会主义法系——因而物权变动也主要受德国的影响。

德国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说的是,债权合同并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需有物权合同存在并实际交付才行,不动产更需要登记才发生效力。

法国物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说的是,债物权变动自双方发生物权变动合意即发生,即便实际物品未能交付,也不影响物权变动,无论物权是否转移、是否登记在所不问,如果再跟别人签合同出卖物品,则属于无效合同。但也有特殊情形,比如预售房屋,在合同成立时没有实际的物权存在,也就无所谓转移,等房屋建完登记后,再一房二卖的话,那就不是前面提到的无效合同。

德国、法国都说完了,那么我国是什么模式呢,有人称之为债权形式主义,算是吸收借鉴了大陆法系的所有精华,把物权合同和债权合同分开而论,但实务中并没有这样的两个合同,所以物权合同就最终转换成了需要办理登记的过程和义务。
我们通常理解的物债两分,也就是这个意思,哪怕是无权处分签订了合同,物权不发生变动但不影响债权合同的效力,至于债权合同无法履行,那就得向另一方主张赔偿了。

⑩ 物权变动的模式有哪些

一:物权变动模式是指物权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定方式。

二:物权变动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即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模式。

  1. 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谓意思主义,就是指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可分为绝对意思主义和相对意思主义,前者是指物权仅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发生绝对的移转效力,意思主义的确立是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为标志。其立法学者把合同视为当事人间的法律,将契约自由的民法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强调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必须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孙鹏先生指出“《法国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绝对意思主义’,公示手段对物权变动没有任何意义”。但由于该模式使物权变动的公示性特征丧失殆尽,有违物权的可支配性特征,现今已没有国家采取此例。后者是指买卖契约有效成立时,所有权即行移转,但非经登记(不动产)或交付(动产)的物权,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

2. 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

形式主义,则是指物权变动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又可分为物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和债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前者是指物权变动需要一个单独的物权行为,才能导致物权的变动。即认为物权变动仅有债权法上的意思表示还不够,还需有当事人独立的物权合意,并且这种合意需通过一种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记——表现出来,物权才发生变动。后者是指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动时,当事人除了债权合意外,还必须履行登记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认债权意思的同时,承认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热点内容
电大经济法概论第三次形成考核 发布:2024-12-25 02:04:52 浏览: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事业单位解聘 发布:2024-12-25 01:59:05 浏览:794
律师个人法律服务宣传 发布:2024-12-25 01:59:04 浏览:391
2018刑法分则 发布:2024-12-25 01:53:56 浏览:148
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法律知识的渗透和教育 发布:2024-12-25 01:23:21 浏览:369
马力律师 发布:2024-12-25 01:11:13 浏览:372
美女律师日本电影 发布:2024-12-25 00:23:00 浏览:454
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 发布:2024-12-24 23:51:17 浏览:981
论述合同法的四个风险 发布:2024-12-24 23:34:54 浏览:252
政治委员条例 发布:2024-12-24 23:27:41 浏览: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