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中国中医立法

中国中医立法

发布时间: 2022-05-20 14:43:57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何时落实

中医药法目前处于一审通过状态。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
(一)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规定上述两类主体可以直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在实践中,属于全国人大立法权限范围的基本法律的制定,一般都是在全国人大举行会议之前,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过常委会审议后,再提请大会审议。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立法法明确规定,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二)法律案的审议
审议法律案,是立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实质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
(三)法律案的表决
所谓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是指实有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不是指代表名额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也不是指到会的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所谓过半数,是指赞成票超过全体代表或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半数,赞成票刚好是半数,不是过半数。
(四)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条件。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为规范中医药行业树立了法律依据,为提高中医药地位、发掘祖国传统医药学事业、更大幅度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⑶ 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法律保障是什么

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三、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一)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包括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大力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县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整理历代医家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依托现有中医药机构设立一批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
(二)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需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和规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选择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国家支持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重点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
(二)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制度。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妥善解决取得执业资格的师承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健全继续教育网络。
(三)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定向为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措施。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符合条件的中医执业医师带徒培训。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制订实施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计划,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四)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改进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考试方法和标准。建立国家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一)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保护区,建立一批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
(二)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中药管理。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着力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
七、加快民族医药发展
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就医条件,满足民族医药服务需求。加强民族医药教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医药人员素质。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民族医药继承和科研工作,支持重要民族医药文献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一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建设民族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八、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九、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传统医药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外国政府间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
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实施国家中医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二)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
(三)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按照中西药并重原则,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价格制定、临床应用、报销比例要充分考虑中药特点,鼓励使用中药。
(四)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进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五)加强中医药行业管理。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制度。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体系,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严格中医药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非法行医、发布虚假违法中医中药广告以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加强地方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哪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2016年颁布的。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五条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⑸ 国民党政府为什么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

因为以汪精卫和褚民谊为首的国民党等人对中医素有恶感,认为中医只讲阴阳五行,不重人体解剖,在科学上毫无根据。

1929年2月27日,褚民谊主持中央卫生会议。会上医师公会会长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称“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

由于中医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难以一下子禁绝,会上通过了“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规定有现之中医,由卫生部实行登记,除了年满50岁而且行医20年以上者,其他人都必须接受补充教育,不准诊治传染病,还禁止登报介绍中医及开设中医学校等等。

(5)中国中医立法扩展阅读

一、国民党废止中医案经过:

1928年(民国17年),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废止中医案,未获通过。

1929年(民国18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由西医出身之卫生部次长刘瑞恒主持,参加者有中央执行委员褚民谊、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余云岫、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南京卫生局长胡定安等14人,均为西医界代表,且多主张废止中医。

中央卫生会议最后通过了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该议案规定了废止中医之三条原则:“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十九年为止;乙:禁止旧医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

这一提案除了“一个‘医学外行’次长和一两个参事抱怀疑态度外,其余是满场一致通过”。随后,该提案写入2月25日的会议记录。

二、国民党废止中医案:

通过与废止中医势力论战,中医药界更加认清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存在的不足,为了谋求自身之生存,不得不开始对中医理论进行革新和改良,不得不接受中医科学化主张,自觉地进行中医科学化尝试,加强了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促进了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发展。

同时也促使人们对中医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公允的评价,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理解和支持。而中医界谋自身科学化的同时,西医界也注重研究中医药,以发明中医新理,提高中国近代医学的水准。20世纪30年代之“科学中医化”运动,不仅仅是中医界单方面努力之结果,也与西医界之推动密切相关。

⑹ 中医药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中医药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的健康。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八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第十条 对在中医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⑺ 中医害人不浅,请问取消中医的途径有哪些

关于“取缔中医”记者访谈录
若干年前的一场取缔中医的浊流,曾经轰动一时,若干名人卷入其中,一时间风头很劲,街谈巷议谈科学,网络充斥是中医。有查找网络能力的地球人都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如今这一场风波暂时吹了过去,何日君再来,尚未可知。当时的访谈,有点匆忙,今日翻出旧时记录,感觉也不过时,信手拈来,仅供参考。
记者:报社记者;笔者:就是在下鄙人。
记者:你正规地学习过中医,又正规地学习过西医;既做过西医医师,又做过中医医师,对中医和西医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最近有人在网络收集签名,呼吁要求取缔中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笔者:自从西医进入中国后,就有了中医、西医之争,肯定中医与否定中医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不时有取缔中医的浪潮,解放前的国民党政府更立法取缔中医。据我所知:这位先生虽然自称研究了中医几十年,但实际上没有行过医,治过病,他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对中医的了解相当有限。况且,利用网络签名来否定和取缔一门学科,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否定,不是由一群人签名而决定。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初,有人纠集了100多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签名否定相对论,爱因斯坦付之一笑:科学不是签名所能否定的,如果我的相对论不科学,有一个人签名也就就够了!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一样,都成为了物理科学的理论体系。
那些言必科学、事必科学,拿科学说话,拉科学大旗作虎皮,进而以科学的名誉来取缔中医,却是如此地不科学,如此地反科学,你不觉得很滑稽很可笑吗?“手段的卑鄙就说明了目的的卑鄙”!
记者:西医和中医在理论上格格不入,你怎么看医学中的西医和中医?
笔者:西医不是医学全部,更不可能是医学唯一。医学也应该象物理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允许存在不同甚至完全矛盾的理论体系。中医是组成医学科学的一个学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为什么物理可以容纳相对论,医学就不能容纳中医?中医比相对论有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例子,就象物理科学中的经典力学解释不了相对论一样,中医理论不能以西医的标准来评判,反之亦然:中医有中医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评判标准。
记者:有人说,中医没有西医不行,西医没有中医行,所以要取缔中医。
笔者:这么说谁“行”谁“不行”,实在是很幼稚。在西医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中医作为中国的主流医学已经有数千年之久,中医没有西医“行”了几千年。近百年来,西风东渐,西医很快成为中国医学的主流,在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今天,中医没有西医不行,西医没有中医行,这并不意味着必需取缔中医。不吃猪肉我们照样行,但不是说我们要取缔和消灭猪肉!西医没有中医也行,但西医有了中医会更好!中医作为医学的一个部分,完全可以作为主流医学的补充在医学科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高度分化的实验西医有了整体综合的临床中医,医学科学才能更加完美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不明白的是:取缔中医有什么好?包容中医有什么不好?无谓的争论又有什么益处?!
医学的发展是所有学科中发展非常缓慢的,目前的大多数疾病,西医也不行,西医加上中医也不行。如果按照所谓西医没有中医“行”的标准,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比如癌症晚期,中医没有西医也“行”!
记者:否定中医的人都说西医客观、西医科学,因为西医可以看得见;中医抽象、中医不科学,因为中医看不见?
笔者:以客观能看到的就是客观就是科学的荒谬,就像几个世纪前要你拿磁场给大家看、今天要你用相对论光速飞船回到过去一样荒谬。比如:磁场中的磁力线, 客观上不存在, 但是可以理论上存在。磁场存在么?你拿显微镜看,什么也看不到,但对物理学家来说,就像椅子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椅子这个比方是高中物理课本里的。磁场虽然看不到,但是你能用磁针或金属探知它的效果来证明它的存在。中医理论也一样,比如经络,剖开人体看,什么也看不到,但对中医理论系统来说,就像桌子一样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这个比喻是我打的,不用翻书)经络虽然看不到,但是你可以通过针灸治病的效果来证明它的存在。几百年前,人们一样认为光不是波动性,就是粒子性,两派打的不可开交,再往后的研究不久让人们了解到光竟然两种性质都有,是可以共存的,只不过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体现。所以,西医的客观解剖和中医的整体综合是完全可以在医学理论体系中并存的。对立矛盾,只是表面现象;相容互补,才是其根本实质。
目前的科学分科,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其实这又是一个误区,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科学所能概括,临床治病,包含了自然科学、实验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包括了政治、宗教、哲学等等,包括了世界上所存在的和一些我们并不了解的事物,治病不能全靠科学。个人认为,西医医学局限于自然科学,过于依赖微细结构的实验室科研模式,完全脱离了人类和疾病所处的自然环境,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这是医学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记者:有人说,从解剖看器官,西医的各个器官都符合解剖,而中医不符合。比如西医的“肝”、“肾”符合解剖,中医的“肝”、“肾”不符合解剖。
笔者:西医和中医是医学科学中并存的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立足点于局部和解剖,中医基于整体和综合。以西医的理论体系来评判中医是不科学的,反之亦然。说到中医与西医的器官名词之辩,表面上似乎西医占了理,其实这是不懂历史。
在西医的英文器官名翻译成中文之前,中文中已经有了“肝”、“肾”等中文名了,代表的是中医概念的“肝”、“肾”等。西医进入中国,在翻译西医的英文器官名时,翻译者想当然地认为同是医学,就生硬地将西医的英文器官名,译成当时中国主流医学的一些中医名词。这是不懂中医的翻译的严重失误,现在反而拿当初西医翻译不当的器官名,来证明中医的“肝”、“肾”等不符合西医的器官,这不是本末倒置、滑稽无比吗?无知才能无畏,网络都说“没文化真可怕。”其实,不懂历史更恐怖!“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正是西医名词坑爹的翻译,造成今天中医、西医名词混乱。试想,如果当初不拿中医名词作模板,比较准确地单独翻译西医名词,比如把西医的“Lung”译作“呼吸囊”,就不会与中医的“肺” 重名;西医的“kidney”译成“滤尿器”,也不容易与中医的“肾”搞混淆。如果中医霸道一点,在有话语权的当初,完全有理由要求将“译成与中医同名,实际是不同的两种物件”的西医名词全部改名。
记者:有人说中医科不科学需要西医的认可,如果中医不能科学化,中医没有客观指标,就不能被国外的西医认可,中医如何走出国门?
笔者:中医科不科学并不是西医说了算!当初西医为中国老百姓接纳,并成为中国医学的主流,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老百姓认为西医比中医更科学,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还不知科学为何物。)也并不是中医认为西医客观化、科学化,而是因为西医具有快速的临床疗效,比如:退热快、消炎疗效高、手术能够短期解决问题...
与此相似,中医针炙进入西方世界,广受赞扬,也不是针炙解决了客观性和符合西医的所谓科学标准,针炙的经络仍然不能客观检查出来,针炙的理论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针炙凭借值得信任的临床疗效,却率先中医其他分支攻入了西方世界而被广泛认可。
所以,中医治疗疾病也没有必要寻找什么中医的科学依据和努力去符合西医的客观化标准,中医同样可以凭借确切的临床疗效和综合整体和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进入西医世界,作为西医的一个补充,在医学科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某些人极力否定中医时,中医的许多观点和理论正逐渐被西医认同、吸收和发展,成为医学的部分,这也是中医贡献人类的一种形式,而中医本身,必会与时俱进,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主流医学的补充,存在并发展。
记者:有人说中药都没有经过西药的科学实验,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随机、双盲的临床验证,不能使用,所以要取缔。
笔者:想到了“数典忘祖”的典故。找出这个理由来作为取缔中医的借口,实在是“数典忘祖”,不仅忘了中医之祖,也忘了西医的祖宗。

记者:有人说中医不安全,中药吃死人,所以要取缔中医。
笔者:这是我所听到的关于否定中医的最可笑的依据!中药毒性大还是西药毒性大?无论从哪方面的统计数据看,无论是具体数字还是所占比率,都是西药的毒性大、发生毒副作用的比率高、药源性疾病多、因为副作用而死人更多!为什么同样治病,中药出现毒副作用就是中医末日世界末日,西药的副作用就是治疗范围内允许;中药副作用死人就是犯罪,西药副作用死人就是科学?!
加强中西药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和防治,任重道远,也是中医和西医的共同任务。
记者:最近,韩国要以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你怎么看?
笔者:这就更加说明我们要努力保护中医,积极发展中医。中国的中医们孜孜不倦地寻找所谓证明中医科学和客观化的证据,这是一个中医研究的误区,至少是中医发展的大方向失误!否定中医者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大多数是对中医研究不深或根本不懂中医。日、韩等国却学习中医,发展创立了和医、韩医,并占领了世界90%以上的中医药市场。最近,韩国更要以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朝一日,如果取缔中医者们得其所愿,真正取缔了中医,那么结果就是:中国人都要去日本和韩国留学中医再海归了!

⑻ 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

中医将争取国际合法地位
到2020年,中国政府将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努力推动中医药进入西方国家的医院、药房和医疗保险系统。昨日《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发布,希望以此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诊疗技术体系;促动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总体发展目标确定

《纲要》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委联合发布,确立了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中药将进西方医院药房

《纲要》还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是要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中医独特的医疗保健康复模式及其价值逐渐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并争取成为传统医药的国际标准;加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医疗、保健产品研究开发;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使中医药能够进入西方国家医院、药房和医疗保险系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志勇表示,中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纲要》将推动中医中药建立独立的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在得到国际认可和现代化发展。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纳入政府立法进程,草拟稿经过几轮的专家论证,目前待报卫生部批准后,送国务院审批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文件通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回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答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原卫生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及多次调研,会同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对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2014年8月23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略),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邮政编码:略),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中医药法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2014年7月24日

⑽ 中国古代的医事制度是怎样的

从目前发现的资料上看,关于中国古代医学最早的记载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其中载病的有323片,415辞,包括二十余种疾病的名称。这证明了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医疗活动,但是在这一时期是医巫不分的,由于医疗水平的低下,医学带有很浓厚的“神”的色彩,所以也就谈不上有专门的医事法规。
周代医学有较大进步,开始分科并制定了医事管理制度。官医设置随医学分科而有五种,其官阶、员额不一:①医师,是众医之长,隶天官冢宰,掌管医政和医疗,又设府(保管人员)、史(记录)、徒(役使)辅佐工作;②食医、掌管王用饮食;③疾医(内科医生),治疗平民疾病;④疡医(外科医生);⑤兽医。

中国古代医事法规的发展与成熟是与中国古代法律的成熟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伴生的。秦汉以来,随着《黄帝内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中医学理论日趋完备,医学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神秘性,各项法规逐步严格起来。
秦代法律规定“不得兼方,不验则死”、“先王禁民二业”这带有秦代严刑峻法的立法特征。当时的医生注重所谓的世代行医,注重师承授受。一方面,“不验则死”规定过于严苛,但另一方面“先王禁民二业”则有利于医疗知识的积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从史记等资料对历代名医的介绍中特别强调其师承可见一斑。
《唐律》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法律。在唐律中也对医疗做了规定。旧唐书对唐律的记叙中有:“凡律十有二章……今二十有七篇,分为三十篇……其中二十七是医疾。”。其实《唐律》对与医生从事诊疗业务的规定是散见于各个罪名中。
此后,宋、元、明、清诸代关于医药卫生的法规虽然随时代不同有简有繁,但关于直接规范医生诊疗活动的法律则基本沿袭了《唐律》。只有清代对庸医杀人作出了比以前更为详尽的规定。
纵观中国古代医事法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医事法规不对医生的诊疗水平进行评价。古代律令中处罚医生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如本方。古时医生看病同现在差不多,诊断病情后,先开出处方,然后再照方抓药,所谓不如本方是指在照方抓药的过程中与所开的处方不同。中国古代医事法规仅对此进行处罚,但这个处方究竟是否对症则不在法律考察的视野之内。
第二、充分考虑到了医学的特殊性。首先,严格区分故意和过失。在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规范时,如果属于失误,则按特定的法规进行处理;如果是故意则比照其他法规进行处理,如致死者比照故杀之罪等等。其次,适用于医生的特别法,对医生的处罚较其他造成同等后果的行为之处罚要轻得多。这种区分考虑到了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对于保护医生的权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中国古代规范医生诊疗行为的医事法规,与其说是规定了对医生的处罚,不如说是规定了对医生的特别保护。
第三、对医疗行为失误的处罚有逐渐减轻的趋势。唐朝,药不如本方者如是君主,医者绞,如不是君主,则徒两年半;宋代如对象是平民,则徒二年;元代则仅仅是杖一百。

热点内容
销售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2-26 02:54:57 浏览:217
超法规适用 发布:2024-12-26 02:54:10 浏览:406
处置未分割遗产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2-26 02:17:02 浏览:526
日结工受法律和劳动法保护吗 发布:2024-12-26 02:15:41 浏览:769
琉璃中刑法 发布:2024-12-26 02:15:35 浏览:259
交通法规简介中学生 发布:2024-12-26 02:06:29 浏览:828
部队婚姻法上户口 发布:2024-12-26 01:35:56 浏览:882
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 发布:2024-12-26 01:21:35 浏览:52
挂靠不给注册章有法律责任么 发布:2024-12-26 01:10:09 浏览:573
司法姜明 发布:2024-12-26 01:09:24 浏览:81